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4273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docx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1、质量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0:

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对产品来说,例如水泥的化学成分、强度、凝结时间就是固有特性,而价格和交货期则是赋予特性。

对质量管理体系来说,固有特性就是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能力。

对过程来说,固有特性就是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

从术语的基本特性来说,质量是满足要求的程度。

要求包括明示的隐含的和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一般是指在合同环境中,用户明确提出的需要或要求,通常是通过合同、标准、规范、图纸、技术文件所作出的明确规定;隐含需要则应加以识别和确定,具体说,是指顾客的期望,二是指那些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作出规定的“需要”,如洗衣机必须满足洗衣和甩干的基本功能即属于“隐含需要”。

需要是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应定期评定质量要求,修订规范,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已变化的质量要求与旧定义相比,有两点明显的改进。

一是质量反映为“满足要求的程度”,而不是反映“特性总和”,特性是固有的,与要求相比较,满足要求的程度才反映为质量的好坏。

因此,新定义更科学。

二是明确提出“固有特性”的概念,说明固有特性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一部分,而人为赋予的特性不是固有特性,不反映在产品的质量范畴中,这就使质量的概念更为明确。

2、质量管理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0:

2000对质量管理的定义是: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它体现了该组织(项目)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追求,是组织内部的行为准则,也体现了顾客的期望和对顾客作出的承诺。

质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它是落实质量方针的具体要求,它从属于质量方针,应与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进度目标等相协调。

质量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尽量用定量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保证质量目标容易被沟通和理解。

质量目标应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及项目的全体成员,以便于实施、检查、考核。

从质量管理的定义可以说明,质量管理是企业(项目)围绕着使产品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而

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

它是企业(项目)各级职能部

门领导的职责,而由企业最高领导(或项目经理)负全责,应调动与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完成质量管理的任务。

3、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0:

2000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是: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体系”的含义是:

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管理系统,其内容要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系统性和协调性,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质量管理体系把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加以组合,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发挥效能。

一个组织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其内容可包含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等。

2000版GB/T19000标准在编制时已考虑了与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协调,为组织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便。

4、质量控制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0:

2000对质量控制的定义是: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产品的质量能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安装过程等。

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也就是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围绕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影响工作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活动的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不合格重复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因此,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

必须对干什么?

为何干?

怎么干?

谁来干?

何时干?

何地干?

做出规定,并对实际质量活动进行监控。

因为质量要求是随时间的进展而在不断变化,为了满足新的质量要求,就要注意质量控制的动态性,要随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的不断改进,研究新的控制方法。

4.1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体系是为控制质量达到满足顾客对质量要求而建立的有机整体。

这个有机整体包含有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具备控制质量的人力与物力,还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应有的职责和权力,以及规定了质量控制所必需的各项程序和活动。

因此,质量控制体系是一个组织落实,有物质保障和有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整体。

4.2质量控制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

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使用价值的集中体现,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工程质量的优劣,或者说用户的最大利益在于工程质量。

在项目施工中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2)、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3)、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的思想,是指事先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找出主导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重点控制,使质量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过去通过对成品或竣工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才能对工程的合格与否做出鉴定,这属于事后把关,不能预防质量事故的产生。

提倡严格把关和积极预防相结合,并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处于控制之中。

(4)、坚持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评价工程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

(5)、坚持全面控制a、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全过程指的就是工程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是勘察设计质量、原材料与成品半成品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维护质量的综合反映。

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质量控制不能仅限于施工过程,而必须贯穿于从勘察设计直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要把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环节和因素控制起来。

b、全员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项目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

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依赖于上自项目经理下至一般员工的共同努力。

所以,质量控制必须把项目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关心质量控制,人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4.3、质量控制的内容

(1)、确定控制对象,例如一道工序、一个分项工程、安装过程等。

(2)、规定控制标准,即详细说明控制对象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3)、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例如工艺规程、控制用图表等。

(4)、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手段。

(5)、实际进行检验。

(6)、分析实测数据与标准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7)、解决差异所采取的措施、方法。

