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59018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百度-保险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V2.doc

关于印发

《xxxxx有限公司风险信息报告制度》

的通知

总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

为保证对全辖风险状况全局监控、识别、评估、控制的效果和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公司在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确保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按照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的相关要求,特制定《xxxxx风险信息报告制度》,现将制度印发给各部门,请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xxxx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建立畅通的风险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强化风险信息集中管理意识,保证公司对全辖风险状况监控的持续、有效。

根据保监会及公司相关制度,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信息,是指预期可能及已经发生的,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事件及风险产生的过程和结果中呈现的数据形态。

第三条风险信息报送职责

一、总公司各部门及业务单位应关注本管理条线及辖内的各类风险信息,及时、准确地向风险管理部门报送风险信息。

二、总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识别、分析、评估对相应的风险及控制状况进行评估,并向风险管理协调委员会进行报告,必要时根据紧急程度提请召集临时会议协商处理。

第四条风险信息的内容及范围

一、常规性风险信息。

包括与监管要求、公司经营持续性及管理有效性相关的各类数据、报表、报告。

二、突发性风险信息。

包括总公司各部门及业务单位职能内、行业内重大的风险事件、全辖范围内的政策或组织架构调整。

三、风险评估自评表及自查报告。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应定期对辖内经营状况参照《风险评估自查表》内容开展自查,并报送风险评估自查报告。

自查评估报告包括但不仅限于:

㈠、对应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基本流程或拟变更情况;

㈡、辖内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及其执行情况(包括对上期风险点的防范措施执行效果);

㈢、各类风险的评估方法及结果;

㈣、重大风险事件情况及未来风险状况的预测;

㈤、对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有相关监管要求的,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编制规则报送。

第五条 风险信息报送方式及时效要求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要充分认识风险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填表说明填报,并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的联系工作。

一、定期及不定期报送常规性风险信息(详见附录2,3,4)

常规性风险信息包括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内日常性业务分析、管理工作报告、监管类报表及相关数据、指标。

月、季、年度报告应当在行政报告及信息生成后3工作日内报送至总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邮箱。

二、突发性风险信息。

(详见附录1)

㈠、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相关部门及业务单位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即时通过邮箱或传真方式报送至总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并电话确认;

㈡、各部门及业务单位对辖内的检查发现报告;

㈢、总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临时需要了解的特定风险信息。

三、风险自评估信息应在应季、年后10个工作日内报送至总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邮箱。

第六条附则

一、监督机制

㈠、总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对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风信信息报送情况定期通报。

㈡、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有对各类风险信息关联性、真实性的监督职责,对于风险信息存在数据逻辑不符、采集口径不一致、错报、瞒报及故意提供虚假数据的情况,应如实向其风险管理职能上级汇报。

㈢、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风险评估报告,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有权就其职能或辖内风险评估结果和状况准确性和真实性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依据与总公司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二、保密义务

风险管理岗位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在风险信息收集、评估等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严守秘密,文件、资料不准私自翻印、复印、摘录和外传,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公司内外无关人员散布、泄漏公司机密或涉及公司机密。

三、罚则

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应严格执行本规定,对存在工作过失行为,依照公司惩戒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七条风险信息应充分引用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降低人为误差,自动汇总、生成相关分析评价数据。

以逐步减轻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常规化风险信息的报送强度。

第八条本制度由总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解释。

本制度适用于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分公司)。

第九条本规定自2012年X月X日起执行。

附表1:

突发性风险信息报送表

附表2:

常规性风险信息(报告)报送表(总公司)

附表3:

常规性风险信息(数据、指标)报送表(总公司)

附表4:

常规性风险信息(数据、指标)报送表(分公司)

附表5:

各类经营指标计算口径定义

附表6:

风险评估自查表(总、分公司)

附表7:

重大、突发事件范围

附表1:

重大、突发性风险信息专报表

附表1:

突发性风险信息报送表

重大、突发性风险信息专报

编号:

报送单位

报送时间

报送事由

情况简述

预估损失及影响范围:

目前的处理措施和进度

专案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涉及的相关单位或部门

相关部门意见:

附表2:

常规性风险信息(报告)报送表(总公司)

报告内容

报告部门

报告频度

报告时限

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职能部门

月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业务分析报告

险种管理部门

月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投资状况报告

投资职能部门

月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人力资源状况报告

人力资源职能部门

月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精算统计分析报告

精算职能部门

月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中介报告

中介管理职能部门

季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偿付能力报告

财务职能部门

季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内部审计报告

审计职能部门

季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司法案件报告

法务职能部门

季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案件责任追究报告

合规职能部门

季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风险自评报告

各职能部门

季度

季度后10工作日内

中介报告

中介管理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偿付能力报告

财务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财务年报

财务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10工作日内

内部审计报告

审计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司法案件报告

法务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案件责任追究报告

合规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险种管理工作总结

各险种管理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人力资源状况年度

人力资源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投资管理工作总结

投资管理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再保工作总结

再保管理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精算统计工作年度总结

精算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信息技术工作年度总结

信息技术职能部门

年度

报告形成后3工作日内

风险自评报告

各职能部门

年度

年度后20工作日内

条线检查报告

各职能部门

不定期

检查报告出具后2日内

审计报告

审计职能报告

不定期

审计报告出具后2日内

附表3:

常规性风险信息(数据、指标)报送表(总公司)

风险信息(数据)月报表

序号

指标

本期数

累计数

报送部门

偿付能力充足率

财务职能部门

认可资产负债率

财务职能部门

资产认可率

财务职能部门

保费增长率

财务职能部门

自留保费增长率

财务职能部门

毛保费规模率

财务职能部门

两年综合成本率

财务职能部门

应收保费率

财务职能部门

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

财务职能部门

承保利润率

财务职能部门

投资价值

财务职能部门

净资产增长率

财务职能部门

现金净流量

财务职能部门

流动比率

财务职能部门

速动比率

财务职能部门

现金流可保障经营月数

财务职能部门

综合费用率(全辖)

财务职能部门

经营费用率(全辖)

财务职能部门

综合变动费用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综合销售费用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当年应收保费率(全辖)

财务职能部门

当年应收保费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应收额(交强险)

财务职能部门

环比应收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预收保费到账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应收可能损失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可能损失应收额(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固定资产占比

财务职能部门

可变现资产占比

财务职能部门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比率

财务职能部门

预付赔款占比

财务职能部门

综合赔付率(全辖)

财务职能部门

未决案件金额占比

财务职能部门

单证使用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定额单证录入率

财务职能部门

保单注销和作废率

财务职能部门

单证遗失率(分大类险)

财务职能部门

未决赔款准备金预估差异率(车险)

精算职能部门

结案率

精算职能部门

结案周期

精算职能部门

立案及时率-出险

精算职能部门

未决回溯偏差率-上年底

精算职能部门

未决回溯偏差率-上年底

精算职能部门

单笔业务分保周期

再保职能部门

平均业务分保周期

再保职能部门

分保完成率

再保职能部门

单一合约分保完成率

再保职能部门

合约分保完成率

再保职能部门

单一临时分保完成率

再保职能部门

临时分保完成率

再保职能部门

应付款项及时结算笔数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应付款项及时结算金额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结算期超60天应付款项笔数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结算期超60天应付款项金额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应收款项及时结算笔数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应收款项及时结算金额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结算期超60天应收款项笔数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结算期超60天应收款项金额比重

再保职能部门

客户满意度

客户服务职能

投诉率(分大类险)

客户服务职能

客户增长率(分大类险)

客户服务职能

客户续保率(分大类险)

客户服务职能

客户回访覆盖率(分大类险)

客户服务职能

理赔客户回访覆盖率(分大类险)

客户服务职能

重要管理人员离职率

人力资源职能

业务人员流失率

人力资源职能

内勤人员流失率

人力资源职能

业务与内勤占比比率

人力资源职能

管理与内勤占比比率

人力资源职能

合作渠道流失率

中介管理职能

业务人员持证率

中介管理职能

新产品平均开发周期

市场开发职能

新产品贡献度

市场开发职能

资金运用收益率

投资职能部门

投资收益率

投资职能部门

权益类资产占比

投资职能部门

权益类浮盈/亏损率

投资职能部门

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

投资职能部门

债券与可出售资产比

投资职能部门

次级债占比

投资职能部门

净值波动

投资职能部门

负债净值比率

投资职能部门

保费收入增长率(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业务计划完成率(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市场占有率(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自留保费规模率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人均保费(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人均利润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上年保单续保率(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保单退保率(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综合赔付率(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事故年度制赔付率(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已决赔付率(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出险率(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案均赔款(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案均赔款(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车险已决涉诉占比(按金额)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车险已决涉诉占比(按件数)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预付赔款占比(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未决案件金额占比(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承保年度已报告赔付率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预估损失偏差率(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计划完成率(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单均保费(全险种)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人均保费(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险种占比(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净费率(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直销渠道占比(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兼业渠道占比(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专业渠道占比(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当年结案率(分大类险)

险种管理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次数

审计职能部门

举报信访件数

稽查职能部门

审核合同件数

合规职能部门

参与诉讼件数比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检查次数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处罚次数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处罚(人数)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处罚(机构)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处罚(金额)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处罚(其它)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问责(人数)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问责(金额)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问责(机构)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问责(金额)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处罚(其它)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检查问责(人数)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检查问责(金额)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检查问责(机构)

合规职能部门

内部检查问责(金额)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监管问责(人数)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监管问责(金额)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监管问责(机构)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监管问责(金额)

合规职能部门

外部监管问责(其它)

合规职能部门

附表4:

常规性风险信息(数据、指标)报送表(分公司)

风险信息(数据)报送表

分公司:

统计区间:

2012.1.1-2012.1.31

类别

二级指标

指标数值

本期数

累计数

一、经营稳健状况

1-1

承保利润率

1-2

现金净流量

1-3

保费现金流贡献度

1-4

综合赔付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1-5

综合费用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1-6

环比应收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1-7

当年应收保费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1-8

预收保费到账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1-9

预付赔款占比

1-10

未决案件金额占比(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1-11

资金上划率

1-12

应收可能损失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二、业务质量状况

2-1

净费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2-2

出险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2-3

非车险占比

2-4

事故年度制赔付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2-5

单均保费(车险)

