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845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

(1)知道1厘米大约有多长,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2)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3)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一放正、二对“0”、三看数);

(4)根据图示读出物体的长度方法:

大刻度-小刻度或者数格子。

3、认识米:

(1)知道1米大约有多长,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厘米和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

(1)线段的特征:

是直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

(3)画线段:

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方法:

要画“几”厘米,就先找到刻度“0”和刻度“几”再点

两个点,连线,标出长度。

5、解决问题:

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填空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二、填上“>”“<”或“=”。

35厘米2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

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铅笔盒长是23()

3.教室宽6()4.一棵树高3()

5.小明的身高130()6.操场长80()

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一、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

个位进“1”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忘记“1”了。

二、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十位借1当作10给个位,个位算十几减几。

(3)十位退1后,在十位计算时先退“1”再减。

三、两步计算: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分两步列出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合写成一个竖式来计算;

(2)有括号:

分两步,第一步计算竖式写在前面,第二步计算写在后面。

先算括号再算外面,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四、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口算。

42+9=43+3=48+4=25+3=36-14=87-77=33+4=23+9=18+12=9+26=55-44=33-27=

二、列竖式计算(笔算)

23+59-35=21+28=98-13=

45+(37–22)=87-(52+27)=62-13=

三、解决问题。

(审题:

圈画重点词、分析题意、检查)

苹果45个梨28个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2、橘子比梨少9个,橘子有多少个?

 

3、橘子比苹果少多少个?

4、三种水果一共多少个?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  角的特征:

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  角的大小:

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  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4、数角的个数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标准去比较判别)

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画直角不忘标记身份证明;锐角画尖尖;钝角两边张得开。

三、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一块三角板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2、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数一数。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三、画一画

请你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

(一)

(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

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

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

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

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会补充口诀。

2、会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一共多少?

每份数×份数=总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

求一共有多少?

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

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对口令游戏:

如方法一家长说:

三五,孩子对:

十五。

方法二家长说:

27,孩子对三九二十七;家长说18,孩子对三六十八、二九十八。

按顺序记住或背诵下面的口诀【例如10(二五一十),10是得数,二五一十是该得数对应的口诀】。

1(一一得一)2(一二得二)3(一三得三)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5(一五得五)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7(一七得七)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9(一九得九、三三得九)10(二五一十)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14(二七十四)15(三五十五)

16(四四十六、二八十六)18(二九十八)20(四五二十)

21(三七二十一)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25(五五二十五)

27(三九二十七)28(四七二十八)30(五六三十)

32(四八二十八)35(五七三十五)36(六六三十六、四九三十六)40(五八四十)42(六七四十二)45(五九四十五)

48(六八四十八)49(七七四十九)54(六九五十四)

56(七八五十六)63(七九六十三)64(八八六十四)

72(八九七十二)81(九九八十一)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

1.

加法算式:

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或

口诀:

2.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   )。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法计算比较简便。

4、8×4,表示()个()相加,读作()。

5、

加法算式:

_________

乘法算式:

_________

 

6、2和6的积是(),2和6的和是(),

2个6相加的得数是(),2个6相加的得数是()。

7、写口诀,填得数。

①8×2=()口诀__________④6×4=()口诀__________

②3×7=()口诀__________⑤4×7=()口诀__________

③4×5=()口诀__________⑥8×9=()口诀__________

8.计算。

5×4-7=3×6+20=5×5-5=4×3-9=

9.一条7元。

10、

(1)有2碗汤圆,一碗有8粒汤圆,另一碗有9粒汤圆。

一共有多少粒汤圆?

(你能画图再列式吗?

 

(2)妈妈做了8碗汤圆,每碗有9粒,一共有多少粒汤圆?

 

11、小明有15本书,小强有17本书,他们想把这些书全部摆在桌子上,每张桌子摆一本,这些书够吗?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

技巧:

先易后难

1、  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或左面右面、后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3、 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单位“分”:

1分时间的长短,知道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知道1小时=60分;

2、认识几时几分:

会认、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一刻等时间。

两种时间写法都要掌握:

例如:

3时5分和3:

05(分钟数不足10要补0)

3、解决问题。

 

1、写出下面的时间

时分时分

再过一刻是再过30分是过一小时是前一小时是

2、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分,也就是()。

时针从12走到6,走了()时。

分针从3走到6,走了()分,也就是()。

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

1.用9、0、3这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两位数,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2、三名同学站成一排合影,每换一个位置就照一张,有()站法。

 

3、四个小朋友打电话,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次电话。

 

4、有3个数6、8、9,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请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