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930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0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docx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

20XX年环评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焦化验收项目(2011.5.24学习)

某焦化厂新建的60×104t/a,焦炉煤气气源工程位于A县城东北6km的煤化工工业集中区,本工程所在地环境空气的煤烟型污染为主,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空气监测表明SO2、NO2、TSP等浓度达标,氟化物浓度超标,该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经环评批复的新建工程主要包括焦炉,煤气净化系统和输气管线工程,新建焦炉产生的煤气经两级脱硫装置处理,一级脱硫后的煤气用于焦炉加热和用作粗苯管式加热炉燃料,剩余煤气经二级脱硫后外供县城居民,该厂焦油和氨水储槽处于焦炉北侧,粗苯贮存罐位于厂区西侧,10000m3煤气储柜位于厂区西南角。

本工程废气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为苯、苯并芘、硫化氢和氨。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新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设计出水水质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处理后废水90%回用,其余废水送煤化工工业集中区处理。

该工程实际建设与环评批复一致,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经过3个月试生产已逐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

问题:

1、说明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

2、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

3、给出污水处理场验收监测点位置和监测频次。

4、为验收煤气脱硫装置的有效性,说明应设置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

5、环境监测部门在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数据是否可以作为验收的依据?

说明理由

 1、说明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

  答:

 

(1)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检查;

(2)设施运行效率测试;(3)污染物达标排放测试;(4)设施建成后,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监测;(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包括:

1)落实环评及其批复、工程设计及其批复、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所提的生态保护措施情况;2)建设项目已采取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3)开展公众参与调查;4)针对建设项目已产生的环境破坏或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补救措施或应急措施。

(自己作答,参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

2、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

  答:

特征污染物(氟化物、苯并芘、硫化氢、氨、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TSP

3、给出污水处理现场验收监测点位置和监测频次。

  答:

监测位置:

总排口和车间排放口、同时在考虑污染治理设施的处理效率,是污染治理设施的进、出水口同样也应设置。

  监测频率:

不少于3周期,3-5次/周期。

  4、为验收煤气脱硫装置的有效性,说明应设置的点位和内容。

  答:

监测点位置:

焦炉、粗苯管式炉烟气排放口,二级脱硫后外供煤气接出口。

  监测内容:

SO2、H2S。

5、环境监测部门在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数据是否可以作为验收的依据?

说明理由

答:

此题比较争议。

  正方:

同意作为验收依据。

理由:

工程实际建设与环评批复一致;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试生产已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

  反方:

不同意为验收依据。

理由:

该题干未能明确描述竣工验收所需的必然信息-如试生产时间有多久、是否向环保局申请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方案是否编  制,生产能力逐步达到设计能力的75%,说明工况仍旧不稳定,且未明确试生产期间的监测数据是否出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和是否按照竣工验收的监测规范进行,竣工验收有明确的规定:

生产工况必须满足75%,同时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进行,从验收程序上看,必须在试生产期间,确认生产稳定后、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由企业向原审批的环保部门提交验工验收申请等等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竣工验收,所以不能作为验收依据。

第二题:

矿山开采项目(2011.5.23学习)

  某拟扩建的金矿采选项目,现有矿石开采规模约3600t/d,井下开采。

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漏水。

目前没有影响的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取用。

评价区域内有地表沉降发生,采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

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量。

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地,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理,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

尾矿浆含有铅、银、铬等重金属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上清液回用。

扩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开采,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一山谷型冲沟新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2,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

采矿废石为Ⅰ类一般工业固废,排入乙废石场。

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仍临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厂内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

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排。

问题:

1、在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环境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

2、说明氰化矿渣处置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危险废物储存和填埋处置环保要求,并简述理由。

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并简述理由。

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时需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

 问题:

  1、在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环境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

  答:

地下水和土壤。

理由:

井下开采以及生产过程中将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2、说明氰化矿渣处置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危险废物储存和填埋处置环保要求,并简述理由。

  答:

不合理。

  氰化矿渣是危废,按危险废物临存设施进行处理,化工厂的填埋场肯定不行,不相容怎么办;应该让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同时入场危废性质要符合条件,填埋场还要够用;贮存,只有渗滤液收集池,觉得要考虑渗滤液的处理设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并简述理由。

