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4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7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购师考前串讲.docx

采购师考前串讲

关于考试

根据目前国家要求的考试方针和职业认证制度来看,现阶段中国国家采购师(二级)职业认证考试分为两大部分:

基础理论部分:

单选20题,每题1分;多选10题,每题2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简答题4题,每题5分;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计100分,60分及格。

专业技能部分:

简答题4题,每题10分;计算题2题,每题10分;案例题2题,每题20分;总计100分,60分及格。

第一章需求分析重要知识点

一、采购市场调查的组织策划过程。

(或零售业的采购市场组织策划过程。

)SP1,JP1。

二、常用市场实地调查方法(选择)

三、预测价格体系变动趋势的预测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P13

价格体系指的是比价关系与差价关系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因此对价格体系变动的预测就是对比价关系和差价关系的推测。

预测价格体系变动趋势的预测目标主要是:

1)预测每个行业(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商业及服务业)内部主要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

以交通运输业为例,要调查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及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货、客运每人、每千米价格历年的变化。

2)预测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产品价格结构关系及其所存在的价格矛盾情况。

3)预测客观经济状况及变动对价格结构的形成和变动的影响。

宏观经济状况主要指: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流动结构、消费结构及财务状况和货币流通等。

四、常用的预测方法(计算,每年必考)

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计算分析能力,主要掌握的计算方法有:

三点估计法、主观概率法、加权平均、移动平均和一元线性回归法。

P19-23

1.经验估计法

(1)三点估计法

最低值a,最可能值b,最高值c,a

例题

某企业计划明年采购某种产品,现需预测其采购量,特召集甲、乙、丙3名采购员征求他们对采购数量的意见。

甲、乙、丙3人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综合3名采购员的估计值,采用三点估计法确定出明年该产品的预测采购量。

可采购数量(吨)

概率

采购员甲

最高采购量

1500

0.3

最可能采购量

1200

0.5

最低采购量

1000

0.2

采购员乙

最高采购量

1800

0.2

最可能采购量

1600

0.4

最低采购量

1400

0.4

采购员丙

最高采购量

1200

0.2

最可能采购量

1000

0.5

最低采购量

800

0.3

 

解:

1.分别计算三名采购员预测的期望值

甲:

1500×0.3+1200×0.5+1000×0.2=1250

乙:

1800×0.2+1600×0.4+1400×0.4=1560

丙:

1200×0.2+1000×0.5+800×0.3=980

2.根据三点估计法,将分为三种可能值来估计,c:

1560,b:

1250,a:

980

则E=(a+4b+c)/6=(980+4×1250+1560)/6=1256.67吨

(2)主观概率法

指预测人员对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做出主观估计,然后通过运算找出平均值求得结果的方法。

E表示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

Ei表示第i个预测者主观概率

n表示参加预测的人数

例题P19

2.加权平均法

(1)算术平均法

Xi表示观察期内各个数据

Wi表示与Xi对应的权数

3.移动平均法

该方法的精髓在于通过取前N期的实际值来预测N+1需求数量,因此预测的准确度关键在于间隔期N的选取。

N表示所选期数

Lt-i表示t-i期实际消耗量

例题:

某物资企业统计了某年度1月至11月的钢材实际销售量,统计结果见下表,请用移动平均法(n=3和n=6时)预测其12月的钢材销售量。

(保留整数即可)

月份

实际采购量

移动平均数

n=3

n=6

1

22400

2

21900

3

22600

4

21400

22300

5

23100

21967

6

23100

22367

7

25700

22533

22417

8

23400

23967

22967

9

23800

24067

23216

10

25200

24300

23416

11

25400

24133

24049

12

24800

24433

4.指数平滑法

Xt表示t期预测目标的实际值

St表示t期预测目标的预测值

a表示平滑系数,取值规律:

时间序列波动大应选较小的a值,反之亦然。

例题1

某公司2009年A类物资5—12月的实际采购量如下表所列。

若平滑系数为0.7。

试求2010年1月份预测采购量。

并说明指数平滑法的特点。

实际值Xt(吨)

