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673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docx

第十八章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第十八章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一节经络现代研究

一、经络现象

经络现象是指沿古典经络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的感觉传导和感觉障碍以及可见的皮肤色泽和组织形态变化等现象。

“循经性”是各种经络现象的共同特征。

经络现象一般是针刺、艾灸、推拿及电脉冲等刺激作用于经穴后而产生的,也可在机体某种病理状态下自发地出现,有时,还可经入静诱导和意守丹田等气功锻炼而被诱发出现。

经络现象的出现机理非常复杂,但各种经络现象从感觉到形态的多个侧面,反映出古代记载的经络路线的客观存在。

特别是可见的经络现象,持续时间长,客观性强,“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直观、生动地显示着人体“活的经络图”。

“现象是本质的显现”,经络现象亦应是经络本质的显现,从经络现象人手开展经络实质的研究无疑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循经感传现象

循经感传现象,是指沿经络路线出现的感觉传导现象,在各类经络现象中最为多见,是经络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

1.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与调查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通常在针刺、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产生。

循经感传现象在古书中早有记载,只是没有这一明确的提法而已。

20世纪50年代,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郎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后,国内外类似的报道日益增多。

我国首先开展了大规模普查研究。

1973年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循经感传现象调查统一方法和分型标准后,研究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科学轨道。

从1972年至1978年,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调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为5.6%~45.2%,大多在12%~24%之间,对于感传显著者,即六条以上贯通一经全程的,出现率约为4%~13%之间。

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2.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循经感传现象具有循经性、双向传导、回流性、慢速传导、可阻性、感传线宽度粗细不匀、感觉性质多样、趋病性和效应性等特征。

(1)循经性:

感传路线的循经性是感传被列为经络现象的首要条件。

从大量的经络现象的调查结果来看,感传路线与古典的经络路线基本一致,而与神经、血管等已知结构的分布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一般而言,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典经络路线大体一致;在胸腹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变异较大。

刺激经穴所引起的感传,除沿本经路线扩布外,有时还会窜入相邻或有关的经脉,或表现为超过、不及或另有旁支。

(2)双向传导:

除经脉上的始穴和终穴外,刺激经脉线上的其他穴位所引发的感传多呈双向传导。

例如,刺激曲池穴,感传可向肩髑传导,也可向合谷传导。

(3)回流性:

这是感传最奇特的现象之一。

在感传延伸过程中,若突然中止穴位刺激,大多数感传者会出现感传沿原路向原刺激穴位回流的现象。

回流的感传抵达原刺激穴位或其附近时,逐渐“淡化”后便自行消失。

回流的感传多呈匀速传导。

(4)慢速传导:

与刺中神经干时的触电样传导不同,感传是一种慢速传导,传导速度一般为10cm/秒左右。

这一传导速度较自主神经慢,较躯体神经更慢。

感传的延伸过程并非匀速进行,可出现时陕时慢或间歇传导的现象。

在经过肘、膝、肩、髋等关节时,感传常出现减速现象。

(5)可阻性:

在感传线上施加机械压迫,常可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传导,而刺激点与压迫点之间的感传依然存在,并常有增强甚至出现憋胀的感觉。

如,刺激合谷出现向曲池方向的传导后,压迫手三里,则感传中止于手三里,不再向曲池传导,而合谷与手三里之间的感传依然存在,并有增强的现象,甚至可出现憋胀的感觉。

阻滞感传的有效压力因人而异,一般为500g/cm2。

在感传线上注射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可部分或完全阻滞感传,这种阻滞效应可能是因液体注入而增加局部压力所致,与机械压迫阻滞感传的机理相似。

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降低局部温度也可阻滞感传,一般将穴位深部温度降至21.6度±0.4度时便可产生这一效应。

用软毛刷在感传线上轻刷10—15分钟,也可使感传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感传一旦被阻滞,它所引起的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即显著降低甚至消失,解除阻滞,感传常可继续延伸,脏腑功能的改变又重新出现。

此外,感传扩布的前方如遇手术切口、疤痕、肿块或肿大的脏器时,感传常因此而被阻断。

(6)感传线宽度粗细不匀:

多数感传显著者将感传线的粗细描述为线状、绳索状、琴弦或筷子状等。

在感传过程中,感传线有保持不变的,也有线状和带状交替出现的。

在带状感传中,感传带中间可有一条较两侧边缘更为清晰的中心线。

一般感传线在四肢部较细,在0.2~2.0cm之间,到达胸、腹部或头面部常变宽至10cm以上,有时还出现较大面积的扩散现象。

(7)感觉性质多样:

用不同刺激方法,在不同部位及在不同个体身上可诱发不同感觉性质的感传。

常见的感觉性质有酸、胀、重、麻、水流、气流、虫行、冷、热等。

一般针刺引发的感传,其性质较为多样;电针及穴位注射,以酸、胀、重感为多;电脉冲穴位表面刺激常为电麻、虫跳或蠕动感;艾灸为温热感;指压多为酸胀、麻胀或热感。

(8)趋病性:

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邻近某一病灶时,常可偏离经脉,折向病灶部位,使局部症候即时缓解。

这种“气至病所”的现象,有重要的治疗学意义。

(9)效应性:

感传不仅在经脉线上循行,还可抵达相应的脏腑器官,并改变其功能。

如,当心脏病患者的感传沿心包经上达胸部时,患者可觉心区舒畅,闷重感消失。

(二)循经性感觉障碍现象

通常所说的感觉障碍,包括感觉麻痹、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

感觉麻痹,即感觉消失或减退;感觉异常,是指在无外来刺激情况下机体出现的蚁行、虫爬、电麻等异常感觉;感觉过敏,是指对刺激的异常敏感,如以棉花触及皮肤即引起不适,甚至疼痛等。

这里所谓的循经性感觉障碍现象,是指沿经络路线自发出现的麻木、痛敏、异常感觉等感觉障碍现象。

1.感觉性质循经性感觉障碍的感觉性质可多种多样,如痛、麻、酸、冷、热、痒、胀、跳动、风吹、水流、虫行等。

其中以循经性麻痛最为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循经性的麻木反应带和痛敏反应带。

2.分布路线循经性感觉障碍的分布路线与古典经络路线相吻合,而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不同,也不同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及内脏病变所致的海特带(Head’szones)。

1883年,西方学者Ross、I)ana等提出内脏病变可引起皮肤痛敏的观点,后经Head等人补充,形成Head痛敏带(zonesofhyperalgesia)。

这种痛敏带是指内脏发生病变时在相应部位皮肤的痛觉敏感性提高。

海特带与循经性麻痛带相似,但两者不尽相同。

海特带按外周神经皮节分布,而循经眭麻痛带则按古典经络路线分布,常超出神经皮节分布范围。

海特带只提及痛敏区,未提到麻木区,而这种麻木带在临床上很常见。

循经性麻痛带的发现,修正和丰富了海特带,提供了远远超越神经节段论的经络脏腑相关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资料。

3.与脏腑病变的关系循经性感觉障碍,尤其是循经性麻痛反应带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呈一定的规律性。

脏腑病变大多可以麻痛反应带的形式反应于相应的经脉上,主要在病变脏腑所属的本经,或其表里经、同名经及表里经的同名经,有时还可累及膀胱经和督脉。

如心脏病,首先表现于心经或小肠经,进而表现于肾经和膀胱经,偶尔也可先表现于表里经或同名经。

循经性麻痛带与脏腑病变的程度常呈正相关关系,病变严重,反应带明显;病变轻,反应带亦轻;病变好转,反应带常变细、宽窄不匀、弯曲、断裂或消失;病变加重,反应带加宽,数目增多。

麻木和痛敏在不同阶段可相互转化。

发病初期或恢复期,以痛敏为主,或呈痛、麻相问之带状区;病变重或慢性期,以麻木带为主要表现形式。

(三)可见的经络现象

可见的经络现象主要为沿经络路线出现的线带状皮肤病以及类似表皮血管扩张或收缩所引成的红线、白线等,即循经性皮肤病和循经性皮肤显痕——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

