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5902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docx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

摘要①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定义;②重视安全文化建设;③安全管理如何体现安全文化;④如何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⑤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协调作用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

安全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因生产、生活、生存和求知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保护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的工具、器具和物品。

安全精神文化是指安全哲学思想、安全审美意识,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科学、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论。

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安全物质文化的考察就能外在地反映当时的安全文化整体水平。

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精神文化的物化层或对象层。

安全管理是企业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工程质量的安全保障,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文化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定及措施。

每个企业,伴随它的成长、发展和壮大,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和独有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有什么样的企业安全文化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或者说从一个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就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决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又会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

1.重视安全文化建设

建筑企业要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首先一定要把安全物质文化的建设放在首位。

建筑企业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

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一品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工作环境多变性都决定了施工现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施工单位作为直接的操作者,必须准备充足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各种保护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的工具、器具和物品,公路施工常备26种(安全帽、施工标志等),桥梁施工常备32种(安全带,保险绳等),铁路施工常备40种,地铁施工常备28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不允许以经费、成本的原因减少安全物品的贮备量,施工人员也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不佩戴和不设置安全物品,施工地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目前工地的安全物品的贮备及放发使用情况要了如指掌。

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设是建立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基础上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建筑领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建设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等。

这些都是建筑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员必备的工具书。

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建立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精神文化,包括:

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企业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2.安全管理如何体现安全文化

企业要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在施工安全管理中要时刻注意将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落得实处。

否则,企业安全文化就是纸上谈兵。

(1)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安全精神文化。

通过对职工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注意安全”转变成“我要注意安全”。

(2)加大投入,准备充足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各种保护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的工具、器具和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者克服节约成本的观念。

要知道,一起安全事故的处理费用可能是一年的生产成本甚至还多。

(3)及时反馈总结,形成良性循环。

安全生产中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以上的手段是不够的,因为安全管理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

由管理者无论在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的情况,就人力物力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疏漏。

被管理者为了某些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多挣钱等,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

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安全行为,并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发生事故。

所以,及时总结和反馈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是加强职工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职工互相学习、增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的必要过程。

正是通过这种不停的、循环反复的总结、学习,才能形成职工的下意识安全生产行为。

意识决定行为,有想法才能有行动。

只有管理者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的根本,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才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才能确保生产及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

要达到企业安全文化同施工安全管理的完美结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着手。

3.1安全文化

通过严格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使全体职工生产管理人员、领导具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力,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

(1)各级领导要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并把此项工作做为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真抓实管,说到关健,落到实处,真正建立起有特色的、符合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

(2)使新员工较快地、顺利地适应生产环境,获得必须的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知识,熟悉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培养持续而稳定的安全作业行动,或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3)保持和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时指出与纠正忽视安全的倾向,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更新知识,使全体职工时刻保持对事故的高度警觉,远离违章。

3.2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明确安全生产具体的要求、管理程序、管理人员、培训要求、生产责任。

(2)安全技术交底。

逐级进行,内容具体明确,有针对性。

(3)安全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少于24学时。

实行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

(4)安全生产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整改。

检查方式包括: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自检、互检交接检查等。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强化日常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组织应急演练。

发生事故后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6)安全生产费用投入。

安全生产费用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

依据、按一定标准提取。

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事

项,不得挪作他用。

4小结

在日常的安全工作中,常把重点放在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上,对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相对认识不足,这是不全面的。

只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