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585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docx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

现代制造系统历届考试题

现代制造系统复习题(2008-03-0211:

36:

48)

标签:

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 制造系统 聚类分析法 

分类:

考试信息

 

 

选择题

1.自动化是指把    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一种技术。

A.机械、电子和计算机     B.电机、机床和传输装置

C.液压、气动和光信号     D.继电器、半导体和PLC

 

2.在自动线中设置缓冲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产品成本

C.增加适应能力           D.提高工作效率

 

3.闭环伺服系统与半闭环伺服系统相比,其特点是

A.稳定性好,精度高       B.稳定性好,精度低

C.稳定性差,精度高       D.稳定性差,精度低

 

4.在轮廓控制系统中,NC机床之所以能加工出形状各异的零件,主要是因为有了

A.计算机                 B.两个以上进给轴

C.编程功能               D.插补功能

 

5.产品出厂都要提供合格证,这属于

A.质量控制              B.质量评价

C.质量保证              D.质量规划

 

6.决定FMS形式的主要因素是

A.工件流                B.刀具流

C.切屑流                D.信息流

 

7.机器人的关节可使连接的杆件进行相对转动,其输入/输出杆件的轴线垂直于转动轴,该关节称为

A.正交关节 B.回转关节 C.扭转关节 D.旋转关节

 

8.在采用机械连接与固紧的装配作业中,利用零件包容与被包容界面间的运动约束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方法,称为

A.铆接    B.压配合   C.滑动配合   D.挤压与胶合

 

9.下列概念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离线检测时零件脱离制造过程,在距生产线一定距离的检测站上进行检测

B.离线检测存在制造和检测的延时

C.离线检测的输出超差风险小

D.离线检测不能及时发现输出质量问题

 

10.用分类编码系统划分零件族(组)时,常用(     )确定分组的相似性的尺码

A.特征码位法和聚类分析法    B.特征码位法和码域法

C.聚类分析法和码域法         D.聚类分析法、特征码位法和码域法

 

11.AC控制是指

A.闭环控制    B.半闭环控制   C.群控系统   D.自适应控制

 

12.某坐标测量机的触针由电机驱动,但仍由操作者进行导向,数据处理和计算由计算机完成,该坐标测量机的控制方式为

A.计算机辅助手动控制      B.手动控制

C.计算机辅助电动控制      D.直接计算机控制

 

13.为了实现机床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控制,需要将切削扭矩信号(电压)输入控制计算机,这时需要采用

A.数/模转换接口           B.开关量输入接口

C.脉冲计数器              D.模/数轮换接口

 

14.有功率放大和反馈功能,把控制对象输出与数控装置输出的指令信号比较,修正输出的控制系统称为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半开环控制系统 D.半闭环控制系统

 

15.FMS适用于下述哪种生产类型

A.多品种中小批量 B.高生产率大批量 C.低生产率小批量 D.单件生产

 

16.在同一条件下,操作(测定)方法不变,进行规定次操作(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

A.精度   B.定位精度   C.重复定位精度   D.测量精度

 

17.只要求被控对象达到工作上给定目标位置的控制方式,称为

A.直线切削控制  B.点位控制   C.轮廓控制    D.点位直线控制

 

18.有一类坐标测量机的X与Y向运动由工作台完成,触针只作Z向运动,这类坐标测量机结构为

A.立柱式     B.桥式     C.门架式     D.悬臂式

 

19.以GT为基础开发出的CAPP系统为

A.生成式CAPP   B.派生式CAPP   C.混合式CAPP   D.创成式CAPP

 

20.当制造系统的输出误差偏离正常统计分布范围时,此种偏差称为

A.随机偏差   B.分配偏差   C.随机与分配偏差  D.三者均不是

 

21.下述哪种代号为描述系统的功能及其联系,用于建立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

A.IDEF0     B.IDEF1     C.IDEF2       D.IDEF1X

 

