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4904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docx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认识实习报告

 

暑期实习报告

 

报告名称:

认识实习

姓名:

学号:

20151

班级:

交运

指导教师:

实习单位:

成都公交、动车所、北编组站等

实习时间:

20

 

前言

认识实习是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同学在大二阶段进行的暑期实习。

本次暑期实习的时间为2017年7月10日至2017年7月20日。

实习地点包括成都市公交公司、西南交大九里校区轨道交通实验室、成都市规划馆、成都东客运站、动车所、成灌快铁以及北编组站。

本次暑期实习主要目的是促进交运专业学生对成都全城的古今规划、交通网络分布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方向的了解,并深入体验客运高速和货运铁路的运行及调度方式。

对铁路工作的运作、分工和管理机制以及日后的发展规划有初步的认识。

本次实习是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促进了我们了解社会,丰富了实践知识,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动员大会让我了解了铁路上的相关纪律,成都公交集团尹处长的讲解让我初识了公交系统组织协调机制,参观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让我体验了动车的司机室模拟仓,调度工作讲习让我明白了调度工作的重要性,成都东站实习让我了解了现代新型交通枢纽换乘的便捷性,成灌快铁体验让我体验到了新型轨道交通的方便快捷,动车、地铁无缝对接,实现了一站式换乘的便利。

 

第1章正文

成都公交公司实习

成都公交公司介绍

企业成立于1952年,承担着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公共交通出行服务的重要职责。

公司现有总部职能部门20个,下辖二级企业单位30个,其中:

全资企业15个、控股企业3个、参股企业12个。

主要经营范围为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公共自行车、汽车修理、汽车租赁、场站建设及管理、公交广告、物资销售、旅游服务、物业管理、驾驶培训等;主要经营场所为成都市主城区,同时辐射郫县、龙泉、温江、青白江等周边区县。

2014年6月企业经过公司制改革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5月31日,成都公交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K1、K2正式开通。

成都公交集团日均运行36119班次,日均行驶里程万公里;日均最高载客量513万人次(其中二环路快速公交28万人次),出行分担率达%。

安全间隔里程万公里。

六十多年风雨兼程、改革发展,铸就辉煌成果。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城市公交科技创新企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省级先进企业等荣誉。

2012年5月荣获“中国用户满意鼎”。

成都公交公司实习内容

7月10日上午,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所有同学统一乘车前往成都公交公司。

尹欣处长为同学们介绍了成都公交系统的概略情况,演示了公交调度监控中心的功能,并重点介绍了成都二环BRT公交的运营模式。

在讲解结束后,特别为同学们准备了提问环节,长达一个小时的问答中,尹处长结合现如今地铁和共享单车迅速占领公共交通市场的现状,给出了准确的形势分析。

提问结束后,由指导老师组织同学统一乘车返回学校。

成都公交公司实习体会

通过尹处长的讲解,我对成都公交公司的管理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

成都公交公司管理下的公交车约有万辆,在用公交站场78个,开行公交线路500余条。

2013年5月31日,成都市第一条BRT线路K1、K2正式开通,日均运行载客28万人次,大大分担了公共交通出行率。

相比于地铁系统,城市公交具有更加灵活、建设周期更短,建设成本更低的优势。

BRT快速公交将是城市公交的发展方向之一。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实习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介绍

位于西南交通大学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是国家于2006年确定的第二批10个国家实验室之一,是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唯一的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是在已有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是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实验室。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定位于围绕高速铁路、重载运输、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即“一高一重一新”)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引领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从2010年到2012年这三年,夯实基础,提升实力。

以完成“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一期建设并启动二期建设、完成“质量工程”一期建设和“211工程”三期建设为目标,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基础,为建设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夯实基础。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依托连续两度(2003年和2008年)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结合用地特点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如要有专用线和电气化铁路用电引入),充分考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共享。

因此,将实验室建设位置选择在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九里校区内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旁边(东经度,北纬度),并与之形成一体。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实习内容

7月11日下午,由同学们在规定时间自行前往西南交大九里校区集合,按老师要求分组进入轨道交通实验室进行参观和体验。

实习主要内容为观看教学视频和参观并体验司机驾驶舱。

视频主要介绍了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一期建设的成果,三大实验平台基本建成,并取得初步成效;在模拟驾驶舱内,由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驾驶室内主要的操纵设备及控制按钮,并带领我们体验了列车加速、列车制动、列车过弯道、过道岔的行驶状况。

在参观体验结束后,同学自行乘校车返回犀浦校区。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实习体会

通过在实验室内部的演示大厅观看的视频,我对高速列车和地铁的结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合本学期所学的轨道交通知识,实现了课本知识的具象化理解吸收。

