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1723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前方教案苏教版必修1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前方教案苏教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前方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二板块《乡关何处》中的第一篇课文。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本专题围绕“家园之思”这文学作品中的“永恒的主题” ,设计了《漂泊的旅人》和《乡关何处》两个板块,老舍“想北平”,韩少功“我心归去”,柯灵总结“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承接漂泊的旅人,叩问“乡关何处”,从一副摄影作品入手,阐述人类不可克制的离家的欲望,离家终究还是要归家,家,指的不仅仅是生我养我的那方热土,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归宿。

《前方》直指人类精神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揭示了人类,作为人生苦旅者的悲剧性实质。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建构上,学生没有接触过摄影散文,刚开始学习这种文体,应该就摄影散文本身应该做一定、具体的介绍。

在人生阶段上,学生处于青春时期,怀着理想,憧憬着前方,正走在求学的道路上,每两周回一次家,到了读大学就剩下寒暑假和十一假期,到了工作,也可能只剩下春节了。

为此,我们要介绍摄影散文这种新文体的特征,引导学生深入认知我们的家、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解读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

3.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

四、教学重难点

1.解读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

2.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

五、教学流程

导入:

每到五一、十一长假还有中秋、春节,全国各地的车站都会人满为患,为什么呢?

中国人的传统,每逢佳节倍思亲,届时只要是中国人,不管你在天涯海角还是在天南海北,都要不远万里,乘飞机坐轮船,赶回家;节后又浩浩荡荡的奔赴各地。

这样浩浩荡荡的行动不是法律的约定,而是咱们几千年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这来去匆匆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路程呢?

这里面又包涵了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曹文轩的《前方》来探讨一下。

补充:

刘浪《心的漂泊》从来没有港口/空空的行囊/空空的手/等待你蓦然回首/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顾风雨兼程

(一)相关知识介绍

关于作品:

定义:

摄影散文是以摄影画面的内容为凭借,加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联想,一般用来阐述人生哲理的一种散文。

特点:

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

文中的摄影画面展示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的是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途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关于作者: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继2001年《红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网站“10本好书”之后,《红瓦》的第九章又被韩国“语文教师协会”编入“全国高中通用教材”。

(二)、诵读并感知课文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正音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2、形近字比较认读

迁徙——师徒 按捺——无奈  憔悴——樵夫  温馨——罄竹难书

3、总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在朗读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本文的脉络。

可以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明确:

首先文章从摄影画面起笔,但并没有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摹,而是马上展开了联想——“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由此点出本文的中心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这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

 

然后,作者对人为什么离家进行讨论。

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一直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其次,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会获得生命的满足;再次,由于种种原因,由于外在压迫,人不得不离家;最后,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

至此,作者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

召唤。

 

(2)请学生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请在总结的时候落实到每一小节。

明确: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第二节:

特点反弹琵琶)

补充:

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本单元是“月是故乡明”,说的是归家,是思乡,而本文讲的是离家,所以本文用的是“反弹琵琶”的写法。

第三节:

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

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

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

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

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

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

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

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

回到摄影作品上来。

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3)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

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

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

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4)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

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

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

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5)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

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

“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

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三)课堂小结

1、文章结构

明确:

全文共12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一、

(1)由摄影作品引出“人们正在路上”的话题。

二、(2——11)写作者由摄影作品引发出来的感慨和思考。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

(2——8)阐述离家的原因;

第二层:

(9——10)指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三层:

(11)分析人的悲剧性实质。

三、(12)照应开头,并引发读者的思考。

2、本文的写作方法 

(1)联想。

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的目光又几次落到摄影画面上,具体的画面与展开的想像与思考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补充):

本文是一篇摄影散文,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

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2)反弹琵琶。

因为本单元是“月是故乡明”,这说的是归家,是思乡,而本文讲的是离家,所以本文用的是“反弹琵琶”的写法.

六、板书设计

前方(摄影散文)

曹文轩(作家、学者)

                   家(乡)             物质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  前方  苦旅   精神家园

七、问题设计

读课文第11段,回答下列问题(C层)

1、找出人的悲剧实质是什么?

用文章中的原话来回答。

答:

①人的悲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②人无法还家;更在于:

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受之中。

2、课文中提到很多古诗,请写出出处、朝代。

(AB层)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唐·崔颢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唐·宋之问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长安春望》唐·卢纶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未来莫还乡,还想须断肠。

”——《菩萨蛮》唐·韦庄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九)、峰催说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

四、范字指导提要

仰:

中间的竖提收缩。

做:

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

哪:

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

班:

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

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

街:

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十)、仰街哪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的把握尤其重要,有些学生还要加强指导,引导仔细观察。

第(10)课时

课题:

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