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566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题

―、选择题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基因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等位基因分离

D.子代出现不同表现型的分离比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不是基因型分离,A错误;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不是非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C正确;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不是子代出现不同表现型的分离比,D错误。

故选:

C。

2.孟德尔利用纯种高茎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D.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

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既进行了正交实验,也进行了反交实验。

【详解】A、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既进行了正交实验,也进行了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A错误;B、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既进行了正交实验,也进行了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地要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B错误;C、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C错误;D、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D正确。

故选:

D。

【点睛】易错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明确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中既有正交也有反交;

人工异花传粉过程,记住该实验中要对母本去雄,再授予父本的花粉。

3.在一个人为组成的高茎豌豆种群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

3,让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

1B.5:

1C.9:

3:

3:

1D.13:

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用D、d表示,则亲代高茎的基因型均为Dd:

DD=3:

1,3/4Dd自交,后代矮茎的比例为3/4×1/4=3/16,高茎为13/16,因此后代中高茎:

矮茎=13:

3。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4.在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情况下,ddEeFF和DdEeff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A.5/8

B.3/8

C.1/12

D.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双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

ddEeFf(隐显显)和DdEeff(显显隐),要求子代性状表现性与两个亲本相同,可一对一对等位基因分别计算即可:

双亲ddEeFf×DdEeff子代性状与第一个亲本相同,出现隐显显出现的比例:

1/2×3/4×1/2=3/16,双亲ddEeFf×DdEeff子代性状与第二个亲本相同,出现显显隐出现的比例:

1/2×3/4×1/2=3/16,所以子代性状表现与两个亲本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3/16+3/16=3/8。

故选:

B。

5.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亲本红花与白花杂交,子一代全是紫花。

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红花、紫花、白花之比为1:

2: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红花是显性

B.白花是显性

C.紫花是显性

D.不能确定哪种性状是显性或隐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子一代全开紫花,子二代中红花、紫花、白花之比为1:

2:

1可判断,紫花为杂合子,红花可能是显性,可能是隐性;白花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

【详解】根据子一代全开紫花,推断紫花基因型为Aa,子二代中红花、紫花、白花之比为1:

2:

1可判断,紫花为杂合子,红花可能是显性,可能是隐性;白花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所以不能确定哪种性状是显性或隐性,故选D。

6.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均会出现的是

A.细胞均具有周期性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B正确;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

B。

7.下列4个图中,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的图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A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图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图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图C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得以体现,故B正确。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判断步骤:

8.现有高茎(D)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

高茎有芒:

矮茎无芒:

矮茎有芒=3:

1:

3:

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DdBB×ddBbB.DdBb×DdbbC.DdBb×ddBbD.DdBb×ddB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后代中高茎无芒:

高茎有芒:

矮茎无芒:

矮茎有芒=3:

1:

3:

1,即后代无芒:

有芒=3:

1,即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又由于后代中高茎:

矮茎=1:

1,符合测交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

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9.下列细胞在分裂时,会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细胞的是

A.初级卵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大小不同细胞,其它细胞都均等分裂,所以极体、次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细胞,而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会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细胞,即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考点:

减数分裂、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

10.基因型为AaBbCc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精子类型分别有()

A.8种、8种

B.16种、8种

C.1种、2种

D.2种、1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

【详解】

(1)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因此只有1种基因型;

(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但只要2种基因型;因此,基因型为AaBbCc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精子类型分别有1种和2种。

故选:

C。

【点睛】易错点:

明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共2种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种卵细胞。

11.图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细胞中染色体为单数,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详解】图中染色体为单数,且表示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所以细胞已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不能为卵原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A、B错误;该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染色体数为3条,无同源染色体且含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因此该细胞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若为卵细胞,则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

C。

1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红眼果蝇交配,F1表现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1的雌性个体全是杂合子

B.控制白眼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

C.亲本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D.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可知,雄性中才有白眼,与性别有关,因此控制白眼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雌性)、XBY(雄性),后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XBXB,有纯合子和杂合子,故A错误,BC正确。

控制果蝇眼色的等位基因存在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考点:

伴性遗传

13.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分裂,图中1、2、3、4为染色体,A、a、B、B为其上的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该细胞的生物为高等动物雄性个体

B.图中1与2互为姐妹染色单体

C.图中a可能来源于交叉互换

D.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染色体1和2大小相同,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染色体3和4大小相同,是另一对子染色体,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细胞质均等分裂,判断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该生物为高等动物雄性个体或雌性,A错误;B.图中1与2由着丝点分裂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图中a与其他部位染色体颜色不同,可能来源于交叉互换,C正确;D.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AB、aB共2种配子,D错误。

故选:

C。

1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有少数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是

