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650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学内容:

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

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3.教学媒体: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4.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和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5.学习过程:

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6.教学过程:

是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7.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8.实验法:

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9.访谈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

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

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5.人格:

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6.自我意识:

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7.认知方式:

又叫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8.认知过程:

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9.性格:

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广义的):

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

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连锁学习:

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

4.概念学习:

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5.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起重要作用,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6.尝试-错误说:

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联结学习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

据此提出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三条学习规律。

 

7.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8.完形-顿悟说:

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等人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不是盲目尝试,而是对情境的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的过程。

9.认知-结构说:

是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0.意义学习:

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1.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

3.学习需要: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心理状态。

其主要体现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愿。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

4.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二者不能等同。

学习目标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期结果是以观念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

因此,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的个体头脑中的反应。

5.成就动机:

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6.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7.问题情境:

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

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简称倒“U”曲线。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正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负迁移:

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水平迁移:

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5.垂直迁移:

也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6.顺向迁移:

指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7.逆向迁移:

指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的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

8.一般迁移:

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9.具体迁移:

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10.定势:

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1.知识:

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符号学习:

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符号学习的内容是词汇学习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和事实性知识。

3.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4.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必须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

5.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上位学习:

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7.并列结合学习:

是指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8.直观:

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9.实物直观:

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10.模象直观:

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11.言语直观:

是指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12.概括:

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13.遗忘: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14.变式:

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5.组块:

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1.技能:

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3.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4.操作定向: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5.操作整合: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6.操作熟练:

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原型定向:

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8.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第八章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复述策略:

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3.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4.组织策略:

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问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组织策略对认知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简化、系统化和概括化上。

5.元认知:

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对认知过程的知识与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6.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7.元认知计划:

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8.程序化训练:

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

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9.完形训练:

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10.合作学习模式:

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

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理解问题:

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4.算法式:

是指将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方法都算出来的方法。

5.问题空间:

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6.功能固着:

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7.创造性:

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8.发散思维:

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法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一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道德行为: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4.从众:

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

5.服从:

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可能是由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6.认同:

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眼一一致。

7.内化: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观察学习:

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第一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儿童多动综合征:

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

3.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4.心理测验:

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

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5.观察法:

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

6.强迫行为:

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7.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8.行为塑造法:

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9.全身松弛法:

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10.系统脱敏法:

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朴首创。

11.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第一十二章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2.价值概念化:

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形成个人对同类内容的一致看法。

3.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4.任务分析:

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

“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逐级排列出来。

5.指导教学:

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团体教学。

6.发现教学:

又称启发式教学,是由布鲁纳明确提出的,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7.情境教学:

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8.合作学习:

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9.个别化教学:

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0.程序化教学:

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11.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称,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第一十三章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

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群体:

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3.正式群体:

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

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

4.非正式群体:

指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5.合作:

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二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6.竞争:

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7.问题行为:

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8.人际交往:

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9.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0.课堂纪律: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第一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1.教学评价:

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数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形成性评价: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

3.总结性评价:

或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常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

4.常模参照评价:

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

5.标准参照评价:

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6.配置性评价:

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通过配置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

7.诊断性评价:

有时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

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8.正式评价:

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9.非正式评价则:

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10.填空题:

是呈现给学生一句或一段不完整的话或者直接提问,要求学生简要做答。

11.论文题:

是指要求学生用文字论述方式阐述相关观点的题目,回答字数可以从几段到几大页不等。

12.问题解决题“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目标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13.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14.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15.区分度:

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6.案卷分析:

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案卷分析。

17.教师自编测验:

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18.晕轮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总体印象影响到对论文题目的评价。

19.教学测量:

借助予学业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

 

第一十五章教师心理

1.教师素质:

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

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

它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个性修养、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教学经验、组织能力、行为效能等方面。

2.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正确的教育观念、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知识基础、较高的教学能力、适宜的教育行为。

3.教师角色:

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

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4.教师威信: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5.组织化观摩:

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

6.微格教学:

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7.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它是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