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291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docx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

  篇一:

案例分析教育学基础试卷及答案4

  华中师范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1.与雅典教育的模式相比,斯巴达模式的显著特点是

  A.民主B.专制C.野蛮D.封建

  ()2.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可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

  ()3.在人的发展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能动性D.不均衡性()4.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基本不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5.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可以解决社会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种观点属于哪种理论的主张?

  A.教育独立论B.教育万能论C.社会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6.在我国,首次提出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是在什么地方?

  A.B.

  C.“五七指示”D.()7.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8.基础教育的_________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A.评价改革B.课程改革C.教学改革D.管理体制改革

  ()9.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被称为

  A.道尔顿制B.葛雷制C.昆西制度D.文纳特卡制()10.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条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11.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B.上好课C.抓好课后的教导D.搞好教学评价()12.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是

  A.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斗争B.教师的正面教育

  C.生活中的交往D.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13.学生品德发展的标志是其具有

  A.社会活动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道德认识D.道德意志()1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上通常是为了说明

  A.因材施教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15.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是

  A.从知开始,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从情开始,情、知、意、

  行依次进行

  C.从行开始,行、知、意、情依次进行

  D.视学生知、情、意、行的不平衡情况和内容要求,可有多种开端()16.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B.连续性C.广延性D.创造性

  ()1.教育目的制定受到培养目标的制约。

  ()2.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

  ()3.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和一系列有关规定。

()4.对我国义务教育中“义务”二字的解释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5.活动课程要优越于学科课程。

  ()6.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7.教学理论是关于学生学习的理论。

  ()8.接受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

  ()9.德育教学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10.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教育目的。

  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2.贯彻因材施教这条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角度全面分析以下案例。

  美国老师教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大家提问。

  老师:

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

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

后妈和姐姐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

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跑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

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

所以,你们一定会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

(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

为什么?

  学生:

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

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

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

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

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

  老师:

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

是的!

  老师:

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

不会,那样她就可能成功地吓倒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

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先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

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

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象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

不会!

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

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

她自己。

  老师:

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

要爱自己!

  老师:

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

  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对不对?

  学生:

是的

  老师:

最后—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

(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

天哪,你们太棒了!

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捧!

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教育部新近公布的第三条是“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请你联系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小议论文。

写作要求有:

题目新颖、观点明确、切合题意、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内容丰富、联系实际、见解独到。

  篇二: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

(一)

  内容介绍>>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

“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

”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

“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1

  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

”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

(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

“您又不蹲下来,?

(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三、掌握答题技巧

  在答题中,许多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没有回答“为什么”而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本题中即首先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第二,说明理由。

  

(1)先讲结论

(2)联系本案例具体案情(3)写出理论依据。

掌握答题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全面。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

(二)

  内容介绍>>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

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

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

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

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2

  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

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

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

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

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

  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养:

  

(1)林崇德教授把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本体性知识,主要指学科专业知识;(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文化知识,指的是与教育有关联的综合性知识;(新的课程结构尤其强调教师应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具备跨学科知识);三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也就是怎样教书育人方面的知识。

  

(2)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①信息能力。

教师只有具有信息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指导学生去独立地获取知识。

(指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的一种3

  新的能力,将广泛应用于课程整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②教学能力。

驾驭教学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

  ③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是教师职业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

(还有肢体语言,音像讯息等)

  ④组织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能力,许多案例都会涉及这方面内容)

  ⑤教育科研能力。

(同时也包含一种扩展的专业知识能力)

  (此外,还有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与原有的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相比,现代教师将更富有创造性,不仅会教书而且会编书,现代教育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此道题的设问与案例本身的关联性较少。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三)

  内容介绍>>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4

  后进生的特点:

(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学的经验:

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

”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后进生,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

  (6)抓反复,反复抓。

(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

  5

  篇三:

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4重要

  绪论—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P2

  2、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P30

  3、人的身心发展:

主要是指从童年期到青年初期(7~18、19岁)的个体身心变化状况。

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P79

  4、个别差异:

是指在身体和稳定的心理因素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P150

  5、教育方针:

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P107

  6、素质教育:

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

P115

  二、简答题

  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P15-26答:

现代教育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2、请说明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P35-37答:

(1)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

,一般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夸美纽斯的教育贡献是:

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并在自然适应性原则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作了新的探索,较详细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确立了教学的基本原则。

  

(2)赫尔巴特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在西方被看作是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作。

  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是:

较全面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基础较为殷实,在西方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3)杜威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杜威的代表作是:

  杜威的教育贡献是:

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是“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主要观点有:

  (A)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

  (B)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

  3、请简要说明教育的经济、文化功能。

P56-58,P64-66答:

(1)教育的经济功能是:

  (A)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B)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在的经济价值;

  (C)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D)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2)教育的文化功能是:

  (A)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B)教育对社会文估的选择功能;

  (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D)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造功能。

  4、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P73-74

  答: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现代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B)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最佳途径;(C)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D)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5、简述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P85-86答: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B)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C)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D)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6、简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P104答: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是:

  

(1)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2)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3)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义务性的特点。

  7、简述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及精神实质。

P109-110

  答:

(1)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精神实质是:

  (A)一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

  (B)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C)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D)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育人道路。

  8、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内容及其关系。

P111-114答: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

  

(1)、德育;

(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