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431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docx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

 

辽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

2010年4月20日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面临由规划发展走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大转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精神,即“完成——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

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从解决问题入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落实胡锦涛主席关于“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的指导。

避免教师教育思想陈旧和知识老化,教育方法僵化现象的出现;我们不仅要注重大批的专业教师,不仅要重视在职教师的进修和培养,而且更重视的是提高教师的接受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根据教育事业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就必须进行超前教育。

这种职业特征也需要教师能及时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以保持教师的新鲜活力。

结合我校进入国家中等职业示范学校的行动计划,和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分析,现拟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如下:

一、教师队伍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师队伍现状

截止到2011年7月学校专任教师175人,其中基础课教师55人,

专业课教师86人,实习实训课教师34人。

专任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之和1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68.6%,三年在校学生平均人数4168人,生师比为19.86:

1

学校在编专任专业理论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09名,占专业课教师人数的比例为90.83%。

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38人,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7.84%。

学校专任理论课教师141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含研究生学历)的131名,占专任理论课教师的比例为92.91%;硕士研究生学历的11名,占专任理论课教师的比例7.8%;专任理论课教师中正式聘任高级职称的38名,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7%。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不合理,50—59岁较少,40—49岁较少,23—39岁较多,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教师约占60%,男教师占40%.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合理,高级讲师职称、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偏高,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较少。

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理论教师与公共基础课教师比例失调,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师较多,专业理论教师较少。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级实习实训教师较少,除厂矿聘请的专职教师数量较多,且教学管理能力较差。

2.理实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们急需理实一体化教师,既能讲专业理论课又能讲实习实训指导课。

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达到骨干教师水平。

骨干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达到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水平。

缺少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培训,缺少在企业中、煤炭行业中、全国职教中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所以需要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理实一体化水平。

3.教学创新、教育科研、基础服务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创新是需要雄厚教育理论和艰辛创新实践做支撑,这一方面教师培养培训面窄,缺乏深度及成果。

教师多数具备一般的教科研能力,能承担省市、行业内、国家级立项课题的教师较少,在中国《煤炭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企业改革与管理》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较少。

参加企业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少,能为企业生产技术服务,为企业管理出点子的教师较少。

学校很需要教学创新、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综合能力强的“领军人物”。

4.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程度有待提高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是中等职业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

有效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结合,老教师做的不够,年轻教师做的较好。

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结合的效果还尚未尽如人意。

因为提高教育、教学、教管、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未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所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5.青年教师、教管人员的基本功有待提高

青年教师要练两个基本功:

一是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接受能力。

二是对学生管理能力,如了解指导学生的能力、与教管人员沟通能力、班级管理能力。

教管人员需要学习教育管理理论,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德育工作能力等。

6.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统筹安排,具体指导,计划落实不到位。

教师学历提升培训积极性不足,缺乏教师培养培训的激励机制,教科经费、培训经费不足。

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手段陈旧,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二、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本着“教师为本,培训先行”的理念,以国家中管职业示范校教师的标准进行教师队伍培养培训,通过引进人才,增加培训投入,强化对教师培训等手段,使我校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学历层次大幅提高、“双师型”教师数量稳步增长。

(二)建设原则

1.按需培养,实事求是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分析,合理安排教师培养培训计划;遵循培养培训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2.提升素质,工作创新

教师队伍建设,要进行教师道德素质、理论素质、能力素质的提升培养培训,从而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教改教研工作中有创新思维、有创新行为、有创新成果。

3.全员培训,保证质量

从一般教师,到骨干教师,到专业带头人,到教管人员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然而每一个群体的培训都要保证培训的质量。

三、建设目标及方法

(一)建设目标

为了实现“一流的技工出一流的产品”的教育教学效果,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理实一体化、教研一体化、教学现代化,富有合作、创新、服务精神的一流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

理实一体化教师

通过有计划、分阶段培养和引进,理实一体化教师占学校在职专业教师总数的85%左右。

目标2:

一专多能教师

通过自学和培训的途径,根据老师的爱好和特长等具体情况,学校鼓励公共基础的老师跨学科任课,一个人能讲二到三门课程,一专多能教师占公共基础课教师85%左右。

目标3:

硕士研究生

学校鼓励年轻教师读研究生,通过自找高校,或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有计划培养年轻教师完成学历进修。

三年之后研究生比例达到20%。

目标4:

企业兼职教师

建立较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占主要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教师比例达25%以上。

目标5:

专业带头人

培养现有采矿技术、测量工程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机电技术应用、矿山机电(综采电气设备维修)、矿山机械运行与维修(煤矿机械维修)等专业群的专业带头人8人,计划培养公共基础课、企业管理专业到头人2人。

目标6:

骨干教师

培养骨干教师4人,教研室骨干教师15人。

目标7:

新教师引进

根据学校专业发展需要,每年引进有四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男性新教师5-7人。

目标8:

技术服务

以煤炭专业为依托,每年参与企业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不少于2个。

目标9:

出国培训

每年出国培训2-5人。

目标10:

教研员培养3-5人

(二)建设方法

教师队伍建设方法有许多,本规划主要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讲座与实训相结合、参加与体验相结合、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出国培训相结合等方法。

四、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建设内容

1.师德师风

《教师法》第一条强调教师的第一资格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其次才是“业务素质”。

聘请职教专家学者,开办师德师风文化讲座。

在校内开展师德师风竞赛活动,树立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标兵等。

每年举办一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经过三努力使教师师德师风达标率在98%以上。

2.教管人员

根据学校发展需求,适当时机学校教学管理采取部系制,成立教务处,通过引进、提拔、等培训方式进行教务处长、系主任、教务干事等教管人员培养培训工作。

组织一支精干、高效、实用的教管人员队伍。

3.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

学校每开设一个专业,都要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

学校现在每个专业带头人人数不多,每年要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3名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物2人。

