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257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docx

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五章人与环境第23课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

 

应用一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表1、表2表示我国人口统计的有关资料。

请据表回答:

表1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

长率(‰)

总和生

育率(个)

1949

54167

36.00

20.00

6.14

1959

67207

24.78

14.59

10.19

4.30

1964

70499

39.14

27.64

6.18

1974

90859

24.82

7.34

17.48

4.17

1984

104357

6.82

13.08

2.35

1994

119850

17.70

6.49

11.21

1998

124810

16.03

6.50

9.53

表2

年份

0~14岁

人口比例

(%)

15~64岁

人口比例

(%)

65岁以上

人口比例

(%)

老少比

(%)

年龄中

位数(岁)

1953

36.28

59.31

4.41

12.16

22.7

1964

40.70

55.74

3.56

20.2

1982

33.59

61.50

4.91

14.62

22.9

1990

27.70

66.72

5.58

20.14

25.3

1997

25.96

67.50

6.54

25.19

29.7

(1)试计算:

1949年的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1964年的死亡率为________;1984年的出生率为______;1964年的老少比为________。

(2)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

这次普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A.掌握我国人口状况和变化趋势

B.为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依据

C.为学术研究服务

D.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请绘制1949~1998年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图。

 

综合表格及所绘图上的信息,试分析和预测我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1可知,1974~1984年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已明显下降,但人口增长率并没有减

少。

从种群特征看,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表2可知,自1964年以来,65岁以上人口比例和年龄中位数呈上升趋势,请提出

假说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15~4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增长比65岁以上年龄组慢,但每个妇女所生孩子数

目保持不变,则人口出生率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中国目前与X国相比,妇女第一胎的平均年龄比X国大,但两国死亡的年龄大体相同。

请据此信息猜测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

还需什么信息才能使您的猜想变得更可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情况下,男女性别比例相等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之间存在下图的正反馈调节。

您认为该如何打破这一循环?

技术也能帮助解决某些问题,试举出控制空气污染的两种方法。

应用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2.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

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

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把过多的未经净化的垃圾直接倾倒到河流中,会使水中的氧气量减少,进而可导致(  )

A.河水的温度降低

B.河水中矿物质浓度降低

C.河水中有氧呼吸的水生生物量增加

D.河水中无氧呼吸的水生生物量增加

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4.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6.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7.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8.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原材料制成的燃料。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学燃料低11%~53%。

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多选)(  )

A.减少空气污染B.缓解温室效应

C.不可再生D.减少酸雨危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

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___。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_乙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10.某些养鱼户在养鱼过程中经常撒入一定量的化肥,这样有利于鱼类快速生长。

但另一些养鱼户在向鱼塘中加入化肥几天后,发现池水变绿随后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一定量化肥能促进鱼类快速生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些养鱼户加入化肥后池水变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该现象有人要设计实验探究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是否与化肥有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过程:

供选实验材料:

裸藻培养液、滴管、酵母菌培养物、试管及试管塞、试管架、玻璃标记笔、浓度为0.05mol/L的陈化肥水、陈自来水、浓度为0.1mol/L的陈化肥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

①实验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a.取3支试管,标号为A、B、C,分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各试管均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振荡试管多次进行观察。

d.各试管置于相同的适宜光照下,每隔一定时间重复c过程。

③结果预测及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陈化肥水不能促使藻类快速生长繁殖,化肥不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课时 章末复习答案

规律方法应用

1.