  答:

个人觉得,除了一些常规的生态影响外;重点应考虑扩建部分的影响:

  ①采场规模增大带来的加剧地表沉陷、增加井下涌水,进而危急尚未影响到的地下水;

  ②新建废石堆场影响。

理由:

(1)扩大井下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影响村庄地下水取用、地表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以及由于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对动植物生境的影响;

(2)乙废石场运营将带来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扬尘、施工噪声等影响,进而影响动植物生境;(3)尾矿库运行可能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占地、植被破坏、景观等。

4、关于A、B废石堆场,环评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答:

重点要考虑到不同的评价期:

  A场重点是退役期,如果封场并做好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后续的环境管理,如地下水监测,继续收集渗滤液处理等。

  B场重点是建设期和运营期,选址合理性、生态防治措施可靠性、水土保持以及管理监测等。

 

第三题:

炼油厂项目(2011.5.24学习)

  某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配套公用工程有:

现有罐区扩建1000m3苯罐、500m3苯乙烯罐、300m3氨罐、50m3碱槽各一座,改造现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500m3/h,现有污水处理厂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100m。

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l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B空地新建650m3/h污水回用装置1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达标废水通过2km排污管道摔入C河.C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6km.排污口上游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D取水口为6km.取水口至炼油厂废水排污口间河段无其它污染源汇入。

为防止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c河的改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1000m以上。

问题:

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

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扩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50t、100t和100t).

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

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C河的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

问题:

  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答:

西侧新建的危险废物临存设施布局不合理,与厂界西面的村庄间隔不到800米。

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

答:

苯类、氨气、恶臭等

 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扩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50t、100t和100t).

答:

认定三个贮罐都是重大危险源,超过贮存场所临界量。

 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

答:

上游质监测点位设置:

四个;第一,回水6公里处;第二,排污口上游100米;第三,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边界处(即排污口上游4公里去);第四,饮用水源地取水口。

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C河的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

答:

COD为指标,考核,新增供水500立方米/天,但污水回用650立方米/天,合计年少排废水108万吨(按年生产300计算,此处为假设,题干中仅指明每天的污水回用量,同理,可按天计算,即每天少排650立方米的污水,同理也可计算出减排的COD量),减排COD约为108吨,执行污水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第四题:

高速公项目(已学习2011.5.22)

根据某省公路网规划,拟在A、B两市之间新建一条全长78km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70亿元,属于大型工程。

按照工程可行性初究,设计营运中期交通量为每天28000辆(折合小客车),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35m,平均路基高度2.5m,路基边坡为1:

1.2;工程土石方量约910×104m3,拟设置取土场18处、弃土场5处;全线需征地320hm2,基本为耕地(其中旱地260hm2、水浇地35hm2);工程临时占地75hm2(全部为早地)。

全线仅在公路中段建设中型桥梁一座,共设服务区1处,收费站5处.

初步了解,工程所处的A、B两市均属平原微丘区,存在水土流失;该地区以旱地农作物种植为主,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

A、B两市共有2座燃煤电厂,目前粉煤灰均用汽车送各自贮灰场贮存。

评价范围有村庄38处,现状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根据初步预测,工程建成后可能使部分村庄噪声级增高3~11dB(A).桥粱跨越X河流(属ш类水体),其下游10km范围内有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

2.在预测营运中期时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3.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时还需收集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哪些信息?

4.根据本工程基本情况,简要说明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限列6种措施).

5.针对本工程桥梁,提出其营运期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建议.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

答:

大型建设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增高3-11dB(A),评价级别为一级。

2.在预测营运中期时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答:

项目沿线路各村庄的分布情况,人口数量,村庄与线路的方位、距离、高差;村庄与线路之间的地面情况,如是草地、硬地,是否有大型植被摭档等;道路车流量、车型比例、声源;区域范围内声环境质量现状;气象参数等。

  3、生态评价现状调查中,还需收集哪些关于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和水土流失资料。

  答:

  ①重点水生鱼类:

鱼类的种群、数量、特性、三场分布及洄游通道。

  ②重点陆生动物:

动物分布范围、栖息地、生活习性、迁徙途径和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等。

  ③水土流失:

侵蚀模数、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生态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

4、列举6条耕地保护措施。

  答:

1、选线时尽量少占用耕地;2、取土利用当地的粉煤灰资源,少破坏耕地;3、降低路基,减少填方,从而减少取土破坏耕地;4、取土时应将表层土保存,以便以后恢复耕地使用;5、修建桥梁减少占地;6、取弃土场以及施工营地不占用耕地。

5、桥梁营运期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答:

  ①桥面布置排水孔,两侧设置档板、导流沟;桥下一定范围内布设风险事故沉淀池,使桥面径流不能直接入河,沿排水孔和导流沟汇集事故沉淀池集中处理。

  ②大桥两端设置警示标识。

  ③桥栏杆设计加固加高防止侧翻。

第五题:

水利建设项目(已学习2011.5.22)

 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和发电。

工程包括一座库容2.4×109m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

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淹没耕地230hm2,移民1870人,安置方式拟采用就地后靠。

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30Km,灌溉面积6×104hm2,城镇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2个县城。

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分布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

问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方面?

2.指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固素.

3.针对本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哪些环境影响?

4.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的建议

问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

  ①森林调查:

要阐明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等;评价生物损失量、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

  ②陆生动物:

种群、分布、数量及其物种影响、评价生物损失;有无重点保护物种,如有重点保护动物分布范围、栖息地、生活习性、迁徙途径和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等。

  ③农业生态:

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④水土流失:

侵蚀模数、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生态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

  ⑤景观资源:

由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需阐明敏感区与工程的区位关系,及各敏感区内保护动植物数量、名录、分布及生活习性。

 2.指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固素.

答:

对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特有鱼类的种群、数量、繁殖特性、三场分布、洄游通道的影响,以及重要经济鱼类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3.针对本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哪些环境影响?

答:

  ①从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环境容量等生态保护角度对农村生产移民安置的土地适宜性分析。

  ②新建、迁建城镇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生活配套设施造成的影响。

  ③结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分析迁建工矿企业对环境影响。

  4、水库应考虑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管理的建议?

  答:

环保措施:

分施工期和运营期,按生态、水、气、声、渣等要素简要总结。

  管理建设:

①水利项目应做后评价;②对于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后期跟踪观测。

第六题铜冶炼项目(2011.5.25学习)

  某新建铜冶炼项目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富氧熔炼工艺和制酸工艺.原料铜精矿含硫30%,年用量41×l04t,补充燃料煤含硫0.5%,年用量1.54×l04t。

年工作时间7500h。

熔炼炉产生的含SO2冶炼烟气经收尘、洗涤后,进入制酸系统制取硫酸,烟气量为16×104m3/h,烟气含硫l00g/m3。

制酸系统为负压操作,总转化吸收率为99.7%.制酸尾气排放量19.2×104m3/h,经80m高烟囱排入大气。

原料干燥工序排出的废气由l00m高烟囱排入大气,废气排放量为20×104m3/h,SO2浓800mg/m3。

对污酸及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年产生的硫酸钙渣(100%干基计)为8500t.年产生的冶炼水淬渣中含硫总量为425t。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本工程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500t/a以内.SO2排放控制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为:

55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使用),96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生产);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排气筒高度80m时为110kg/h;排气筒高度l00m时为170kg/h.

注:

S、O、Ca的原子量分别为32、16、40。

问题:

1.计算硫的回收利用率.

2.计算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和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3.列出下列硫平衡中字母代表的具体数值.

项目

硫投入(t/a)

硫产出(t/a)

铜精矿

A

燃煤

B

硫酸

C

制酸尾气烟囱排气

D

原料干燥工序烟囱排气

E

硫酸钙渣

F

水淬渣

G

其他损失

H

4.简要分析本工程SO2达标排放情况,并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们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问题:

  1.计算硫的回收利用率.

答:

硫回收利用率98.8%。

  (15x10^4x0.5%x2x80%+16x10^4x100x(1-99.7%)x2x7500x10^-6=1920(t/a)

  2.计算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和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答:

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96kg/h,排放浓度为500mg/m3;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160kg/h。

3.列出下列硫平衡中字母代表的具体数值.

