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1514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永城职业学院矿业工程系

2013年8月

目 录

前言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面向煤矿采掘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煤炭类主体专业,是煤矿综合性最强、辐射岗位最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在煤矿专业人才构成中起着基础和核心作用。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安全实训基地。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通过培训学习、企业调研、专家研讨等多种途径,组织专任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研究编制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主要特点是:

进一步明确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培养规格;创新了“工学一体、分段递进式系统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建设了“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煤矿采掘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第一部分 标准与要求

1.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540301

2.教育类型与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

大专

3.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毕业生

【学制】三年

4.职业面向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面向煤矿企业,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培养煤矿生产一线采掘作业、采掘生产管理、采掘技术管理及相关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5.就业范围及岗位

根据煤矿企业现场调研分析,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是煤矿采掘区队及相关职能科室,主要从事采掘生产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岗位有:

(1)采煤工作面操作岗位:

采煤机司机、输送机操作工、液压支架工、液压泵工、综采集中控制操作工等;

(2)掘进工作面操作岗位:

掘进机司机、支护工、巷修工、锚喷工等;

(3)采煤工作面技术岗位:

采煤工作面技术员、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等;

(4)掘进工作面技术岗位:

掘进工作面技术员、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等;

(5)煤矿职能科室岗位:

生产组织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岗位。

 

6.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6.1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煤矿现场调查和煤矿开采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面向煤矿采掘生产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掌握煤矿采掘生产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煤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能胜任煤矿生产一线的采掘施工、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6.2人才培养规格

6.2.1知识结构与要求

表1-2知识结构与要求

序号

知识结构

基本要求

1

公共基础知识

(1)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法律基础的知识;

(2)具有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3)具有高职英语的基础知识;

(4)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自动化知识;

(5)具有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基本知识。

2

职业基础知识

(1)具有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2)具有矿图的基本知识和CAD绘图的基础知识;

(3)具有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

(4)具有煤矿生产的基本知识;

(5)具有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6)具有流体力学和矿用流体机械的基本知识。

3

岗位技术知识

(1)具有构建矿井生产系统理论的基本知识;

(2)具有采煤工艺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知识;

(3)具有煤矿采掘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4

岗位拓展知识

(1)具有采矿专业英语的基础知识

(2)具有煤矿电工、安全管理、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

(3)具有采掘区队管理的基础知识。

6.2.2能力结构与要求

表1-3能力结构与要求

序号

知识结构

基本要求

1

基础能力

(1)能利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的一般能力;

(2)具有英语的一般听、说、读、写能力并达到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及以上水平;

(3)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并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水平。

2

职业基础能力

(1)能识读和绘制工程图件;

(2)能识读常用矿图,能熟练操作CAD软件绘制矿图;

(3)会使用电工仪表,能分析常用电子线路;

(4)能看懂煤矿生产系统图和采掘作业规程,能叙述煤矿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过程;

(5)能看懂煤矿地质图,能分析地质构造采掘方法选择的影响;

(6)能使用、操作和维护矿用流体机械。

3

岗位核心能力

(1)具有从事采掘生产一线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处理一般事故的能力;

(2)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采掘机电设备;

(3)具有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处理采掘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

(4)能进行开采巷道布置方案设计、采掘施工设计,合理确定采掘工艺,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5)具有采掘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能力;

(6)具有对采掘生产工艺、设备操作等进行改进的能力;

(7)能组织采、掘工作面生产及工程质量验收;

(8)能编制采掘工作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具有处理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

4

岗位拓展能力

(1)能借助词典翻译采矿类技术文件;

(2)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本专业工作任务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安全法律意识,能利用法律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6.2.3素质结构与要求

表1-4素质结构与要求

序号

知识结构

基本要求

1

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2

身心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3

职业素质

具有热爱矿山、服务矿山、扎根矿山的态度和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4

人文素质

具有一定的文学与艺术修养,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6.2.4证书要求

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及就业需要,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融合职业标准,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学生毕业除拿到毕业证书之外,根据需要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安排见表1-5。

 

