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033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姓名:

学号:

156********43

指导教师:

所在学校:

论文提交时间:

2016年11月10日

 

目录

1【内容摘要】3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3

3幼儿教师言行对幼儿的影响3

3.1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对幼儿的影响3

3.2幼儿教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5

4改善幼儿教师言行举止的方法7

4.1教师不规范语言态度的改善方法7

4.2教师不规范行为的改善方法8

4.3政府加强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素质10

5总结10

参考文献11

提纲

一、幼儿教师言行对幼儿的影响

二、幼儿教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三、改善幼儿教师言行举止的方法

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1【内容摘要】

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言行却往往不被人重视。

孰不知,教师良好的语言态度和合格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本论文以研究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和自身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为方向,希望能以此找到改善幼儿教师不规范语言态度和自身行为的方法,以便更好的为幼儿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成长。

【关键词】教师行为自身素质行为习惯语言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当前社会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事件频频被曝光,用针扎孩子,用书包砸孩子头。

幼儿园虐待儿童的新闻接连发生,原因很多,最根本的,还是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

教师良好素质和言行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学习的直接范例,因为老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但其中幼儿园又是对他们发展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

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

所以,幼儿时期,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语言在幼儿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或者在这一阶段给幼儿以不恰当的示范或指导,那么很可能使幼儿出现语言障碍,或者形成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

相反,在正确教育方法影响下,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是可以得到加速提高的。

3幼儿教师言行对幼儿的影响

3.1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对幼儿的影响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看法和行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里所说的“教师语言态度”是指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对幼儿两个方面的语言态度。

每位教师的语言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而这种倾向性必然对幼儿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和语言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1.1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语言态度本身可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为情感和理智两方面,幼儿的语言态度是属于情感化的,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不能对特定语言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行理性的评价,因而幼儿的语言能力除外在教育外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教师的语言态度。

如幼儿在倾听教师讲述时在情绪、情感上常常有较明显的反应,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伴随着老师的讲述不时表现出与故事意境相一致的或喜、或悲、或笑、或哭、或高兴、或生气的表情和动作,得意之处甚至会跳起来。

因此,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声情并茂)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师对语言态度的认识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他就会关注自身的语言面貌和语言行为。

如坚持用普通话交谈,谈吐自然、亲切,恰当地使用词语,声音抑扬顿挫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语言的亲切、幽默、动听等,从而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爱听、想说、乐讲。

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对语言态度的认识是消极的,那么,教师常常不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如说话时习惯用方言,或漫不经心或毫无表情、用词单调等,有的老师较内向,对幼儿或“沉默寡言”,或不苟言笑。

试想,幼儿在教师这种消极的语言态度影响下,还会产生喜欢说、乐意说的愿望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语言态度,才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从而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而在平日教育过程中我们的许多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反而常带有先入为主,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的心理倾向。

例如:

面对一个平时表现特别不好的、调皮、捣蛋,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的幼儿。

我们的许多教师便有着一些抹不去的阴影,假设今天他与别的小朋友吵架或发生矛盾了,那我们的许多教师在处理时就会带有偏见,潜意识里认为一定是他先错了,有的则不分清红皂白,马上在集体面前批语指责一番,如“小明,你怎么回事,什么坏事都轮到你,你倒不倒霉哦!

小朋友,你们说该怎么处理?

”此时,下面的孩子一定是积极的拥护老师。

有的会说:

“把它送到小小班”有的会说:

“我们不要和他一起玩。

”有的会说:

“他是个坏蛋,老是打人。

”还有的会在此嗤笑。

到最后,我们的有些老师还会来个总结:

“你呀,看看谁,他多乖,你该怎样向他学习”。

我们都知道,这位老师是想通过集体让他的行为有所改变,这样的教育有没有效果,在此我们暂且不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教育肯定对那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并且这样的教育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他们——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

最后的肯定性指导更是违背我们新《纲要》所倡导的教师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3.1.2教师对幼儿语言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教师对幼儿语言的态度同样也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教师如果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持关注、支持和认可,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就能激起幼儿更强的表达欲望,幼儿就会更想说、更爱说,当然也就更乐说、更能说;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语言表达不闻不问、否认缄默,也会影响幼儿表达的积极性。

如面对幼儿没完没了的发问告状,教师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不以回应,即使回应态度也是冷漠的、语言也是消极的:

“老师正忙着呢,别烦老师!

