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151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docx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128首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第一章诗歌鉴赏基础

一、唐诗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

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

他们无沦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

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

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

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

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

陈子昂和张若虚。

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

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

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

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此时诗坛群星辉映。

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

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白可留。

”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琮。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

山村之夜,如诗如画。

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

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

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

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人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

《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

《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

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

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

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

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

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

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

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

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土,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

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

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

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

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

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

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

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

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

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

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

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

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干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

“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

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

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

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瞬”的抱负,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

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

战争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

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待被称为“诗史”。

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

《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

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取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

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

在他—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

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人化。

像《春望》《春夜喜雨》《登高》等诗,都是例子。

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

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

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

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

—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

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

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

在这—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

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

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

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

这时的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

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有写得好的,如《卖炭翁》等。

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

白居易既写有大量的讽喻诗,也写了不少闲适诗,而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

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晚唐诗歌又一变。

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自我。

这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许浑是代表。

杜牧是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泊秦淮》等诗都是咏史佳作。

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

唐诗的发展,到盛唐的意境创造,达到了意象玲珑、无迹可寻的纯美境界,是一个高峰。

杜甫由写实而走向集大成,是又—个高峰。

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别开天地,又是—个高峰。

诗发展至此,大有山穷水尽之势。

李商隐出来,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峰。

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

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

他的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情思流动是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是非逻辑的,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种解释。

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晚唐后期的诗人们,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而成就不大,已经无法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了。

二、诗歌自身特点

1、形象性

诗歌固然也重理趣之妙,但它—般不以严密的判断、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

雪花大,可以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诗);胡马快,可以说“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杜甫诗);说凄凉,就是“孤灯照寒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诗);话理想,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词)。

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或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具体可感的艺术享受。

2、典型性

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并不是生活现实的实录,有的虽然是实录,却也经过了作者的选择、加工、提炼,这样的形象就能代表更深、更广的生活内容,就成为典型形象,成为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动作、典型话语、典型场面等。

典型的东西是概括出来的,因而是有代表性的,所谓“半瓣花”可说人情,“一滴水”可映光辉,“一鳞半爪”可知全貌。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中的“闻”和“逢”两个动词连接了几十年的人事与沧桑。

两位老人的再次相遇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沦落正说明了盛世的兴衰。

这样的作品就很有典型性。

3、情感性

“情动于中而发于外”,这显然是指诗歌创作。

作者喷涌的情思当然不能用理性化的观点进行分析。

杜牧有一首《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人认为千里莺啼,千里绿映红,无—人得见,“千”当作“十”。

后有人反驳说:

“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他解释说,“题云《江南舂》,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这反驳自然在理,诗人情之所至,脱口而出,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的。

前文所说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如此。

如果忽视了诗歌的情感性的特点,非要去迫问“燕山雪花怎么会大如席”这样的问题,恐怕会贻笑大方的。

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在不少时候是间接的。

有时使用间接抒情议论的方法,有时用典,有时跳脱(跳脱,指文意的跳跃与省略)。

理解了其间接表现的手法,明白了诗中所用的典故,体味出其中被省略的显得非常含蓄的部分,理解其思想内容才有可能。

三、常用名词术语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风格:

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风格。

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

●流派:

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诗人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

诗歌的流派在盛唐最为典型:

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

以柳永、李清照、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

同一流派诗人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

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则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

但同一流派的诗人不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同为豪放派,苏词旷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

●意境: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

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

●形象:

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典型:

以鲜明独特的个性深刻显示出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的艺术形象。

典型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主要标志。

●形神:

对塑造艺术形象的要求。

“形”指事物真实的外形或现象,“神”指形象体现出来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特征。

第二章鉴赏诗歌形象

一、考点解析

1、人物形象:

①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情节。

②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2、景物形象:

①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②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

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二、鉴赏示例

例1: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

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出李凝的——身份。

从环境上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邻居不多),少人来(“草径”“荒园”),清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即云根动像是石也在移动)),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了他对李凝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因此可以说,李凝是—位隐者。

例2:

虞世南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矮:

指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这首诗的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

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矮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

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

“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隋赞美。

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

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自然属性)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

三、方法指津

一、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

联想与想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

“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像力的结果。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歌。

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像思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刺勒歌),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想像成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的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像。

然而不止于此,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像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

这句诗又是一首多么快乐而又优美的草原牧歌!

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像的表现。

如此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和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

二、准确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

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征意义。

如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题列出了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然后要求简答: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中雁的形象有正确的理解:

雁是候鸟,春秋迁徒,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

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

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抓取“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义。

例如: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

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