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723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docx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2020·广东韶关一模·24)“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

这种变化表明(  )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2.(2018·广东惠州二模·24)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种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  )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

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

3.(2018·广东惠州一模·27)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

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

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

该方案重在强调(  )

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4.(2019·广东深圳二模·27)汉字“丁”的变化如图8所示:

图8

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

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5.(2019·广东百校联考·3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

“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

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

A.公民大会权力最大B.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公民是城邦的主体D.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6.(2018·广东佛山顺德一模·33)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

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

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

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这反映了(  )

A.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B.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7.(2018·广东汕头毕业班质量监测题·34)表:

西欧金银出口量,1601—1780年(吨,银当量)

时间

到波罗的海岸

到地中海岸

从荷兰到亚洲

从英国到亚洲

合计

1601—1650

2475

2500

425

250

5650

1651—1700

2800

2500

775

1050

7125

1701—1750

2800

2500

2200

2450

9950

1751—1780

1980

1500

1445

1450

6375

——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由上表可推知(  )

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C.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地位

8.(2019·广东百校11月联考·33)16世纪中期,英国谷物价格上涨了8倍。

1495年,一个工人以15周的劳动就能挣得全家一年的口粮,1564年则要花40周的劳动,而到1593年,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也不能保证全家一年的口粮。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农产品供应出现不足B.圈地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土地贵族对农业工人残酷的压榨D.殖民掠夺加剧了货币的贬值

9.(2020·北京平谷区一模·13)下表是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时间

贸易改革

1786年

英法谈判达成“艾顿商约”。

法国降低英国棉毛织品、五金商品的进口税率,英国降低法国葡萄酒的进口税率。

1813年

1833年

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1846年

议会废除《谷物法》(1815年通过的限制粮食进口的法律)谷物可以自由进口。

1849年

议会废除《航海条例》,沿海贸易开放。

1860年

《英法商约》签订,主要内容有三点:

互减关税、最惠国条款、自由贸易原则。

导致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控制了大西洋上的贸易

B.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广阔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10.(2020·山东威海二模·13)下表为1871、1891、1911和1931年部分国家钢产量统计表(单位:

万吨)其中,乙国是(  )

  国家

年份

1871

7.4

25.1

8.6

34

1891

396.7

235.2

76

320.8

1911

2405.6

1501.9

383.7

656.6

1931

2636.2

826.9

781.6

528.6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1.(2020·广东深圳一模·33)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

纺织业作为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集中领域,出现了很多发明专利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纺织设备。

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如图8所示。

由此可知(  )

1700~1800年纺织业发明数量

A.自然科学理论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和革新

B.18世纪英国是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

C.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专利制度建立是英国国力强盛的根本原因

12.(2019·广东湛江10月调研测试·33)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

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掠夺积累财富B.商品输出获利丰厚

C.工人斗争改善待遇D.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13.(2018·广东省一模·34)

——王璨《1700—1830年曼彻斯特棉纺织贸易》

表2反映了1786年至1830年海外各地输入英国的棉花的数量(单位:

磅)据表可知(  )

A.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B.美国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其他地区

C.拉美地区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D.技术革新扩大了英国对原料的需求

14.(2019·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5)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需要“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1787年宪法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总统可否定国会制定的法案B.将立法权机构分成参众两院

C.众议员按各州人口多少选出D.对选民资格进行严格的限制

15.(2019·广东肇庆一模·3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签署的“禁穆令”(暂停中东部分国家移民入境)被联邦法院裁定为违宪,予以终止。

这反映出美国(  )

A.行政权力服从于司法权B.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D.联邦法院享有特殊地位

16.(2017·河南平顶山、许昌、汝州高一第一学期期中·24)1908年底,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提出议案,要求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

这一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

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

A.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B.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D.可以提名宰相人选

二、非选择题(4题,共48分)

17.(2020·山东青岛三模·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三幅图片反映公元1年、1600年、1800年西方对全球的了解(图中白色区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对全球认识空间演进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对全球认识空间不断拓展的影响。

(7分)

18.(2020·湖北黄冈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5世纪末开始的持续数百年的“圈地运动”使得庄园制经济和佃农制经济瓦解。

个体农民斩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成功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仅有劳动力可以出售的“经济人”或“自由人”。

他们进入城市,既无财产也无技能,人数众多却不懂得团结,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处境极为不利,有时还互相竞争、彼此倾轧。

