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800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十一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十一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专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备考指导

必考

加试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1)牛顿和经典力学

(2)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3)量子理论

b

b

b

1.已考角度

(1)(2016·10月新高考·T19)牛顿力学体系的时空定位

(2)(2016·4月新高考·T29)相对论与量子论

(3)(2015·10月新高考·T21)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应用

(1)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相对论的概念及意义

(2)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的史实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3)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特点及成就

2.追寻生命的起源

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

b

3.人类文明的引擎

(1)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2)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3)电气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4)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

b

b

b

c

4.向“距离”挑战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4)汽车、飞机、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b

c

c

c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及其代表作

(3)贝多芬、舒伯特及其代表作

(4)德拉克洛瓦及其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c

b

b

b

2.碰撞与冲突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巴尔扎克、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

(3)柴可夫斯基及其代表作

(4)列宾、莫奈、凡·高及其代表作

c

b

b

b

3.打破隔离的坚冰

(1)罗曼·罗兰、海明威、高尔基、鲁迅、泰戈尔及其代表作

(2)毕加索及其代表作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b

b

c

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1)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2)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与发展

(3)影视和现代主义音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

b

c

考点一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1.牛顿和经典力学——(b)

(1)内容:

牛顿运动三定律;万物引力定律。

(2)代表作:

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

(3)意义:

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

2.爱因斯坦和相对论——(b)

(1)内容:

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

(2)意义:

①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

②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3.量子理论

加试

——(b)

(1)提出和发展: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发表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1905年,德国爱因斯坦把量子理论推广到光学中,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成为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

(2)影响:

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加试

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b)

(1)达尔文

①代表作: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

②主要观点: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他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③意义:

给宗教神学世界观以致命一击。

(2)赫胥黎:

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加试

1.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b)

(1)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b)

(1)发明:

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在汽缸后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1782年,又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1782年,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

(2)应用:

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3.电气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b)

(1)电气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电动机。

美国人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发明了电灯等。

(2)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地制成内燃机;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9世纪末,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陆续出现,也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4.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c)

(1)使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3)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四、向“距离”挑战

加试

1.互联网技术: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2.影响

(1)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2)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实现高效率的传输。

(3)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1.近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1)近代科学技术形成阶段: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将天上和地上的物质运动第一次加以理论性地概括和综合,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2)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长足发展阶段: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电的发明为明显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3)现代科技迅速发展阶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促使人类进入新科技革命时期。

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3)中国古代科技重农业,西方近代科技重工业。

(4)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1.(2016·10月浙江选考)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响力。

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  )

A.英国圈地运动早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答案 B

解析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牛顿力学体系的正式形成,时间上属于17世纪,备选项中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期,故B项符合题意。

2.(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分别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它们的共同之处有(  )

①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 ②深刻改变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③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 ④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的是狭义相对论,排除①,故选D项。

3.(2015·10月浙江选考)1919年,英国科学家率领日全食观测队在巴西和非洲拍摄的恒星照片,证实了“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的科学预言。

这一预言提出的依据是(  )

A.开普勒天体力学

B.牛顿经典力学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D.普朗克量子理论

答案 C

解析 关键信息:

“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

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故选C项。

4.(加试题)(2015·7月浙江学考)20世纪的一项科技成果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

这项成果是(  )

A.电影B.电视

C.有线电话D.电子计算机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关键词“20世纪”排除A、C两项。

电影发明于1895年,有线电话出现于1876年;根据材料信息“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可得出这项成果是电子计算机。

5.(加试题)(2014·浙江学考)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

A.英国B.法国

C.德国D.美国

答案 D

解析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考点二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加试)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c)

(1)背景

①政治:

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②经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延伸。

③思想:

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的可能。

(2)影响:

歌颂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

2.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及其代表作——(b)

(1)拜伦: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以诗歌为主),作品长诗《唐璜》。

(2)雪莱: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品《西风颂》。

(3)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4)普希金:

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贝多芬、舒伯特及其代表作——(b)

(1)贝多芬:

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舒伯特:

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歌曲之王”。

代表作品:

《小夜曲》、《春之信念》、《野玫瑰》等。

4.德拉克洛瓦及其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b)

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自由引导人民》是其著名作品,自由的主题、色与光的融合对比,宣告着新一轮浪漫主义的到来。

他本人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二、碰撞与冲突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c)

(1)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2)影响:

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

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人们胜利的信心。

2.巴尔扎克、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b)

(1)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作品《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司汤达: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其作品《红与黑》的问世,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其成为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3)列夫·托尔斯泰:

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三部长篇巨著。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柴可夫斯基及其代表作——(b)

俄国民族乐派成就最大的音乐家,被誉为“旋律大师”。

《天鹅湖》是其前期的作品,充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

4.列宾、莫奈和凡·高及其代表作——(b)

(1)列宾:

俄国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莫奈:

法国画家,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日出·印象》。

(3)凡·高:

荷兰画家,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人物,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等。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1.罗曼·罗兰、海明威、高尔基、鲁迅、泰戈尔及其代表作——(b)

(1)罗曼·罗兰: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海明威: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3)高尔基:

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作品《海燕》《母亲》和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4)鲁迅:

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5)泰戈尔:

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其著名诗集有《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等。

2.毕加索及其代表作——(b)

立体派是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毕加索《格尔尼卡》,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给居民带来的伤亡和惊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c)

(1)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影响:

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特有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1.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历程——(b)

(1)电影艺术

①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

②电影技术相继经历了“默片时代”(卓别林《摩登时代》)——“有声电影黑白时代”(1927年美国《爵士歌手》)——“有声电影彩色时代”(1935年《浮华世界》)。

③二战以后,最突出的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有十分强大的竞争力。

(2)电视艺术

①出现:

20世纪20年代中期。

②普及: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电视实现了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

2.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与发展——(b)

(1)爵士乐:

风行美国,传遍世界;一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摇滚乐:

代表有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

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其中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歌曲《四海一家》,成为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3.影视和现代主义音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c)

现代主义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传体现了不同文化地交流与融合。

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2015·7月浙江学考)19世纪70年代,有一个画派的画家们主张: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

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

下列作品中,充分体现该画派风格的是(  )

A.《日出·印象》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蒙娜丽莎》

答案 A

解析 “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故选A项。

《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绘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蒙娜丽莎》是现实主义绘画。

2.(2015·江苏高考)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

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

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答案 A

解析 浪漫主义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材料中的“看不到未来”“把未来理想化”等信息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

故A项符合题意。

3.(2015·7月浙江学考)20世纪以来,世界音乐明显地体现了文化的融合。

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融合,产生了(  )

A.古典主义音乐B.浪漫主义音乐

C.民族乐派音乐D.摇滚乐

答案 D

解析 摇滚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的融合,故选D项。

4.(2013·浙江学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有(  )

A.《狂人日记》B.《吉檀迦利》

C.《伊豆的舞女》D.《悲惨世界》

答案 B

解析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泰戈尔,其代表作是《吉檀迦利》。

故选B项。

5.(2013·浙江学考)下列画作中,属于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艺术代表作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解析 ②《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绘画。

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绘画,③《向日葵》属于印象主义绘画,④《格尔尼卡》属于立体派。

故选B项。

专题综合—时空线索归纳

线索1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

时期

知识定位

科学技术产生形成阶段(16~17世纪)

牛顿经典力学

(1)奠基:

伽利略

(2)创立: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3)内容: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4)特征:

注重实验;数学化

(5)意义: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海王星、冥王星)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阶段(18~19世纪)

1.生物进化论

(1)诞生: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2)观点: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

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蒸汽机、内燃机、电气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科学技术重大突破阶段(20世纪以来)

1.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1)相对论:

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2)量子理论:

普朗克提出。

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2.现代信息技术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

(2)意义: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3)消极影响:

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新问题

线索2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时期

背景

文学

美术

音乐

18世纪末至

19世纪30年代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

浪漫主义,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雨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雪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

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

大卫、安格尔

浪漫主义,代表人物:

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代表人物:

贝多芬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尖锐

现实主义,代表人物:

19世纪的巴尔扎克、普希金、安徒生、易卜生、马克·吐温,20世纪的萧伯纳、罗曼·罗兰和海明威

现实主义,代表人物:

米勒、列宾

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莫奈、塞尚、凡高

歌剧,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威尔第、法国的比才

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柴可夫斯基

20世纪中期以来

两次世界大战,深刻的社会危机,民族主义的兴起

现代主义,代表人物:

贝克特

苏联文学,代表人物:

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亚非拉文学,代表人物:

泰戈尔、鲁迅

现代主义,代表人物:

毕加索

现代主义,代表形式:

爵士乐、摇滚乐、蓝调乐

综合训练

(2016·湖州名校检测)科学技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东汉]王充《论衡》

潮之涨退,海非增减。

盖月之所临,则水从往之……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

——[唐]余道安《海潮图序》

材料二 1687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所造成的;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

——《引潮力的发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主要条件。

答案 

(1)相同:

都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球引力有一定的关系。

不同:

王充等人只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象变化有关;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于对天文现象的解释。

牛顿认为潮汐现象与地球、月亮、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有关;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于科学研究并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

(2)条件:

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逐步打破封建专制的束缚;经济上,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 

(1)古代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和近代西方科学技术都重视对现象的观察,但前者更多的是经验的记录归纳,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这一点恰好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长处。

在王充等人与近代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问题上,这种差距明显表现出来。

(2)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主要条件,政治上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经济上,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经验技术的积累;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宣扬人文主义精神,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

专题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学考部分

1.(2016·杭州七中期中)“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

”这句话出自美国著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能够登上月球主要利用的理论是(  )

A.相对论B.量子理论

C.进化论D.经典力学

答案 D

解析 人类登上月球主要克服的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因此主要利用的理论还是经典力学的理论。

A、B两项都是物质高速运动时的理论,与题意不符;C项是生物进化理论,与题意无关。

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

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D.相对论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旨强调了对宗教神学的冲击和对宇宙世界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结合时间“16、17世纪”可知是万有引力定律,故B项正确。

进化论是在19世纪中期提出的,故A项错误;量子论和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期创立的,故C、D项错误。

3.(2016·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在近现代物理学史上,有位科学家认为时间没有绝对的定义,时间与光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此为突破口,他建立了全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