此外,参观动车司机室并体验高速铁路模拟驾驶舱,对驾驶员控制列车运行的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对高速列车在区间内运行的规定和要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轨道交通实验室的实习,让我见识到了西南交通大学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领先科技水平,体会了作为交大人敢专研、求进步的精神。

国家之所以能够不停的前进,正是因为有很多这样的人前赴后继的在奋斗。

高速铁路的各项先进技术源于基础理论知识,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升华运用,只有学好当前的基础,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铁路局调度所实习

铁路调度所实习内容

7月11日晚,由贺东和李冰两位前辈为我们介绍了铁路调度指挥和控制的内容,详细讲解了什么是调度员,如何做好调度的工作;同时也为同学们介绍了成都铁路局的情况,以及成都铁路调度所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我们未来就业的行情了解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同时介绍了成都未来铁路建设的几个基本走向,对于促进了解铁路西南地区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师兄为我们简单介绍了调度所的主要构成、调度所的工作方式以及一些要求。

重点介绍了高速铁路在将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成都的重要意义。

铁路调度所实习体会

通过讲解我们了解了成都调度所的必要性,与工作在调度所的员们辛苦工作,了解了什么是调度,一个调度的工作产生程序的重要与什么样的调度才是正确和错误的,也了解了成都线路的一些主要走向。

成都铁路局着眼长远发展,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抢抓发展机遇,优化路网布局,完善路网规划,强化运输关键设施,强化铁路基础建设,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努力提高管理能力,着力解决对外通道能力不足,主动服务西南经济事业发展,积极推进西南铁路建设工作,全面构建西南铁路便捷通道。

经领导的授课讲解,我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工作的内容有了充分的认识,有助于提前做好就业规划。

成都规划馆实习

成都规划馆介绍

成都规划馆以成都过去、现在、未来为线索,集中展示成都城市发展历程。

成都规划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规划馆将展厅设置在裙楼的1-4层,布展面积12000平方米。

成都规划馆位于成都高新区锦晖西一街,地铁一号线旁。

规划馆综合楼总投资亿,占地面积16980平方米,高24层的主楼建成后是成都市政府的第五办公区,裙楼则是一座现代化规划展览馆和城建档案馆。

成都规划实习内容

7月12日上午9:

30,同学们准时在北区校车站集合,统一乘车前往成都规划馆。

抵达规划馆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从规划馆的第三层开始向一层出发进行参观。

讲解员借助大型沙盘和投影屏,从市辖区、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绿化水系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成都的区域划分。

在3D影厅内,影像视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成都城的由来以及发展过程。

参观结束后,由指导老师带领乘车返回学校。

成都规划实习体会

成都是一个城脉延绵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规划馆内,我纵览了成都城市悠久的发展历史,看到了全域成都:

成都全域沙盘模型、区县市规划、漫游田园成都等多项展项,了解了全域成都圈层融合的规划发展理念。

规划馆的参观之行,弥补了我对成都市在整体层面上了解的不足。

成都市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体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成都市已建成的绕城高速分布在四环和六环,预计设定在七环路的第三条绕城高速换线正在筹备建设中。

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渊源、经济地位,都是西南的中心。

国家相关部门确定成都是科技、商贸、金融三大中心、也是交通和通信网络的两个枢纽,铸就成都未来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成都客运东站实习

成都客运东站介绍

成都东站是国内六大枢纽客站之一,也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和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成都东站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客运用房为107000平方米,地铁2号线站房投资概算亿元,投资估算38亿元,建设总规模14台26线,占地大约1306亩,其中,达成场区6台11线,城际场区8台15线,是成都铁路枢纽城际动车和高速动车的主要始发终到站。

成都东站主要办理成绵乐客专、遂成铁路始发终到及宝成铁路通过客运作业。

成都东站是集铁路客运、长途及旅游客运、地铁、公交、出租以及社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站房工程主要包括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出站层(交换大厅)及两层地铁。

2011年5月8日,成都东站正式投入运营。

按照成都铁路局规划,成都将会形成“两主两辅”铁路客运格局(“两主”:

成都站、成都东站;“两辅”:

成都南站、成都西站)。

成都客运东站实习内容

7月13日,下午13:

20,师生于北区校车站集合,统一乘车前往成都东客运站。

经车站讲解人员介绍,处在东广场的长途客运站的结构为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其中地上一层为进站大厅、售票大厅、候车大厅和出站大厅,并专门设置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旅游售票厅,开设了专门旅游线路的售票窗口。

