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4545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docx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之社科文阅读训练

一、(共12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经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文艺学范式由社会历史批评等外部批评向文学本体的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审美性和文学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成为我国文艺学界的共识。

但是,进入新世纪,世界文学艺术与美学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正如国际美学学会前主席阿菜斯·艾尔雅维茨所说:

“审美泛化无处不在”。

  审美泛化是指在当今社会中,原先被认为是美的集中体现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经典的(古典的)艺术门类,特别是以高雅艺术的形态呈现出来的精英艺术已经不再占据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一些新兴的泛审美的艺术活动,如动漫、DV、FLASH、网络文学、网上视频、网络游戏、三维设计、DVD、QQ、POP、广告、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手机视频、手机短信、奥运会开闭幕式、NBA赛间舞蹈,乃至环境设计、社区文化、城市美化、居室装修等则蓬勃兴起;经典艺术也悄悄变换了形态,寻找新的展示方式。

世界三大男高音到世界各大洲举办广场音乐会,《阿依达》在数万人的巨大场馆演出,期刊书籍也已适应读图时代变得琳琅满目。

为何如此?

首先是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对今天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市场社会的“经济人”,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广告,消费品牌,也消费符号。

正是这种消费,选择着、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

其次是当代世界的媒介革命。

从纸媒质向电子、数字媒质的巨大转变,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

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变革,已形塑了一代愿意、能够欣赏这种“美”的眼睛、耳朵和大脑。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

有人把这种“泛化”视为艺术的堕落,毋宁说它从另一个角度注意到了审美泛化的事实。

现实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给予回答。

在我看来,与当下生活的生动联系,是美学“重出江湖”、再度振兴的绝好机会。

美学“重出江湖”又绝不是全面拥抱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研究强调的只是从当下社会的总体性、制度性现实出发,来应对现实的提问。

而从其批判的、提问的乃至否定的特性出发,它对当代世界在经济与生意操纵下的“悦目的盛宴”,以及盛宴下“审美的空洞”有着高度的警惕,对“审美的缺失”和“审美的不公”提出了严肃的批判。

它呼吁:

“给审美留一块休耕地吧”,这是当代文化转向的一个基本品格。

(有删节)

⒈下面对“审美泛化”出现的原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当代世界的媒介革命导致出现“审美泛化”。

 B、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某些精神产品。

正是这种消费,选择着、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

 C、从纸媒质向电子、数字媒质的巨大转变,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

 D、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

⒈D(不是“审美泛化”的原因)

⒉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竭忠尽智,功未竟而身先死,星陨五丈原,体现出一种崇高的悲剧美。

读者受到感染而情绪激动,这也是一种“审美泛化”。

 B、作者认为诗意不仅在诗文卷帙里,也在楼盘销售的广告间。

 C、作者认为,美学“重出江湖”已然不需要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D、“给审美留一块休耕地吧”说明可利用开发的审美空间还很大,我们要批判传统的审美观念,充分满足现实的需要,制作“悦目的盛宴”。

⒉B(文中第二段提及广告也是一种泛审美的艺术活动)

二、(共12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

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

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

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

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

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

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

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

《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

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

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

鲁迅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

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

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

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善政的推行。

B.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

“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C.所谓“以德化民”准确体现了执政者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

本的政治意识。

D.“以德治国”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是因为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

3.B(A“德治”应该三者兼有;C体现了“第三层含义”;D因为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是真

正的“以德治国”。

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

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

C.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

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D.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有重视道德标准的含义,因此魏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

4.D(A有三方面内容;B不能形成必要的条件关系;C体现出一种以“德”为准的政治反省。

三、(共12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元剧的作品,流传到现在的各种本子,共有一百四十多种。

