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742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9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019年青岛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2——73页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2、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感悟数学来自生活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的。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梯形、圆形纸片,准备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孩子们,咱们今天的教室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什么相同的地方?

2、通过刚才的谈话,展示了咱们班同学在学习上的一大优点。

那就是特别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你看,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咱们教室与以前的不同之处,然后又很快找到了相同的地方。

其实,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要用到很多的数学方法,待会儿,在我们的学习中可能还要经常用到这种方法,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孩子们,有信心吗?

一、引入课题

1.老师这有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月饼。

要分给两个表现优秀的同学,该怎样分才公平?

(学生口述后,幻灯片演示)每人应该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2.一个月饼怎么平均分就一样多呢?

每人分多少?

引出“一半”。

3.师:

从中间切开是吗?

老师来试试好不好?

好,注意观察,是这样吗?

用手指一指,这月饼的一半在哪里?

4.师:

(拿起一半)有同学指这块是月饼的一半,(用手指另一半)那这一块呢?

5.师:

小结:

这就是说,我们只要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月饼的一半。

是不是?

6.“一半”用符号怎么表示?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一半画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由想象,进行创造)

同桌展示、交流。

(重点讲画图形式、分数1/2)

7.引出分数:

表示一半的符号有很多,在数学上,一半就可以用1/2来表示,(板书1/2),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语言描述分数

通过刚才平均分月饼的过程:

谁能用数学语言说一说分的过程。

跟随学生的语言描述,在黑板上贴: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

是随便分的吗?

(不是!

强调:

平均分)

2.操作学具,认识分数

刚才我们认识了月饼的

,请你拿出长方形纸,你能想个办法用这张长方形纸片表示出它的

吗?

把这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把它的

涂上颜色.比比看,谁的动作最快!

3.集体交流:

不同的几种折法:

A、横折B、竖折C、对角线折

注意:

说清是怎么样折的,哪一部分是这张纸的

老师做了一份,看看与你想的一样吗?

(出示下图)再看看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吗?

小结:

投影展示三种不同折法.

师:

刚才你已经发现,同样一张长方形纸,咱们可以用3种方法对折,显然这三种折法各不相同对吧?

那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之处呢?

师:

为什么折出部分都能表示

?

师:

这样看来,怎么样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指着板书)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小练习2

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

为什么?

第3个用哪个分数表示?

板书:

1/3

4.你还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几分之一。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自己创造出一个几分之一来,并涂上颜色。

选择有代表性作品交流。

学生说得不准确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指正。

(展示:

学生创造出来的几分之一)

5.继续创造几分之几。

同学们,如果在刚才创造的几分之一的这个基础上再多涂上几份颜色,涂上2份、3份…5份,那你又能创造出一个几分之几来呢?

动手试试看。

完成的同学请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重点理解:

如5/8里面有几个1/8?

教师及时评价表扬,学生评价,展示者自评。

(板书:

学生创造出来的几分之几)

6.学写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咱们刚才认识的(学生创作出来的所有分数)像

……这样的数都叫分数。

板书:

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

怎样写呢?

为例,老师边书写边解释。

1……分子(3).剩下这个叫?

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

(1)这短横叫什么?

它表示平均分

2……分母

(2)这个呢?

分母是2,就表示平均分成2份

记住了吗?

这样,咱们找个分数,你能快速说出下面分数的分子,分母吗?

的分子是——分母是——

的分母是——分子是——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写分数

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吗?

()()()

2.下面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些分数?

法国国旗五角星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困惑?

分母和分子其实就像母子关系,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五、看课本72页内容。

人体中的分数

其实,除了这些画面能联想到分数。

你知道吗?

在我们人体中也能找到分数。

不相信?

我带你一起来找找,好吗?

A胎儿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胎儿发育成长而来的,我们先来看一看胎儿的图片。

(出示胎儿图片)他身上有什么分数呢?

注意观察,这是头的高度,往下看,发现了吗?

头部的高度大约是整个身高的几分之一?

B婴儿

出生后,他就不叫胎儿了,叫什么?

(出示婴儿图片)再看看,婴儿的头部是整个身高的几分之一?

C成人

长大后,一个成年人,(出示成年人图片)头部还会是整个身高的

吗?

