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017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docx

105煤柱回收施工方案方案

荔波县巴合煤矿(南块段)

北翼煤柱开采方案

 

矿长:

李思明

总工:

韦星光

编制:

韦星光

二0一四年四月十日

荔波县巴合煤矿(南块段)

北翼煤柱开采方案

一、概况

荔波县巴合煤矿(南块段)根据《黔南州煤炭管理局关于荔波县巴合煤矿技改方案设计的核准意见》(黔南煤炭[2005]109号)文件,巴合煤矿由原6万吨/年技改成9万吨/年,技改的同时进行了扩界,经主管部门同意,初期阶段南部块段首采区按9万吨/年设计及验收,后期矿区北翼块段按15万吨/年设计。

同年煤矿按照批准的技改扩能设计方案进行该煤矿建设。

在2009年11月由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林东分局进行了安全设施竣工预验收,结合预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该煤矿的实际情况,巴合煤矿于2007年4月委托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开采方案(变更)设计和2009年11月委托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安全专篇(变更)设计,并获得黔南州煤炭局文件(黔南煤复【2007】09号)及备案登记表和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林东监察分局文件(黔煤安监林字【2009】283号)的批复。

目前,巴合煤矿为生产矿井,五证齐全。

现阶段南部块段一采区已回采结束,已转入南块段二采区开采,目前正在布置22202采面上下顺槽。

二、北翼煤柱回采方案

(一)、北翼煤柱开采的合法性

根据《荔波县巴合煤矿(变更)开采方案设计》和《荔波县巴合煤矿(变更)安全专篇》设计,首采区设计双翼开采,在开采过程中采区北翼探煤巷掘进了250余米,由于煤层变薄,煤层厚度为0.4~0。

8m,平均厚度为0。

5m,且地质构造较多(小断层较多、断距:

2m左右),开采难度较大,所以未进行正规回采,由此在皮带下山北翼形成了较大煤柱,且在开采设计范围之内,属于合法开采。

(二)北翼煤柱开采安全条件:

(1)煤与瓦斯突出情况

巴合煤矿南块段于2009年7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矿井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巴合煤矿开采标高+481m以上的K2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煤柱开采区域由于巷道揭露煤层时间较长,瓦斯已经泄压和释放,不存在突出危险性。

(2)瓦斯等级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831号对黔南州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43m3/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04.28m3/t。

(3)煤层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11月提交的《贵州省荔波县巴合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层煤尘有爆炸性.

(4)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荔波县巴合煤矿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报告》,鉴定为二类,自燃煤层.

综合上述情况,本次煤柱开采区域具备开采安全条件。

(三)、采区地质概况

(1)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处贵州高原南部边缘与广西丘陵盆地过渡地带。

地势南西高北东低,属低中山丘陵地貌,山脉总体走向北东东向.矿区内煤系地层出露地段之外地形较陡,煤系地层出露地段地形较缓,居民点分布少。

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

区内地形最高点位于北部1号拐点山顶,标高+906.5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部,标高+630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276.5m。

矿区内地表水系属珠江上游都柳江水系樟江支流,区内无常年性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仅有季节性冲沟发育,大气降水后,部分集中于冲沟中,由碳酸盐岩高地向溶蚀洼地排泄,部分以片流的形式运动,渗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

矿区地表水不发育没有大的地表水体,多为雨源型短冲沟水,从落水洞口转入地下。

以暗河、伏流的形式排出矿区。

地表水大多为雨源型“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水量较小。

综上所述,本区地层产状平缓,现开采煤层埋藏较深,煤层顶板岩层较稳定,采煤一般不易破坏隔水层.

(2)主要含(隔)水层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多分布于斜坡脚、冲沟及沟底地段,岩性主要为粘土,混风化岩块及碎石、角砾,厚度极不均一。

厚度为0~8m,一般小于6m。

地表调查中,未见泉水点出露.该层具透水性,一般不含水,仅季节性含水,且富水性弱。

对矿床充水的可能性小。

(2)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岩溶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以东及外围,岩性主要为中厚—厚层状灰岩,含裂隙水、溶洞水、层间水,富水性强。

为含水层。

(3)石炭系下统大埔组(C1-2d)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中部,主要为中—厚层状白云岩夹灰岩,厚160—200m。

含裂隙水、岩溶水、层间水,富水性强,导水性好。

(4)石炭系下统罗城组(C1l)基岩裂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中部,其岩性为中厚状层灰岩夹泥灰岩、粘土岩、泥质粉砂岩、砂岩,顶部夹白云岩。

含裂隙水,富水性较好,导水性较差。

为中等-弱含水层。

(5)石炭系下统旧司组第三段(C1j3)基岩裂隙含水层

广泛分布于矿区东北部,主要为燧石灰岩、泥灰岩夹泥质粉砂岩、粘土岩等.含裂隙水,富水性较好,导水性较差。

为中等—弱含水层。

(6)石炭系下统旧司组第一、二段(C1j1-2)基岩裂隙含水层

为含煤岩系,主要为砂岩、石英砂岩与粘土岩、泥灰岩互层夹灰岩及煤层等.