答:

A—123000;B—77;C—119640;D—360;E—600;F—2000;G—425;H—52。

   4、简要分析本工程SO2达标排放情况,并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们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答:

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96kg/h,排放浓度为50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96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生产)的要求和排气筒高度80m时的110kg/h排放速率要求。

  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160kg/h,排放浓度为80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100m时的170kg/h排放速率要求,但不满足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5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使用)的要求。

且SO2总量排放约1920(1200+720)t/a,大于本工程的总量控制指标1500t/a。

  建议:

可以使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利用喷入石灰粉法(答题的时候选用碱水洗涤,脱硫效率40%计,排放浓度480mg/m3,排放速率96kg/h。

SO2排放总量为1440t/a。

)、活性炭吸附、氨法、石灰石-石膏法。

本项目考虑经济及技术可行建议喷入石灰粉发,脱硫效率按45%计。

排放浓度440mg/m3,排放速率88kg/h。

SO2排放总量为1380t/a。

均满足要求。

第七题坑口电站项目(2011.5.24学习)

某市拟建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坑口电厂.电厂年耗煤量270×104t.煤质灰份50.5%,飞灰份额60%,烟气量670Nm3/s,掺烧石灰石有25%进入飞灰,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为5500h。

项目位于农村、浅丘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区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3~5m,表层土壤以粉砂、粉质粘土为主.厂址东面10km为县城,南面0.2km有A村。

灰场位于厂址西南3.5km的山谷中,工程地质条件符合要求,拟选灰场1.0km范围内有村庄B.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风速为2.0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静风频率为20%,贴地逆温出现的频率较高。

项目拟采取炉内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耗量14×104t/a,SO2排放满足有关环保要求;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除尘效率为99.6%,烟尘粒度小于15μm;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电厂南面1.0km处的河流C(河流为Ⅲ类水体);灰场采用灰渣碾压防渗;根据经验判断,采用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和环境噪声可以达标。

问题:

1、确定应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与级别.

2、分析本工程烟尘排放状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排放浓度标准200mg/m3).

3、按照已知条件,采用点源有风、倾斜烟羽、熏烟扩散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是否可行?

选取扩散参数时如何进行提级?

4、至少还需要调查哪些基础信息才能确认灰场的环境可行性?

 1、确定应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与级别.

答: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2、分析本工程烟尘排放状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排放浓度标准200mg/m3).

答:

246mg/m3,超标。

措施:

减少煤的含尘率、减少掺烧石灰石量;提高处理设施效率。

  3、根据已知条件预测点源有风、倾斜烟羽和熏烟扩散模式是否可行,扩散参数如何提级。

  答:

点源有风模式可行;倾斜烟羽不可行;熏烟扩散模式可行。

参数提级:

A、B级稳定度直接由表查算,C、D、E、F级稳定度,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后再查算。

4、从哪些基础信息才能确认灰场的环境可行性?

  答:

灰场的选址、灰场规模及工程概况、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灰场工程设计结构、灰场堆灰及碾压作业方式、工程治理和生态防护措施、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灰场防洪;特别注意对山谷型灰场可能导致溃坝风险,因此还在关注灰场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八题:

油田开发项目有扩展(2011.5.23学习)

  某油田拟新开发一个35km2区块,年产原油60×104t,采用注水开采,管道输送.该区块新建油井800口,大多数采用丛式井:

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在井场泥浆池中自然干化,就地处理;集输管线长约110km,均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区内有小水塘分布,小河甲流经区内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流乙,在交汇口处下游8km处进入一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2,在自然保护区内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高为500m.集输管线穿越河流甲一次.

开发区块内的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类型见下表:

开发区块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单位:

hm2)

类型

基本农田

草地

林地

河流水塘

合计

区块现状

1210

900

1300

90

3500

工程占用

7.9

11.9

0.8

0.4

21

问题: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2、指出本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的源项,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4、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度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简述理由。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

答:

此题涉及自然保护区,定为一级评价。

矿产类项目(石油、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开采)的评价范围应该是:

2、3级评价范围为矿区及其周边5km范围及有关水域为主;1级评价要从生态完整性角度出发,凡是由于矿产开采直接和间接引发生态影响问题的区域均应进行评价。

评价范围是以35km2向外扩展8-30km.

  2、确定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