4.4、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

图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程序框图

5、施工项目质量计划

5.1、质量计划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0:

2000对质量计划的定义是:

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对工程行业而言,质量计划主要是针对特定的项目所编制的规定程序和相应资源的文件。

质量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所规定的是各种产品都适用的通用要求和方法。

但各种特定产品都有其特殊性,通过质量计划,可将某产品、项目或合同的特定要求与现行的通用的质量体系程序相联结。

通常,质量计划引用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中的适用条款。

质量计划应明确指出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并直接或间接通过相应程序或其他文件,指出如何实施这些活动。

5.2、质量计划的作用

质量计划是一种工具,其应用可以起以下作用:

(1)、在企业内部,通过产品或项目的质量计划,使产品的特殊质量要求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得以满足,是质量管理的依据。

(2)、在合同情况下,供方可向顾客证明其如何满足特定合同的特殊质量要求,并作为顾客实施质量监督的依据。

5.3、质量计划的内容

1、应达到的产品质量目标,如特性或规范、可靠性、综合指标等;

2、企业实际运作的各过程步骤(可以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过程的各项活动);

3、在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职责、权限和资源的具体分配。

如果有的产品因特殊需要或企业管理的特殊要求,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应规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承担的任务、责任、权限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进度要求;

4、实施中应采用的程序、方法和指导书;

5、有关阶段(如设计、采购、施工、检验等)适用的试验、检查、检验和评审大纲;

6、达到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

7、随项目或产品的进展而修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8、为达到质量目标应采取的其他措施,如更新检验测试设备,研究新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需要补充制订的特定程序、方法、标准和其他文件等。

5.4、质量计划的编制

产品(或项目)的质量计划是针对具体产品(或项目)的特殊要求,以及应重点控制的环节,所编制的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检验等质量控制方案。

编制质量计划,一般不是单独一个文件,而是由一系列文件所组成。

开始编制质量计划时,可以从总体上考虑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可以是一个带有规划性的较粗的质量计划。

随着设计、施工、安装的进展,再相应编制各阶段较详细的质量计划,如设计控制计划、施工控制计划、安装控制计划和检验计划等。

质量计划应随设计、施工、安装的进度作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质量计划可以单独编制,也可以作为企业其他文件(如产品计划或项目计划)的组成部分。

为编好质量计划,应注意以下问题:

(1)、最高管理者应当亲自领导,项目经理必须亲自主持和组织质量计划的编制工作。

(2)、必须建立质量计划编制小组。

小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有实践经验,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质量计划编制完成后,在公布实施时,小组即可解散。

(3)、编制质量计划的指导思想是:

始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4)、准确无误地找出关键质量问题。

(5)、反复征询对质量计划草案的意见。

在现行的施工管理体制中,对每一个特定工程项目需要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质量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同点是:

其对象均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且均以文件形式出现。

但两者在内容和要求上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互相替代,而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5.5、质量计划的实施

质量计划一旦批准生效,必须严格按计划实施。

在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应进行监控,及时了解计划执行的情况,偏离的程度,纠偏措施,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

如果顾客明确提出编制质量计划要求,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对质量计划有较大修改都需征得顾客的同意。

6、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项目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是为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而必须事先做好的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不仅是在工程开工前要做好,而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施工准备的基本任务就是为施工项目建立一切必要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6.1、技术资料、文件准备的质量控制

(1)、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调查资料

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是为选择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收集基础资料,并以此作为施工准备工作的依据。

具体收集的资料包括:

地形与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震级别、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条件以及当地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

(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

对施工组织设计、要进行两方面的控制:

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工程项目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取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经济质量。

(3)、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及质量验收标准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要求、标准,质量问题处理的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等,这些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4)、工程测量控制资料

施工现场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参考标高及施工控制网等数据资料,是施工之前进行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这些数据资料是进行工程测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6.2、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核的质量控制设计图纸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为使施工单位熟悉有关的设计图纸,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和工艺与质量要求,减少图纸的差错,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要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核工作。