1.循经性皮肤病:

自50年代后期,有关循经性皮肤病的案例在国内已有零星报道。

至70年代,随着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大规模开展,对循经性皮肤病的研究也得到了重视,观察的病种和病例不断增多。

北京第六医院等单位对此进行了长期有计划的临床观察,获取了一些珍贵的、颇有说服力的循经性皮肤病的临床资料。

在国外,匈牙利、日本等也有这方面的报道。

从已有资料看,目前已在25个病种的346个病例中观察到了478条循经性皮肤病。

但事实上,循经性皮肤病的例数应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掌握中医经络知识并能将皮肤病损与经络路线联系起来的皮肤科医师只是绝少数。

可以想象,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未被记录、研究和报道。

循经性皮肤病涉及的病种较多,常见的有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和贫血痣,尚可见疣状痣、色素痣、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白癜风、湿疹、银屑病、硬皮病、皮肤腺痣等。

循经性皮肤病可分布于十四经和带脉上,其中以肾经、大肠经最为多见,肺经、心包经次之,分布范围可见于经脉的某一行程段或经脉的整个外行路线。

有些皮肤病损,如贫血痣、色素痣等,边缘整齐,连续不断,宛若一条细带或细线,十分醒目。

循经性皮肤病有时和相应脏腑病变有一定关系。

发生于肾经的皮损常伴有肾(泌尿)、神经系统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出现于脾经的皮损常伴有消化不良和慢性泄泻;发生于心经的皮损多伴有心脏病。

有些循经性皮肤病是先天性的,也有一些是在青春期前逐步形成的。

这类循经性皮肤病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可能与遗传基因缺陷有关。

人体皮肤发育的缺陷,或受某种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受脏腑病理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某种病损的分布与古典经络路线的一致性,看来并非偶然,应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值得研究。

2.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有时在针刺后可出现沿相应经络路线的红线、白线、丘疹和皮下出血等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这种皮肤反应又称“循经性皮肤显痕”。

这些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有的细如丝线,有的宽达1~2cm,短的仅出现于相应经络的某一行程段,长的几乎可通达全程。

这些皮肤反应是在刺激穴位后出现的,有的针刺后立即出现或发生于留针过程中,有的针刺后数小时甚或十余小时才出现。

皮肤反应出现后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患者可达十余小时,有的可多次重复出现。

有人曾将循经性红线与皮肤划痕反应作比较,结果,在划痕反应完全消失之后,循经性红线仍可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之久,表明两者有所不同。

尽管不少研究者对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的发生过程做了各种解释,但其形成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二、经络检测

大量的经络现象的观察、调查和研究资料表明,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现象终究是现象,不能从根本上揭示经络的实质。

因此,如能应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将古人描述的经络路线客观地显示和检测出来,这是阐明和揭示经络实质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长期以来,国内外经络研究者们在这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对经络的声、光、电、热、磁、核等物理和化学特性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进展。

(一)皮肤电阻检测

皮肤电阻检测是在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中应用最早的方法之一。

1950年,日本中谷义雄在检测一名肾病患者的皮肤导电量时,发现患者下肢皮肤有许多导电量较其他部位为高的位点,这些点的连线与足少阴肾经路线相似。

此后,中谷义雄又在其他经上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这些皮肤导电量较高的点后来被命名为“良导点”,由良导点连成的线被称为“良导络”。

良导点的位置与传统经穴的部位相一致,而良导络则与经脉循行路线相符。

继中谷义雄之后,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经络电阻的检测研究工作,但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从穴位皮肤电阻人手的,对经络循行路线皮肤电阻的测定工作开展得不多。

由于方法上的缺陷,测定结果不很稳定,各家报道差异较大,但总体上基本肯定了穴位和经络的低阻(高导电量)特性。

(二)放射性核素示踪

在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显示和检测中,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也是较早得到应用的一种方法。

