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8131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docx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落地架施工方案0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施工方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

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2016年02月

目次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脚手架设计与施工组织1

3.1落地式外脚手架设计主要尺寸1

3.2外脚手架主要构造要求3

4脚手架搭设施工4

4.1技术要求4

4.2脚手架搭设施工顺序4

4.3搭设要求4

4.4安全通道搭设6

4.5电梯井等部位防护及操作平台做法6

4.6搭设注意事项8

5脚手架拆除9

6安全管理9

7脚手架工程的安全要求10

7.1脚手架的使用性能要求10

7.2脚手架施工的安全要点10

8脚手架搭设布置图11

 

1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定园路南侧,双万路西侧。

工程总建筑面积15969m2,包括三个单体。

其中,1#楼为网点,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7.55m。

2#、3#楼为住宅地上十一层(带阁楼),建筑高度分别为35.10m,36.10m。

建设单位:

棘洪滩街道韩洼社区居民委员会,设计单位: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

青岛恒生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该工程从地上三层开始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需要借助外脚手架进行施工,故只需外脚手架搭设到地上二层结束即可,总高度为9米,故选用落地式脚手架。

3施工部署

3.1成立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安全生产目标的必然保障,为此工程处成立脚手架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

(项目经理)上官玉明——负责协调工作;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于文星——技术总部署及现场施工总指挥;

组员:

(施工技术员)韩日均——方案编制、技术交底;

(安全员)葛召河、张涛——现场施工指挥、质量检查;

(架子工长)——负责现场具体施工。

3.2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构筑物四周搭设落地式、三层以下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

此架为一架三用,既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同时兼作安全防护。

构筑物±0.000m以下部分基础施工完且周边土方回填完后进行脚手架基础的浇筑,落地式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及进度与主体结构一二层施工进度同步(且比操作工作面高出1.5m),考虑到钢管材料长度尺寸,确定落地式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总高为9米。

立杆距结构外沿0.3m,立杆横距为1.05m、立杆纵距为1.5m,大横杆步距为1.80m。

4搭设方案

4.1构造要求

4.1地基处理

基槽回填土采用素土分层夯实,机械夯实,表面15cm用C15混凝土进行硬化,保证排水坡度。

基础上、底座下设置垫木,其厚度为5cm,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并且在立杆底部设置钢支座。

4.2立杆

立杆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错开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4.3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上,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小横杆上设2根大横杆。

4.4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不大于15cm。

小横杆间距与立杆纵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在两立柱之间等距离设置1根小横杆,最大间距不超过75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离结构外边缘15cm。

上下层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杆处相向布置。

4.5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对于立杆存在较大高低差时,扫地杆错开,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底处延长两跨与立柱固定。

4.6剪刀撑

本工程双排落地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全部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本工程全部在55°左右)。

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节点。

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

4.7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竹芭板。

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

每层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箍绕2~3圈固定。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构造见下图所示。

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

大于15cm,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4.8连墙件

⑴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

⑵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⑶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⑷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⑸连墙件的构造要求: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斜连接;

⑹连墙件的构造要求: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

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⑺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4.9安全防(围)护设施

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目安全网。

密目网采用1.8×6.0m的规格,用网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

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作业层下步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

在架内高度3.6m处设首层平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及1.2m处设有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高的挡脚板。

4.2布置图

架体立面图

架体剖面图

5主管部门相关要求

5.1产品要求

5.1.1产品要求

(1)属于拥有合法企业营业执照的单位正规生产;

(2)该产品已获得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3)有关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产品上应当刻印生产厂家和注册商标;

(4)产品出厂时应当经检验检测,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质量合格证书;

(5)经销单位应当与钢管扣件产品购置单位签订产品质量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

5.1.2脚手架钢管应当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外径为48.3mm,壁厚为3.6mm,其质量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5.1.3扣件应当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5.1.4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5796.2、GB/T5796.3)规定,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应焊接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支托板长×宽不应小于100×100mm。

5.2施工要求

5.2.1钢管扣件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会同劳务分包、产权单位等,在监理单位的现场见证下,按规定对现场钢管扣件进行抽样,填写抽样单并封存样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

复验合格后,本批次钢管扣件方可在施工现场使用。

5.2.2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其质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5.2.3扣件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相关规定。

5.2.4可调托撑现场抽检数量为千分之三,其检查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有关规定。

5.2.5钢管扣件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前,施工总承包企业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劳务分包企业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产权单位负责人等应当按规定对钢管扣件进行联合检查,并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