表1-5 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安排表

类别

资格证名作

考核等级

考核时间

学分

要求

通用资格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

第1学期

2

任选一个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

第3学期

采煤工作面

职业资格

采煤工

高级

第4学期

2

任选一个

采煤机司机

输送机操作工

液压支架工

液压泵工

掘进工作面

职业资格

掘进机司机

支护工

巷修工

锚喷工

合计

4

7.课程体系设计

7.1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出发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深入煤矿采掘一线,调研分析采掘生产工作任务,归纳采掘作业行动领域,融合职业技能标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双证”书制度,构建基于煤矿开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与煤矿企业合作,以煤矿开采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应采掘工作面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和专业理论知识,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构建煤矿地质、矿图与CAD、煤矿测量、采煤系统构建、采掘运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采掘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巷道施工、煤矿测量、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矿井通风、煤矿安全、采掘区队管理等学习领域;对应不同岗位技能要求开发相应技能训练项目,使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理论实践一体化,满足采掘工作操作岗位、技术岗位和拓展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并取得相应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7.2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

7.2.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本专业典型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表1-6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行动领域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技能认证

能力培养阶段

(1)煤层赋存条件分析判断

(2)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判断与处理

(3)煤炭储量计算与管理

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判断与处理

煤矿地质

基础能力培养

(4)煤矿地质图的识读与应用

(5)采掘工程图的应用与绘制

(6)安全工程图的应用与绘制

矿图的应用与绘制

工程制图

矿图与CAD

(7)井田开拓布置及其生产系统分析

(8)开采计划的编制

(9)采煤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10)开采准备方式选择及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设计

(11)井下轨道线路设计与铺设

矿井开拓布置的分析及采煤系统构建

采煤系统构建

(12)采煤机操作与维护

(13)液压支架操作与维护

(14)输送机操作与维护

(15)钻眼机具的操作与维护

(16)掘进机操作与维护

(17)装载机操作与维护

(18)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采掘运机械及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普通电工

采煤机司机

输送机操作工

液压支架工

液压泵工

综采集中控制操作工

掘进机司机

支护工

巷修工

锚喷工

……

岗位操作能力培养

采掘运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

采掘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19)巷道断面设计

(20)巷道施工测量

(21)岩石巷道掘进施工

(22)煤层巷道掘进施工

(23)硐室及交叉点施工

(24)特殊条件下的巷道施工

(25)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26)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27)掘进工作面生产现场管理

巷道掘进施工与施工测量

巷道施工

综合能力培养

煤矿测量

(28)采煤工艺方式分析与选择

(29)普通机械化采煤作业

(30)综合机械化采煤作业

(31)综采放项煤开采作业

(32)复杂条件下的采煤作业

(33)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

(34)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35)采煤工作面生产现场管理

采煤工艺设计及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

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

(36)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控制

(37)采准巷道矿压观测与控制

(38)井下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采掘工作面顶板控制及井下顶板事故的防治

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

(39)采掘工作面通风设计

(40)采掘工作面通风管理

(41)矿井瓦斯的防治

(42)矿尘的防治

(43)矿井火灾的防治

(44)矿井水灾的防治

(45)井下灾害防治措施制定

矿井通风与安全

矿井通风

煤矿安全

(46)采煤队生产技术管理

(47)掘进队生技术管理

(48)采区生产技术管理

采掘工作面生产组织及管理

采掘区队管理

表1-7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1.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判断与处理行动领域描述

按照煤层开采条件分析工作任务,对影响煤矿开采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掌握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因素,编制采掘工作面地质报告及地质说明书,进行井田各类储量的计算与管理;能鉴别常见岩石及其岩性,能判断分析断层、褶曲、无炭柱、火成岩侵入等常见地质构造及其产状特征,能运用地质资料及相关地质图件,为采掘安排及施工作准备,会计算矿井的各类储量。

2.矿图的应用与绘制动领域描述

根据采矿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要求,结合工作任务能正确识读和运用煤矿地质图、采掘工程图、采掘工程设计图、安全工程图等常用矿图,根据采掘工程计划、设计等工作任务要求,能进行手工绘图和CAD制图。

3.矿井开拓布置的分析及采煤系统构建行动领域描述

根据采煤系统构建工作任务,结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要求,分析各种条件下的井田开拓方式(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等)、井巷布置,分析选择各种条件下的准备方式(单一薄及中厚煤层、单一厚煤层、近距离煤层群等),能进行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4.采掘运机械及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行动领域描述

按照采掘生产工艺过程及采掘主要操作岗位工作任务,结合采掘运机电设备的运行及操作要求,操作采煤机、掘进机、输送机、液压支架、乳化液泵站、采掘运电气等常用采掘运机电设备,能对常用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5.巷道掘进施工与施工测量行动领域描述