”这样的现象也是有的。

尤其是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情急中的表达更是语无伦次,半天听不懂意思来,老师更是无从回应。

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产生“我说了老师也不爱听,说了也没用。

”等消极的自我意识,使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渐渐地对语言表达失去兴趣,变得不想说、不爱说,运用的频率也因此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故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自身积极的语言态度影响幼儿,并对幼儿的语言表达给予积极的肯定与支持,不断激发幼儿积极的语言情感,强化积极的语言行为从而加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2幼儿教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一、由于教师的情绪导致幼儿的心理伤害

在幼儿园里,当孩子犯错误时,由于教师处理行为带有负面情感,而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例:

由于幼儿平时洗手时不注意关水龙头,所以有一次幼儿从户外体育活动回来,进行洗手擦脸之前,老师一而再地大声强调:

“大家洗完全手后,一定要记得关龙头。

可是,所有的幼儿洗完手出来后,老师发现还有一个龙头没有关,看到这一情形,那老师当然很生气,然后气呼呼地在班上对所有的幼儿说:

“是谁刚刚没有关龙头的,请现在马上去把龙头关了!

老师怒目不停地环视着所有的幼儿,个个幼儿被吓得头低低的,谁也不敢吭声,3分钟、4分钟、5分钟过去了,可是还没有一个幼儿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这时老师更气了,最后,老师根据自己的判断(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气炸时瞎猜)下达命令:

“小明,你去把龙头关了!

”小明申辩说:

“不是我!

我不去!

”老师又不容争辩的口气说:

“不去也得去!

”最后,小明只好噙着眼泪去把水龙头关了。

在往后的几天观察里,我们从没见过小明的脸上有过笑容。

我想这件事对刑嘉旺的伤害绝不仅仅是表面的伤害,而是内心深处的伤害,正是这一伤害,使得本来很活泼的一个孩子变得内向沉默。

如果那位教师能冷静一些,或许犯错误的孩子(可能用“敢”字更合适)主动出来承认错误;如果那位教师再冷静一些,就不会给孩子下死命令,而让孩子的心长久地痛。

二、由于教师的偏爱导致幼儿的心理伤害。

由于偏爱而导致我们教师的教育行为失当,进而影响了孩子们心理的健康发展的事件在幼儿园教育中十分普遍。

例如:

几位平日受到教师冷落的孩子围攻一位得到教师过分宠爱的孩子。

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要围攻人家。

他们回答很干脆:

“谁叫教师对他特别好的。

”——

这都是因为教师对幼儿的偏爱造成的心理伤害的恶果。

在幼儿园里,我们也常可以发现受老师宠爱的孩子在班里表现得特别的傲气。

教师的偏爱往往有着四个方面的倾向:

幼儿(个体、长相、能力及社会背景)。

在幼儿园里,最常见的几个现象有:

我们的许多教师看见某个孩子长得漂亮、可爱或者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那就非得认自己的“干儿子”或“干女儿”。

平时,时不时的与他逗乐,对他的错误从不紧视,在集体面前有意无意的加以维护。

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在班里就越来越霸气了。

而对于那些被教师看中的孩子反之被冷落的孩子往往都会表现为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通过各种各样的破坏行为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另一种则变得自悲,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情绪变化不定。

我们说,在幼儿园里由于教师的偏爱导致幼儿的心理伤害的例子举不胜举。

然而我们的教师应说明白,偏爱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一种伤害为了所有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小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我认为作为现今的幼儿教师,我们首先要真切的理解领会新《纲要》精神。