预测值Yt+1(吨)

时间t

采购量

指数平滑预测(α=0.7)

2009年5月

10

2009年6月

12

2009年7月

11

2009年8月

10

2009年9月

8

2009年10月

9

2009年11月

10

2009年12月

12

2010年1月

解:

1.确认初值

∵N=8<15

∴取时间序列前3项数据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的初始值

Y1=(X1+X2+X3)/3=(10+11+12)/3=11

2.根据指数平滑法分别求出不同时间的预测值

∵Yt+1=α*Xt+(1-α)*Yt

∴Y2=0.7×10+(1-0.7)×11=10.3

Y3=0.7×12+(1-0.7)×10.3=11.49

Y4=0.7×11+(1-0.7)×11.49=11.147

Y5=0.7×10+(1-0.7)×11.147=10.3441

Y6=0.7×8+(1-0.7)×10.3441=8.70323

Y7=0.7×9+(1-0.7)×8.70323=8.910969

Y8=0.7×10+(1-0.7)×8.910969=9.6732907

Y9=0.7×12+(1-0.7)×9.6732907=11.30198721

例题2

万年公司2004年底预测该公司在2005年对铜材料的需求量将达到1300吨。

但由于市场价格上涨,导致该公司产品销售量下降,所以该公司2005年铜材料实际使用量为100吨。

假定需求量权数为0.2,请用指数平滑法预测该公司2006年对铜材料的需求量。

解:

S2006=0.2*100+0.8*1300=20+1040=1060(吨)

答:

该公司2006年的预测需求量为1060吨。

5.一元线性回归法

例题1

已知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过去八周领用某种钢材的记录数量(见下表),预测第9、10、11、12周的需求量。

周次

1

2

3

4

5

6

7

8

需求(吨)

5

7

8

10

9

12

11

13

解:

根表可以画出下图所示散点图

可以看出其规律近似一条只限。

设之为y=a+bx根据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可以做出下表

序号

x

y

x2

xy

1

1

5

1

5

2

2

7

4

14

3

3

8

9

24

4

4

10

16

40

5

5

9

25

45

6

6

12

36

72

7

7

11

49

77

8

8

13

64

104

36

75

204

381

再根据a,b的待定系数公式可以求出a和b。

所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4.71+1.036x。

当x=9时,y=15;x=11时,y=16;x=12时,y=17。

所以下一个月的采购需求量应为14+15+16+17=62吨

例题2

已知某企业2003年—2009年的采购总值如下表所示,试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求出其线性相关方程式并预测2010年该企业的采购总值。

时间(x)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采购总值(y)

50

65

67

78

80

78

85

 

6.库存管理计算题

某电子商务企业每年需要购买8000套儿童服装,没套服装的单价为100元,其年储存成本为3元,每次的订购成本30元。

问:

最优订货数量、年订购次数和语气每次订货间隔时间各为多少?

 

五、采购认证P25

1.认证准备——至关重要2.初选供应商3.试制认证4.中试认证5.批量认证6.认证供应评估

六、与需求确定并行的认证准备工作主要有5个方面的事项。

P27

熟悉需求认证的物料项目、价格预算、研究项目质量需求标准、了解项目的需求量、制定认证说明书。

七、采购成本、物料成本、采购管理成本的计算公式。

P27

⑴采购成本=物料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存储成本

⑵物料成本=商品单价*数量+运输费+通关手续费

⑶采购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差旅费用+其他杂费

八、定量订购法及其核心步骤。

P28

原理:

定量订购法,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订货批量,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

步骤:

1、确定订货点。

需要考虑需求速率、订货提前期;2、确定订货批量;3、经济批量;4、实施。

九、经济订货批量(EOQ)。

P32和P90

某公司是生产某机械产品的制造业,依计划每年需要采购X零件40000个,该零件的单位购买价格是20元。

一次订购费200元。

每个零件年仓储保管成本是16元,求X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每年的总库存成本,每年的订货次数和订货之间的间隔时间。

 

一十、定期订购法及其核心步骤。

P29

原理:

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T和一个最高库存量Qmax,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并发出存货。

步骤:

(1)确定订货周期;

(2)确定最高库存量;(3)确定订货量;(4)实施。

一十一、MRPⅡ的演化过程和流程阶段的特点。

重点P46

实施MRPⅡ三个阶段:

MRPⅡ是在闭环MRP基础上,吸纳财务、销售等子系统形成的一体化系统。

1、实现基本MRP。

2、实现闭环MRP。

完成任务:

车间作业管理,能力需求计划,投入/产出控制,工艺路线的准确性,对供应商实现采购计划法。

实现推算出的生产能力与现有生产能力比对,检查可行性。

包括:

能力需求计划子系统;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

3、实现财务管理和模拟功能。

添加财务子系统使生产部门与销售经营部门联系起来。

模拟功能将来物料需求与生产能力,发出警告。

一十二、MRPII主要特点。

P56

MRPII即制造资源计划,有以下特点:

(1)MRPII是一个一体化系统,它把企业各个子系统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MRPII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各个子系统在统计表的数据环境下工作。

(3)MRPII具有模拟仿真功能,能够根据不同的决策方针模拟出各种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

因此它是上层管理机构的辅助决策工具。

一十三、MRPⅡ的实施原则

(1)实施MRPⅡ关键因素:

人、数据、技术(按照重要顺序进行排列)。

(2)实施MRPⅡ所需时间。

一十四、阐述MRPⅡ和ERP的关系。

P267和P268

MRPⅡ与ERP系统的主题功能是BOM、MRP、库存、销售合同、采购系统,围绕BOM展开企业的销售发货、库存进出、采购收发是必要功能,是企业从手工管理向计算机化管理转变的标志

MRP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把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活动集中一起。

主要目的:

既要连续均衡的进行生产,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物料存量,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制造资源,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因此MRPⅡ被广泛应用国内外具有离散、重复和连续生产特点的工业企业。

ERP超越了传统的MRPⅡ的概念,吸收了准时生产、精良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极大地扩展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范围,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合理调配、准确利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的发挥能量。

主要宗旨是建立高效率的供应链、减少库存、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提高资金运营水平。

一十五、试述MRP、MRPII的含义,分析MRPII环境下采购需求管理方式的转变。

P48

MRP:

MRP是英文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的缩写,翻译成中文为物料需求计划。

MRP得提出总是与生产相联系,但是MRP的应用不仅只是生产制造过程,也可以应用与采购管理。

MRPII:

MRPII是英文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的简称,该系统在MRP的基础上增加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实现了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将财务纳入其中,可以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过程,

采购需求管理方式转变的内容:

1注重企业的产出;2强调协同工作能力;3与财务部门工作相协调;4完善控制工作程序;5库存管理科学合理;6应变能力增强;7增强供应的协调性;8降低采购成本。

第二章采购计划制定

一、不同类型采购计划的编制。

P59-P67,见讲义第二章

该部分内容重点把握:

1.原材料采购计划编制;2.零部件采购计划编制;3.设备采购计划的编制;4.零售商品采购计划编制;5.管理软件才采购计划的编制。

二、采购商品优化方案。

P67

1.确定目标客户群。

2.划分商品品类、层级。

3.分析企业历史资料。

4.分析市场调研结果。

5.了解竞争对手商品结构。

6.熟悉企业的经营战略。

7.制定商品结构优化方案。

(注意第2点)

三、编制采购预算的流程P76

采购预算的编制流程主要包括:

A.审查企业的及部门的战略目标。

B.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表,从而确定这些部门所带来的产出。

C.确定所需要的资源。

D.提出准确的预算数字。

E.汇总。

汇总各个部门的、各个分单元的的预算,并形成总的预算。

F.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

四、采购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

1.物料标准成本的设定。

在编制采购计划的时候,多以标准成本来替代拟采购物品的价格。

标准成本与实际购入价格的差异会影响预算的准确性。

2.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高低将使预计的物料需求量与实际的消耗量产生误差。

若生产效率低,会导致原物料的单位消耗提高,同时,采购预算也随之提高。

因此,当生产效率低的时候,采购预算必须将这额外部分的消耗计算进去,避免原材料短缺的情况。

3.预期价格。

考虑采购商品市场走向、汇率变动以及季节性波动等情况,为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五、采购预算编制的注意事项

