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832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

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

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

师:

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

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

来比比赛!

(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可真聪明啊!

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

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

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

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

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

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

对,就是一秒!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

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

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

(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

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

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

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三、联系巩固

1、填单位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

现在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系红领巾大约20()煮饭大约30()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

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

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课外作业。

(略)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的:

1、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地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若干个梯形图片(其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我们学习过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2、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吗?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3、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

启发谈话:

同学们能依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板书课题)

二、新课展开

1、操作探索

⑴拼一拼,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

提问:

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

演示一遍。

⑵看一看,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提问:

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了吗?

出示小黑板: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⑶想一想:

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师板书。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

(上底+下底)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除以2?

⑷做一做:

计算“前面出示的梯形”的面积。

2、扩散思维

师:

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想出别的计算方法推导它的公式?

下面小组讨论。

分组汇报:

生1:

做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如下图⑴:

生2:

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如上图⑵。

生3:

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上图⑶。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好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抽象概括

师: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你会表示吗?

生:

S=(a+b)h÷2

4、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P81做一做(一人板演)

三、应用深化

出示例子:

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释:

举例说明“横截面”的含义。

学生尝试计算:

(2.8+1.4)×1.2÷2

=4.2×1.2÷2

=5.04÷2

=2.52(平方米)

答:

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2.52平方米。

2、反馈练习:

完成P82第1题

四、巩固练习:

P82第2题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

P82第3、4题

教学后记: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积极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让学生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获得感性材料,为概括出新概念、总结新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学是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这是一个三角形,怎样求它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

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

(2)展示台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推导公式

(1)操作学具

①启发学生思考:

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

梯形(重叠)旋转平移平形四边形。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师叙述:

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S=(a+b)h÷2”。

第二层次,深化认识。

(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①提问: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

②学生回答,教师在展示台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引导操作。

①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②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

(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

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

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

第三层次,公式应用。

(1)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

(2)学生尝试解答。

(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

(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2和3题。

(2)讨论完成练习十七第4和6题。

4.全课小结。

(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三

教学目标:

(1)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继续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2.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演示课件:

拼摆三角形)

二、设疑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已标出底和高)。

这个梯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还是小?

相差多少呢?

要想得到准确地结果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

三、指导探索

第一部分: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教师谈话:

利用手里的学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提纲:

2.(演示课件:

拼摆梯形)

电脑演示转化推导的全过程。

大班数学《有趣的格子》教案

大班数学《有趣的格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

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

(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

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

(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

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

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

(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3.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

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

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

小结:

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

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

你就追到哪儿?

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跳跳跳的游戏。

规则:

幼儿的格子不能转,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

1.出示魔棒,介绍游戏规则:

现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来了,老师说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请幼儿用魔棒在对应的格子上点出来,如果点对了,会显示出笑脸,点错了,会出现警报。

2.幼儿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五、导入延伸活动:

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

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电脑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3.提出游戏要求:

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

下课以后我们到操场上一块儿玩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赛一赛的环节中完成,幼儿的情绪高涨,操作兴趣浓厚,竞争意识强,个个不服输。

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氛围中,孩子的空间能力。

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像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师:

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些礼物,看看是什么呢?

(出示呈格子状的实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

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

(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放课件1,出现格子)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放课件3,出现格子)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

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

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

(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

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

(放课件4,出现8格)

师:

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

(6个位置)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

(播放课件5、6)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棋子先一个一个的出现,再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

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

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

(播放幻灯片7)

小结:

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

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

你就追到哪儿?

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可反复游戏)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蹦蹦跳的游戏。

(播放幻灯片8)规则:

幼儿的格子和棋子不能动,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比比谁的速度快。

四、导入延伸活动:

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放课件9,出现12格)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

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屏幕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可反复进行几次)

3.提出游戏要求:

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

五、小结、活动延伸生活中的格子游戏。

(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六、结束活动兔子舞除

活动反思:

《有趣的格子》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活动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呈格子状为切入口,挖掘有关格子的教育意义。

活动共创设了四个大环节,即“观察生活中的格子——认识八宫格,在八宫格上找棋子位置,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加大难度,出现九宫格,认识九宫格,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十二宫格,幼儿当棋子,团队配合,在地面大棋谱上抢位置”,从中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点,促进了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

