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0045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docx

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一、小苗的诞生

关键是实验方案设计:

1、单因素实验控制:

如,温度(阳台、室内、冰箱冷藏室),水(无、打湿、少量水浸泡、淹没)。

一定要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其他条件不一样,能不能搞清楚是什么条件影响了种子发芽?

2、实验简单,切实可行

二、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提倡观察现实状况下的土壤:

土壤是分层的,上层的是有枯死了的树叶的黑色土壤,下层黄色的土壤不肥沃,等等,不必要知道三种土壤的名称。

我的实践案例:

科学如歌

科学不是一堆堆冷冰冰的原理、规律、事实的物质世界,它是浪漫的,是充满了哲理的、人文的。

当科学插上人文的翅膀时,就宛如美丽的歌。

在一次关于土壤的教学中,我聆听到了这样的歌。

我把学生带到校园角落的大树下挖取土壤时发现,树下堆着一层厚厚的树叶,树叶下是一层富含腐烂了的碎叶片的黑色的腐殖土,黑土下是黄色的粘土。

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他们发现了黑土就是因为树叶等腐烂而形成的,这实际上是找出了腐殖土形成的原因。

然后就是植树活动,男生挖坑,女生收集肥沃的腐殖土,这腐殖土提供的养料能让种下去的迎春花长得更好!

我当时萌发奇想,建议他们试着写个科学小童话之类的短文,把树和土之间的关系融进这童话里!

有个学生写得特别有意味:

大树长得非常非常高,粗壮的树干绿油油的叶子,鸟儿们都喜欢在树枝上跳舞唱歌,赞美大树。

大树便骄傲起来,看不起脚下的泥土,就嘲笑泥土说:

“瞧你黑乎乎的多难看,还让我呆在这里,好难受啊。

”泥土说:

“我虽然难看,却每天都给你营养,是你根的基础,否则你就会死掉的。

”大树一点都不信,使劲从泥土中拔出自己的根来,没想到一下子就倒了,再也站不起来了。

几天过去,没有营养的大树就枯死了,鸟儿们也都飞走了。

大树死了,泥土没了每日在一起的朋友,感到非常孤单,它自言自语说:

“大树枯死了,只剩下我,没有朋友的日子真没意思。

”话刚说完,天下起了大雨,刮起了大风。

那里的黑泥被雨冲走了,露出了黄黄的身子。

过了些日子,有一个人拿着黑泥去种树,小树很快又长成了大树,鸟儿们又飞来了,这棵树跟泥土非常友好,那里又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作者:

武汉大学附小三(4)班宋歌

学生的天真烂漫,连我自己都感觉到难以达到如此境界。

这不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么?

科学如歌,我们会唱吗?

三、怎样使植物长得好

与第一课一样,要注重实验设计,最主要的是变量的控制问题。

用透明的一次性的塑料杯在教室种植,便于管理。

围绕阳光来展开可能最典型,还可以用砂与土来对比(肥料问题),尽可能地使对比实验成功。

如果用发芽试验中的小苗,子叶中的营养会影响结果,所以最好是大一点的小苗。

四、根和茎

比较土豆和萝卜的异同,认识根和茎的区别(节、芽)

根的作用:

1、拔草活动。

比较容易拔出的与不容易拔出的草的根,比较异同(根系发达的不容易拔),由此联系到根的固定作用。

2、吸水试验用书中的方法,教室里进行,放到窗台上,一天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茎的作用:

芹菜比较容易看到红色水上升

五、动物的食物

比较牙齿与爪,多用图片,用Blog也是很好的学习组织形式:

保护动物生存环境:

主要让学生积极分子去搜集资料,然后让你给他们来展示。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一、葵花向阳

1、树林中植物枝条争夺阳光的观察,容易操作。

2、向光性与向水性的实验比较容易操作

3、利用动物趋光性做设计活动可以多给一点时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

二、燕子南飞

关于动物过冬、冬眠与动物迁徙的学习,最好用资料研究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某一动物迁徙的原因,具体分析它生活的环境,27页的动植物冬天夏天的变化比较很有价值,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认真完成。

参考资源如下:

哺乳动物迁徙之王———角马:

猛禽的迁徙:

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

动物世界:

大马哈鱼洄游

三、仙人掌的刺

分析动植物对环境适应的典型案例,并尽可能做观察或实验。

1、仙人掌、水生植物、一般乔木,选取植物体一部分,放在阳光下晒,比较水分丢失情况,比较植物体结构,思考原因。

2、沙漠生物的生存本领研究:

3、了解动物身体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来学习

4、对狐狸的研究很有意义

四、奇妙的护身术

建议先学习专题研究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阅读本课课文,并尝试着回答,激发学生用专题研究的方法去研究动物的护身术,既可以是网上的基于资料收集的专题研究,也可以是对生活中小动物的观察,如草中的小虫子的保护色的观察等。

对于专题研究,不必像书中的那么正规,可以简化一些,关键是易于实施。

不过,记录一定要做严格一些的要求,这是很好的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

第三单元:

人与环境

人对环境的需求—人对环境的影响—和谐相处

人对环境的需求,重点是调查人的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和食物等来自于大自然的什么地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资料学习的方法,改变小环境的试验可以在学校草坪上做;和谐相处,设计环保小方案的活动,辩论赛(恢复捕鲸吗?

可以把这三课结合在一起来学习,用在一张大白纸上划联系图的方式来分析,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会破坏环境,加工运输过程中又会对大自然产生破坏,由此更加完整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并在这完整的关系中寻找环保的方法。

(用概念图软件做课堂演示)

环保科幻故事的创作活动:

●        赵祎:

绿野鲜踪五年级3班

这是许多年前的事,那时广州是个不折不扣的“科技城”。

人们的衣食住行全由电脑操控,就连花草、树木也都是人工合成的,日子可谓是“衣食无忧”。

有一天,这是个寻常而又不寻常的日子,出名的“淘气包”汪小乐闯进了爸爸——科学院汪院士的实验室里。

他东摸西翻,找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有一片荒草地,充满着野性的魅力,蓝天明净得几乎透明。

好美!

汪小乐陶醉了。

小乐不禁想起了现在,科技城里到处高楼林立,到处都能见到机器人,什么都由电脑控制,连花、草、树木的生长速度都不例外,美倒是美,却感觉到缺少了野性与自然。

不经意,照片掉了,汪小乐拾起来,发现这背面的日期很不寻常:

“1983.9.3”。

“老天!

一百多年前啊!

”汪小乐惊呆了。

突然,他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悄悄的驾驶着穿梭机向1983年飞去。

“啪”地一声,飞船着陆了,小乐收起了飞船。

他四周一看,这里到处百花盛开,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松柏树在风中微微摇动着。

汪小乐深吸一口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这时一束强烈的光芒射来。

小乐定睛一看,火红的太阳沿着险峻陡峭的山壁一步步地爬上了天空,顿时,天空与群山都披上了金甲,由天到地,都是一片灿烂辉惶。

过了一会儿阳光渐渐变得柔和了,柔柔的光泻下来给脚下的草坪镀上一层灿烂的金黄;五彩滨汾的花儿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娇媚,松树和柏树沐浴在阳光下,更加苍翠威武;天空碧蓝碧蓝的,静止如水……

小乐往后一仰,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小草如妈妈的手抚模着他的脸庞,身边响起了小鸟的啁啾叫声,那美妙的音津回荡在天地之间。

突然一团毛茸茸的东西从身边跑过,是一只兔子,小乐抱起免子,温暖的气息有如电流般通过他的身体。

正当他在沉浸时,小兔子又突然从他怀里跳了下来,一蹦一跳地跑了。

夜晚,小乐钻进飞船,望着如水的皎月,听着蛙声虫鸣,这是幅多么美丽、多么和谐的音画啊!

小乐被眼前的一切一切所陶醉了,不知不觉进入了梦香。

笫二天,阴雨绵绵,雨中的景色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更加富有情调。

雨水把所有花、草、树、木化作一团水淋淋的美妙的色彩。

汪小乐呆在船舱内,睁着双眼,尽情地享受着雨之情趣。

他不经意地看了看屏幕,顿时吓得脸色发青,他看到了爸爸的飞船正朝自己这边飞过来!

他的爸爸得知小乐私自驾驶穿梭机跑了,简直要发疯了,便驾着飞船到处寻找。

汪小乐正要按“起飞”按钮,又犹豫起来,这里太美了,谁愿意离开呢?

但是,他又怕爸爸追到这里,见到这资源丰富而美丽的地方,他会把这里作为科技城的科学基地的。

因为,科学院正准备要从上一世纪提取更多的资源。

爸爸见到如此美丽的地方,不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么。

小乐无法想像那地皮被钻开、大树被砍倒、动物无家可归的情景。

“不,不能让爸爸来到这儿,为了保护大自然,我必须离开”!