早在60年代初,我国学者即已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检测经脉循行路线。

在人体的穴位注入低于治疗剂量的32P,以盖缪计数器记录,可以观察到相应经脉线上的放射性强度较其两侧旁开的对照部位高,所测试到的十二条同位素的示踪轨迹与传统的十二经脉的路线大体一致。

在非经非穴部位注射,则观察不到同位素循经迁移的现象。

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不断发展,80年代以来,罗马尼亚、法国和我国学者先后将γ闪烁照相技术应用于经络路线的检测中,发现穴位注射核素后出现循经性示踪轨迹。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的研究者将99mTc-高锝酸钠注入人体穴位,以大视野γ闪烁照相机记录其迁徙轨迹。

在腕踝部穴位皮下注入的核素可循经迁徙30~110cm,其中迁移较远者可从四肢上达躯干。

在躯干部穴位注入,同位素亦可在不同程度上循经上下迁移。

同位素的示踪轨迹与古典十二经脉的路线基本一致,在四肢部吻合率达78%。

在同一肢体的两条经脉的穴位上同时注入核素,则可同时显示出两条相应的循经示踪轨迹。

在经穴旁开的非经非穴对照点注入核素后,其迁移多呈淤积移行,在扩散过程中逐渐向邻近的经脉、合穴、郄穴或络穴靠移,进入经脉或穴位后即沿经向心迁移。

若注射点远离经脉,则无循经轨迹出现。

同位素的示踪轨迹主要在皮下。

将同位素注入穴位后,一般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出现迁移线,十二经的平均潜伏期为37.28±15.63mm/sec,示踪剂的迁移速度为1.3~4.4mm/seec,迁移时快时慢,有时还会出现

淤滞点,淤滞点与穴位的位置常吻合。

核素迁移可呈双向性,但以向向心性为主。

穴位注射淋巴显影剂99mTc-硫化锑和血管显影剂99mTcrbc均未出现与穴位注射99mTc-高

锝酸钠相同的迁移规律;局部注射神经麻醉剂普鲁卡因和对神经毫无作用的生理盐水对迁移的阻断作用完全相同,说明核素循经迁移不是血管和淋巴管的直接显像,与神经亦无直接关系。

用Na131I作放射性自显影观察到,沿豚鼠“膀胱经”的迁移轨迹走行于组织间隙中,标记的银粒并未存在或附着于任何特殊的组织结构。

(三)低频声信号检测

1980年,辽宁中医学院首先以低频声信号(即低频机械振动波)为指标开展经络循行路线的检测工作。

近年,这一检测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单探头发展到6探头测试,并采用计算机采样处理系统从定性提高到定量分析阶段。

在对大肠经的检测中观察到,在大肠经商阳穴输入定量低频声信号,沿大肠经均可检测到与输入声信号相同频率和波形的声波,与旁开对照点比较差异显著。

声信号的传播轨迹号占典大肠经循行路线相一致,大肠经循行路线中的弯曲、交叉及交会都得到了显示,并测出了与肺经、胃经的衔接。

实验发现,循经性声波的出现必须有适宜的输声强度和频率。

经络的传声速度仅为每秒10m左右,比周围组织缓慢许多,表明经络有自己的独特结构。

根据低频声的循经性及其对相应脏腑具有调节作用的特点,经络输声疗法被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尽管这些实验结果在其他经脉得到重复,但声波的传播规律与经络的关系及其传播的媒介有待进一步证实和探索。

(四)红外辐射成像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零下273.15度)时,其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外辐射红外线。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温度,辐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也各不相同,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可察知被探测物体的特征。

从量子生物学角度看,机体由细胞构成,而组成细胞的核酸、蛋白质和类脂质等化学物质的分子、原子又都与氢结合。

由于热量子活动的原因,原子外周的电子层不断变化,表现为结合分离的新陈代谢变化,所产生的能量则使机体产生温度变化并向周围空间辐射红外线。

将辐射信号转换为等效电信号,经电子装置处理后加以显示成像,这样“不可见的”红外线便可转换成可见的图像。

因此,人体的红外辐射可反映人体脏器和全身各部的代谢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最早应用红外线热像图摄影术来显示人体经络穴位。