22.某一生产类型其装备能适应不同品种制造,加工顺序决定于控制的程序,且可变顺序,此类生产类型为

A.柔性自动化   B.刚性自动化   C.可编程自动化   D.工序自动化

 

23.某机器人操作机由4个刚体组成,具有20个关节约束,则该操作机的自由度数为

A.16        B.5           C.3         D.4

 

24.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主轴转速为

A.不可控输入变量 B.可控输入变量   C.输出变量   D.固定输入变量

 

25.在生产车间中,由一组生产工人共同完成相关零件组的全部工艺过程的成组生产组织称为

A.成组调整     B.成组生产   C.成组单元     D.成组工艺

 

26.在X—Y平面上加工一条与X轴成30º夹角的直线,应采用

A.直线切削控制系统        B.点位切削控制系统

C.闭环控制系统            D.轮廓切削控制系统

 

27.机床Z轴的正方向定义为

A.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         B.刀具趋近工件的方向

C.主轴运动方向               D.用户指定的方向

 

28.制造系统从外部输入原材料、坯件及配套件,输出成品与弃物的活动,称之为

A.能量流    B.物料流      C.信息流     D.资金流

 

29.生产装备按加工处理和装备工序的顺序固定不变,其生产效率高,投资大,此类自动化的生产类型为

A.刚性自动化   B.可编程自动化   C.柔性自动化   D.工序自动化

 

30.刀具的运动路径被连续控制,并由合成运动在工件表面上得到要求的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此类数控的控制类型为

A.点位控制   B.直线切割控制    C.轮廓控制     D.点位直线控制

 

31.系统反馈测量所用传感元件安装的位置不是在机床工作台上,而是在伺服电机或驱动丝杆端,此类控制为

A.开环控制    B.半开环控制   C.闭环控制   D.半闭环控制

 

32.零件分类编码结构为码位之间属递阶隶属关系,即除第一码位内的特征外,其后各码位特征含义都要根据前一位确定,此类结构为

A.链式结构   B.树式结构    C.混合式结构    D.三者都不是

 

33.按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功能分类,机器人能按预定的顺序、定位和条件信息完成规定动作,此类机器人称之为

A.顺序控制机器人   B.示教再现机器人  C.智能机器人 D.操作机器人

 

34.单个偏差(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是无法测定的,而足够多的样本总体的统计结果服从某种分布规律,如正态分布规律。

这种偏差称为

A.随机偏差  B.分配偏差   C.随机和和配偏差  D.设备故障所引起偏差

 

 

35.机器人终端效应器的空间位置与姿态的集合称为

A.位形空间    B.工作空间    C.工作容积      D.操作空间

 

36.描述一个自由刚体在空间的形位,最多需要的自由度数为

A.3个     B.6个      C.12个       D.5个

 

37.制造能力PC与下述哪条内容密切相关

A.工人的技术水平   B.工厂的管理水平   C.生产率   D.设备水平

 

 

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B 5.C 6.A 7.B 8.C 9.D 10.B 11.D 12.C 13.D 14.B 15.A 16.C 17.B 18.A 19.B 20.B 21.A 22.C 23.D 24.B 25.C 26.D 27.A 28.B 29.A 30.C 31.D 32.B 33.A 34.A 35.B 36.B 37.C

 