1.加强采购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沟通。

企业管理者应当与采购部门主管就目标积极开展沟通,调查要求和期望,考虑假设条件和参数的变动,制定劳动力和资金需求计划。

2.适当改变绩效评估方式。

人力资源部门对采购部门进行评估的时候,应当要对采购部门的绩效评估方式有所转变,免除采购部门主管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的预算更趋合理。

3.选择恰当的预算形式,注重现金流。

企业各个部门所采用预算的形式应把重点放在现金流上而不是收入或者利润上。

4.建立趋势模型。

为了使得采购预算更具有实际价值,应当建立一个趋势模型,以反映实际的材料需求和市场行情变化。

六、自有品牌的概念及执行自有品牌开发计划和发展自有品牌的条件。

自有品牌的概念:

自有品牌是零售业采购经营中的一种新概念。

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开发战略,是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需求特性的信息,提出新产品功能、价格、造型等方面的开发和设计要求,进而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开发生产,最终由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对新产品注册并在本企业内销售的战略。

自有品牌是商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从代理制造开始。

自有品牌的核心是商品以企业名称或者企业自己确定的名称作为品牌,在本企业内销售,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制造商品牌对外销售。

执行自有品牌开发计划:

1.按开发方式实施开发计划:

A.委托生产性质的贴牌生产,即OEM。

B.投资、并购生产企业。

主要是采用参股合营、控股兼并等方式同有关生产厂合作。

采购部门在实施中不会处于主导地位,但需要密切配合。

C.自产自销。

实施中采购经理人需要配合开发和营销部门做好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2.商品的选择。

具备以下条件的商品比较适合自有品牌战略:

技术含量不高的商品、单价较低的商品、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

3.对采购人员和质检人员的培训。

自有品牌是开发是零售企业的重要经营战略,而采购经理人又是重要的计划执行者,因此必须做好采购人员的与质检人员的培训工作。

4.计划实施反馈。

根据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总结。

发展自有品牌的条件:

1.一定的规模和网络优势。

2.商誉条件。

3.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4.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

七、执行委托生产(OEM)计划

OEM的计划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熟悉委托生产计划。

委托计划是企业采购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委托计划分综合计划和分类计划。

2.把握住实施中的关键点,即生产厂家的选择。

A.要仔细审查委托厂家的质量体系和现场施工工艺控制的能力和手段。

B.在合作之前双方应该在工艺、质量保证等方面形成规范性的文件。

3.沟通与委托厂家的联系。

正确处理与委托厂家的关系,应当建立在自愿、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谋求共同发展,实现“一扩、二促、三帮”的方针。

一扩就是把本企业的的零部件加工扩散到中小企业中;二促就是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三帮就是帮助委托企业开发公关。

4.确保委托商品的供应质量。

根据双方实现达成的质量控制文件,来对商品进行检查和控制。

5.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合作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产权,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八、不同商品采购计划编制的特征。

P81

准确性、及时性、齐备性、配套性和全面性。

九、商品品类管理流程(P83,图要求掌握)。

1.品类管理流程

A.

品类定义:

确定品类的组织及结构。

B.品类角色:

根据品类在企业经营中,根据重要性来划分和分配资源。

C.品类评估:

获取和分析品类构成的信息,确认现阶段的品类结构的表现,确定重点发展品类。

D.品类评分表。

由零售商和供货商共同设定,此目标与制定的品类角色相互一致。

E.品类策略P87

F.品类战术

G.执行计划

一十、品类评估的目的。

P85

取得、组织与分析必要信息,了解目前品类构成进而理清品类角色及其相互关系;确认目前与期望达成的距离,以及挖掘出该品类的主要机会点;确定重点发展品类,并制定战略计划。

一十一、采购预算的作用和类型。

P90

作用:

1.保障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的执行,确保组织向良好的方向发展;2.协调企业的经营资源;3.在部门之间合理安排有限资金,保证资金分配的效率;4.通过审批和拨款过程以及差异分析控制支出;5.将目前的收入与预算收支进行比较,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监控。

类型:

弹性预算、概率预算和零基预算。

P91,了解概念,作为选择题准备。

一十二、采购计划调整的内外部因素

1.内部条件变化因素

(1)经营要素的调整

(2)经营战略的变化

2.外部条件变化因素

(1)宏观环境变化

(2)市场需求变化

(3)竞争对手变化

(4)目标顾客群变化

(5)供货源变化

一十三、滚动计划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1)简述滚动采购计划的定义和方法并画出示意图

(2)计算以下滚动采购计划的采购量

 

编号

物资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月初结存

需求量

月末储备

可利用资源

采购量

供货厂商

备注

2月

3月

4月

2月

3月

4月

2月

3月

4月

2月

3月

4月

2

2

2

4

6

8

8

7

9

10

此表是某企业编制2、3、4月滚动计划用表,请分别写出二月采购量、三月采购量、预计三月初结存以及四月预测采购量。

计算公式:

采购量=需求量+储备量-月初结存-可利用资源

预计结存=采购量+结存-需求量

预测采购量=需求量+月末储备-月初结存-可利用资源

定义及原理:

滚动采购计划一般是由执行计划和预测计划两部分组成。

如企业季、月份计划,即可分为执行、准备、预测三个部分,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进行编制。

第一个月为执行计划,要求各项计划指标都十分明确具体,便于执行第二个月计划,当时掌握的资料也应细致一些。

第三个月为预测计划,由于比执行期稍远,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可以较粗一些,但必须预测出趋势和问题,编制时打破季度界限,一滚三个月,即在编制第一个月执行时,同时编出第二个月的准备计划和第三个月的预测计划。

计划滚动方法示意图

执行计划

准备计划

预测计划

1月

2月

3月

2月

3月

4月

3月

4月

5月

4月

5月

6月

(2)计算以下滚动采购计划的采购量

编号

物资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月初结存

需求量

月末储备

可利用资源

采购量

供货厂商

备注

2月

3月

4月

2月

3月

4月

2月

3月

4月

2月

3月

4月

2

2

2

4

6

8

8

7

9

10

3

3

4

此表是某企业编制2、3、4月滚动计划用表,请分别写出二月采购量、三月准备采购量、预计三月初结存以及四月预测采购量。

答:

二月采购量:

X2=4+8-2-7=3;

三月准备采购量:

X3=6+8-2-9=3;

预计三月初结存:

X2+2-4=3+2-4=1;

四月份预测采购量:

X4=8+8-2-10=4

第三章采购洽商

一、开发供应商(获取渠道)。

P108

(1)征询现有的所有供应商

(2)通过网络进行全球电子采购

(3)重视供应商的主动接触

(4)通过大型展览会来充分全面地了解供应商信息

(5)招聘熟悉业务、有实战经验的采购人员

二、试述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考核的种类及其与供应商绩效评估的关系。

P109

对供应商的选择考核分短期考核:

①产品质量合适②成本低③交货及时④整体服务水平好⑤履行合同的承诺与能力;长期考核:

①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②供应商内部组织与管理是否良好③供应商员工的状况是否稳定。

关系:

1.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综合评估体系。

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突出作用是可以避免企业在供应商评估工作中出现更多的缺陷,诸如个人权利太大,主观成分过多,一人说了算等现象。

2.分类进行评估,被评估的供应商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现有供应商;另一类是新的潜在供应商。

3.保持动态平衡,在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在不断地变化,必须在保持供应商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供应商的评价标准,或重新开始新的供应商评估。

三、分销渠道管理的目标。

P114

第一,市场占有率目标:

市场占有率是制一定时间内,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分额。

它是反映企业营销能力的一项指标,与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有关,

第二,利润额度目标:

利润饿是指企业的分销活动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数量。

利润额的多多少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利润指标不仅是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