此后,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循经感传和针刺过程中可观察到循经高温带或低温带。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观察到,在无刺激的情况下,也有一定比例的循经高温线带出现,尤其在额部的两条太阳经上比较明显。

面部膀胱经高温线带的宽度与四肢部的高低温线带相近,可稳定持续显示,针刺可使其出现率增加,温度升高,连续性和均匀度提高。

自然状态下,健康人背部正中线和腹部正中线的纵向高温线带的出现率分别为51.7%和7.7%,艾灸可使其温度升高,行程延长,连续性更明显。

研究者推测,循躯干前后正中线分布的这两条高温线带似是督任二脉温度特性的显示,线带的形成可能与致密结缔组织或微循环的某种特异性调节机制有关。

福建中医研究院在红外辐射成像的基础上,提取体表强度相同的瞬时红外辐射信号,并连续加以显示,在完全没有外加因素刺激或干扰的情况下显示出人体体表自然存在的红外辐射轨迹。

这些轨迹呈线带状,其行程与古典十四经脉的路线基本一致或完全一致。

长者可跨越多个体区,有的可通达经脉的全程。

这种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它与皮下或深部的大血管无明显的关系,也难以用热力学有关温度扩散的理论来解释,确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命现象。

(五)体表超微弱发光检测

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的发光生物约上千种。

人体活体体表也可向外发射超微弱冷光,但这种冷光很微弱,仅为蜡光的亿万分之一,不为肉眼所见,需用精密仪器方可显现。

7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人体经络穴位的发光研究,发现人体经穴能发出较强的冷光,发光波长为3800~4200单位;健康大白鼠的“督脉”和“任脉”路线具有高发光特性;失血和死亡家兔的发光强度明显下降,而针刺得气可增加发光强度,有感传者发光强度的上升更为明显。

研究者还发现,死亡不久的人体的某些部位仍在发光,这些发光的部位居然与人体的穴位相一致。

机体的发光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生命活动能力的强弱。

从现有的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看,有关经络体表超微弱发光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六)钙测定

钙离子是生物机体内一种重要的信使物质,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钙在机体内主要分布于细胞外,骨组织是细胞外钙库。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是细胞外钙的万分之一,细胞内的某些细胞器如内质网等被认为是细胞内钙库。

细胞内钙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物质参与多种生理活动,而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又受作为第一信使物质的细胞外钙离子的浓度的影响。

近年来,在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中,细胞外钙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天津中医学院等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观察到,在经穴位和在经非穴的钙离子浓度均明显高于旁开的非经非穴;针刺穴位或在经非穴可使该经其他穴处的钙离子浓度显著增高;当家兔出现实验性心律失常时,其外周手厥阴心包经路线上的钙离子浓度降低,心律失常恢复后其CE+浓度也得到恢复;当用EDTA络合掉手厥阴心包经路线几处的钙离子后,针刺对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应消失。

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发射(PIXE)技术发现,经脉线上的穴位有钙富集现象,其钙含量明显高于在经非穴和非经非穴,钙富集区的纵向连线呈一含量不均等的钙纵向富集带,与经脉路线相符。

由于PIXE测定的是钙元素的含量,故穴区钙可有多种形式,如结合钙、亚稳态结合钙、游离钙等,其中亚稳态结合钙和游离钙最有可能参与经络穴位的功能活动,值得深入研究。

三、经络脏腑相关

《灵枢·海论》指出: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腑脏),外络于支节”。

中医学的观点很明确,体表与内脏之间的联系是靠经脉实现的。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所以“经络脏腑相关”常被称作“经脉脏腑相关”。

以往有关经络脏腑的研究多从经穴人手,故“经络脏腑相关”又常与“经穴脏腑相关”相混淆。

事实上,经穴只是经络通道上的一个“驿站”,是经络的一个部分,它属于经络,但不等于经络。

经络脏腑相关包括经穴脏腑相关的内容,而经穴脏腑相关不能替代经络脏腑相关。

长期以来,经络脏腑相关的研究停留于经穴脏腑相关的阶段。

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逐渐从经穴一个点与脏腑的关系发展到经络一条线与脏腑关系的研究。

