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227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方案.docx

《绿色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色施工方案.docx

绿色施工方案

 

绿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02

第二章绿色施工管理····································02

第三章环境保护········································05

第四章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09

第五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0

第六章节能与能源利用··································11

第七章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12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第一节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结合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条件,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编制的。

本方案编制时对施工部署、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等进行考虑,突出其可行性、科学性。

第二节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

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4011-2007

11、《绿色施工导则》

12、设计图纸及图纸答疑所形成的相关文件

13、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14、本企业现有的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

15、其他资料

第二章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第一节组织管理

工程总建筑面积33762.85m2,框架结构。

分号1面积8920.83㎡,地上6层、局部7层,主体高度25.80m;分号2面积9246.52㎡,地上6层、局部7层,主体高度25.80m;分号3面积8391㎡,地上7层、局部8层,主体高度31.80m;

分号4面积1510㎡,地上2层,主体高度12.5m;分号5面积5694.5㎡,地下1层,主体高度4.8m;

1、基础:

有地下室部分采用桩基础+抗水板,无地下室部分为桩承台基础;

2、主体:

钢筋混凝土结构;

3、围护结构:

外墙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混合砂浆M5砌筑。

地下室内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混合砂浆M5砌筑;地上部分内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混合砂浆M5砌筑;

4、装修工程:

幕墙墙面、保温墙面、涂料墙面、面砖墙面、干挂石材墙面;

5、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层C15,地下C40,上部结构C40,圈梁构造柱C20。

地下室混凝土抗渗等级P8。

项目建立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江海峰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做好绿色施工,绿色施工人员组织见附表

第二节规划管理

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按我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尽量避免工地现场材料浪费,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第三节实施管理

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绿色施工做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第四节评价管理

根据绿色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我评估。

第五节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在施工方案中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根据施工场地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

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第三章环境保护

第一节扬尘控制

在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物质时,不污染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及时清理车辆上的泥土,防止泥土外带。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养成高度小于0.5m。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采取密目网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利用吸尘器清理,机械剔凿作业时进行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的防护措施;楼层内清理垃圾时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现场具体措施:

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

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选定综合实力强的搅拌站。

场地的封闭及绿化:

现场的场地采用C20混凝土浇注,车道范围200mm厚,其余的150mm厚,难以利用的空地进行绿化。

散状颗粒物的防尘措施:

回填土,砌筑用沙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或苫布进行覆盖,控制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

封闭式垃圾站:

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

对垃圾按无毒无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分类存放,并选择有垃圾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外运至规定的垃圾处理场。

切割的防尘措施:

齿锯切割木料时,在齿锯的下方设置遮挡锯末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淀后回收。

洒水防尘:

常温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洒水,将沉淀池内的水抽至洒水车内,边走边撒。

利用吸尘器清理:

结构施工期间,对模板内的木屑、废渣的清理采用吸尘器吸尘,防止灰尘的扩散,并避免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

现场周边围墙:

现场周边安装定型围挡,高度为1.8m,即挡噪声又挡粉尘。

车辆运输防尘:

保证运土车、垃圾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型货物运输车辆运行状况完好,表面清洁。

散装货箱带有可开启式翻盖,装料至盖底为止,限制超载。

挖土期间,在车辆出门前,派专人清洗泥土车轮胎。

2、废气排量控制

运输单位使用满足本地区尾气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不达标的车辆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项目部自用车辆均要为排放达标车辆。

所有机械设备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第二节噪声与震动控制

现场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降低噪音的措施:

塔吊:

本工程使用三台塔吊,塔吊保养良好,性能完善,运行平稳且噪声小。

钢筋加工机械:

钢筋加工机械保养良好,性能完善,运转稳定,噪音小。

木材切割噪音控制:

在木材加工场地切割机周围搭设围挡,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混凝土输送泵噪音控制: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送车位置,采用噪音小的设备。

混凝土浇筑:

安排在白天浇筑。

选择低噪音的振捣设备。

第三节光污染控制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现场范围。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具体措施:

塔吊上设置大型罩式灯,随着施工的进度及时调整罩灯的角度,保证强光线不射出工地外,施工工地上的照明灯照射方向始终向工地内侧。

必要时在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强光。

第四节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

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

具体措施:

雨水:

雨水进入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

场地进行硬化,减少沉积物的数量。

污水排放:

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附近设置化粪池,污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设置隔油池:

在工地食堂洗碗池下方设置隔油池。

每天清扫、清洗,油物随生活垃圾一起收入生活垃圾桶。

沉淀池的设定:

沉淀池设置在大门口处,降水井抽出的水和清洗车辆的污水经过沉淀后,可再利用在现场洒水。

保护地下水环境:

本工程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上,避免了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第五节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

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的容易发生地表土壤流失的情况,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减少土壤流失。

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等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废旧电池回收,在领取新电池时交回旧电池,最后由项目部统一移交公司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机械油机处理:

在机械的下方铺设苫布,上面铺一层砂吸油,最后集中找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第六节建筑垃圾控制

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大,在本工程中我项目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1、固体废弃物减量化:

通过合理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

实行“工完场清”等管理措施,每个工作在结束该段施工工序时,在进行工序交接时,负责把自己工序的垃圾清扫干净。

充分利用以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灰,混凝土等材料。

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如提高墙、地面的施工平整度,一次性达到找平层的要求,提高模板拼缝的质量,避免或减少漏浆。

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加强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利用废弃的模板钉做一些维护结构,如遮光棚,隔音板等;利用废弃的钢筋制作楼板马蹬等。

3、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材料中的木料、木板由胶合板厂、造纸厂回收再利用。

非存档文件纸张采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废弃纸张最终与其他纸制品一同由造纸厂回收再利用。

废旧不可利用的钢铁的回收,施工中收集的废钢材,统一处理给钢铁厂回收再利用。

办公使用可多次灌注的墨盒,不能使用的废弃墨盒由制造商回收再利用。

第七节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施工前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一节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害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进卸载,避免或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产生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第二节结构材料

1、推广使用商品砼和商品砂浆。

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2、优化钢筋配料下料方案,钢筋加工制作前对下料单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第三节周转材料

1、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施工前对模板工程方案进行优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采用工具式支撑。

4、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使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围墙,围挡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彩钢板定型围挡。

第五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第一节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色浇灌不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养护严禁无节制、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洁,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现场生活区、办公区生活用水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第二节非传统水源利用

基础阶段使用生活循环水水作为冲洗车辆用水,主体施工阶段对雨水及生活用循环水进行收集作为现场喷洒路面,冲洗车辆,绿化浇灌用水。

第六章节能与能源利用

第一节节能措施

1、能源节约教育,施工前对所有的工人进行节能教育,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养好良好的习惯。

2、设立耗能监督小组,项目部设立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管理小组,除日常的维修外,还负责监督过程中的使用,发现浪费水电人员则予以处罚。

3、选择利用效率高的能源,食堂使用液化天然气,其余使用电能。

不使用煤球等利用率低的能源,同时也减少了大气污染。

第二节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第三节生活设施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2、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第四节施工用电及照明

1、临时用电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

2、照明以满足最低照明度为原则,照度不超过最低照度的20%

第七章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第一节临时用地指标

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第二节临时用地保护

1、对土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的绿色植被。

第三节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1、施工现场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靠近临时交通路线,缩短运输距离

2、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的轻钢活动板房。

3、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行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项目部针对绿色施工进行了目标分解,并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对现场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做好预控措施。

目标分解图见后表

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

统筹协调、安排各项工作

组员:

负责现场的绿色施工实施

制定绿色施工工艺措施

节材与材料的再利用

统计材料进场情况及计划

场地卫生监督及实施

节地临时用地的保护

节水与水资源的利用

直接负责实施施工方案及混凝土回收利用

直接负责实施施工方案及钢筋回收利用

直接负责实施施工方案及木料回收利用

绿色施工目标分解图

 

施工用电及照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