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0528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doc

2007年1—6年级升级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考试既要对前一阶段的教学状况进行检测,又要对今后的教学状况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这次升级试题其指导思想是“依标扣本,注重‘四性’”,即基础性、灵活性、应用性、综合性。

(一)基础性——厚实基本知识

语文试卷命题要引导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扎实

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文基本能力。

本次各年级都重视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低年级字词句部分占70%左右,且形式相对多样。

中年级的基础部分约占60%,形式相对灵活,有一定的综合性。

高年级基础部分约占50%,综合性较强。

例如:

给“肖”字加偏旁部首组成不同的字,使下面这段话变通顺。

[六年级]

元()节那天,公园里()售着各种花灯。

那些形状各异的花灯煞是好看,最好看的要数那挂在山坡()壁上的“双龙戏珠灯”了。

午后,传来一阵清脆的()声,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来了。

其中一个女孩的发()上还打着蝴蝶结,显得特别俊()可爱。

他们在公园里()遥自在地赏着灯,猜着谜,后来还玩起了各种游戏。

孩子们尽情玩着,一切烦恼都抛到九()云外去了……

当前学生的母语水平呈下降趋势,学生中错别字增多,这与训练不扎实有关。

此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给“肖”加偏旁组成新的汉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汉字。

(二)灵活性——避免机械记忆

语文命题要立足教材,立足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但并意味着命题指向要死记硬背。

试题注重灵活性,就要求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

例如:

先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再用“强”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四年级)

小红军是个()的孩子,虽然rěnjīáiè[]数日,但他仍凭着()的意志在huāngwúrényān[]的草地上艰难地行军。

在他十分píbèi[]的情况下,遇到了陈赓将军。

陈将军让他骑马时,他故意摆出mǎnbūzàihū[]的样子,让陈将军先走。

当陈将军再次命令他骑马时,他又凭着()的毅力,做出要赛跑的zīshì[]。

陈将军在wúkěnàhé[]的情况下,()向前走去……

对于生字词的考查,常常是读拼音写词语,这样就显得机械,其导向就是背背写写。

而上述例题,结合课文学习,创设一定的情境,考查了学生对生字词和近义词的理解掌握情况。

又比如: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五年级)

学了第十册课本,我们领略了青海湖的和阿里山云雾的;认识了的孙膑,的军需处长,的乌塔;《》和《》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桃花心木》告诉我们

学生学习课文,语言积累是重要任务。

对于这方面的考查,例一不是考死记硬

背的东西,而是考查学生对课文是否真正理解了,而且能否运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这样,覆盖面较广,灵活性较强。

(三)应用性——链接生活情境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最终是要提高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试题在链接

生活情境中考查学生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语文知识经过实践应用才能内化成基本能力。

例如:

根据下面的语境,用“严”字组成不同的词语中,填在括号内;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六年级)

爸爸对我要求一向很()。

有一天,爸爸向我tuījìan[]了一篇文章,内容主要写:

李大钊在革命形势非常()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

他被捕后,敌人对他()拷打。

最后,他光荣牺牲了。

读了文章后,爸爸要我讲给他听。

我笑嘻嘻地讲着,一点也不()。

爸爸用眼睛瞟了我一眼,我却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性,还是笑嘻嘻地讲着。

爸爸用()的语气说:

“李大钊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仍()党的秘密,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sùránqǐjìng[],可你还嘻嘻哈哈的,真是太不应该了!