地面二层是VIP候车室和老弱病残孕重点旅客候车室,三层是车站工作区和商业区。

地下两层分别设置了长途车进站下客和车辆停放的区域,以及社会车辆的停车位。

在了解完客运东站整体情况后,前往列车调度室进行参观。

在调度室,值班人员为我们进行讲解和介绍,增进我们对调度工作的了解。

成都客运东站实习体会

本次实习,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好机会,切身感受到了成都东站是国内六大枢纽客站之一,也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和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成都铁路局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客运站。

通过本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我见识了立体式的换乘系统,铁路、地铁、公交快速换乘,大大缩短了乘客的换乘距离,节省了大量的换乘时间。

我见识到了书本之外的CTC系统和微机联锁室内设备,调度室调度人员亲切地与我们交谈讲解调度室设备,以及他们的工作感受,为我们选择发展方向提供了认识基础。

动车所实习

动车所介绍

动车所,又称动车运用所。

动车运用所是负责检查车辆状态的单位,每天都做必要的安全检查,以保证好列车所有的部件良好,让列车安全实用。

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福州、成都、西安、兰州、西宁、哈尔滨、沈阳动车检修基地的总规模下,拟建大连、北京西、呼和浩特、石家庄、太原南、济南、青岛、上海南、杭州、南昌、汉口、襄阳东津、长沙南、洛阳龙门、广州东、桂林北、深圳北、潮汕、三亚、等共计23个动车组运用所。

动车所实习内容

7月14日13:

30,师生在北区校车站集合,同一乘车前往动车所进行相应的实习。

抵达动车所后,专职人员带领我们步行前往车辆检修中心,并沿途参观铁路设施,讲解动车检修的分类及内容。

进入检修中心后,我们由工作人员陪同参观了检修设备以及待修车辆,并登上CRH动车组,参观了动车的商务舱和列车司机驾驶室。

18点左右参观结束后,统一乘车返回学校。

动车所实习体会

动车组的修程为日常维修、一级维修、定期检修和厂修。

日常维修为走行1万km以内时,除日常维修的内容外,重点对走行部、制动系统进行检查、修理或更换;定期维修为走行6万km以上时,对动车的受电弓、高压电器、电器设备、走行部等状态、作用及性能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测和大修;当动车走行了100万km以上时,进行厂修,动车组要解体进行全面的维修与更换部件,达到新车的技术水平。

动车组整务工作在维修基进行,主要作业包括上油、上水、上砂及补充备品,餐车上料,列车废弃物处理及在维修、整备基地停留时间,维修与整备设备要具有多路平行作业的能力。

按上、中、下三层空间合理布局和配置生产线的原理,设置具有三个不同高度的作业平台及合理、通畅的备品、材料等运输通道,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在同一时间里对多个动车组进行集中整备与维修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减少作业及工序间的交叉干扰及动车组在作业过程中的多次调移转线,大量压缩动车组整备、维修的总时间,在高速列车上装设各种自动及摇控故障检测系统、自动诊断及自动修复系统、故障信息传递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的高新技术装备、登记表,保证了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其主要部件及功能实现连续动态跟踪检测,检测系统本身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也定期自动测试,并将各种测试结果及其故障信息不间断地及时传递给整备、维修基地,以便维修基地根据这些信息,提前作好整务和维修的准备工作。

相应之下维修基地也必须配备和设置与动车组相适应的高新技术装备,大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先进检修技术。

成灌快铁实习

成灌快铁介绍

成灌铁路,即成都市域铁路成灌线,又称成灌快速铁路,是成都轨道交通中投入运营的第一条线路,亦是中国第一条市域铁路,线路等级为客运专线,双线电气化,最高运营速度220km/h。

线路起于成都站,至郫县境内的安靖站向西引出,沿317国道向西延伸,至都江堰市后向南延伸,止于青城山镇的青城山站;另有两条支线正在建设中,一条是自郫县西站引出至彭州站的市域铁路成彭线,一条是自都江堰站引出至离堆公园站的离堆支线,2010年5月12日正式通车。

成灌快铁实习内容

7月16日上午8点整,师生于西门集合,步行前往犀浦动车站。

在犀浦站内,由值班人员为我们讲解站内情况,介绍了动车——地铁的换乘方式,然后乘坐成灌快铁前往青城山。

列车上,同学们对车内布置情况进行了参观,列车5号车厢为餐车,提供早餐、热饮品,休闲食品等出售服务。

列车在中途站点只停车2分钟,故上下列车乘客需抓紧时间。

抵达青城山站后,在站内参观了线路设备个牵引供电系统,第一次见到了道岔尖轨以及出站信号机等设施。

参观完毕后,出站重新安检,持票在候车大厅等待检票进站,待列车抵达,检票完成后,再次乘坐成灌快铁返回犀浦站。

成灌快铁实习体会

本次实习通过乘坐西犀浦站到青城山站的快铁,我切实体会了快铁的运行模式以及成灌线的沿途风景,从进站到出站以乘客形式将快铁的乘坐方式进行了体验,成灌高速是连接郫县和都江堰的高速通道。