始终如一的遵循新《纲要》所提出的——教师必须关心、热爱、平等的对待与尊重儿童,对儿童的一生做准备。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个孩子,应该创设一个公平的环境来公平的关爱每个孩子——不管他们的个性如何,长相如何,能力如何,社会背景如何,他们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说: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不可违犯自己的教训,不能任情任性,随时、随地都要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

否则教师的教育将是白费力气。

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自身的意志较薄弱,但行为习惯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带着一种社会责任,直接对幼儿起着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当教师们经常为了设计教育活动而忙碌着,殊不知自身的言行便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这种言行每时每刻影响幼儿。

如果教师不注意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光凭集体教师中的“言传”而忽略生活中的“身教”就会错失很多教育良机,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教师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自身行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4改善幼儿教师言行举止的方法

4.1教师不规范语言态度的改善方法

提高语言素养是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

教师的语言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形象,直观,语汇贫乏。

语言情境性成份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水平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说话质量,为幼儿做出良好的语言示范。

具体的说,教师的语言应做到以下点:

一、规范、准确

做到规范和准确,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坚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在语言发音上,做到清晰到位;在词汇要素的搭配上做到准确无误;在语句的表达上做到通畅流利。

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标准的语言示范,这也是幼儿教师在语言修养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浅显、直接

做到浅显和直接,要求教师在说话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成人的话”;多用实词少用虚词;直接地说,不拐弯抹角;多具体少抽象,让幼儿在听话时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

只有让幼儿能听清、听懂老师在说些什么,语言教育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三、句式简短、明了

做到句式简短和明了,要求教师在说话时,尽量使用短句、单句,把附加成分多的长句、复句简单化,这样幼儿听起来不会感到吃力,更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四、适当地运用体态语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各种语言均对幼儿产生影响。

体态语的恰当运用,会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当孩子做得对或者犯小过失时,教师冲他点点头,或者摆摆手,用体态语来表示你的赞许或批评,会更显亲切、自然,也会让孩子获得满足和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教师在注意有声语言的作用的同时,应重视和充分利用体态语这种非言语的交流手段,来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2教师不规范行为的改善方法

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时期,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做出良好的行为模范,具体的说应该做到以下这些:

一、语气柔和,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语气温和,语势柔和,语调平和,恰似如酥春雨,润物如无声。

面对幼儿,一声温和的问候,俨然一股暖流沁人心脾;一句柔和的应答,顿使幼儿有了理解、关心、尊重自己的感觉;一句平和的问话,刹那间让幼儿体味到人际间的平等、温和与亲切。

一位教师的语气取向往往由他的心理、个性、情绪、气质和修养等诸多因素决定。

教师语言之柔刚、粗细,是其内在气质与涵养的信息窗口。

如果教师语言柔和又悦耳,温和而恳切、平和而沉稳,幼儿则觉得温暖亲切、舒坦放心,并从中感到尊重和鼓励。

教师对幼儿的语言应该三忌:

生硬、粗暴加疏忽。

二、语气和蔼,如春风拂面般温暖

有句古语说的很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对幼儿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亲切的招呼,一句亲善的话语,可能化坚冰如春水,化乌云为晴空,辐射出良好的心里理安慰效应。

反之,一句生硬、疏忽的话,也可能使幼儿酿成悲剧,遗憾终生。

因此,幼儿教师语言应当有“三亲”特色。

(1)语调宜亲热。

先得有亲热的语言作为与幼儿谈话开场白的“见面礼”。

人们常说: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一个美好的开场白,往往能给幼儿带来一种亲切温暖、平易近人的感觉。

亲切温暖、高低适中的语调,不但可以培养幼儿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亲近的情感,也给以后的沟通埋下伏笔。

(2)语意当亲切。

教师对幼儿的语意亲切,当偏重关心、关切与真诚。

言为心声来不得半点虚假。

教师的微笑可以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

教师的语言应该儿童化些,声调应该起伏变化,当甜时应甜。

这样使幼儿觉得这位老师可亲近,有亲切感孩子就会喜欢你,由此一来,你的教育幼儿就乐于接受了。

(3)语气要亲善。

人们常言:

“一听他说话的口气,就知道他心里的主意。

”诚信的亲切,诚恳的亲近,诚挚的亲情,一般表现为真的关心、善的用意、美的言行,教师整天与幼儿接触交往,更要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语。

在日常交往中,利用已有的客观事物去缩短教师与幼儿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热爱幼儿的体现。

人心都是肉长的,一旦心与心相通,话与语投机,步与步对路,往往使幼儿感受到师生间最亲密的情感,就会乐意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

三、沟通频率勤,如春燕衔泥班精心

心勤者、话自勤。

一个是幼儿如子,把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爱转化为对教学工作、对幼儿的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常常会想幼儿之所想,急幼儿之所急,答幼儿之所问,释幼儿之所疑。

因此,勤问答、勤谈心为幼儿教师修养之要领。

(1)勤问答。

学习,古人称之为“做学问”。

“学问”,“学”的后面紧跟着“问”。

激发幼儿对各种问题的“问”,这是思考的起点,教师要加倍珍惜,要有问答,问答相谐,

教师既要勤答、又要勤问,勤问才能预知幼儿的兴趣,了解幼儿,及时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问是一种责任感,问是一片关切情,问是一份师德美。

(2)勤谈心。

谈心是一种技巧,又是一种艺术,话是开心的钥匙。

幼儿表现在行为方面的问题有:

不遵守活动规则、活动时与同伴交头接耳、注意力容易涣散、经常与同伴打打闹闹……这些行为问题,都需要勤谈心,想方设法,循循善诱,给幼儿说出他们想法的机会,从而进行开导。

毋庸置疑,幼儿教师语言运用的好坏对于幼儿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还是启发幼儿思考,师幼之间进行互动,都离不开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语言。

但愿同仁们都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自身素养,让幼儿园充满爱,让幼儿乐意上幼儿园。

4.3政府加强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4.3.1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

学前教育是奠基性事业,具有极高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是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4.3.2政府应利用政策的导向,加大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

严格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强化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

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组织对未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在幼儿园及农村学校附设学前班任教。

完善幼儿园园长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园长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幼儿园园长队伍。

推进幼儿园保教改革,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5总结

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热爱语言的情感,感受语言交流的乐趣,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和提高运用频率,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注意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形成讲文明语言和规范语言的习惯和观念。

加强心理素质修养,培养积极进取的态度、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全面发展思维品质,建立合理的思维能力结构,是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努力学习专业只是,并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不断扩大知识领域。

深入生活,注意积累丰富社会经验,并从实践中采集口语表达的正误案例,不断探索和掌握口语表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锤炼语言,努力使自己的口语。

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幼儿做一个很好的模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4月.

[2]赵寄石.学前教育论稿.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3]王晋.新《纲要》引领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4]陈红幼儿教师语言的心理卫生要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

[6]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7]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8]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9]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

[10]《学前教育》“亲子园:

一种社区非正规学期教育模式”2007.02

[11]檀传室《论师表美》《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12]赵连山《学高为正,身正为范》《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10期

[13]刘云燕《幼儿园教学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1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研究依据及范围3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1.4研究结论及建议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6

2.1项目建设的背景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

第三章项目服务需求分析11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3

4.1选址原则13

4.2项目选址13

4.3建设条件14

4.4项目建设优势条件分析15

第五章建设方案18

5.1建设规模与内容18

5.2总体规划设计19

5.3建筑方案24

5.4结构方案26

5.5给水工程27

5.6排水工程29

5.7电气设计31

5.8暖通设计34

5.9项目实施进度35

第六章节能措施37

6.1 设计依据37

6.2节能措施37

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39

7.1环境影响分析39

7.2环境保护措施及治理效果40

第八章消防与安全卫生42

8.1消防42

8.2 劳动安全43

8.3 卫生防护44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运作方式45

9.1 组织机构45

9.2组织管理46

9.3劳动定员46

第十章投资估算47

10.1编制依据47

10.2 投资估算47

10.3资金筹措48

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评价49

11.1成本核算49

11.2利润估算51

11.3经济风险分析52

11.4财务评价结论54

第十二章结论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