听了爸爸的话,我cánkuì[]地低下了头。

汉语的近义词非常多,如果仅凭机械记忆,很难区别其细微的差别。

而此题结合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水平,又区别了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还了解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语感。

再如:

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相应的诗句。

(四年级)

人们看到春光美景时,就会用“,”来抒情;当与朋友惜别时,就会用“,”来表达深情厚谊;当远离故里时,会用“,”表现思乡怀亲之情;我想用“,”来表达我之情。

学生积累古诗、名言警句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背会写上,更重要的是会在实践中应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表现力、感染力。

这样的试题比单纯将古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效果更好,对教学的导向也更明确。

有人说过: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标也彰显了这样的新理念。

我们的语文试题要开启学生学习自闭的门扉,注入多彩的生活源头活水,让语文和生活手拉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譬如:

三年级评价自己喜欢的老师;四年级介绍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手抄报;五年级的最难忘的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样,试题根植于生活的肥沃土壤,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生命活力。

体现了让生活走进语文,用语文描述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四)综合性——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

课程的目标是综合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习内容是综合的,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语文素养是综合的,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审美情趣等。

因此,试卷要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例如:

看图画,照样子,填一填。

(二年级)

1、春暖花开

2、寻找春天野花蝴蝶

3、明朗的天空的树林的小溪的

4、五颜六色的风筝像空中缤纷的花朵。

5、联想到的诗句:

,。

又如:

看图联想,写出相应的语句。

(四年级)

1、想到的四字词语;2、形容长城的语句;3、赞美长城的语句;4、写一句简洁的

广告语。

这类题是观察、思考、想象、选写词句的综合,既有知识层面的,也有能力层面的,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丰一定的情感体验。

再比如:

三年级“五光十色写习作”

1、画一画:

给“”任意添加笔画变成几种事物,组成一幅漂亮的图画。

2、写一写:

根据自己画的这幅画,展开合理想象,编个有趣的故事写写吧。

这一题是语文、美术、积累与表达、创新思维等综合。

另外,各年级的阅读题,均是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综合,同时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察了学生在考试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了学生认知过程,从而在考试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检测情况

本次考试,我们统一组织,集中阅卷。

基本情况如下:

全县小学语文各年级成绩统计表

最高分

99

98

97

97

93

96

最低分

0

0

0

0

3

2

全县平均分

74.08

74.58

70.08

75.58

66.44

71.21

最高平均分

84.30

82.48

85.93

81.24

80.79

81.38

最低平均分

46.54

58.39

44.81

53.73

55.10

58.46

优秀分

86

85

85

80

78

83

最高优秀率%

45.45

54.76

63.79

61.29

71.43

56.00

最低优秀率%

0

2.04

0

0

0

0

合格分

65

58

53

62

57

62

最高合格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最低合格率%

7.69

61.22

33.33

27.27

53.33

41.86

三、试卷分析

我们从全县各年级的语文试卷中随机各抽取了100份试卷做样本进行试卷分析。

翻阅1—6年级的抽样试卷,心情是既欣喜又沉重,欣喜的是我们有不少老师基本把握了新课程理念的方向,教学认真,工作踏实,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语言积累较为丰富,语文能力较强。

沉重的是从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语汇积累仍需夯实。

1、识字写字训练不实。

纵观1—6年级试卷中的字词部分,尽管老师们已经重视,大部分同学掌握的比较好,但错别字现象仍是久治不愈。

低年级的写字组词,中高年级的写出相应的词语、成语、古诗句、名言警句,均有不同程度的错别字,各年级学生在阅读、习作中的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突出的是同音字问题。

如:

一年级的“香气(相乡汽奇)”二年级的“描绘(苗瞄猫)”“财产(才采彩材)”等;三年级的“光荣(容融)”“时代(带待)”;四年级的“夜幕”“辨出”选字出错较多;尤其是六年级的“给“肖”字加偏旁部首组成不同的字,使下面这段话变通顺。

”这道题出现的问题最多。

另外,各年级学生试卷的书写质量普遍较差,占相当比重的同学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各年级绝大多数学生在田字格中字的位置不当。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亟待解决。

2、积累运用重视不够。

这次各年级的试卷中都注重了本册书中的“积累与运用”,同时也注意了与课外积累的联系。

从试卷中反映出的现象来看,教师对此虽然引起了重视,但只重视死记硬背,强调了积累,而忽视了运用,二者割裂开来。

教师感兴趣的是词句物化在本上做僵尸状的整齐排列,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灵活运用并加以内化。

