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989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docx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

阶段质量检测(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及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过:

“崇拜神是浪费时间,死后一切不复存在,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享乐。

”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中,与伊壁鸠鲁最为接近的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孟德斯鸠D.王守仁

解析:

选A 伊壁鸠鲁认为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享乐,而彼特拉克倡导追求享乐和现世的幸福,故A项正确。

2.普罗塔戈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这说明他(  )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解析:

选B 在普罗塔戈拉看来,道德是以欲望和追求为衡量标准的,故A项错误;普罗塔戈拉作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故B项正确;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神学观念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3.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

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

C.自由权利D.理性价值

解析:

选D 苏格拉底

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错误;理智不等于科学,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服从自己的理性,而不在于强调某种权利,故C项错误;理智是人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4.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

“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

”这表明文艺复兴(  )

A.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

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

C.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

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

解析:

选A 材料中“在尘世上的幸福”反映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天赋人权”思想属于启蒙思想,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信仰宗教,D项与材料中“热爱上帝”不符,故D项错误。

5.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米开朗

琪罗

《哀悼基督》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拉斐尔

《西斯廷

圣母》

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

但丁

《神曲》

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

A.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

B.害怕遭受教会势力的宗教迫害

C.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

D.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矛盾尖锐

解析:

选C 从表中可知三部文艺作品都以宗教为题材,但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6.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

“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戈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

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

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解析:

选A 普罗塔戈拉的观点不被认同且被公焚说明人文主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

7.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

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两派争论(  )

A.导致民主的衰败B.引起社会的分裂

C.促进阶级的分化D.利于思想

的进步

解析:

选D 材料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提倡道德,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主义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这有利于思想的进步,故D项正确。

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

这说明文艺复兴(  )

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解析:

选A 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未涉及基督教会的基本理论和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故A项正确。

9.“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

长!

”这段话(  )

A.深受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B.出自“人曲”并讴歌了人性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D.是对理性思想的猛烈批判

解析:

选C 材料中的名言出自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

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地位,直接体现出人文主义的诉求,故C项正确。

10.(2018·宁波十校联考)“人人生来同等自由和独立,并具有某种固有的天赋权利……其中有享受生活和自由,依靠获得并拥有财产,及追求并得到幸福和安全。

”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诞生于(  )

A.古希腊城邦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解析:

选C 材料体现的是天赋人权的思想,该思想诞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故选C项。

11.(2018·嘉兴基础测试)有学者把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哲人比喻成最爱吵架的战友,下列主张能体现他们共同性的是(  )

A.提倡开明专制B.主张三权分立

C.反对封建专制D.主张暴力革命

解析:

选C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主张暴力革命,三人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主张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反对封建专制,故选C项。

12.“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人人可以平等,平等的基础是存在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这一领域内,平等的基础,即每个人占有的社会资源因为总体资源的稀缺,而不可以真正建立起来。

”上述材料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  )

A.伏尔泰B.卢梭

C.孟德斯鸠D.西塞罗

解析:

选A 伏尔泰在政治上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等,然而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伏尔泰在经济上则主张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故A项正确。

13.(2018·湖州期末

)卢梭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他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这反映了卢梭的思想主张是(  )

A.社会契约论B.主权在民说

C.天赋人权说D.人生而自由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还原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体现了卢梭人生而自由的理念,故D项正确。

14.(2018·嘉兴选考评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理性”精神引导、彰显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的思考。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17~18世纪时期之“理性”内涵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D.“主权在民”

解析:

选D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的主张,与题目时间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主张,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之一,故D项正确。

15.卢梭曾说过:

“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

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这表明卢梭的主张(  )

A.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

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解析:

选B 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不会完全背离启蒙运动的理性核心,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卢梭认为理性容易产生谬论,故应重视人自身的情感,是对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故B项正确;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启蒙运动进行解释,故D项错误。

16.他教导人们,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他只承认《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他所做的尝试就是重新唤回古老的基督教信仰。

这可以反映出(  )

A.“认识你自己”在新时代的展现

B.人文主义提倡解放人本身

C.宗教改革协调自由与虔诚

D.启蒙运动重建信仰与理性

解析:

选C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与材料中“重

新唤回古老的基督教信仰”不符,故A项错误;解放人本身与材料中“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体现了个人自由与宗教虔诚,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与材料中“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不符,故D项错误。

17.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

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

推动保罗三世变革的因素有(  )

①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②对宗教改革的支持

③印刷术的发展 ④缓解天主教面临的危机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C 文艺复兴运动抨击教会的腐败,所以保罗三世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企图遏制腐败,故①正确;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改革旨在抵制宗教改革,故②错误;根据“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可知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保罗三世改革,故③正确;保罗三世改革有利于减少教会的腐败,加强对教众的思想控制,从而缓和天主教面临的危机,故④正确。

C项符合题意。

18.(2018·温州九校联考)“后人总是站在前人肩膀上远眺,人类才得以进步。

”牛顿发现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曾直接得益于(  )

A.亚里士多德的力学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C.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的研究

D.开普勒等人有关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解析:

选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为后来牛顿力学体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故B项正确。

19.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抓住日全食良机发现星光于日缘处有偏转。

《泰晤士报》当即发表社论:

“关于宇宙结构的观念必须改变了。

世世代代以来被认为无可置疑的事实,已被有力的证据推翻,一种新的宇宙哲学正在诞生。

”这一“新的宇宙哲学”(  )

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B.第一次系统地说明力学现象

C.运用了实验与数学的科学方法

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解析:

选D 材料所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并不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否定,故A项错误;第一次系统地说明力学现象应该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是在17世纪提出来的,故B项错误;运用实验与数学的方法属于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相对论是用实验表现不出来的,故C项错误;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

的本质属性符合材料史实,故D项正确。

20.