面包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从市场上购买,没有一天的劳作就没有一天的衣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工业文明的兴盛)等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黄册制度名存实亡,统治者将赋役合并征银,使地亩成为征派赋役的依据。

轮班制度和匠籍制度相继被废除,工匠获得了通过市场出卖劳动力的自主权。

在此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雇佣劳动力的现象已非常普遍,且清代较之明代有了更大发展。

许多市镇有了专门出卖劳动力的场所,甚至一些地区、行业的雇佣工人还组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行帮。

政府亦规定:

雇工人与其他“凡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乾隆以后,雇工因对工作条件不满等原因在工期未满时就辞工的现象越来越多。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的劳动力市场》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与明清江南地区在劳动力市场形成方面的异同。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影响。

(4分)

19.(2020·山东烟台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6)(16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

作者

生卒时间

节选内容(观点)

《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

1473—1543

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

1483—1546

观点:

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4分)

材料二(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4分)

 

20.(2020·安徽皖西南名校联考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6年,英国一位经济学家深为惊异地看到,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敖德萨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多数欧洲“内部地带”国家(指大不列颠与欧洲工业化国家)也都同样可以说是如此。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世界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情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2020-2021年度高三学年第一次月度考试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D

B

A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B

D

B

1.【答案】D【解析】诸侯国之间不再以夷夏之辨进行舆论攻击,说明频繁的文化交流使诸侯国之间互相认可对方的华夏族身份,即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故选D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存在,“消失”说法欠妥,排除A项;战国晚期仍是诸侯纷争,天下一统的观念仍未形成,排除B项;“夷夏之辨”是一种观念,且当时仍存在一定的尊卑秩序,排除C项。

2.【答案】C【解析】秦社会矛盾尖锐,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秦国建国之初,地处偏僻,社会文化较为落后,不被诸侯所看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正是由于秦国受到周代礼制的约束较小,更加有利于实施新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兄终弟及、立孙、嫡庶,依旧是贵族世袭特权的体现,故D项错误。

3.【答案】A【解析】材料“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说明在理想状态下的小农经营规划:

以粮食、经济作物等复合式的生产结构,进行多种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即强调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能为农村家庭消费提供可能性,故A项正确;材料“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说明该方案强调的不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涉及精耕细作技术,故C项错误;材料“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反映了商品化经营,已逐步超出了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的范畴,故D项错误。

4.【答案】B【解析】材料中甲骨文中的“丁”字形状分析,说明商周时期建筑中主要使用竹钉、木锲等榫卯结构,篆书中的“钉”体现了“丁”的金属质地,则说明春秋战国至秦时期已经出现了金属钉子,因而汉字“丁”的变化反映了商周至秦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中甲骨文、金文中的“丁”再到篆书中的“丁”,可以体现文字由繁到简单,但由篆书“丁”分化出“钉”字则无法体现这一趋势,排除A项;商朝甲骨文说明汉字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字体系,因而C项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排除C项;行书、草书是对楷体的艺术化书写,才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这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由材料“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可知公民大会权力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权力的制约而非审判流程,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雅典政体权力分配而非公民,故C项错误;由材料“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可知雅典具有权力制约思想,故D项正确。

6.【答案】B【解析】法国启蒙运动是由思想家自下而上推动,并不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材料中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说明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故B项正确;路易十六推行专制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但不可能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7.【答案】A【解析】从图表看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金银出口到波罗的海岸、地中海岸、亚洲,说明世界间的经济联系增强,表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其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西欧金银出口反映的是欧洲从外部商品输入的情况,无法体现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故D项错误。

8.【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价格革命。

题干关键信息点“16世纪中期”“谷物价格上涨”,通过时间可以联系到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美洲金银进入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故选D项;16世纪中期,英国的农业是不断发展的,排除A项;“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体现出了劳动积极性,排除B项;C项题中未能体现,排除C项。

9.【答案】D【解析】到19世纪,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实行自由贸易,主要原因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要求实行自由贸易,故选D项;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控制了大西洋上的贸易是在17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还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是在17世纪末,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是在19世纪,排除B项;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广阔是在18世纪中期,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是在19世纪,时间不符,排除C项。

10.【答案】C【解析】乙国是德国,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工业发展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故选C项;丁国是英国,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工业发展位居世界第一位,排除A项;丙国是法国,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法国工业发展位居第四位,排除B项;甲国是美国,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位居世界第一位,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从图8可以看出,1760年左右,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开始明显上升,专利总数也曲线上升,说明专利制度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创造,而这个时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纺织业又是工业革命的领头产业,因此反映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专利制度对纺织业的促进作用,而非自然科学,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18世纪其他国家的专利制度的确立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是当时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的结论,排除B项;决定一个国家国力强盛与否的根本原因是其经济的发展,并非制度因素,排除D项。