单向选择题3

1.从自动化的发展历史看,首先出现的自动化是企业、工厂的

A.物料流     B。

信息流       C。

能量流       D。

成本流

2.由于制造应该讲究经济性,故必须对制造过程设定测度评价指标,常用的有

A.生产率,投资回报率,利润率和效率

B.生产率,效率,利润率和成本

C.效率,利润率,成本和附加价值

D.生产率,效率,投资回报率和附加价值

3.评定制造系统柔性的唯一指标是

A.产品质量   B。

生产效率   C。

和产批量    D。

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4.大量流水生产时,自动线的循环时间或节拍为

A.安装时间加单件平均时间      B。

传输时间加工序加工时间

C.工序间传输时间加最长工序加工时间   D。

安装时间加最长工序加工时间

5.Opitz和JLBM-1分类编码系统的码位分别是

A.9,15    B.9,18     C.15,9       D.18,9

6.PFA图的横坐标位置和纵坐标位置分别表示

A.刀具代码和零件组识别代码      B。

零件组识别代码和设备代码

C.零件组识别代码和工艺组代码    D。

夹具代码和零件组识别代码

7.在生产车间中,由一组机床和一组生产工人共同完成相关零件组的全部工艺过程的成组生产组织称为

A.成组系统   B。

成组单元      C。

成组加工     D。

成组车间

8.表示绝对坐标尺寸编程的指令为

A.G00        B.G02     C.G40           D.G90

9.在APT中,控制刀具扇面(底端面)的曲面是

A.零件面       B。

检查面       C。

导动面       D。

轮廓面

10.在轮廓加工中,CNC机床之所以能加工出形状各异的零件轮廓,主要是因为有

A.自适应功能    B。

刀具补偿功能      C。

编程功能     D。

插补功能

11.决定FMC的硬件装备类型的主要因素是

A.产量                   B。

加工流动/过程顺序的变动性  

C.零件的规格尺寸         D。

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12.FMC的柔性

A.比NC小,比CNC大               B。

比NC小,比CNC大

C。

比NC大,比CNC小               D。

比NC大,比CNC大

13.最适合于回转体零件加工的FMS布置形式是

A.环形布置    B。

梯形布置    C。

开放式布置     D。

以机器人为中心的单元布置

14.工业机器人与机械手的不同之处是

A.操作程序固定   B。

操作程序可变     C。

无自主能力     D。

附属于某主机设备

15.用于平板材料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的手爪常见形式为

A.机械式      B。

真空吸附式      C。

磁力式       D。

粘附式

16.在采用机械连接与固紧的装配作业中,最普遍、可调节、实施方便的连接方式是

A.铆接     B。

螺纹连接      C。

压配合         D。

挤压与胶合

17.在传送期间,零件经过选择/取向器获取的合适位置姿态在送进轨道后

A.不必保持  B。

可以不保持  C。

必须保持      D。

完全不必保持

18.实时检测过程中信号反馈的特点是

A.时间滞后较长     B。

时间滞后较短     C。

时间超前   D。

没有时间滞后或超前

19.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A.工艺方法及过程设计             B。

工艺装备设计

C.工艺过程NC程序编制           D。

工艺所需专用工具设计

20.MAP的中文含义是指

A.办公自动化协议                 B。

物流自动化协议

C.制造自动化协议                 D。

设计自动化协议

 

 

 

标准答案

1.A    2.A   3.D    4.C    5.A     6.B      7.B    8.D     9.A    10.D

11.C   12.A   13.D    14.B      15.B      16.B      17.C     18.D     19.A       20.C

单选题2(2008-03-2320:

30:

42)

标签:

制造系统 刀具补偿 速度处理 工件 机器人 情感 

 

单选题2

1.办公自动化侧重于为实现高效生产而进行的经营管理业务,此自动化的目标是企业、工厂的

A.物料流     B.信息流              C.能量流        D.成本流

2.在传统的制造方式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比大量生产方式的效果要

A.高         B.高得多          C.低得多          D.略低

3.直线型自动线主要用于加工

A.多品种小批量的工件             B.较大的和工序较多的工件

C.结构简单的工件                 D.较小的和工序较少的工件

4.在编码系统中各码位的特征和属性具有独立含义,与前位或后位码无关的编码系统结构为

A.网式结构         B.树式结构           C.图式结构        D.链式结构

5.生产流程分析法是用下述哪种数据来识别零件组(族)的?