想到这,小乐的双眼模糊了,泪水从脸腮流了下来,他用颤抖的手摁下了“起飞”键。

小乐回到“科技城”见到了爸爸,爸爸怒不可竭,怒骂了一通,小乐眼中充满了泪水。

小乐对爸爸说:

“爸,我知道您为了科技城的发展而焦急。

但您想过没有,人们需要科学的同时更需要大自然给予的一切一切,尤其是绿,正是它赋予人们生命。

试想一下,当阳光射到您的脸上,小鸟的鸣叫在四周响起,微风向您轻轻吹拂,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带着一丝丝牛奶般的甜香和泥土的气息,当您走到柳树下,叶片会轻抚您的头发……”

小乐动情地说着,忘记了一切。

汪院士也被感动了,他的心中也有了一片绿洲……

他们充满深情地在网上展示了一幅幅拍回来的照片。

人们看到这一幅幅充满活力、野性和温馨的画面时,都被深深吸引住了。

他们感叹着、惊讶着!

在小乐的说服下,“科技城”的人们觉醒了,马上行动起来拆掉多余的建筑物,翻整出一片一片的土地,还不辞辛苦的驾驶着宇宙飞船到茫茫太空中寻找新的生命,不惜用最新科技成与外星人交换地球古生物种子。

汪小乐也回到了1983年,找到了各种树类和各种花类的种子。

人们种上一棵棵茂盛的鲜花、树苗,还有一片片小草地,科技城变得生意盅然,鸟语花香,到处洋溢着芬芳的气息!

多少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他——汪小乐,仍然被这里的人们称为绿的使者、绿的天使。

第四单元:

冷和热

一、冷水和热水

典型的无意义实验:

51页,测量水温的变化:

我认为,冷水会逐渐,热水会逐渐。

根据曲线图指出,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改为单纯的测量水温的变化,训练学生的温度计使用和数据记录,图表用计算机来生成(老师帮助),教会学生看变化的快慢。

画统计图不是科学课该训练的内容,是数学课的内容。

二、传热比赛

过程:

1、调查锅、杯、匙、打火机等等用具的结构,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2、物体的传热能力实验(传热比赛:

一杯热水中放不同的材料的实验最简单)

3、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与生活中的应用(瓷砖与木板的思考)

三、衣服的颜色

组织学生到太阳下站个两分钟,摸摸头发(黑色)和衣服(浅色),感受温度的差别。

制作与测量:

不同颜色的纸贴在矿泉水瓶上,装入少量水,放到阳光下晒10分钟,比较温度的差异

太阳能热水器,要尽可能地用废弃物来做。

废旧汽车胎做太阳能热水器的故事;锅底贴白纸反射太阳光,测量焦点上的温度。

四、风的形成

分两部分:

1、热气球:

用保鲜袋、蜡烛做实验

2、风的成因实验:

实验箱效果明显。

五、保温和散热

布置任务:

想办法把一块冰带到课堂上来,看谁的冰保持的时间长。

要求,不许用现成的保温设备,如保温瓶等。

保温箱实验用的冰块可以用保温瓶从家中带来,箱体用鞋盒等做,填充物由学生自己带来。

保温屋设计活动可以参考网上的一些房屋节能方面的资料来设计。

第五单元:

地表剧烈变化

一、地表探秘

摸拟实验等明显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向学生介绍一下沧海桑田的变化就可以了。

二、地震

摸拟地震的振动的实验用枯树枝最好,书中方法是浪费材料的做法。

71页下面的实验也是浪费时间。

其它方面的学习用录像最好。

关于地震的Flash动画:

在XX的MP3中搜索Flash类型,关键词:

地震

WebQuest案例:

三、火山

摸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不科学,直接看录像即可。

关于火山的Flash动画:

在XX的MP3中搜索Flash类型,关键词:

火山

科幻故事创作,Flash动画可以给学生一些启迪。

四、岩石

思考:

对岩石的学习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

专题研究“关于山地的研究”、“山地里有哪些岩石和矿物资源”,小学生做得了吗?

由桂林穿山岩考察所想到的——因当地的地理环境而选择内容。

more.asp?

name=science&id=12905

当岩石碰出火花时——顺应儿童心性的科学探究

2005年6月20日

最近看了孙颖老师的一篇好文章《如何顺应学生的学开展数学教学》[1][1],她提出三点建议:

设计“块状”的探究任务——顺应学生探究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有针对性地启发式指导——顺应学生的求真愿望。

其中的关键就是顺应,顺应的对象就是学生,顺应的目标就是高质量的学。

能如此深刻领悟教学者,至圣亦。

数学与科学本同源,本文谈的也是顺应,是从一个科学教学的事例引发的思考,但不及孙老师归纳的深度。

本文发表在2004年7月14日的《中国教师报》上。

 

在今天准备要上认识岩石单元的第二次课时,一位男生兴奋地告诉我,他拣到了能打出火花的石头,我高兴地表扬了两句,就马上陷入了沉思:

我们到底该让小学生认识岩石的什么?

