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063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docx

毛泽东概论与社会实践

华北地区是全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不相匹配的水资源组合必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水土资源的利用。

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实施了南水北调这项伟大的工程。

南水北调移民区移民搬迁已经有几年了,现在他们的生活状况又怎么样呢?

他们的合法权益依旧还有保障吗?

他们现生活还幸福吗?

我们组成的团队决定探其究竟。

其中由詹晏、王贤、方杨、黎小姝、陈胜源及本人曹根根组成的队名为“清水情”团队决定实地调研,揭开移民现在生活的真实面目。

我们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郧县柳陂镇移民区为切入点,积极开展调查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现状,以及采访郧县移民局。

调研主要目的是确且反映移民现在生活状况和传达百姓真实的心声,也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这次实地调研意义深远,这是将我们所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调查前,我们团队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经过讨论后,大家都积极踊跃发言,简述各人特长,找准个人工作位置。

核心工作之一便是采访移民据点和移民局了。

由队长詹晏负责大局,王贤做辅助性采访,方杨同学负责拍摄工作,我是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负责记录活动经费了。

而由黎小姝负责整理材料,报告等文书工作。

陈胜源被安排现场做笔记。

第二个是队旗和团队名称的相关问题。

我通过查阅文献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的指导思想是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开发性移民政策。

4、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

5、紧紧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总体部署。

6、实行移民“搬得出、稳的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调研第二天,大家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之情,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实地调研,这是一次锻炼大家的机会,这更是我们大学生学的课程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只有实地调研才能把移民生活的现状反映出来,才能把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问题的理性把握。

我们乘车直奔柳陂镇,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步行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郧县柳陂镇卧龙岗村——这是一个国家级示范移民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新亮丽,一个字“新”──房子是新的。

道路是新的。

边走边欣赏时,我们很庆幸的遇到一位仁慈的老伯。

在交谈后他告诉我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72m以上老百姓迁往内地,172m以下的百姓大多迁往汉阳、潜江等地。

而眼前的河床将因下游丹江口库区大坝的加高而将变为汪洋一片。

老伯为柳陂镇原住居民,据介绍,搬迁过来的移民与当地百姓相处融洽,所幸未发生大的争执,他作为目击者,目睹了移民与相关执法部门发生的一些纠葛,这些引起了大家的胃口。

与老伯道别后,大伙准备直接去移民居住地,了解具体真实情况。

由于炎热;我们去移民区休息,我们遇到一位慈祥的年老的阿姨,她告诉我们他们的家在柳陂镇,由于移民搬迁而外迁到天门市。

在天门市,他们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并不融洽,况且他们的子女都在十堰市安家落户。

他们二老在柳陂镇也仅有少的可怜的土地。

他们二老又从天门市返回郧县柳陂镇做起了小生意,他们租了一不到30平方米的店铺,销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维持生活支出。

这位略显苍老的阿姨谈起柳陂镇搬迁移民时,显得有些潸然泪下,她说着说着就有些激动不已。

从她的这些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搬迁安置是很不满意的。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这位阿姨倒是挺热心的,并且具有农村人的慷慨大方,把她的肺腑之言全倾诉给我们,毫无顾忌的。

几十平方米的小店内,她硬是抽出了几条凳子让我们坐下。

即使未到中午,小镇外面的空气想凝结了一样,没有丝毫的风向里面吹进来,多亏店里的一台电风扇,我们队员感激不尽。

她娓娓道来讲述柳陂镇移民搬迁的事情。

当然了,我认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之一,每位移民都有责任有义务支持这件惠及全国人民的大政策,这点她也是很支持的。

每年过年政府会给移民一定的物质资助。

据这位年老的阿姨说,他们现在会有一袋米和一壶油,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三年左右。

之后,政府不再给予发放油量物品之类的。

这个政策叫做“前期补助,后期扶持”。

听这位阿姨说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地政府与移民的冲突还不时的持续。

她还说她的一只胳膊被执法人员打折了,她露出胳膊给我们看仍然有明显的痕迹。

她还说当地政府是在太黑了,国家的补助租金大都落入他们的腰包。

从她的谈话中可以感觉到她是在哽咽,这是对执法人员的不满,还是……我们不得而知。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似乎告诉我们移民与政府职能部门有一种矛盾,我们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决定去郧县移民局解疑答惑。