接下来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材料准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四方面作反思。

一、围绕主题,有序展开,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棋子这个中心,通过“情境激趣、适时引导、自由探索、集体竞赛”这一主线进行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锻炼。

活动利用不同数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复“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整个教学安排、活动实施简而有序,教学调控灵活,有足够的思索与探究空间与时间,并能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从身边选择游戏材料,简而易懂

我们用常见的瓶盖当棋子,取材简单且环保。

八宫格、九宫格图片正反两面来使用,在简单练习中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

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竞赛游戏中,让幼儿加强练习

大班幼儿获胜心理较强,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让孩子在比赛中快速找到棋子的具体位置,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最后我安排了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儿的机智、体现幼儿合作的游戏,尽量让幼儿在玩中学,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四、不足之处

1.在第四个环节(幼儿当棋子做游戏),这个环节需要团队配合,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再继续开展,剩下的时间不太充足,应注意调整。

2.让幼儿完整描述的时间不够多。

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力有些欠缺,幼儿喜欢实际操作,不善表达,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多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三》的教案设计及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三》的教案设计及说课稿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两个层次的基础:

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和百分数知识的学习。

同时,本课的学习还将是学生初中代数学习的知识基础。

本课的编排是这样的,教材呈现出一幅笑笑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以及针对表格提出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和课后阅读资料主要是体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而第二问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本课编排特点,我将本课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1.通过探索、交流、比较,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与人交流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一堂好的数学课,最终目标是学习能力和数学思想的培养,而应用于生活则是这个目标的价值所在。

为此,在本课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探究交流自主构建。

2.联系生活体验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分析比较、联系生活都是学习本课的有效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环节分为3大块:

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分析比较拓展思路,学以致用。

课始,阅读资料,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关于恩格尔系数的介绍。

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独立阅读恩格尔系数指什么?

结合课前收集的数据你能计算出你家的恩格尔系数,并对此做出科学解释吗?

,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反馈并小结得出:

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三)。

选择这一导入而没有选择复习导入有以下3点考虑:

1.这样导入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2.对恩格尔系数的学习能更好的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

3.如果选择前面学过的列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或用分数问题复习导入,虽然能帮学生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和链接点,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但压缩了学生的探索空间。

所以不设相应的复习题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寻找新的知识生长点,感悟新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中,自主探究,分析比较分为3个层次:

循序渐进,动态示题探究交流,夯实基础比较优化,激活思维。

首先:

循序渐进,动态示题。

笑笑也调查了一份他们家的食品支出情况,我们去看一看然后运用课件将表格中的第一排数据一一出示,让学生分别判断处于什么生活水平,然后再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这样逐一出示,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观的发现笑笑家生活水平从贫困温饱接近小康的巨大变化,感受到这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再出示整张表格。

这时,我将问题

(1)去掉,因为它已经在动态出示表格的过程中完成了,直接将问题

(2)改成

(1)随着表格一起出现:

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吗?

我把它分成探究交流环节和比较优化环节。

探究交流,夯实基础。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以下4步完成

1.独立审题,并尝试画图、列式、解答。

2.小组内交流想法:

你是怎么想的?

3.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

4.全班交流反馈。

独立完成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历知识的形成,以达到自主建构。

交流想法则是用语言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再一次论证,展现。

而在展示方法这一步,由于前面的`学习基础,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用方程来解这道题,主要有65%X-35%X=210,也有可能会出现这一种(65%-35%)X=210,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同学用算术方法---210(65%-35%)。

所以将这三种代表性的方法都展示在黑板上。

在反馈的时侯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尤其是对等量关系的把握。

比如第一种65%X-35%X=210根据要求,学生一般都会先画出线段图,那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线段图说出图意,其次说出列方程的根据:

你是抓住哪句话来分析的?

通过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得出等量关系:

食品支出的钱数-其他支出的钱数=210元,再根据等量关系说出所列方程的含义:

65%X、35%X分别表示什么?

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65%-35%)X=210虽然从算式来看只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是实际上他们所依据的数量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可适时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程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期间对于学生因为粗心比较容易犯的错误,要拿出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错的原因。

总之,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多放手,给他们探索的空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