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9207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docx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既是学习长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开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是为你整理了“《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自主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初步认识长方体。

  师:

  (出示一张纸)看,这是一张纸。

如果不考虑它的厚度,它是一个什么图形?

(长方形)师:

对,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

将大小一样的纸重叠在一起,变成一本书,现在是什么形状?

(长方体)师:

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出示情境图。

你能从中找出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

(粉笔盒,茶叶盒,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还有一个物体是什么形状?

(正方体)。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我们先来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第21页上面的内容。

  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谁来指给大家看一看?

拿着你手中的长方体同桌之间指一指它的面、棱和顶点。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特征来认识长方体。

一起读一读探究要求?

小组合作,把小组探究的结论写在这张纸上。

  小组合作,老师巡视

  

(1)面的特征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面的特征。

  让一个小组汇报,另外的小组补充。

有序的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先数右面一个面,中间四个和左面一个。

也可以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这样去数。

重点让学生按照第二种方法有序的数一遍。

  长方体的六个面一般情况下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课件演示)

  

(2)棱的特征。

  长方体有12条棱。

  (教给学生有序的数出12条棱)。

在数棱的条数的时候有的学生将长方体不停的转动要及时纠正。

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来数,也可以按照相等的棱为一组去数。

  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4棱的长度相等。

  (3)顶点的特征长方体有8个顶点,师:

我们把长方体的特征用表格的形式将它梳理出来。

对照一下,哪个特征是你们小组自己探究出来的,哪个是同学们共同探究出来的。

  上课的教室,找出它的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吗。

一定要有序的观察。

  (4)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把这个长方体放在你桌子上,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另外的三个面哪里去了?

(被相对的面挡住了)相对的面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所以我们画长方体直观图的时候,通常把能看到的三个面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三个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一定要记住,还有三个面我们看不到。

  (5)认识长、宽和高。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师:

如果擦去长方体的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样子吗?

师:

如果再擦去几条棱(三条虚线),你还能想象出原来的形状和大小吗?

师:

我们至少要剩下几条棱你还能想象出来原来的样子?

这几条棱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

(学生自己说一说)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它们的长度在数学上还有专

  有的名称。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

  宽高。

通常情况下,水平方向的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的叫做高。

这样放,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长宽高。

换一种放法,再让学生指一指。

  长方体放置的方法不同,它的长、宽、高是可以互换的。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指一指它的长宽高。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一课本23页第一题。

  

(1)墨汁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

与它相对的是哪个面?

(2)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哪个面与他相同?

(3)哪个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

  2、自主练习课本23页第二题。

  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根据下图想象出一个长方体,运用所给的数据回答。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通过学习长方体可以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

  成功之处:

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教学中,学生首先通过课前准备的长方体物品进行观察并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得出长方体的特征:

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在例2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4条棱,相交于一点的长方体的三条棱就是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并由此延伸拓展到长方体的长、宽和高的长度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

当长方体的长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哪些面的变化呢?

哪些变了,哪些不变?

同样宽的变化会引起哪些面的变化,哪些面不变?

同样高呢?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不足之处:

  1、由于在探索长方体的特征时,时间用时比较多,导致后面的练习量不足,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2、在例2的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只是让学生观察我手中的长方体的框架,没有让学生实际动手来操作,导致学生对于长方体的棱的特征认识不深刻。

  再教设计:

压缩例1的教学时间,让学生用胶管和橡皮泥在课堂上动手来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发现长方体的棱的特征,还能加深对长方体的长、宽和高概念的理解。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出示几张图片,了解身边的物体,引入长方体的学习。

  1、师:

画面上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

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3、师:

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

  师:

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新知探究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

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

  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

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用手摸摸看。

  4、师: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

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

  (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

  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

  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练习。

  请你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

  (×)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

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12条棱可以分成6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认识长、宽、高。

  

(1)师:

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怎样求总棱长?

  

(2)师:

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巩固提升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

  (汇报后板书)小结: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8)厘米,宽是

  (5)厘米,高是

  (5)厘米。

  

(2)这个长方体中棱长是5厘米的棱有

  (8)条。

  (3)这个长方体的右面是什么形状?

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长方体的右面是正方形,和它相同的是左面。

  (4)前面是什么形状?

和它相同的面有哪些?

前面是长方形,和它相同的面有后面、上面、下面。

  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

  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3)

  一、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

  周长,面积计算,初步认识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如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因此,学好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正确空间观念的关键,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也是今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

  根据教材对六年级聋生的要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会看长方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有序观察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体空间观念的建立。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共有八名学生,根据八名学生的智力和听力情况,我将八名学生分成

  a、b、c三类。

a类学生三名,他们思维反应快,语言概括能力强,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b类学生四名,他们思维反映一般要求他们基本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用语言概括。

c类学生一名,它是智力,听力双重障碍的学生,希望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够借助实物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

  1、由于本节课介绍的概念较多,因此我采用了简单明了的讲解法。

  2、为了弥补聋生语言缺陷,充分发挥他们形象思维占主体的优势,我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

  3、为了培养聋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媒体选择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由于聋生听力障碍的缘故,只有他们亲眼所见的实物直观教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因此我准备了长方体,火柴盒,木块,牙膏盒等实物。

  为了使透视关系更清晰、明确,观察重点更突出,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特设计了一些电脑课件。

  五、教学设计

  1、复习铺垫,促进迁移为了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以旧促新的迁移,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那些平面几何图形?

并利用他们原有能够识别长方体的知识,出示一些立体实物让学生指出其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先从感知上让学生区分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的不同。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开始新课的学习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入新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借助实物,引出矛盾,即这些物体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

为什么像牙膏盒这样的物体同学们叫做长方体?

而球却不能叫做长方体呢?

这就要从长方体的特征说起。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就将共同来探讨,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