我们这些热血方钢的青年只有探其究竟才能豁然开朗,心情舒畅。

第二天我们乘车来到了郧县。

下车步行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目的地──郧县南水北调移民局。

它位于郧县总工会对面,远离了县中心的喧嚣和嘈杂,其周围的房子也有些破败了。

没有门卫,透过大门只看到一些来访的群众。

我们在大门外片刻的等待后,积极准备好该询问的问题,便一起进了移民局。

院内陈列着一些陈旧的展板。

大家巡视一周后,发现接待室很小,门是虚掩的。

本想进去询问一下,可惜里面空无一人。

在走进移民局局大楼时,我们遇到了一位“重量级”人物,那人下来是看到我们举着队旗,在大声的讨论着什么。

我们就感觉他神色慌张,他急急忙忙问我们哪的人?

是干什么的?

得之我们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学生,并且是进行移民搬迁的社会实践调查时,他愈发的恐慌,便立马趁机开溜,与我们擦肩而过,不再理会我们。

如果他们心中越是有鬼,害怕被我们这些学生进行媒体曝光的话,那么大家的猜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大家讨论着就陷入了争论之中。

有人建议不必要采访郧县移民局。

因为有时候政府内部的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们这帮学生说不定还会遭受人生攻击什么的。

下午,我们经过充分的酝酿后,我们又继续采访郧县移民局,只有打开这个关隘,我们才能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才能从政府部门获的关键性数据和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几个人又走进了移民局大楼,走上三楼我们就看到一伙上访的群众在一个办公室中闹事,争吵声不断地传出来。

我们走到一间办公室上面悬着一门牌-政策指导组,这无疑是负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相关政策的办公室。

一阵犹豫后,我们鼓起勇气叩开了“政策指导组”的房门。

在依次递交学校介绍信,及说明我们来意后,该工作人员并没有露出不悦声色,而是和我们认真交流起来,该工作人员讲述了南水北移民的具体的位置。

我们的人员认真的记录着,并不时的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如移民搬迁需要多长时间,当谈到移民们对政府的满意度时,该工作人员说的含糊其辞,他还告诫我们大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胡说对媒体乱说,“良苦用心”我们谨记了。

我们对他的采访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他还是比较友好的,懂政策,有眼光,真不愧为政策指导组的工作人员。

他还说移民工作不好做,移民们恋家的思想一时也很难转变。

他一会又说移民文化素质低下,不理解更不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移民都带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与移民之间的不愉快的事情经常发生。

移民的土地安置问题不是一会儿就能解决的。

需要有一个协商的过程。

我们真的希望移民与政府之间能够互相沟通,政府能确确实实的解决移民们的切身利益问题。

早日化解之间的隔阂,回到以前的幸福生活中。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采访郧县移民局的任务基本完成,不得不提出离开,并恳请该工作人员为此次采访作证明。

他爽快的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和联系方式。

我们离开了郧县移民局,紧接着又去了柳陂镇移民村。

共采访了32户人家将采访结果统计如下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卧龙岗村

9

12

11

28.13%

新集镇

13

7

12

40.63%

从上面的分析分出,柳陂镇两个主要移民点的移民对南水北调移民安置非常不满。

通过实地采访移民他们的满意度均没有过半。

特别是卧龙岗村他们与政府的矛盾还是很深的,对于他们而言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

而这个最大的问题当地政府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酿成了一出出的悲剧。

而原本住在镇上的非农业户口他们的矛盾要稍微轻一点,他们的主要矛盾是他们的地基被占后没有得到政府的合理赔偿,所以也闹出了许多矛盾,影响了人民与政府的鱼水关系。

说实在的,无论是在采访移民,还是问路边的过路人,他们均有相同的心声---政府实在太黑了,他们把国家的钱都卷入自己的腰包。

这一系列的矛盾更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从这次调查我了解到要想解开事情的真相,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聆听人民的心声,获得大众的意见。

大多时候看到表面的现象是迷糊了我们的眼睛。

譬如,常听一些人说移民区的百姓住着明亮的楼房,走着宽敞的马路,由政府给予资金不贴,生活很美满。

其实不然,他们住着楼房其实不幸福。

他们现在还有很多矛盾需要处理。

另外,这次实地调研真正地锻炼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必须靠着事实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样我们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最终走向成功与辉煌。

衷心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