根据巷道施工作业工作任务,按照巷道掘进施工的技术规范、安全法规、施工和验收标准等具体要求,进行巷道断面设计,确定施工作业及施工组织方式;操作钻眼机具,进行炮眼布置、选用爆破器材,掌握巷道掘进爆破技术及煤巷联合掘进机作业方法,选用支护材料、确定巷道支护方式,编制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能进行巷道掘进施工、设计及施工管理等工作,具有掘进工作面主要工种的操作技能。

6.采煤工艺设计及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行动领域描述

根据采煤工作面不同工艺方式及作业任务,结合煤矿开采技术的实际条件,分析选择各种不同条件下采煤工艺方式,按照采煤工作的技术规范、安全法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具体要求,进行爆破采煤、普通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采煤、放顶煤开采、特殊条件下采煤等工艺过程及主要工种的具体作业,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及现场管理工作,具有采煤工作面主要工种的操作技能。

7.采掘工作面顶板控制及井下顶板事故的防治行动领域描述

根据采掘工作面及采准巷道顶板控制工作任务,掌握采掘工作面围岩移动及其矿压显现规律,正确使用各种矿山压力观测仪器仪表,进行采煤工作面矿压“三量”观测及巷道矿压观测,分析矿压观测数据、判断顶板运动规律,利用观测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及采准巷道矿山压力控制,能进行采掘工作面及进下采准巷道顶板事故的防治。

8.矿井通风与安全行动领域描述

根据采掘工作面通风及安全工作任务,遵照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具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础知识,进行采掘工作面通风设计,正确使用通风安全仪器仪表,进行通风参数测定及通风安全管理工作,针对矿井瓦斯、矿尘、水、火等自然灾害采取防治措施,制订矿井灾害应急预案,进行灾变处置,实施自救与互救,编写事故分析报告等。

9.采掘工作面生产组织及管理行动领域描述

根据采掘工作面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工作任务,合理安排采、掘工作面的正规循环、作业形式、工序安排及劳动组织,编制采、掘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进行采掘工作面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管理、采掘设备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及生产现管理,会编制采掘生产作业计划。

7.2.2职业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关系

表1-8 学习领域与行动领域对照

序号

职业行动领域

专业学习领域

1

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判断与处理

煤矿地质

2

矿图的应用与绘制

工程制图

矿图

AutoCAD

3

矿井开拓布置的分析及采煤系统构建

采煤系统构建

4

采掘运机械及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普通电工

采掘运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

采掘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5

巷道掘进施工与施工测量

巷道施工

煤矿测量

6

采煤工艺设计及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

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

7

采掘工作面顶板控制及井下顶板事故的防治

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

8

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

煤矿安全

9

采掘工作面生产组织与管理

采掘区队管理

7.3课程体系构成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见表1-9。

表1-9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序号

学习领域

基准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10

公共学习领域

588

128

0

11~17

基本能力学习领域

328

96

72

18~25

岗位能力学习领域

0

558

168

26~34

拓展能力学习领域

0

136

48

35

综合能力学习领域

0

0

720

小计

916

918

1008

合 计

2842

8.核心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学习领域1 采煤系统构建 

采煤系统构建  第三学期 参考学时108(另安排1周集中训练30学时,理实一体化课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井田开拓的概念,理解矿井巷道的总体布置及其主要生产系统;

2.掌握井田内再划分的方法,理解井田开拓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则;

3.掌握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平峒开拓、综合开拓、分区域开拓的特点和生产系统;

4.了解各种开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的优、缺点、适用条件;

5.了解大巷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掌握开采水平布置的方式,掌握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的位置选择;

6.了解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其线路、硐室布置,掌握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

7.掌握井田内煤层之间的开采顺序,了解特殊条件下的开采顺序;

8.掌握单一薄及中厚煤层、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及特点,掌握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及放顶煤采煤法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特点;

9.掌握近水平煤层倾斜长壁采煤法的巷道布置形式与特点。

学习内容

1.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

2.井田内再划分的方法,分析解决井田开拓的主要问题;

3.学习开采水平垂高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掌握开采水平划分的方法;

4.大巷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掌握开采水平布置的方式,掌握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的位置选择;

5.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

6.单一薄及中厚煤层、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走向长壁采煤法;

7.井田内煤层之间的开采顺序;

8.采区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9.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及放顶煤采煤法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特点;

10.近水平煤层倾斜长壁采煤法的巷道布置形式与特点。

学习领域2 采掘运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

采掘运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 第四学期 参考学时120(理实一体化课程)