如图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漫画像。

下列科学成果或预言与他的理论直接有关的是(  )

A.海王星的发现

B.潮汐成因的正确解释

C.地球平均密度和扁平率的准确计算

D.星光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

解析:

选D 海王星的发现是依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潮汐形成的解释是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平均密度和扁平率的准确计算也是依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得出的结论;星光掠过太阳表面将发生1.7秒的偏差,是由相对论来解释的,而材料图片指的是爱因斯坦,由此可知是相对论,故D项正确。

21.某作家在作品《华特》里的描述“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

”该作品风格属于(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

解析:

选C 该作品描述的语言是多种组合排列,杂乱无章,内容缺少中心思想和连贯性,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项正确。

22.“他的小说形式别具一格、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邃缈远,而小说中所表现的独到的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魅力无穷,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

A.《十日谈》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D.《百年孤独》

解析:

选B “而小说中所表现的独到的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表明小说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故A项错误;《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故D项错误。

23.英国文豪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曾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人间众生相。

下列在创作风格上与狄更斯相似的作家是(  )

A.雨果B.易卜生

C.海涅D.马尔克斯

解析:

选B 狄更斯作品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是现实主义文学风格。

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故A项错误;易卜生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故B项正确;海涅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故C项错误;马尔克斯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故D项错误。

2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战争与和平》B.《自由引导人民》

C.《人间喜剧》D.《百年孤独》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可知属于积极浪漫主义,出自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属于现代主义,故D项错误。

25.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

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

统,提倡户外写生。

能够体现这些画家主张的作品是(  )

A.《梅杜萨之筏》B.《拾穗者》

C.《日出·印象》D.《亚威农少女》

解析:

选C 材料体现的是印象画派的特征。

A项是籍里柯的画作,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错误;B项是米勒的画作,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错误;C项是莫奈的作品,是印象主义绘画,注重“光”“色”效果,故正确;D项是毕加索的画作,属于立体派绘画,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具有丰富的涵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苏格拉底之攻击,哲学史家颇轻视辩者(智者)的地位。

但事实上,辩者对希腊人文主义之发展甚具功绩。

普罗塔戈拉以人为万物之权衡,近人论西方人文主义者犹多奉之为不祧之祖……大体言之。

辩者思想乃是对于前此重自然之哲学的一种反动。

……“人为万物之权衡”一语虽提高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但也有其流弊。

因为此所谓“人”乃指个别的人而言。

个人与个人既不能尽同,而宇宙之事物又万殊,这样一来就非演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局面不可。

——摘自余英时《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

材料二 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故不甚能代表个性;但对于民族性和时间性,他却能表示出来的。

上古之时,希腊与罗马的人生观,是偏于现世的,他们的眼光,是侧重地面的,故他们的建筑,方基巨柱,使观者的目光,左右行而不上下行。

到了中古之时,人民以宗教为人

生的依据,所以中古的建筑都不啻告诫观者说:

“你们且忘了地下,望着天上,使你们的灵魂,随着那颤巍巍的尖塔,去与上帝接近接近吧!

”到了文艺复兴之时,人民的希望及目的,又渐渐的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于是宽基厚柱,圆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

——摘自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并评价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

(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文艺复兴的形式并概括该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

以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为例,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如何表征“近世人生观”。

(6分)

解析:

(1)问,智者学派观点主要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评价其观点时要侧重对“人”、“人文”的关注。

(2)问,文艺复兴的形式主要指的是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其内涵需要立足“人”作为主体进行讨论。

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表征“近世人生观”的方式需结合建筑的特点。

答案:

(1)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万物之权衡”)。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提高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2)形式: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内涵:

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

表征:

大圆顶建筑,开阔明朗,不采用支柱,与世俗建筑十分协调。

27.(2018·金华十校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者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

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

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体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牛顿和工业革命的关系,有下列两种观点:

①“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②牛顿

和工业革命无关,因为“工业革命得益于科学经验而非科学认识,更遑论形式化的科学知识了”。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英国》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四卷)》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写出集中反映“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著作的名称,并阐述其发表

的重大意义。

“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哲人们”又发现了哪些“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8分)

(2)综合上述材料,请您选择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阐释说明。

(10分)

解析:

(1)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从其在科技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上去分析说明其意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问,若选择①,则从经典力学的重大意义上分析;若选择②,则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尚未与科学结合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名称: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

意义: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标志着人类完成了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牛顿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法则:

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学说)、自由平等博爱、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分权与制衡(答“三权分立”不给分)。

(写出两点即可)

(2)观点①: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否定了上帝的权威,彰显了人类的力量,推动欧洲思想解放,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思想基础;近代以来,技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

观点②:

18世纪中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而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大多源于经验而非理论科学,牛顿的科学发现并未直接推动工业革命。

28.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变革,深刻地影响了国际关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工业)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大工业就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在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性成为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方面,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整理自王顺义《简明科学神话》、李宏图等

《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世界市场格局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物学在19世纪中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概括19世纪上半期欧洲杰出人士针对工业革命之“弊”,在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新探索取得的成果。

(9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得出区域性市场发展为世界性市场;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史实分析。

(2)问,需要结合19世纪的历史史实分析。

答案:

(1)变化:

区域性市场发展为世界性市场。

影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附庸。

(2)成果:

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社会政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文学:

拜伦、雨果等浪漫主义作家的文学作品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