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343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docx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

2019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模考题(三)

一、单选题

1.与时俱进的实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创新

2.为了指导和带领全党恢复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率先抵制和批评的错误方针是()

A.抓纲治国B.洋冒进C.“两个凡是”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3.“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要进行根本性变革意义上说的

C.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B.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C.以社会主义发展中国、振兴中华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判断()

A、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

C.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两者不相关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

A.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B.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D.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1.进入新世纪我国今后进一步获得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在于()

A.信息化B.市场完善C.结构调整D、人才培养

12.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对立面是(C)

A.以民为本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D.以物为本

13.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A.切实减轻农民负担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C.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D.积极推行农村各项改革

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

A.以人为本B.做好“五个统筹”C.科学发展观D、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

A.处理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B.处理好结构与效益的关系

C.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处理好结构与质量的关系

16.集约型增长的实质是()

A.生产要素使用质量的提高B.生产要素使用效益的提高

C.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D.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17.一些地方官员拼命追求经济增长,以创造好的政绩,这在发展观念上是()

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C.以物为本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9.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

A.按劳分配制度B.按需分配制度C.社会保障制度D.平均分配制度

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

A.农业B.农村C.农民D.三农

21.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

A.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B.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民主的本质是()

A.如何组织政权B.如何行使统治C.哪个阶级居统治地位D、人民当家作主

2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普选制B.民主集中制C.议行合一D.分权制

24.以德治国主要运用的是()

A.强制性的仲裁B.法律性的惩罚C.舆论的力量D.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

2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

A.贯彻“一国两制”构想B.反对台独势力分裂祖国

C.反对台湾独立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6.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

A.准备用武力解放台湾B.以武力压台湾统一

C.防止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

D.对付台湾人民

2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相互尊重领土与主权完整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原则

28.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生存权、发展权B.选举权、被选举权C、公民权、政治权D.经济权、文化权

29.战后以来,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C.各国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D、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30.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

A.和平B.发展C.民族独立D.经济联盟

二、多项选择题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E.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提高

2.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

A.加强农业基础B.优化工业内部结构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E.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3.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D.产值增加快E.环境污染少

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A.保持高速增长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E.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

5.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C.与公有制经济可共存

D.与公有制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E.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6.“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与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

C.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与市场是不能兼容的E.计划与市场是不能争论的

7.民主是()

A.国家制度B.阶级的C.历史的D.具体的E.真实的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区别在于()

A.经济基础不同B.阶级实质不同C.宗旨不同D.主体不同E.国家结构不同

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

A.在野党B.执政党C.参政党D.友党E.反对党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

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D.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E.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内涵

11.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

这个“四位一体”是指()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文化建设C.和谐社会建设D.国防建设、党的建设E.生态建设

12.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高度自治权B.独立的外交权C.独立的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

D.行政管理权E.独立的防卫权

13.中共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

A.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E.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4.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

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三种情况或底线是()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D.如果民进党上台E.中美关系恶化

15.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E.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