A.设计数据        B.制造数据       C.材料数据     D.切削数据

6.对回转体零件常用的编制成组工艺方法为

A.复合零件法    B.成组调整法      C.复合路线法      D.夹具统一法

7.直线插补指令用

A.G00         B.G01         C.G02         D.G11

8.完成螺旋桨叶片加工至少要求几轴联动?

A.2轴          B.3轴        C.4轴          D.5轴

9.CNC系统数据转换流程的顺序为

A.译吗、刀具补偿、速度处理、插补、位置控制

B.译吗、速度处理、刀具补偿、插补、位置控制

C.译吗、刀具补偿、插补、速度处理、位置控制

D.译吗、插补、速度处理、刀具补偿、位置控制

10.用确定性/静态模型任职FMS系统评价的参数是

A.生产率      B.产量        C.加工时间        D.设备数量

11.采用FMS的主要效益是降低加工成本、减少生产面积、提高生产效率和

A.减少机床台数  B.提高加工精度  C.减少非生产时间   D.减少过程在制品

12.以下哪一种设备属于FMS中典型的加工工作站?

A.工业机器人       B.有轨运输小车    C.加工中心      D.无轨自动导向小车

13.机器人的终端效应器是指

A.立柱      B.关节       C.手爪      D.手臂

14.依赖于识别、学习、推理和自行适应环境条件、决定其行为或作业的机器人称之为

A.数控机器人   B.自适应控制机器人   C.智能机器人     D.学习控制机器人

15.装配过程是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子过程,它属于

A.能量流的集成    B.物料流的集成    C.成本流的集成   D.信息流的集成

16.单站手工装配通常应用于

A.大量装配      B.大批装配       C.中批装配       D.复杂装配

17.统计质量控制的唯一优点是

A.质量控制准确性好         B.统计推断准确性好

C.生产经济性好              D.质量合格率高

18.为零件及产品制定加工和装配过程,并选取相应参数的系统用

A.CAD   B.CAM       C.CAPP       D.CAE

19.工业中最常用的坐标测量机的结构形式为

A.悬臂式      B.桥式    C.立柱式       D.门架式

20.RMS的中文名称是

A.刚性制造系统  B.柔性制造系统  C.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D.可重组制造系统

 

 

答案:

1.A        2.C       3.B       4.D       5.B

6.A         7.B        8.D       9.A       10.A

11.D        12.C         13.C        14.C           15.B

计算题(2008-03-0613:

23:

26)

标签:

自动线 min 废次 tc 废品率 杂谈 

 

计算题

一.两台相同设备,同时加工某一同样工件,在利用全部制造能力的条件下,其生产率为30件/时。

现安排工作时间为5天/周,两班制,每班工作时间为6小时。

(1)求该两台设备一周内所具备的生产能力PC=?

(2)因某种原因,当周只生产出3060件/周,求该两台设备的利用率U=?

解:

(1)PC=WSWHRP=2×2班×5周×6小时×30件/时=3600件/周

  

(2)U=生产输出/PC=(3060件/周)/(3600件/周)=0.85=85%

 

二、具有时个工作站的一台装配机,其理论装配周期TC=6S。

各站的废次品qi=q=0.01,废次品引起的停机概率m=1.0,平均停机时间Td=1.5min。

试求

(1)平均每次装配的生产时间Tp;

(2)装配机有效性E。

解:

(1)平均每次装配的时间

Tp=TC+FTd=(6/60)+6×1.0×0.01×1.5=0.19min

(2)

E=TC/Td=(6/60)÷0.19=52.63%

 

三、某自动线的理论循环时间TC=2min,停机频率F=0.1(停机次数/一个循环时间间隔内),平均停机时间Td=10min。

试求:

(1)在不考虑废品率情况下计算自动线的平均生产率RP=?

    

(2)满足1000件/周产量要求的工作时间T=?