如果根据元朝钟嗣成所编《录鬼簿》记载的作家与作品,共撰有杂剧的作家,共为一百十一人,作品约五百种。

则今存者包括无名氏作品在内,不过是总数的四分之一强。

钟嗣成本身也是一位杂剧和散曲的作家,其所记作家中,有一部分和他是朋友。

另一部分则为他所不及见的前辈及已死名公才人,其书名为《录鬼簿》,意思是指书中所记载的作家,多半皆已亡故,即当时尚健在者,照钟嗣成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是要死的,迟早成为鬼物,所以叫《录鬼簿》。

以后又有《续录鬼簿》,据说是元末明初的杂剧作家贾仲名所编,或疑其不确。

但钟嗣成这本《录鬼簿》,对于研究元剧的作家和作品,却有很大的好处。

这里不但记载了某个作家作了一些什么杂剧,同时还约略提到了各个作家的籍贯和生平。

这本书在元代末年写成,可以说是元剧作家们同时代人的著作,应比钞撮成书者更为可信。

但是近年有人专从明代的记载或一些明代所编杂剧总集而去订定某作品非某作家所作,或某作品应属于某作家,虽能自成一说,似不至较《录鬼簿》更为可信。

1、文中对于元剧作品的数量说明和判断正确的是( )。

A.元剧作品现在存有一百四十多种,而《录鬼簿》记载的共有五百种左右,可见《录鬼簿》记载有误。

B.元剧作品今存一百四十多种,与元末钟嗣成所编《录鬼簿》记载相符。

C.元剧作品今存一百四十多种,而《录鬼簿》记载共有五百种左右,可见在流传中散失了近四分之三。

D.元剧作品今存五百左右,是《录鬼簿》所记载的总数的四分之一强。

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剧作家钟嗣成是在元朝末年编写而成《录鬼簿》。

B.钟嗣成为《录鬼簿》取这个书名,是因为书中所记载的作家,多半皆已亡故。

C.《续录鬼簿》的编写者可能是元末明初的杂剧作家贾仲名,在研究元剧的作家和作品方面,《续录鬼簿》不如钟嗣成的《录鬼簿》有价值。

D.作者认为被同时代的人记载的史书或作家作品,较之不同时代的人所记载的,更为可信。

1.C(根据原文中“作品约五百种。

则今存者包括无名氏作品在内,不过是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可作出判断)

2.B(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四、(共18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象棋和围棋

中国象棋又称“象戏”、“桔中戏”,由先秦时期的博戏演变而来。

周朝时,军队的基本编制由五名步兵所组成,作战的兵器也是由弓、殳、矛、戈、戟5种为一组配合使用的,这种战斗整体后来就被反映到象棋中来,定为双方各有5只兵卒。

战国后期宋玉的《招魂》里已提到“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簙”与“博”通。

“博”是古代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赌博玩具。

西汉末年,刘向的《说苑》中则有“斗象棋而舞郑女”的记载,至南北朝,因周武帝亲撰《象经》使象棋逐渐流行。

唐时象棋很普及并传入日本,当时的棋子有王、将、车、马、兵,棋盘上没有九宫。

北宋时,王棋改为将棋,原将棋改成偏、裨。

到南宋,偏、裨又改称士、象,还增加了炮,至此中国象棋已基本定型。

明代,一方的“将”改为“帅”。

明清以后,棋坛名将辈出,棋谱大量刊行。

如《梦入神机》《桔中密》等都出在这个时期。

如今,中国象棋已流传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如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围棋是以双方分别用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围攻对方、以吃子多少定胜负。

围棋究竟是什么年代发明和什么人发明,至今尚无确切考证。

不过在古书和古人的言论里,都说围棋是尧(或舜)发明的。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关于围棋的记载,从汉墓殉葬物中曾发现石制棋盘。

《世本》是秦汉时代的古书,它载有“尧造围棋,丹朱善棋”一节。

晋代张华是围棋家,他和晋武帝司马炎下围棋的故事曾载史册(《三国演义》)。

其所著《博物志》说: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或曰:

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尧子名朱,封于丹渊,史称丹朱;舜子名均,封于商,史称商均)宋代罗泌所著《路史》考证繁博,其《后记》中有一节关于尧作围棋的记载,描写相当具体:

“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骜、很、娼、克(意即傲慢、暴戾、忌妒、好胜)……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使出就丹。

”此外,在古人日常谈话,也不乏类似议论。

如晋代名将陶侃说:

“围棋尧舜以教愚子。

”南朝虞愿对齐明帝萧鸾说:

“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

围棋隋唐时期传入日本。

古时棋局纵横各有17道,共289个交叉点,黑白棋子各150枚。

唐以后纵横各19道,共361个交叉点。

宋代张似的《棋经》、晏天章的《元元经》是我国最古的围棋专著。

8.下列对中国象棋和围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象棋最早从先秦时期的博戏演变而来,到了南北朝就逐渐流行开来,南宋时基本定型。

B.根据我国古籍记载,围棋是尧或舜为教子而作,后来演变成一种以双方围攻对方、吃子多少定胜负的棋类活动。

C.中国象棋最初双方各有5只兵卒,唐宋时期,将王棋改为将棋,后又改称士、象,还增加了炮。

D.象棋和围棋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活动,先后传入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有些国家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9.对“菎蔽象棋,有六簙些”和“尧作围棋,丹朱善棋”两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象棋和围棋作为一种棋类活动,古已有之。

“菎蔽象棋,有六簙些”“尧作围棋,丹朱善棋”的记载可以为证。

B.中国象棋最早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赌博玩具;而围棋则是尧为教育傲慢、暴戾、忌妒、好胜的儿子而作。

C.这两句话说明了象棋和围棋的由来:

象棋最早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赌博玩具;围棋则是尧或舜为教子而作。

D.前句话出自战国宋玉《招魂》,后句话出自秦汉时期《世本》,说明象棋和围棋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

10.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棋和围棋都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棋类活动,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地变化的。

B.文章引用我国多部古籍中关于中国象棋和围棋由来的记载,证实了象棋和围棋的发源地和发明人在中国。

C.文章介绍了中国象棋和围棋的由来及其演变的过程,并说明其作为一种棋类活动已先后传入多个国家和地区。

D.文章介绍了中国象棋和围棋的由来及其演变的过程,说明两者是一种形式和内容都不相同的棋类活动。

7.C(该项表述误在“唐宋时期,将王棋改为将棋”,应为“北宋初,王棋改为将棋”。

8.B(该项述出象棋和围棋的由来和属性。

C项误在“尧或舜”,因为后一句话只说“尧”没有说“舜”。

AD两项是对这两句话的评析,不是解释。

9.B(误在第二句的判断上。

原文第二段指出“究竟是什么年代发明和什么人发明,至今尚无确切考证。

五、(共22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中国有没有哲学?

西学东渐以来,就断断续续有这方面的争论。

回答首先得看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抑或理解为讲道理的科学。

中国人当然一直有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但我愿意把这称作思想或思辨;若坚持把这叫作“哲学”,就没什么要争论的,因为所有民族当然都有哲学。

如果这里真有个争论点的话,我认为是在争论中国是否发展出了讲道理的科学。

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科学。

然而,中国人很早就记录了行星位置的变化,很早就对日蚀月蚀或无数其他现象提出了“科学的解释”,那么,怎能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呢?