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此不赘述。

下面仅介绍近年经络脏腑相关研究的一些进展。

(一)脏腑病变在经络的反应

脏腑病变可反应到经络,古人对此早有认识。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这是说,五脏有病,可反应到十二经原穴,各经原穴可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分清五脏相应的原穴,审视原穴的反应情况,就能知道五脏的病变了。

脏腑病变在经络的反应主要表现为经络路线的感觉、组织形态和生物物理特性等方面的变化。

内脏病变可引起体表某一部分发生疼痛或感觉过敏,现代医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中医学在这方面的认识更为全面系统,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相应的经络路线上常可出现压痛或疼痛、酸、麻、胀和知热感度等感觉变化。

北京第六医院在对各系统疾病的体表感觉检查中发现,各种内脏病可在体表出现麻木或痛敏反应带。

这种反应带除见于本经外,尚可见于表里经、同名经或表里经的同名经以及膀胱经等部位。

这一发现与海特痛敏带单纯为神经皮节反应的论点不同,远较海特带规律、完整和系统。

通过触摸、按压、循捏、观视等方法常可发现经络循行路线上组织形态的异常变化,如可触及麦粒或黄豆大小的结节、条索状反应物和组织松弛,或可发现经络路线上的皮肤脱屑、凹陷、隆突、皱纹、丘疹、斑点和色泽改变等。

经络路线上的这些组织形态的变化常可反映相应脏腑器官的病理变化。

脏腑发生病变时在相应经络路线上可出现生物物理特性的改变。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在面部热像图上观察到,健康人面部膀胱经的高温线出现率为21.6%,而面瘫患者为17.7%。

高温线均从睛明穴上行至前发际,但面瘫患者的该高温线出现不对称性,一般高于周围皮肤0.5度~1.0度。

(二)经络对脏腑的调治

脏腑病变可反应于相应的经络上,而在经络路线上施行各种刺激也可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二者的对应关系是一致的。

采用逐点动态兴奋的方法在动物身上观察循经感传的模拟效应,结果,在胃经经线上的模拟循经感传有明显加速胃排空的作用,而在经线内外侧的对照组作用较差。

电针心包经内关、中冲、劳宫和大陵穴及经上非穴均可维持兔缺血心肌电活动的相对稳定,改善泵血功能,促进血压的恢复。

福建中医药研究院对100名冠心病患者针刺心包经路线上的4个穴位和2个非穴位以及旁开1.5cm的8个对照点。

结果显示,在经线上针刺与在旁开对照点上针刺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脏的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

福建中医药研究院尚对170名冠心病患者针刺内关穴,观察有感传者和无感传者心电图ST段和T波变化的时间差异。

针刺15分钟时,有感传者的心电图改善明显,而无感传者的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两者差异显著。

针刺30分钟时,有感传者和无感传者的心电图都有明显改善,两者差异不再显著。

从对部分患者针刺90分钟连续记录的动态心电图上看到,有感传组的针刺效应优于无感传组,出现显效的时间也比无感传组早。

机械压迫心包经穴位和经上非穴可明显降低针刺对冠心病患者的效应,而压迫其两侧对照点对针效无明

显影响。

四、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

任何科学实验都必须建立假说,实验只是验证假说的途径而已,经络研究也是如此。

为揭示经络的实质——经络的形态结构和物质基础,经络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

这些假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经络是一种已知结构及其已知功能的调控系统;

第二,经络是一种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或几种已知结构共同参与的未知的综合功能的调控系统;

第三,经络是一种未知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的调控系统。

下面介绍的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些假说。

(一)脉管说

在早期的中医文献中,“经脉”的概念常以“脉”的形式出现。

如,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帛书及竹简中记载的十一条经脉,都称为“脉”,而不称“经脉”。

《内经》中,则“脉”、“经脉”混用。

可见,古人对脉管和经络的关系早有认识。

占代有关这方面的记载还有很多。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者,血之府也。

”《灵枢·本脏》也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