解:

(1)自动线的平均生产率

RP=1/(TC+FTd)=1/(2+0.1×10)=0.333件/min=19.98件/小时

(2)满足1000件/周产量要求的工作时间

  T=1000件/ 19.98=50小时

 

四、一条由8个工作站组成的刚性自动线,每个工作站的故障停机概率均为0.02,其设计该线循环时间为TC=1.4min,平均停机修理时间Td=5min.

试求:

(1)该线故障停机在每一循环内的频率F?

    

(2)自动线的效率E0

解:

(1)该线故障停机在每一循环内的频率

       F=np=8×0.02=0.16

(2)自动线的效率

   E0=Tc/(TC+FTd)=1.4/(1.4+0.16×5)=0.636

 

五、某厂同时生产的三种产品都要用到某种设备完成其加工,即nm=1,该厂每周开10班,每班加工时间6.8小时,相关数据如下表,试求满足要求率所需该设备的台数。

产品

要求率Dwii(件/周)

生产率Rpi(件/小时)

1

500

10

2

1000

16

3

2400

30

此题解参考《现代制造系统》自考教材38页例1-7

六、现有一分类编码系统有5个码位,码位前3位为树式结构,后2位为链式结构,均用十进制表示各特征项,求此编码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容量。

 

此题解参考《现代制造系统》自考教材59页例2-1

 

七、有一条多站自动线,它所生产的产品的原材料成本Cm=15元/件,投资成本CL=12元/min,平均实际生产时间Tp=2.0min,刀夹具成本Ct=1.2/件,但有5%的废品率,求其单件成本。

解:

Cpc=Cm+CL×Tp+Ct=15+12×2.0+1.2=40.2元/件

  由于有5%的废品率,

  Cpc′=Cpc/(1-5%)=40.2/0.95=42.316元/件

 

八、一条由10个工作站组成的直线型装配机,其每个站的废次品率q=0.02,废次品引起的堵塞停机概率m=0.5,求其合格品率Pap与Pqp。

解:

Pap=(1-q+mq)n=(1-0.01+0.5×0.01)10=0.9511

Pqp=1-Pap=0.0489=48.9%

论述题(2008-03-0521:

30:

04)

标签:

工件 产品设计 位姿 坯件 生产方式 情感 

 

1.试论CIMS的实质及意义

CIMS的实质:

(1)将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如:

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制造装配、以及物流、财务、人力资源等的管理)视为整体,进行有效的考虑(3分)。

(2)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数据采集、传送和处理决策(2分)。

CIMS的意义:

(1)利用CAD、CAPP等系统可缩短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周期,提高对市场多变需求能力(2分)。

(2)利用CAM、FMS等系统及手段,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按期交货能力(2分)。

(3)确保产品质量及质量的稳定性,提高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度(2分)。

(4)利用数据信息,提高管理决策能力,以及对企业的物资、人力、财务等资源进行优化处理,降低生产成本及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2分)。

(5)建立销售、服务及质量反馈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产品更新改进能力(2分)。

 

2.CIMS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FMS中的物流系统有哪些功能?

其组成有哪些部分?

系统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功能:

(1)使工件在工作站间随机而独立地运动;

(2)能够装卸不同形状的工件;

(3)暂存储功能;

(4)便于工件装卸;

(5)与计算机控制兼容。

组成:

主要由输送、搬运和存储设备及控制系统组成。

有时包括操作者。

完成的工作有:

工件或坯件、半成品件的存储,工件在各加工工位间及各辅助工位间的运输和配送,工件与加工设备间的传送与位姿变换(装卸上下料)。

 

 

 

4.试述CIMS产生的技术经济背景

(1)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和载体的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飞速发展起来;从制造产品市场的调研、决策、开发研制、设计、规划、到加工、物流、管理、销售等全部活动,无不依赖于信息技术及其辅助;

(2)社会需求和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量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已成为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3)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工资逐年提高,技术熟练的劳动力日益私短缺,促使制造业需要一种新的策略,寻求一种在信息技术主导下将技术、管理和经济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方式。

这些就是产生计算机集成制造的背景。

多选题(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