A.R型细菌DNA

B.S型细菌DNA

C.S型细菌蛋白质

D.R型细菌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保持活性,可以使部分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15.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査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成分是

A.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C.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C=G,则这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可表示

,可见它的其他组成应是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名师点睛】一个脱氧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的脱氧核糖、一分子的磷酸和一分子的含N碱基,连接两个互补碱基之间的是氢键,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与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配对形成氢键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6.某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20%,则胞嘧啶(C)占全部碱基的

A.80%B.40%C.30%D.2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所以C的比例为:

50%-20%=30%

考点:

DNA分子结构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下列相关知识点:

双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链组成的,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相等,A+C=G+T,即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17.下面是四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平面结构部分模型,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A、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B、脱氧核糖应位于磷酸基团与含氮碱基之间,B错误;C、DNA分子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内侧为含氮碱基,C正确;D、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3号碳连接,连接点不对,D错误。

故选:

C。

18.某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则与这种遗传病遗传特点最匹配的家系图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柱形图显示:

患者均为男性,说明该隐性遗传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图A中的母亲、女儿和儿子均患病,父亲正常,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图B显示,母亲和父亲均正常,其女儿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图C中,母亲和父亲均正常,其儿子患病,据此可判断,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图D中的母亲和父亲均患病,儿子正常,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错误。

19.—个双链DNA分子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0%,那么另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是

A.23%B.24%

C.26%D.28%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G%=(G1%+G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已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即A%=27%,则T%=A%=27%,G%=C%=50%-27%=23%.由已知其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0%,即G1%=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G1%+G2%)÷2,所以另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该链的碱基的比例是G2%=23%×2-20%=26%。

故选:

C。

20.在肺炎双球菌感染老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注射R型细菌后,老鼠不死亡

B.注射S型细菌后,老鼠死亡

C.注射R型细菌及热处理

S型细菌后,老鼠不死亡

D.注射S型细菌及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老鼠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2.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详解】A、活的R型菌无毒,注射到小鼠体内,不能使其患病死亡,A正确;B、注射S型菌后,活的S型菌有毒,并导致老鼠死亡,B正确;C、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菌体内的转化因子(DNA)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活菌,故老鼠死亡,C错误;D、把加热杀死的R型菌和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虽然不能发生转化,但S型菌有毒,故老鼠患病死亡,D正确。

故选:

C。

21.将大肠杆菌放在15N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使其DNA中所有的氮均为15N。

然后将其转移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代,在第3代大肠杆菌DNA总量中含15N标记的DNA占

A.l/8B.1/4

C.l/2D.3/4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的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个;

③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为2n+1条;

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为2条;

③新合成脱氧核苷酸链为(2n+1-2)条。

【详解】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若干代,子代的大肠杆菌的DNA中的N均为15N;把被15N标记的一个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后,则子代中含有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为2个,总共产生子代大肠杆菌为2n个;连续培养三代,在第三代大肠杆菌DNA总量中带有15N标记的DNA占2÷23=25%。

故选:

B。

22.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转化途径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在生物学研究中,用于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来源和二氧化碳的转移途径等方面;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卡尔文循环中用放射性碳元素标记二氧化碳探究碳元素的转移过程,A正确;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与R型活菌培养,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用15N或32P标记DNA可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

C。

23.白菜与萝卜的核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比值可能不同的是

A.A/T

B.C/G

C.(A+T)/(G+C)

D.(A+C)/(G+T)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碱基对。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故选项ABD的比值均为定值1,而选项C的比值在白菜与萝卜细胞的DNA分子中不同,ABD错误;C正确。

故选:

C

【点睛】易错点:

DNA多样性及其特异性均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多样性指DNA中碱基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特异性指不同生物的DNA碱基有特定的排列顺序。

24.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1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h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8,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4hB.2h

C.1.6hD.1h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总DNA分子的比例为1/32则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得到64个,复制6次得到的;复制6次耗时6小时,则分裂周期是1小时。

【详解】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形成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链的DNA为2个,则2/2n=1/8则n=4,说明细胞分裂4次,则细胞周期=8÷4=2小时。

故选:

B。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计算出复制的次数,进而进行相关计算。

25.动物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位于

A.DNA和mRNA上

B.DNA和tRNA上

C.mRNA和tRNA上

D.染色体和核基因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密码子:

(1)概念:

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

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

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遗传信息:

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及以上分析可知,遗传信息位于DNA上,指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密码子位于mRNA上,是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

A。

【点睛】易错点:

注意密码子中有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编码氨基酸,起始密码是与核糖体结合的位点。

26.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A.基因的遗传规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是中心法则:

考点:

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7.若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

A.120个B.240个

C.360个D.720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

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