说中国没有科学,显然是说没有发展出牛顿、伽利略那样的近代科学体系,而不是说中国人从来只有迷信,没有客观可靠的知识。

沿着这样的思路来想,我的大致看法是这样的:

从孔子以后到魏晋,中国曾有一段哲学的繁荣。

孔子讲了好多重要而深刻的道理,但我不认为孔子建立了一门讲道理的科学。

孔子讲了一套道理,墨子讲了一套道理,都是事关华夏文明何去何从的要紧道理,于是大家来琢磨哪套道理是真道理,怎样就成道理怎样就不成道理。

在这种环境里发展出了哲学,典型的像庄子、老子、孟子、后期墨家、荀子,一直到魏晋玄学的辩名析理。

魏晋之后,哲学渐渐衰微。

后来有道学理学,听起来像是讲道理的科学,实际上不大关心科学。

我知道中国在魏晋以后没什么哲学这个结论大有商量的余地,但这里不再详述,倒是想提出几点容易引起误解之处。

第一点,认识需系统到何种程度才宜称为“科学”,原无先天的标准,对讲道理的艺术进行了一些反省,是不是在进行哲学思考?

进行了哲学思考,是不是就有了哲学?

心里记着这一类问题有助于避免流入字面之争。

第二,说中国没有哲学,不等于说中国人不讲道理,也不意味着中国人讲道理讲得不好,讲得不够艺术。

没有哲学,单单是说没有形成讲道理的科学。

第三,没有哲学,不见得是个缺陷。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来:

哲学有什么用?

人们现在通常都认为科学很有用,把科学技术叫作第一生产力,其实,西方开始发展近代科学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科学有用,也很少用科学有用来为发展科学张本。

由科学所支持的技术变成第一生产力是后来的事情。

不必需的东西未见得不重要。

没有近代科学,人类照样种地盖房吃喝玩乐,但出现了近代科学,它就要反过来剧烈改变种地盖房吃喝玩乐的方式。

(取材于《哲学是什么》,有删节)

10.下列各项中,对中国哲学有关问题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哲学就是对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

B.中国人很早就拥有许多客观可靠的知识,中国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哲学。

C.孔子始终未能建立自己学说的科学体系,所以他的学说并不能称之为哲学。

D.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作者倾向于认为中国在魏晋以后没有哲学。

11.根据文意,下列对哲学是讲道理的科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中国有没有哲学的争论,其实是在争论中国是否发展出了讲道理的科学。

B.孔子讲了好多重要而深刻的道理,作者认为孔子建立了一门讲道理的科学。

C.从庄子、老子、孟子、荀子,再到魏晋以后,哲学逐渐发展了。

D.魏晋之后的道学理学,都是讲道理的科学。

12.对于中国在魏晋以后没有哲学的结论,作者提出了三点容易引起误解之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点。

(6分)

答:

⑴                    

⑵                               

⑶                                     

13.对于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科学的观点,作者列举了①中国人很早就记录了行星位置的变化,②很早就对日蚀月蚀或无数其他现象提出了“科学的解释”,来反驳中国没有科学的观点。

请你也找出另外一个事例,证明中国很早就有科学。

(4分)

事例:

                                                          

『答案』

10.C (A项错,作者把哲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一种是理解为讲道理的科学;B项理解错,作者是说假定把“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叫作哲学的话,每个民族都有哲学了,就无须分辩了;D项错,作者是说在魏晋以后哲学衰微,而不是没有哲学。

11.A(B项错,作者说“我不认为孔子建立了一门讲道理的科学”;C项“再到魏晋以后,哲学逐渐发展了”错,作者是说魏晋以后哲学衰微了。

D项错,作者原意是说道学理学听起来像是科学,实际不是。

12.⑴认识需系统到何种程度才能称为科学是没有标准的;

⑵中国不是没有哲学,只是没有形成讲道理的科学;

⑶没有哲学不是缺陷。

13.列举示例:

①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很明确地认识到了陨石就是流星(陨星)落在地上的产物。

②大禹发明勾股定理来测量水流河床的深浅和宽狭。

③十进位制的创立、珠算的发明与普及、汉字的发明与运用等等。

六、(共24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成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

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

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16.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答:

,,。

17.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

为什么?

答: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4.CA原文是“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热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B原文是“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大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D原文是“……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15.DA原文是“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B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C原文是“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16.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

17.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