侧重积累的部分掌握较好。

如:

一至四年级的读拼音写字词之类的试题;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成语、古诗句、名言等选填题目等。

而侧重基本词句部分运用则失分较多。

如:

一年级的“()往()来”一词的填写,县名列前茅的一个样本正确率仅为20%。

;一年级六题的补充句子加标点4小题,样本一正确率为40%;样本二竞无一人对。

二年级的仿写动宾词语一题,60—90%的失分。

四年级的短语仿写得分率不高,许多同学没有感悟例子短语的三个特点:

数量词、什么样的、身体部位,学生或照搬原语句,或回答不全不当。

三年级给老师写评语一题,尽管有提示,但学生绝大多数不会写,往往写成建议、叙事、感谢语等。

当然也有8%的同学佳评,如:

城内一生“张老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老师。

老师很有自信,要是比赛,总得第一名。

老师和同学们像母女一样亲密。

”西白城一生“郭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她无私地把知识奉献给了我们。

她早出晚归,上课还那么精神。

老师我爱您就象爱第二个母亲。

四年级介绍“我的手抄报”中的有关评价,学生只是“很好、好、优、不错、差不多,不太满意……”等这一类的简单评语,而不能用生动的语言来作定性的描述。

六年级“学会设计”一题,许多同学所答内容与人物的年龄、身份不符,失分多的是为祖辈老人居室设计悬挂作品内容一项,样本一20人中13人写的不对或不当。

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从中可以看出:

学生语言积累不丰富,不知如何进行恰如其分的表达,日常教学中没有关注语文生活实践活动,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实践证明,毫无应用意识的积累是徒劳的。

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反思,重视积累,重视内化,重视迁移,重视运用。

(二)阅读能力着力培养。

纵观各年级的语文试卷以及数据统计,影响语文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阅读部分。

主要表现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较差。

如:

二年级“结成一道长城”中“结”的字义选择,县名列前茅的一个样本仅为20%。

六年级阅读二中“‘鲤鱼跳龙门’的寓意是”50%的同学答不准。

二年级“哪句写了读书给‘我’带来好处呢?

”的有相当多的同学找不对、找不全。

三年级的“把‘达尔文十分喜爱小动物,他是不会伤害松鼠妈妈的孩子的。

’换种说法而意思不变。

”一部分学生表述不准。

五年级“作者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中年妇女的‘焦虑’在第2、3自然段中,用‘’画出一句最能体现她焦虑动作描写的语句;用‘’画出一句最能体现她焦虑神态描写的语句。

”成绩优秀的一个样本中,10人得1分,4人得0分。

另外,关于查字典选义项失分较多,此现象应引起师者注意。

2、理解自然段和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偏低。

课内阅读成绩较好,而课外阅读则更是失分严重。

如:

三年级阅读

(一)“这两个自然段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每点用三个字概括。

”县排名前列的样本一中,20人仅4人全对;样本二中,20人没有全对的,只是分别答对一两点。

大多数人不能用三个字很好的概括。

六年级阅读三中“第三自然段中的横线上是法国代表团的祝贺语,请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替法国代表团写上一句合适的祝贺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写不准,关键是不会联系上下文读懂自然段。

四年级的阅读二的“俗话说:

‘话是开心钥匙。

’文中的孩子没有意识到爸爸还是很爱她的,请你从文中读懂的内容来开导她,让她体会到爸爸对她的爱。

(文字不少于2行,至少写两点。

)”一题,40%的同学不能准确把握文章语句、自然段的意思,更不用说换位思考了。

五年级阅读二中的“读了短文,读着‘你先来’这句简单但又温暖人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请你写两点。

”一题,学生们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而不能答出关键所在。

这些说明学生们搜集、理解、概括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偏低。

3、个性感悟、创新思维十分欠缺。

各年级的开放性、多元性的试题的解答,情况不容乐观。

如:

一年级的诗句仿写,仿写的佳句凤毛麟角,如:

“蜜蜂躲进了花瓣伞”,“小松鼠躲进了树叶伞”,“燕子藏进了高高的屋檐伞”等,但绝大多数同学不能感悟原句语言的特点,失分非常严重。

又如:

三年级“松鼠妈妈会怎样警告小松鼠呢?