做好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新老接替工作。

4.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提高,对于改善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至关重要。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论坛、校际交流、企业技术服务等培养培训骨干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和实践技能,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引入约束和激励机制,以竞争优选方式分批精选一批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对象,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跟踪管理制度。

5.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分为三个层次:

新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根据需求每年引进新青年教师3-5人。

新青年教师上岗前必须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训练,经考核或鉴定合格后方可聘任上岗。

个别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经二年内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2-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每月组织教师利用4学时时间到校内实训车间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训练,定老师定项目,由指定实训中老年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尽快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通过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建设、到现代化企业实践到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学习等途径进行培养培训,切实提升他们专业水平与动手能力,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6.教科研人员

建设学校教科研队伍,聘请职教专家,开办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更新教育教学概念、树立新思想、新理念培训,充分发挥学校督导室、教研室的功能,开展专业建设、精品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教学模式等研究活动,培养专业、学科教研员。

通过省市、行业、国家立项课题研究,教研员进行课题培训,提升我校教研员队伍的素质,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委员会,扩大专业带头人,教研员的名额。

7.企业兼职教师

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管理,进行教学制度、教学理论、方法业务培训,建立较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一批精通煤矿四大机械、电气运及维修技术工程师、技师长期兼职,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一批专业技术、高级技师、工程师为学顶岗实习临时指导教师,弥补我们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

聘请煤矿企业专家与高级技师、企业培训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每学期聘请15名左右,煤矿上“首席员工”、“技术标兵”、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为在校技师生进行技能培训与专题讲座。

8.理实一体化教师

学校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升到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广理实一体化教学,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聘请企业总工程师、能工巧匠来校给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讲课;派专业课教师到现代化煤矿、现代化工厂学习,提高他们动手能力;派实习指导教师到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学习,提高他们专业理论水平;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改项目,提高他们为企业技术服务的能力;鼓励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并获相应的证书,提高他们的任课能力。

从而推动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师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9.一专多能教师

通过组织培训、参与基地建设、学历进修等办法,有目的的培养文化课教师转型为专业课教师,建复合型教师团队。

这种建设是历史的产物,成本太高,又不科学。

现在学校提“一专多能”教师的培养,即以一个核心专业为主,向边缘专业发展,主要是对公共基础课教师培养。

公共专业老师能讲一二门基础课,基础课的老师能讲几门公共课。

这样培养是科学的,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

学校需要加大这方面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二)建设措施

1.素质提升

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在这方面下决心、花大力气,不断提高自己,拟定个人素质提升五年计划,学校要创造条件帮助老师实现个人计划。

从强烈的责任感、掌握必要的知识、具有教育能力、良好的个性修养、信守教育道德等五个方面考核每个老师。

定期总结表彰先进典型,以使全体教师素质的提升。

2.学历提升

学校专人教师本科比例已经达到,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结合国家开展的中职教师研究生培养工程,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学习、脱产学习、非脱产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学历。

并依据教师培训制度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专业教师学历进修提供平台。

3.厂矿实践

学校已经制定专业课老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定期到厂矿实践制度,体验现场工作环境,学习研究厂矿的新技术、新工艺,实践教师期满后,要写出5000以上字数的企业实践报告。

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定期脱产到厂矿定点实践。

鼓励管理教师、培训教师、党校教师到企业搞调研,并写出3000字以上调研报告。

4.专业发展

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教学任务的需求,学校专任教师发展设计的基本架构是三年内要实现“专任教师专业发展四化”即理实一体化、一专多能化、教学现代化、教育科研化。

通过自主学习、校本教研、公开课、说课比赛等形式,促进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5.现代教学

学校计划三年内全面推广现代教学,即将信息技术与本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

学校给每位专任教师购买一部笔记本电脑,聘请计算机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指导专任教师独立制作本专业多媒体教学课件,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掌握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技术。

要求每名任课教师上交一份所教课程的某一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软件作品,将考核结果公布于校园网站,并对优胜者给予物资奖励。

每学期通过开展课件比赛、电子教案比赛、现代化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推动学校现代教学的普及。

6.教研开发

实施教研兴校战略,立足校本研究,追踪教育热点,关注教育难点,培育教育亮点。

结合本校教学和煤炭行业教学实际,进行校本教材研发、校本课题研发、校本说课研发等,推动学校教研工作深入发展;进行课件研发、教学设备研发、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研发、精品专业建设研发等,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进行市场预测研发、办学机制研发、人才培养核实研发等,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7.技术服务

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企业对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和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第二,学校鼓励教师下矿实践,与企业技师、工程师交朋友,共同参与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改项目,并提供努力支持。

第三,学校开放采矿、测量、通风等实验室,为矿上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实验及数据。

第四,各专业教研室,以专业带头人为首组成专业技术团队,为企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

第五,学校安全培训中心,组成煤矿安全技术专家团队,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安全技术咨询,为煤炭企业安全技术中心,提供师资培训服务。

五、建设保障

(一)组织保障

1.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规划、培训进度、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和经费预算等。

2.成立以专业带头人为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组,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工作,项目组成员由企业技术骨干、专业课骨干教师、实习实训课骨干教师组成。

(二)制度保障

1.为保证师资队伍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

2.成立专业管理团队,制定师资队伍项目建设实施过程进行辅导、考评和指导等制度。

(三)资金保障

学校财务建立师资队伍专项资金账目,按师资队伍建设投资规划,搞好资金预决算方案,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