有眼力,会是多少呢?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一个成人的头部是整个身高的几分之一?

知道吗?

如果一个成人的头部占整个身高的

的话,这可是一副标准的模特身材,象我,如果能再长高3-4厘米的话,也可以称的上模特身材了,喜欢模特身材吗?

那就希望我们同学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人人争取长个模特身材,好吗?

师总结:

同学们说的真不少。

对,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进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教学反思:

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这次讲的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

  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

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月饼分给2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多少?

”学生很快的答到“平均分”最公平。

苹果、矿泉水很快能平均分开了。

但是1个月饼如何平分呢?

引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得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引出新课“分数”。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感受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分数的形成过程,把原本复杂、抽象的东西变得到简单、直观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时我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做数学”的体验,教学用的时间过长,各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等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附送:

2019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

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

”“1千克有多重?

”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

5课时

信息窗一:

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

再借助生活实物,如:

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

4课时

 

三年级数学学科

学习

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突破措施: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课前

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1、长度单位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一个苹果、一个花生米、一本字典,哪个重,哪个轻。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

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学生置疑:

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体验、操作:

1克有多重?

1)问:

“1克有多重”?

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

(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3)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同学们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

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

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3)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自主练习P6—1、2

2、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

课堂小结

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

学习

内容

6——7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突破措施:

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课前

准备

体秤、生活实物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1、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2、举例说说克、千克的应用

一、导课复习

1、师: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4、你还知道哪些秤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

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

2)一个鸡蛋重50()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2瓶矿泉水重约()

4)7粒黄豆约重()

1、自主练习P8—11

2、自主练习P8—8独立完成,

有两种薯片,一种是净重200g,价格是2.50元;一种是净重150g,价格是2.50元。

你会选哪一种?

为什么?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

学习

内容

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突破措施:

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的学习。

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重,从而认识吨。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1.你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

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

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

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

1吨=1000千克)

(4)提问:

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

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

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

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

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3吨=()千克5000千克=()吨

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

写出几种来.

2、2吨=()千克   5千克=()克

7000千克=()吨  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P7自主练习第6、7题。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

学习

内容

6—9自主练习,复习、巩固吨的相关知识

1、使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难点:

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

突破措施:

通过,填写适当的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转化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同时,通过情境问题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克、千克、吨这几个质量单位。

课前

准备

教学挂图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1、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以“吨”作单位?

2、感悟生活中的“吨”。

1、我问你答。

你能把我说的单位快速转化为“千克”吗

3吨=()千克克=()千克6000克=()千克50吨=()千克

2、排排队(从大到小排)

1)3千克3吨3克

2)2千克2500克2吨1500千克25000克

3、自主练习P7—6(同位讨论解决方案)

4、自主练习P7—7

猎豹体重80()鲸鱼体重34()袋鼠体重30()

每小时跑100()每小时游30()每小时跑50()

调查一下小组同学的体重,想一想大约多少同学合起来体重是1吨?

 

三年级数学学科

学习

内容

P10我学会了吗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难点: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突破措施:

通过一个崭新的情境图,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克、千克、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1、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千克呢?

克呢?

1、师:

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

为什么?

2)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

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

多少个就是1吨了?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实践作业:

回家完成这样的表格:

1千克中大约有多少这样的水果?

物品

苹果

橘子

西红柿

黄瓜

数量

 

 

第二单元: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分5个信息窗,从出海归来——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产品——销售海产品——海产工艺品,包含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

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

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习连乘和带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

12课时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

学习

内容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一)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重难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

突破措施:

运用学具操作

课前

准备

教学挂图,数学学具袋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1、同学们,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大海吗?

为什么?

2、1~9的乘法口诀

1.出示主题图“捕鱼归来图”

师:

你都看到了什么?

(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条船?

生列算式:

40×2=80(条)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80是怎样求出来的?

用学具摆一摆,理解算理再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小练习:

自主练习2

10——×4——(40)——×8——(320)

20——×2——()——×6——()

30——×3——()——×7——()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理)

(3)200千克鱼,能卖多少钱?

生列式:

200×4=800说算理

(4)小练习:

300×37×100(指名说算理)

(5)买6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