我们通过切实的体验,列车从起点到达终点后将座位换向时向起点等。

成灌快铁在犀浦实现了快铁到地铁的同站台无缝流畅换乘。

实习中我观察了犀浦以及青城山站的作业模式,了解了现代化快速铁路的运营模式,感受到了快速铁路的舒适性以及快速铁路对城际的便利性,认识到快速铁路的重大作用。

另外,由地铁到快铁的同站换乘通道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后,成都的轨道交通会更加便利,分担更多的公交出行率。

成都北编组站实习

北编组站介绍

成都北编组站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与木兰镇之间,为货运编组站。

开建于2003年。

离达州站375公里,离成都站公里,车站规模为双向三级六场编组站。

该站是目前亚洲建成的最大的货运编组站。

据悉,该编组站工程从2003年动工,总投资17亿多元,有100多条股道,是目前全国铁路建成的最大编组站。

设计近期枢纽货运总量为8300万吨,远期为9600万吨;设计近期日均作业量9732辆,远期作业量日均10996辆。

铁路部门有关人士称,成都北编组站开通运营后,作为路网性编组站,将承担成都枢纽内货物列车的解编作业,将编组大量的超远程直达列车,承担现有成都东站货车解编作业和各区编站编组通过成都枢纽的作业,从而大大缓解各区编站的作业能力,提高成都铁路枢纽的货运量。

北编组站实习内容

13:

00整,师生于北区校车站集合,统一乘车前往成都北编组站进行实习。

抵达北站后,毕业学长先带领我们参观并为我们介绍了驼峰调度中心,然后回到安全监控中心,利用监控镜头为我们提供360度全视角的观察条件,从总体层面对编组站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解。

此外,学长和副站长还为我们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完成讲解后,乘车前往驼峰调车场,现场近距离观察机车推车上坡、人工解钩、自动溜放以及驼峰道岔自动集中的过程。

北编组站实习体会

此次驼峰调度中心的参观,学长讲解的十分细致,北站上下行方向共6个场,主要线路为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设计近期枢纽货运总量为8300万吨,远期为9600万吨;设计近期作业量日均9732辆,远期作业量日均10996辆。

在安全监控中心,学长以自身经历为蓝本,为我们介绍了铁路局的工作经验,并为我们的就业和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CIPS)系统创建了新一代编组站现代化模式。

该系统打破了编组站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管控脱节、各系统问信息封闭、分散作业的格局。

CIPS系统以集成控制系统为基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从调度计划管理着手,达到了调度计划自动生成及执行,信息系统与车流同步,实现编组站决策、优化、管理、调度、控制一体化,达到了高度综合自动化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整个枢纽调度工作的统一管理。

  新技术、新设备在自动化驼峰大量使用,提高了自动化驼峰技术水平。

通过优化调速设备模式,改善动力设施,集中监控动力设备,采用新型货票传输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运营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编组站定员。

  采用频率、地域分割、话务交换的组网方案,具有独创性、有较好的适应性。

针对集中控制的管理模式,对常规通信系统进行了优化,采用频率、地域分割的技术措施,将全站分为多个通信服务区,非常适合编组站的作业特点。

  在溜放线路、道岔及小半径曲线上首次大面积采用混凝土枕,通过攻关,强化扣件和枕木的改进,解决了小半径曲线、混凝土道岔岔后不能采用混凝土枕问题,大大减轻了养护工作量。

 

第2章结论

本次认识实习是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在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培养计一个部分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这次认识实习主要由铁路运输及城市轨道交通参观实习组成,参加实习的同学由带队老师的安排,严格遵守实习要求规范,顺利完成了本次实习

通过认识实习,我们对当前成都市的交通运输行业的现状有一定了解,增加了对交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等的认识,加深对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理解。

从城市公交到客运高速再到货物列车编组,中途穿插着列车调度、动车检修等内容,既加深了我们对交通运输系统地了解,也增进了我们对未来就业方向的认识,以便早日做好学业规划,也便于制定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

美中不足的是,本次实习过程中,很多地方由于前辈讲解内容的信息量巨大,自己也疏于记录,不少珍贵的知识都在听过之后就渐渐遗忘了;也有些讲解过程中,由于实习队伍庞大,负责讲解的前辈实难顾及所有人,故存在听不清的现象,未免遗憾。

总而言之,本次实习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彼此配合之下平安、圆满的完成了,达到了本次实习的基本目的,为同学们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经过本次认识实习,我们对交通行业的了解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