2-6

案均赔款(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2-7

立案及时率-车险(精算口径)

2-8

未决回溯偏差率-上年底(精算口径)

2-9

未决回溯偏差率-本年半年末(精算口径)

三、发展能力

3-1

保费计划达成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3-2

保费收入增长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3-3

市场占有率

3-4

人均保费(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3-5

人均利润

3-6

投诉率

3-7

上年保单续保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3-8

业务与内勤占比比率

3-9

管理与内勤占比比率

3-10

中介渠道更新频度

3-11

业务人员持证率

3-12

人员超编率

四、经营管理状况

4-1

单证使用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4-2

定额单证录入率

4-3

保单注销和作废率

4-4

赔案注销率

4-5

预估损失偏差率((分车、财产、人身、水险)

4-6

结案率(车险)

其中:

当年车险结案率

4-7

车险结案周期(天)

其中:

2000元以下案件结案周期

4-8

案件处理完毕后赔款支付及时率

4-9

承诺达成率(车险)

4-10

自有车险查勘人员充足率

五、合规状况

5-1

每千万保费投诉率(车、财产、人身、水险)

5-2

内部审计次数

5-3

内部开展检查次数

5-4

内部问责次数(总公司问责)

5-5

内部问责次数(分公司问责)

5-6

外部检查次数

5-7

外部处罚次数

5-8

外部处罚涉及人数

附表5:

各类经营指标计算口径定义

对应指标定义及计算口径说明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1-1

承保利润率

统计期内承保利润/原保费收入×100%

1-2

现金净流量

统计期内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1-3

保费现金流贡献度

统计期内(保费收入-已决赔付-经营费用)/保费收入

1-4

综合赔付率

统计期内险种赔付支出+险种分保赔付支出+险种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险种摊回分保赔款-险种追偿款收入)/险种已赚保费×100%

1-5

综合费用率

统计期内(经营费用-摊回分保费用)/已赚保费×100%

1-6

环比应收率

统计期内应收保费余额/最近一年内的保费收入总额×100%

1-7

当年应收保费率

统计期内当年发生的应收保费余额/当年原保费收入×100%

1-8

预收保费到账率

统计期内实际收到预收保费额/有效保单预收保费总额×100%

1-9

预付赔款占比

统计期内预付赔款/未决赔款总额×100%

1-10

未决案件金额占比

统计期内未决案件赔款总额/(已决案件赔款总额+未决案件赔款总额)×100%

1-11

资金上划率

统计期内(上划总公司资金-总公司下拨资金)/保费收入×100%

1-12

应收可能损失率

统计期内可能损失的应收保费/总应收保费×100%;按照应收保费账龄长短,折算应收保费可能的损失率。

具体折算如下:

15天以下

0%

15-30天

5%

30-60天

15%

60-90天

30%

90-180天

50%

180-360天

70%

360天以上

100%

2-1

净费率

统计期内有效车险保单保费/统计区间内有效车险保单标准保费×100%

2-2

出险率

统计期内有效保单项下已发生并立案的赔案数量/有效保单数量×100%

2-3

非车险占比

统计期内非车险保费收入/总保费收入

2-4

事故年满期赔付率

(当年保单项下发生的已决赔款+未决赔款(含IBNR))/当年保单项下的满期保费

2-5

单均保费(车险)

统计期内的车险保费收入/统计区间内的车险有效保单数量;

2-6

案均赔款

统计期内有效险种保单项下已决赔案的金额/统计区间内有效险种保单项下已决赔案的件数

3-1

保费计划达成率

统计期内截至统计期间险种保费收入实际完成额÷截至统计期间险种保费收入计划完成额*100%

3-2

保费收入增长率

统计期内(报告期保费收入-基期保费收入)/基期保费收入×100%

3-3

市场占有率

统计期内公司保费收入÷财险市场保费收入×100%

3-4

人均保费

统计期内保费收入÷统计期在册员工人数

3-5

人均利润

统计期内保费收入÷统计期在册员工人数

3-6

投诉件数

统计期内投诉累计件数

3-7

上年保单续保率

统计期内上年保单续保的保单数/上年保单总数×100%

3-8

业务人员占比

统计期内业务人员数量/统计期内实际员工总数×100%

3-9

管理员工占比

统计期内分公司部门助理职级以上人员/统计期内实际员工总数×100%

3-10

中介渠道更新频度

(统计期内渠道数量总和-上一年度同期渠道数量总和)/上一年度同期渠道数量总和×100%

3-11

业务人员持证率

(统计期内业务人员持证人数/统计期内业务人员总数)×100%

3-12

人员超编率

统计期内(实际员工数量-编制计划员工数量)/编制计划员工总数×100%

4-1

单证使用率

统计期内已使用的单证数量÷(统计期内入库单证数量+期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