(1)16.00‰ 11.50‰ 19.90‰ 8.75%

(2)2000年11月1日零时 ABCD

(3)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图如下

持续缓慢增长达到平衡期,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结构呈老龄化趋势 应考虑计划生育问题、解决老龄化问题、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以及恢复并保持正常的性别比例等

(4)种群幼体数(0~14岁)(生殖前期人口数)仍较多,种群呈增长型,有强劲的内在增长势头;另外死亡率并未急剧增长

(5)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

(6)总体会下降 参与生殖的人口百分比下降了

(7)X国人口增长率更大 如果已知两国生育年龄人口百分比,则假说更有说服力 男性产生分别含X和Y染色体的两种等量精子,它们与卵细胞的受精机会相等

(8)人口减少和资源需求下降。

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纸张等资源的不必要消费(或资源再生);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能量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的能源等。

解析 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可用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表示;1964年老少比计算为:

3.56/40.70=0.087=8.75%。

进行人口普查主要是了解我国人口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等服务;当然随人口数量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也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规律总结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需要用到的知识很多,需注意:

①种群特征研究和人口普查的意义;②与种群有关的数值计算;③将数据转化为图像的能力;④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关系;⑤生男生女的原理;⑥应用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解决环境染污问题。

2.

(1)调节水流量 控制洪水(蓄洪抗旱) 净化水质

(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3)抵抗力 (4)自我净化能力 溶解氧量下降 有毒物质增加

解析 

(1)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能补充地下水,是天然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水流量、控制洪水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2)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无论湖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多么强,当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自身净化能力,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就会遭到破坏。

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湖水中溶解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造成鱼类死亡。

规律总结 地球上所有的植食性昆虫、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遗传多样性,即为基因多样性,而基因多样性取决于DNA分子的多样性。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是不同的。

基因又通过转录和翻译,将其多样性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上,使其变化多端,进而反映出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而逐渐形成的。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课后作业

1.B [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偏多,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2.D [水中的氧气量减少,导致河水中有氧呼吸的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河水中无氧呼吸的水生生物量会增加。

]

3.A [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此,人口增长也不需要更多耕地。

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使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从而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恶性循环。

]

4.D [回填土壤,可以为生态提供丰富的非生物条件(如矿物质);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因此要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食性昆虫。

不能轻易引进外来物种的原因是外来物种可能给当地带来重大的生态灾难;B项片面地理解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应该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使得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尽快地恢复;经济农作物种类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

5.C [生物多样性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

6.C [引种应慎重,不能随意引种,否则可能会引发生态危机;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不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野生动物园有利于濒危动物的繁育。

]

7.ACD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溶解氧越少,因为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时消耗氧气。

]

8.ABD [植食性昆虫油和动物油脂的元素组成是C、H、O,制成燃料燃烧后,可以减少有害气体SO2、CO的排放,而CO2能被绿色植食性昆虫吸收,减少酸雨危害和温室效应及空气粉尘颗粒,所以ABD正确。

]

9.

(1)无机盐 光 氧气 

(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 大于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 (3)蓝藻 浮游动物 鱼

解析 蓝藻的大量出现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一代的藻类等生物利用。

大量的蓝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放出大量CO2,导致水体pH下降。

生物体可通过食物链使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积累,最终伤害到人类自身,这就是生物富集作用。

10.

(1)能促进鱼的食物藻类快速生长

(2)加入化肥太多

(3)①化肥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

②a.加入等量的陈自来水、0.05mol/L的陈化肥水、0.1mol/L的陈化肥水

b.等量的裸藻培养液(1~2滴)

③a.三支试管中水质相同

b.如果从A→B→C,三支试管中的绿色逐渐加深化肥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

解析 因化肥中含有N、P,会促进鱼的食物藻类快速增长,从而增加鱼的产量,但加入过多会导致藻类繁殖过快,水中氧气不足,导致鱼类死亡。

该题为实验探究题,实验结果可能会有两种,分别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实验假设是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实验步骤中要注意对照原则和平衡无关变量原则。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属于群落结构的内容。

答案B

2.(xx·广东)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解析由于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a、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C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项错误。

答案A

3.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

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

D.丙不属于食物链

解析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答案B

4.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B.②③

C.③④D.②⑤

解析硝化细菌是生产者;菟丝子是消费者;蜣螂是分解者;分解者也是异养生物。

答案A

5.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解析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由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

因此A项正确。

答案A

6.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A突然减少,则D的数量会

()

A.增加B.减少

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解析A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它是该食物网中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该食物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它的减少必然使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都减少。

答案B

7.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

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答案A

8.下面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③④B.②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