5.2.6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对钢管扣件按照不同产权单位的进料批次有序分类堆放,安排专人建立钢管扣件现场使用管理台账,记录产权单位、生产厂家、规格数量、进出场时间及使用管理情况等。

5.2.7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力矩板手、游标卡尺和电子秤等常用检测工具。

施工总承包、劳务分包、监理单位等应当按照规定对现场使用的钢管扣件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5.3维修保养

5.3.1产权单位对施工现场返还的产品应当逐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标明检查日期和产品使用次数,合格产品按批次分类入库,不合格产品及时做报废处理。

检查人员应当做好记录,并经产权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

5.3.2产权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每年对钢管扣件进行维修保养,包括除锈、涂刷防腐漆及更换破损零部件等。

5.3.3产权单位应当建立报废淘汰制度,钢管扣件具有下列之一的应做报废处理:

(1)钢管表面有裂缝、孔洞、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的;

(2)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的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3)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大于0.18mm的;

(4)扣件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

(5)可调托撑支托板厚小于5mm,变形大于1mm的;

(6)可调托撑支托板、螺母有裂缝的;

(7)经检测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的;

(8)其他不符合要求的。

5.3.4脚手架应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搭设人员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履行验收签字手续。

脚手架在下列阶段必须进行检查验收:

1脚手架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架体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5.3.5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平整,按规定设置木垫板、钢底座和纵横向扫地杆,排水良好。

5.3.6架体与建筑物拉结杆件应按规范及施工方案的要求规定设置,拉结可靠牢固;拉结点应设明显标志。

5.3.7按规定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必须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

脚手架高度在24m以下的,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脚手架高度在24m以上的,剪刀撑必须沿长度连续设置。

5.3.8操作层脚手板必须满铺,固定牢固,材质应符合要求;操作层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并设置18cm高的挡脚板。

5.3.9架体内每隔两层且高度不超过10m设层间安全平网,距地面3.2m处设首层安全平网,操作层的脚手板下设随层安全平网兜底,安全平网应架设牢固、严密。

5.3.10脚手架的内排架立杆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5cm的必须进行封闭防护。

5.3.11脚手架的各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立杆必须使用专用对接扣件进行对接。

脚手架钢管应均匀涂刷黄色漆,并在脚手架外侧按规定搭设外挑安全平网。

5.3.12开口脚手架的开口处,应在架体的基础部位与架体的顶端部位与建筑物进行拉结,中间每层设置不少于一处拉结点。

6安全保证措施

6.1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6.2.1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硬化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沉陷,基础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能施工。

6.2.2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须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6.2.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6.2.4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取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

6.2.5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6.2.6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

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挂合格牌。

6.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6.3.1结构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支搭完毕后,经项目经理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6.3.2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上不得集中堆放荷载,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6.3.3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1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抛拉措施。

6.3.4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栏杆,防止坠落物体伤人。

6.3.5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6.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6.4.1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

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

6.4.2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

6.4.3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揽风绳、连墙杆及被拆除架体各吊点、附件、电器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6.4.4拆除时应划出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树立警示标志,地面设专人围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6.4.5拆除时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须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6.4.6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6.4.7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

6.4.8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6.4.9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的杆件。

拆除的杆、配件严禁向下抛掷,应吊至地面,同时做好配合协调工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

6.4.10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至地面。

6.4.11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止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6.4.12拆除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靠,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

6.4.13六级风以上(含六级)时停止拆除脚手架施工。

 

附:

脚手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二、脚手架参数

架体搭设基本参数

脚手架搭设方式

双排脚手架

脚手架钢管类型

Φ48.3×3.6

脚手架架体高度H(m)

9

水平杆步距h(m)

1.8

立杆纵(跨)距la(m)

1.5

立杆横距lb(m)

1.05

内立杆距建筑距离(m)

0.3

横向水平杆悬挑长度(m)

0.15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

纵向水平杆在上

横杆上纵杆根数n

2

连墙件布置方式

两步两跨

连墙件连接形式

扣件连接

连墙件截面类型

钢管

连墙件型号

Φ48.3×3.6

扣件连接的连接种类

双扣件

连墙件与结构墙体连接承载力(kN)

80

连墙件计算长度a(m)

0.3

荷载参数

脚手板类型

竹笆脚手板

挡脚板的类型

木挡脚板

脚手板铺设层数每隔(x)一设

每1步设置一层

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kN/m^2)

0.01

实际脚手板铺设层数

3

装修脚手架施工层数

1

结构脚手架施工层数

1

横向斜撑每隔(x)跨设置

5

架体顶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

架体底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

风荷载体型系数

1.271

脚手架搭设地区

山东(省)青岛市(市)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1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kN/m2)