到底该给学生设计些什么样的有训练价值的探究内容……

按照教材的设计,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认识岩石在颜色、组成结构、光滑程度、硬度以及遇盐酸是否冒泡泡等方面的不同,并运用这些方法去鉴别岩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这样教授着这个内容。

虽然这一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还有些改进,如带领学生认识学校里的各种岩石,而不是仅仅限于认识几种典型的岩石标本:

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和花岗岩。

如果仅限于此,当学生走出教室时,面对周围常见的岩石却可能会一无所知。

这是一种悲哀,这么多年了,每当教学到这个内容时,我常常会这样想。

虽然我做了上述的改进,但还是觉得这个改进总还缺点什么。

今年过年到乡下走亲戚时,在铁路边发现了一大块方解石,这可是难得的宝贝,虽然方解石不是什么宝石,但它是在特定的地壳环境下,从石灰岩中生长出来的。

给铁轨垫底的石块正是石灰岩。

我又沿着铁路在这石灰岩石块中搜寻起来,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还有一种宝贝是可以发现的,没过多久,我终于找到了——附着在石灰岩上的小方解石晶体,一粒粒、亮晶晶的!

而且还找到了一块大理岩的碎块。

在上本单元的第一次课时,我把过年期间的这些收获都呈现给了学生,他们很惊讶和好奇!

原来石灰岩上还可以生长出这么漂亮的小方解石晶体!

方解石打破了竟然还总是方形的!

更不可思议的是,石灰岩还会变成大理岩!

有几位学生受到影响,竟然也跑到了居住地附近的铁路旁掏起了宝贝,而且也找到了方解石!

不过这块方解石有明显风化的感觉,用不了多大的力气就可以掰开。

他们还找到了两块石灰岩,但更多的则是白白的、泛着脂样光泽的石英岩和发育还不太典型的花岗岩。

我在做了严肃的安全教育之后,开始又按照教材中的那些方法与学生一起研究起这些石头来。

突然,一位学生兴奋地高声喊道:

“我的石头打出了火花!

”我顿了顿,转身快步走到教室门口旁的开关前,迅速地关了灯、关了门,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的学生都盯着我发愣。

我也盯着他们说道:

“把窗帘都拉上!

”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快速地把教室里的窗帘给拉上了,教室里立刻又暗了许多,而这些孩子们却都活跃起来,他们自由地组合在一起,交换着各自手中的岩石,噼噼啪啪地敲了起来,并不时发出高兴的叫声,“火花!

火花!

”“还有糊味!

我不知道能不能将此称之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至少原始人发现敲击燧石能取火应该是非常伟大的,所以我把这“伟大”赋予了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虽然多少有些滑稽,但这些孩子们还是乐意接受了。

我继续鼓励道:

“每一种岩石都能打出火花吗?

”教室里又是一阵噼噼啪啪声。

不一会,结果出来了,“每一种岩石都能敲出火花!

这个结论却真的使我感到了惊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原来孩子们带的大都是一些坚硬的家伙:

花岗岩和石英岩。

看来下节课我得补充一些材料了,比如页岩或者长石砂岩之类的硬度较低的岩石。

不然,如此“容易”的发现怎么会配得上“伟大”呢!

通过这次教学事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才能称得上是顺应儿童心性的科学探究!

无论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没有哪一个不提出要儿童化、要激发儿童兴趣之类的顺应儿童心性的要求的,但我们又实行得怎样呢?

如果我们还是限于用那几种方法去研究岩石,如果我们还是多限于研究典型的岩石标本,如果我们是如此悍卫成人眼里的那些“科学性”,顺应儿童心性的科学探究又怎能得到落实呢?

孩子们的发现之所以称得上伟大,是因为站在他们的水平上来说的确是如此,也许某一天他们在探险中会用到这个伟大的发现而给自己带来火种,虽然这往往出自于儿童的幻想,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迷人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教材也好,实际的教学实施也好,是该好好考虑儿童的心性了,当我们真的这样去做了时,岩石碰出的火花也许会化作无数的创造的火焰!

 

第六单元:

环境与保护

包括环境问题和保护我们的家园两课,成人文字,泛泛而谈,没有主线,没有活动设计,的确很难下手。

完成书中任务主要是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

建议:

在小的专题研究中去理解环境保护问题,如噪声污染、尾气监测与城市车辆问题,珠江口海洋鱼类产量与珠江污染,纸巾与手绢,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