该层含裂隙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具“当地补给,当地排泄”特点,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导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

(3)邻近矿井和小窑积水情况以及废弃的矿井、小窑老塘积水情况

由于区煤层的煤质好,厚度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因此长期以来,一此地方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露头线附近,主要为当地村民的生活用煤。

由于这些个体开办的小煤窑缺乏合理规划和管理,布局不合理,加上设备简单陋,技术含量低,采煤方法落后,不仅回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生产很不安全,矿区范围内非法开采的小煤窑已全部关闭,均与本矿井无直接关联。

我矿技改前的两个井筒(3号井、4号井)已技改利用作为副井和风井,经实查LD—1、LD-2及LD4-1、LD4-2老硐已打穿岩溶漏斗,老硐内废水直接向漏斗中排放。

根据涌水量观测,矿区内正常涌水量(最大)为11.04m3/h,雨季最大涌水量为30m3/h.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北翼煤柱回采巷道布置在警戒线以外,同时注意观察煤层涌水的变化,做好探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有疑必停”,的掘进施工原则,严防老空透穿事故。

(四)北翼煤柱可采资源情况

北翼煤柱走向长度150米,倾斜长度100米。

皮带下山及北翼回风巷留20米保护煤柱.该工作面可采走向长130米;倾斜长150米,两顺槽的走向方位为27°;切眼方位292°,平均倾角11度;

2、工作面可采储量

工作面煤炭储量=面积×煤厚×容重

Q工=(130×150)×1。

2×1。

38=3.27万t

可采储量=Q可=Q工×90%=3.27×0。

9=2。

94万t

(五)、北翼煤柱回采的必要性、可行性

我矿由于前期采掘失调,接替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尚在掘进过程中,目前没有回采工作面。

根据采区北翼资源储量情况,在距离主斜井150至400m有一条斜交断层,断层以南开采区域已布置了北翼运输下山、回风下山并形成了较大煤柱。

经现场核实该段煤柱由皮带下山与北翼回风下山、北翼轨道下山煤柱走向长度150米,倾斜长度150米。

比较完整,适合正规推采.预留设皮带下山及北翼回风巷保护煤柱20米,实际可采走向长度为130米,可采储量2.7万吨。

经矿部研究决定,计划在布置回收此段煤柱.

该煤柱回收完毕后,可将北翼运输及北翼回风系统封闭,以减少北翼巷道维护工程量和分风、供风量,增加南翼有效风量,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1、工作面的主要参数

该工作面煤柱走向长度150米,倾斜长度150米。

皮带下山及北翼回风巷留20米保护煤柱。

该工作面可采走向长130米;倾斜长150米,两顺槽的走向方位为27°;平均倾角11度;

2、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布置有采面运输巷和采面回风巷,运输巷运煤、运料、进风、行人;回风巷回风至北翼回风下山.

六、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一)机构设置

设立北翼煤柱回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矿长李思明担任组长;总工程师韦星光任副组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防突队长为成员。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如下:

矿长:

全面负责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北翼煤柱回采安全工作的布置、检查和隐患整改落实。

总工程师:

负责煤柱回采技术管理工作,主管技术、通防工作。

其他成员在矿长领导下负责全矿的安全管理、生产布置、防治水、机电运输、监控室、瓦斯抽放等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为了保证北翼煤柱回采的安全生产,按照安全领导小组职责分工,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矿级领导带班入井制度,按照领导带班下井轮流值班班次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出井,生产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和报告。

2、必须保证在通风、瓦斯治理、排水、运输各个系统环节达到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布置开采,

3、领导小组成员必须严格各个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安全员、瓦检员必须跟班作业,认真搞好安全现场交接班。

4、编制切实可行的北翼煤柱回采巷道掘进《作业规程》和北翼煤柱回采《作业规程》,并严格贯彻实施。

本方案经矿长组织会审后上报集团公司荔波分公司审批。

附件:

1、北翼煤柱回采巷道掘进作业规程;

2、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图

3、通风系统图

4、监控系统图

5、抽放系统图

 

矿长:

李思明

总工:

韦星光

编制:

韦星光

二0一四年四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