12.【答案】D【解析】依所学,殖民掠夺积累财富主要发生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需要剥削工人,而非提高工人的待遇,故A项错误;依所学,商品输出获利是建立在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基础上,故B项错误;工人通过斗争主要是获得政治权利,而不是主要为了改善待遇,故C项错误;据材料“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人在其中受益,即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故D项正确。

13.【答案】D【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海外各地输入英国的棉花的数量,不是英国的棉布外销,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世界各地输入英国的棉花,未涉及美国的工业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拉美地区大量的棉花输入英国,只能说明是英国工业生产的重要的原料产地,未涉及英国对其殖民统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反映的时间,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所以应是工业革命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料,故D项正确。

14.【答案】B【解析】据材料“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可知设置机构对众议院进行限制,结合所学由每州两名组成参议院,参议院任期长,较为审慎且拥有若干众议院不具备的权力,故选B项;总统不符合“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排除A项;众议员按各州人口多少选出是众议院的席位不能限制其权力,排除C项;选民不能“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排除D项。

15.【答案】D【解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不会出现行政权力服从于司法权的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邦法院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没有涉及国会制约总统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总统与联邦法院权力关系,不能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联邦法院可终止总统法令,可知在美国政治体制下联邦法院可以制约总统权力,故D项正确。

16.【答案】B【解析】皇帝宣战权受限制的议案并未通过说明皇帝仍旧掌握较大的行政权,故A项错误;德意志宰相权力受到帝国议会的制约说明该议会的政治作用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帝国议会权力增大,对宰相进行制约不能说明其获得立法大权,故C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提名宰相人任选,故D项错误。

二、材料阅读

17.【答案】

(1)相同点:

都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都以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为前提;都采用雇佣劳动方式;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不同点:

英国主要是圈地运动的结果,明清江南地区主要是制度改革和工商业发展的结果;英国劳动者不懂团结,明清江南地区的劳动者组成行帮维护自身利益;英国劳动者社会地位低下,明清江南地区的劳动者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英国人口相对稀疏,劳动力较为紧缺,明清江南地区人多地狭,剩余劳动力多。

(2)影响: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工商业市镇的兴盛;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滋长。

【解析】

(1)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成功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材料二“轮班制度和匠籍制度相继被废除,工匠获得了通过市场出卖劳动力的自主权”可得都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结合近代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可得都以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为前提;根据材料一“成为仅有劳动力可以出售的‘经济人’或‘自由人’”、材料二“雇佣劳动力的现象已非常普遍”可得都采用雇佣劳动方式;根据材料二“工匠获得了通过市场出卖劳动力的自主权”,结合近代英国个体农民在市场上出售劳动力可得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第二小问不同点,据材料一“‘圈地运动’使得庄园制经济和佃农制经济瓦解”、材料二“统治者将赋役合并征银,使地亩成为征派赋役的依据”,结合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可得英国主要是圈地运动的结果,明清江南地区主要是制度改革和工商业发展的结果;根据材料一“人数众多却不懂得团结”、材料二“甚至一些地区、行业的雇佣工人还组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行帮”可得英国劳动者不懂团结,明清江南地区的劳动者组成行帮维护自身利益;根据材料一“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处境极为不利”、材料二“雇工人与其他‘凡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得英国劳动者社会地位低下,明清江南地区的劳动者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结合近代英国人口相对稀少,导致劳动力紧缺,而明清江南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可得英国人口相对稀疏,劳动力较为紧缺,明清江南地区人多地狭,剩余劳动力多。

(2)结合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对商品经济的作用可得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许多市镇有了专门出卖劳动力的场所”可得有利于工商业市镇的兴盛;结合劳动力市场出现雇佣工人以及对传统社会结构的作用可得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根据材料二“雇佣劳动力的现象已非常普遍”,结合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可得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滋长。

18.【答案】

(1)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开展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

影响:

抨击了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统治;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4分)

(2)《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分)《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斗争的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动摇了教皇的教会权威。

(3分)

(3)影响(举例):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美国1787年宪法(4分)(其他例子亦可得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实质,材料一“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见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第二小问影响,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可见文艺复兴抨击了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统治,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还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天体运行论》之所以被列为禁书,是因为它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及教会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材料二“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