1、设计交底

工程施工前,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2)、施工图设计依据:

初步设计文件,规划、环境等要求,设计规范;

(3)、设计意图:

设计思想、设计方案比较、基础处理方案、结构设计意图、设备安装和调试要求、施工进度安排等;

(4)、施工注意事项:

对基础处理的要求,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采用新结构、新工艺的要求,施工组织和技术保证措施等。

交底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图纸中的问题和疑点,以及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经协商研究,拟定出解决办法。

2、图纸审核

图纸审核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施工单位通过审查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发现和减少设计差错,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

图纸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设计者的资质进行认定;

(2)、设计是否满足抗震、防火、环境卫生等要求;

(3)、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

(4)、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图纸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并符合标准要求;

(5)、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资料是否充分、可靠;

(6)、所需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替代;

(7)、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是否便于施工,能否保证质量要求;

(8)、施工图及说明书中涉及的各种标准、图册、规范、规程等,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6.3、采购质量控制

采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采购产品及其供方的控制,制订采购要求和验证采购产品。

建设项目中的工程分包,也应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1、物资采购采购物资应符合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相关法规及承包合同要求,如果项目部另有附加的质量要求,也应予以满足。

对于重要物资、大批量物资、新型材料以及对工程最终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物资,可由企业主管部门对可供选用的供方进行逐个评价,并确定合格供方名单。

2、分包服务

对各种分包服务选用的控制应根据其规模、对它控制的复杂程度区别对待。

一般通过分包合同,对分包服务进行动态控制。

评价及选择分包方应考虑的原则:

(1)、有合法的资质,外地单位经本地主管部门核准;

(2)、与本组织或其他组织合作的业绩、信誉;

(3)、分包方质量管理体系对按要求如期提供稳定质量的产品的保证能力;

(4)、对采购物资的样品、说明书或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3、采购要求

采购要求是采购产品控制的重要内容。

采购要求的形式可以是合同、订单、技术协议、询价单及采购计

划等。

采购要求包括:

(1)、有关产品的质量要求或外包服务要求;

(2)、有关产品提供的程序性要求如:

供方提交产品的程序;

供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过程要求;

供方设备方面的要求;

(3)、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

(4)、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采购产品验证

(1)、对采购产品的验证有多种方式,如在供方现场检验、进货检验,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据等。

组织应根据不同产品或服务的验证要求规定验证的主管部门及验证方式,并严格执行。

(2)、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要求中事先作出规定。

6.4、质量教育与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使员工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对能力

的要求。

项目领导班子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培训:

(1)、质量意识教育;

(2)、充分理解和掌握质量方针和目标;

(3)、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方面的内容;

(4)、质量保持和持续改进意识。

可以通过面试、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检查培训的有效性。

还应保留员工的教育、培训及技能认可的记

录。

7、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7.1、技术交底

按照工程重要程度,单位工程开工前,应由企业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

工程复杂、工期长的工程可按基础、结构、装修几个阶段分别组织技术交底。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和配合工种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

通过交底明确对轴线、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材料规格及配合比等要求,明确工序搭接、工种配合、施工方法、进度等施工安排,明确质量、安全、节约措施。

交底的形式除书面、口头外,必要时可采用样板、示范操作等。

7.2、测量控制

1、对于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等的测量控制点应做好复核工作,经审核批准后,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

2、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测。

准确地测定与保护好场地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桩位,是整个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依据,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精度和顺利进行施工的基础。

因此,在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时,应抽检建筑方格网、控制高程的水准网点以及标桩埋设位置等。

3、民用建筑的测量复核

(1)建筑定位测量复核:

建筑定位就是把房屋外廓的轴线交点标定在地面上,然后根据这些交点测设房屋的细部。

(2)基础施工测量复核:

基础施工测量的复核包括基础开挖前,对所放灰线的复核,以及当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在槽壁上所设的水平桩的复核。

(3)皮数杆检测:

当基础与墙体用砖砌筑时,为控制基础及墙体标高,要设置皮数杆。

因此,对皮数杆的设置要检测。

(4)楼层轴线检测:

在多层建筑墙身砌筑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在每层楼板中心线均测设长线1—2条,短线2—3条。

轴线经校核合格后,方可开始该层的施工。

(5)楼层间高层传递检测:

多层建筑施工中,要由下层楼板向上层传递标高,以便使楼板、门窗、室内装修等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标高经校核合格后,方可施工。

4、工业建筑的测量复核

(1)工业厂房控制网测量由于工业厂房规模较大,设备复杂,因此要求厂房内部各柱列轴线及设备基础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应具有较高的精度。

有些厂房在现场还要进行预制构件安装,为保证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对厂房主轴线、矩形控制网、柱列轴线进行复核。

(2)柱基施工测量:

柱基施工测量包括基础定位、基坑放线与抄平、基础模板定位等。

(3)柱子安装测量:

为保证柱子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安装符合要求,应对杯口中心投点和杯底标高进行检查,还应进行柱长检查与杯底调整。

柱子插入杯口后,要进行竖直校正。

(4)吊车梁安装测量:

吊车梁安装测量,主要是保证吊车梁中心位置和梁面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在吊车梁安装前应检查吊车梁中心线位置、梁面标高及牛腿面标高是否正确。

(5)设备基础与预埋螺栓检测:

设备基础施工程序有两种:

一种是在厂房、柱基和厂房部分建成后才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另一种是厂房柱基与设备基础同时施工。

如按前一种程序施工,应在厂房墙体施工前,布设一个内控制网,作为设备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

如按后一种程序施工,则将设备基础主要中心线的端点测设在厂房控制网上。

当设备基础支模板或预埋地脚螺栓时,局部架设木线板或钢线板,以测设螺栓组中心线。

由于大型设备基础中心线较多,为防止产生错误,在定位前,应绘制中心线测设图,并将全部中心线及地脚螺栓组中心线统一编号标注于图上。

为使地脚螺栓的位置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必须绘制地脚螺栓图,并附地脚螺栓标高表,注明螺栓号码、数量、螺栓标高和混凝土面标高。

上述各项工作,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检测。

5、高层建筑测重复核高层建筑的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与一般民用建筑测量相同,应特别重视建筑物垂直度及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的检测。

对高层建筑垂直度的偏差必须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规定的要求。

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以便及时现问题,采取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

7.3材料控制

1、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评定原则包括:

(1)材料供应的表现状况,如材料质量、交货期等;

(2)供货方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按要求如期提供产品的保证能力;

(3)供货方的顾客满意程度;

(4)供货方交付材料之后的服务和支持能力;

(5)其他如价格、履约能力等。

2、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减少材料损失、变质

对材料的采购、加工、运输、贮存建立管理制度,可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按质、按量、按期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3、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要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予以标识;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要有防雨防潮措施,并有标识。

对容易损坏的材料、设备,要做好防护;对有保质期要求的材料,要定期检查,以防过期,并做好标识。

标识应具有可追溯性,即应标明其规格、产地、日期、批号、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

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确保质量;凡未经检验和已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不能投人使用。

5、发包人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

发包人所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用于工程时,项目组织应对其做出专门的标识,接受时进行验证,贮存或使用时给予保护和维护,并得到正确的使用。

上述材料经验证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

发包人有责任提供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

6、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方法

材料质量抽样应按规定的部位、数量及采选的操作要求进行。

材料质量的检验项目分为一般试验项目和其他试验项目,一般项目即通常进行的试验项目,其他试验项目是根据需要而进行的试验项目。

材料质量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7.4、机械设备控制

1、机械设备使用形式决策

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根据项目特点及工程量,按必要性、可能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其使用形式。

机械设备的使用形式包括:

自行采购、租赁、承包和调配等。

(1)自行采购。

根据项目及施工工艺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确有必要时才自行购置机械设备。

应使所购置机械设备在项目上达到较高的机械利用率和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