/

地基参数

基础类型

混凝土楼板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g(kPa)

/

垫板底面积A(m2)

0.4

地基土类型

/

(图1)落地式脚手架立面图

(图2)落地式脚手架剖面图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由于横向水平杆上的纵向水平杆是均等放置的,故纵向水平杆的距离为S=la/(n+1),纵向水平杆承受的脚手板及施工活荷载的面积。

qG=1.2×(g+gK1×lb/(n+1))=1.2×(0.04+0.1×1.05/(2+1))=0.09kN/m

qQ=1.4×(QK×lb/(n+1))=1.4×(3×1.05/(2+1))=1.47kN/m

根据规范要求纵向水平杆按三跨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验算,故计算简图如下:

由于纵向水平杆按规范规定按三跨连续梁计算,那么施工活荷载可以自由布置。

选择最不利的活荷载布置和静荷载按实际布置的叠加,最符合架体的力学理论基础和施工现场实际,抗弯和挠度验算计算简图如下:

1.1.11、抗弯验算

(图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4)弯矩图

Mmax=0.406kN·m

σ=Mmax/W=0.406×106/5260=77.19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1.1.22、挠度验算

(图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6)挠度图

νmax=2.937mm≤[ν]=min[lb/150,10]=7mm

满足要求

1.1.33、支座反力计算

最符合架体的力学理论基础和施工现场实际,支座反力验算计算简图如下:

由于支座反力的计算主要是为横向水平杆承受的集中力的统计,故须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V=2.79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VK=1.361kN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由上节可知F=V,FK=VK

q=1.2g=1.2×0.04=0.048kN/m

qK=g=0.04kN/m

由于横向水平杆按规范规定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7)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8)弯矩图

1.1.41、抗弯验算

Mmax=0.984kN·m

σ=Mmax/W=0.984×106/5260=187.10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1.1.52、挠度验算

(图9)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10)挠度图

νmax=2.158mm≤[ν]=min[la/150,10]=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Vmax=5.62kN·m

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R=Vmax=5.62kN≤Rc=8kN

满足要求

六、立杆稳定验算

脚手板理论铺设层数

y=min{H/[(x+1)h],y∈Z}=3

1.1.6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

NG1K=Hgk+y(lb+a1)ng/2+0.0146n/2=9×0.13+3×(1.05+0.15)×2×0.04/2+0.0146×2/2=1.328kN

1.1.7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1

Z=min(y,m)=3

NG2K=Z(Lb+a1)lagk1/2+zgk2la+laHgk3=3×(1.05+0.15)×1.5×0.1/2+3×0.17×1.5+1.5×9×0.01=1.17kN

1.1.83、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NQK=(njgQkj+nzxQkx)(lb+a1)la/2=(1×3+1×2)×(1.05+0.15)×1.5/2=4.5kN

1.1.94、风荷载统计

风荷载体型系数:

由于脚手架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且脚手架背靠建筑为敞开、框架和开洞墙

ϕ=1.2(la+h+0.325lah)d/(lah)+1.2(100-mA)/100-(la+h+0.325lah)d⨯1.2(100-mA)/(100lah)=1.2×(1.5+1.8+0.325×1.5×1.8)×(48.3/1000)/(1.5×1.8)+1.2×(100-2000×0.01)/100-(1.5+1.8+0.325×1.5×1.8)×(48.3/1000)×1.2×(100-2000×0.01)/(100×1.5×1.8)=0.978

μs=1.3ϕ=1.3×0.978=1.271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

立杆稳定组合风荷载时:

取距架体底部的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

连墙件验算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计算时:

取最高处连墙件位置处的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

风荷载标准值:

ωk=μzμsω0=1×1.271×0.45=0.572kN/m2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wk=ωklah2/10=0.572×1.5×1.82/10=0.278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Mw=0.9⨯1.4Mwk=0.9×1.4×0.278=0.35kN·m

立杆荷载组合:

不组合风荷载:

N=1.2(NG1K+NG2K)+1.4∑NQK=1.2×(1.328+1.17)+1.4×4.5=9.297kN

组合风荷载:

N=1.2(NG1K+NG2K)+0.9⨯1.4∑NQK=1.2×(1.328+1.17)+0.9×1.4×4.5=8.667kN

长细比验算:

l0=kμh=1.155×1.5×1.8=3.119m

λ=l0/i=3.119×1000/15.9=196.132≤[λ]=210

满足要求

根据λ值查规范JGJ130-2011附录A.O.6得到ϕ=0.188

则立杆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