学习目标

1.了解滚筒式采煤机、薄煤层采煤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条件;

2.掌握典型采煤机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能进行采煤机的日常维护和判断处理一般故障;

4.了解采煤机的选型配套。

5.了解煤巷掘进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条件;

6.掌握掘进机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7.能进行掘进机的日常维护和判断处理一般故障;

8.了解机械化掘进作业线的设备配套。

9.了解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条件;

10.掌握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11.能进行常用输送机的日常维护和判断处理一般故障;

12.了解采区输送机的设备配套。

13.了解液压支架和乳化液泵站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条件;

14.掌握液压支架和乳化液泵站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15.能进行液压支架和乳化液泵站的日常维护和判断处理一般故障;

16.了解液压支护设备和乳化液泵站的设备配套。

学习内容

1.滚筒式采煤机、薄煤层采煤机等典型采煤机的结构和原理;

2.滚筒式采煤机的操作和维护;

3.滚筒式采煤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4.采煤机的选型计算。

5.典型掘进机的结构和原理;

6.掘进机的操作和维护;

7.掘进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8.机械化掘进作业线的设备配套。

9.典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的结构和原理;

10.各类输送机的操作和维护;

11.各类输送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12.采区输送机机的设备配套。

13.液压支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4.液压支架的分类及基本参数;

15.液压支架的主要部件及结构;

16.液压支架的推移装置;

17.液压支架的控制;

18.乳化液泵站的结构、原理。

19.液压支架的操作、维护和使用;

20.乳化液泵站的操作、维护和使用。

学习领域3 巷道施工

学习领域5 巷道施工  第四学期 参考学时64(另安排1周集中训练30学时,理实一化课程)

学习目标

1.掌握岩石性质与分级,钻眼爆破,地压等基础知识;

2.掌握各种类型的支护方法,特别是锚喷支护(锚索支护);

3.掌握岩石平巷的快速施工技术;

4.熟悉其他巷道的施工方法。

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学习内容

1.岩石性质分析

2.巷道断面设计

3.岩巷施工

4.煤巷施工

5.巷道支护

6.其他巷道施工

7.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8.巷道维修

学习领域4 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

采煤工艺组织与实施 第四学期 参考学时56(另安排2周集中训练60学时,理实一体化课程)

学习目标

1.了解爆破采煤工艺技术;

2.掌握普通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采煤主要工种的操作技能;

3.掌握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技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技术;

4.掌握厚煤层放顶煤采煤工艺技术;

5.掌握复杂条件下采煤工艺技术;

6.掌握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管理及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

7.能按照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组织生产;

8.会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学习内容

1.爆破采煤工艺技术;

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工艺技术;

3.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艺技术;

4.厚煤层放顶煤采煤工艺技术;

5.复杂条件下的采煤工艺技术;

6.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7.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

学习领域5 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  第四学期 参考学时90(理实一体化课程)

学习目标

1.掌握防治有害气体的措施和改善气候条件的措施;能测定空气成分、有害气体和气候参数;

2.掌握矿内空气压力的概念及测定方法;掌握能量方程式在测算井巷通风阻力中的应用;

3.掌握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措施和测定矿井通风阻力的方法;

4.掌握自然风压概念及测定方法和矿用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法;掌握矿井主要通风机和附属装置选择和使用方法。

5.掌握矿绘制矿井通风网络图和解算矿井简单通风网络的方法;

6.掌握矿井风量测定和矿井风量调节的方法;

7.掌握矿井掘进通风设计及设备设施安装管理的方法;

8.掌握矿井通风设计方法和步骤。

学习内容

1.矿井空气成分和有害气体含量基本知识及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

2.矿内气候条件及改善气候条件的措施;

3.井下风流中的点压力及其关系,井下风流中的点压力测定方法,矿井通风中的能量方程及其意义,矿井主通风机风硐断面上的相对压力与矿井通风阻力的关系;

4.矿井通风阻力定律;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的措施;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方法;

5.矿井自然风压的概念、特性、控制和利用方法;矿井主要通风机和附属装置;矿井主要通风机的特性;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的测定方法;

6.通风网络图的作用和绘制步骤;矿井风量自然分配的基本定律;矿井简单通风网络解算方法;

7.井巷中的风量的测算;矿井风量的调节方法;矿井总风量的调节方法;矿井通风设施;

8.矿井掘进通风设计及设备设施安装管理;

9.矿井的通风系统的选择和确定;矿井通风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