”五年级“‘小虎鲨看着到口的鱼食,却再也不敢去吃了。

’如果此时你正在人工池塘边,看到小虎鲨的举动,你想到哪些?

”六年级的“读了短文,相信你对‘喝彩’有了全新的认识。

请你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试着写写。

”对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同学经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语意不明,要么语句不通,恰如其分的答案不多,更少有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新颖的解答。

各年级的阅读题,给学生以个性化阅读的平台,给学生以自由解读的空间,而我们从试卷上看到的是禁锢了的思维,窒息了的灵感,苍白的表达。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潜心会文,二是学生对语句、自然段的意思理解不到位,三是学生对自然段和全文的意思概括不准,四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五是意思清楚而表述不明。

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在教师的日常教学。

如果平时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不是“教教材”,盲目做题,而是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教给方法,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阅读实践的机会,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作文水平急需提高

这次各年级写话、习作,差异明显,佳作极少,成绩不尽人意。

主要问题如下:

1、审题不清,文不对题。

如:

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有少部分同学文不对图。

从随机抽取的三年级样卷来看,样本一20人中7人所写内容与自己画的图画不一致。

四至六年级文不对题者也占一定的比重。

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没有认真审题,认真思考,不能把握“题眼”,故所写内容与要求不符。

2、语句不通,意思不明,内容不详,表述不清。

三年级一样本20人中,最长14行的1人,12行的2人,其余的为8、9行,最少的只有4行(每行19字)。

五年级的一样本中,20人有近一半人只写了十六、七行。

3、照抄照搬优秀作文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五六年级的个别学生甚至照抄试卷中的阅读文章。

这说明我们教学中仍有机械地背作文现象。

4、丢落题目,格式不对,标点不正确,错别字较多。

一年级的样本一中,50%的同学没有标点;样本二中,40%的同学开头不知空两格;样本三中,30%的学生不知如何用田字格。

翻阅随机抽取的样卷,我们惊诧于学生天性的流逝,想像力的匮乏,童真童趣的失落,语言表达的苍白。

作文能力的培养应当特别关注,作文水平急需提高。

我们要在使学生乐于表达、勤于表达、善于表达上下功夫。

(四)学生成绩相差悬殊。

从上表统计数据和随机抽取的样卷来看,一是学生个人成绩相差悬殊;二是班级单项成绩相差悬殊;三是平均成绩相差悬殊;四是班级优秀率、合格率相差悬殊。

虽然我们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但决不是这种天壤之别。

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存在问题的。

我们应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唤起每一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积极探索使之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反思启示

通过试卷分析,反思我们语文教学,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

我们看到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明确目标。

“方法之失,失之皮毛;理念之失,失之根本。

”因此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课标理念,明确课程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夯实基础,强调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好语文的根基。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只有多读书,多积累,储备了一定的“能量”,学生才会手中有货,心中有笔,笔下有路,文里有采;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感悟生活,注重实践。

语文学习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努力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语文实践的环境,鼓励学生博学、慎思、体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中做,做中学”。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让知识的“死水”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

4、重视习惯,张扬个性。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

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尤其是听说读写的习惯,多引导,巧点拨,勤练习,重养成。

为学生终身学习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过:

“语文教学更多的像农业,而不是工业。

”所以我们就应该像种庄稼一样教语文,要精耕细作,脚踏实地,不掺虚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我们会有新的起色,会上新的台阶。

小教研修部安继芳

2007年9月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