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175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docx

第一二三章知识提纲

第一讲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的增长

1.人口数量: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数量已突破60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数量达12.9533亿

2.人口数量的变化:

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类,前者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后者取决于人口迁移的动向。

3.增长差异

(1)时间差异:

时期

增长状况

原因

备注

产业革命前

人口增长速度极其缓慢

社会生产力落后

世界人口压力产生原因: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较高的人口增长率。

产业革命后

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

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

二战后

人口迅猛增长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

20世纪70年代后

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趋势

很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地区差异:

地区

增长状况

原因

备注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迅猛

广大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使死亡率大幅下降。

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

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印尼、巴西、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欧洲、北美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缓慢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世界观和生育观的改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决定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征

成因

判断依据

转变环节

 

 

 

 

 

 

 

原始型

高高低(极)

生产力极为低下,劳动力不足且无节制生育导致极高的出生率;而频繁的战争、食物匮乏和极差的医疗卫生条件死亡率奇高。

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对较低

 

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开始:

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

 

实现:

出生率的下降最终促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

 

传统型

高高低

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供应和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但因劳动力缺乏,出生率居高不下。

代表性国家如尼日利亚等。

最主要的区别是死亡率的差异,传统型一般接近2.0℅,过渡型则不足1.0℅

高低高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死亡率下降;同时劳动生产率也极大提高,加上节育措施逐渐普及,出生率开始下降。

代表性国家如巴西等。

死亡率相差不大,大致都在1.0℅左右,但过渡型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现代型出生率在1.5℅下)

现代型

低低低

现代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出生率很低;死亡率因人口老年化而有所上升。

代表性国家如德国等。

分布

特点

因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存在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具有不同步性特征

表现

世界:

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

现代型(内部具有不平衡性德国、匈牙利人口负增长,美、加、澳、新稍高)

发展中国家:

过渡型为主(韩国、新加坡、古巴、中国、乌拉圭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A.标准:

老年人口比率>10℅

B.问题:

①引起劳动力不足;②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③导致兵源奇缺

C.措施:

①移民或加强国际劳务进口;②进行贸易移民,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

2.世界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数量

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

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甚至负增长

面临人口

问题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的影响

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加剧贫困,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解决人口

问题途径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3.中国人口问题:

(1)中国人口增长:

时期

增长状况

原因

备注

建国前

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生产力落后、战争频繁、医疗技术条件差

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建国后

人口增长迅速

国家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及设备的改善

70年代以来

人口增长迅速下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2)中国的人口形势和政策:

A.人口形势:

我国人口形势严峻,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使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达1500多万。

如不严加控制,将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基本国策:

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三、人口的迁移:

1.概念和分类

①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的空间改变。

②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世界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影响因素

人口流向

意义

二战前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①旧大陆→新大陆;②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

欧洲→美洲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16世纪到19世纪

黑奴贸易

非洲→美洲

19世纪到20世纪前叶

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

亚洲→美洲

二战后

特点:

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即外籍工人大量增加。

影响因素:

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人口流向: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欧洲、美洲、大洋洲(或西亚)

意义: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2)世界国内人口迁移

原苏联

20世纪40年代以来

西部→乌拉尔山以东

开发国土

建立新工业基地

有组织移民

美国

20世纪40年代以来

东北部、中部→西部、南部

建新兴工业部门

移向阳光地带

自发迁移

中国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东部人稠区→东北、西北等地

城市化;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与自发迁移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

山区→平原

农村→城镇

贫困区→发达区

改革开放后,沿海经济发展,需劳力;农村大量劳力解放

有组织与自发流动并存

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影响因素

①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解:

③迁入地的吸引力

图12-7中表达的意思是,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入地,有些来自迁出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图中“+”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称为拉力因素),“—”号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称为推力因素),“O”表示无关的因素。

(2)作用评价

①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②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③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五、中国人口迁移:

(补充)

时期

特点

影响因素

迁移方向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①起始时期:

秦汉

②迁移原因:

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③迁移方向: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④人口中心: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⑤历史意义: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使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

①人口迁移规模小;

②频率低

(方式:

就业、支边、工矿开发、招生、分配等)

①计划经济;

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③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①净迁出地:

辽、鲁、沪、川

②出入持平:

西藏

③净迁入地:

其他省市

20世纪80年代后

①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目的:

务工、经商、学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剧增;

②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

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①农村→城市;

②内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中国“民工潮”现象分析:

A.成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②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③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B.特点:

①流动依据经济定向;②流动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特征突出;③文化素质偏低。

C.利弊:

(利)①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②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弊)③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局部(城市)就业压力;④民工流入地区常因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

六、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2)特性:

①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②相对确定性(在假定的相关条件下,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估计)

(3)影响因素:

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②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

③地区的开放程度有利于外部资源的利用;④人口的文化和生活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较大。

3.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悲观者认为现在世界人口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的环境容量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观点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联合国认为在110亿或多一些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按土地资源最高容量在16亿左右

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耕地、淡水等

七、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合理环境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即在不产生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人口容量。

2.对合理环境容量的估计:

全球合理人口容量为60亿中国合理人口容量:

8~9亿

3.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①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a.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及引发的其他问题。

b.不同地区所出现的问题。

地区

人口问题

环境和资源问题

发达地区

人口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

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国的范围

发展中地区

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口数量多,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

 

②对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a.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b.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的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

八、人口分布(补充)

(一)世界人口分布: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①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②政治、军事、历史因素

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②地形;③气候;④水源;⑤土壤

人口分布不平衡是由于各地区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分布状况

 

区域

影响因素

备注

 

 

密集

地区

东、南亚

人文:

世界古老文化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

自然:

地处中低纬度,气候条件优越;沿海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河流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衡量人口分布合理的标准:

一定历史时期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西欧

人文: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工业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自然:

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美国东北部

人文:

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商贸金融活动频繁

自然:

地处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条件湿润

稀少地区

①北美、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②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沙漠地带;③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地带;④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二)中国人口分布:

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分布状况

影响因素

备注

密集地区

(东部沿海)

①地处沿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②东部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中国人口分布界线:

“黑河-腾冲”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稀少地区

(西北内陆)

①深居内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差,经济文化落后;②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省份:

江苏、山东、河南、台湾

第二讲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形态:

(期中考试不一定考)

(1)概念:

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

城市的地域形态比较:

比较内容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城市举例

成都市、合肥市

重庆市、浦东新区

兰州市、延安市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可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概念与目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城市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产物,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是多个同种功能的实体在空间上呈现连片分布的区域。

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

名称

占地比重

区位特点

其他特征

备注

商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要求接近消费者,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CBD)的特点: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①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②呈团块状、点状或条带状分布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

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城市而异

①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区{②多成片分布

住宅区

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

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

距母城较远的交道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城市最基本的功能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2)典型城市结构学说

a.同心圆学说——成都b.扇形学说——沈阳c.多核心学说——淄博

模式

相同点

不同点

同心圆模式

①城市中心均为中心商务区

②高级、中级和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且背向发展

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自城市中心向外缘顺序生五个同心圆圈层

扇形模式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发展

多核心模式

城市围绕不同核心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

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

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如图13-2)

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递减直线

直线类型

直线形状特点

反映的内涵

商业直线

最陡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说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

住宅直线

比较平缓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说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的影响较小

工业直线

最平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说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⑧社会因素:

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④行政因素:

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

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4.城市的合理规划(补充)

城市规划要从经济、安全、环境和长远利益考虑,妥善安排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发展要尽量依托现有城区,又要有发展余地。

总之,既要经济合理,又要技术先进,以人为本,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布置功能区

工业区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生产成本;

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近郊,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

严重污染的工业宜布置在远郊,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方向及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用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主要指城市绿地,也可以利用水面、河流。

城市规划中常见工业的布局原则

工业部门

生产特点与制约因素

布局主导因素

制糖、炼铁

耗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

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

钢铁、有色冶金、化工

消耗能源多

接近水电站等能源地

织布、石油化工、

运输产品比运输原料成本高

接近消费市场

自来水厂

优质水源

河流上游方向,水源清洁

汽水、家具、印刷、啤酒

运输不方便

接近消费市场

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

劳动力成本比重大,消耗劳动量多

接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

化工、电子、飞机、仪表

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

接近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

电子、感光器材

特别要求环境洁净

选择环境洁净之地

五、城市的不同等级形成城市体系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活动

城市活动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服务(如居住、幼儿园、小学等);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如大学、大型工业基地、国家级研究所等),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城市在满足自身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必然与其腹地和其他城市发生各种联系,这些相互联系是城市体系形成的基础。

3.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小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其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

4.城市等级的划分

①划分标准:

一般根据城市人口的规模。

②划分等级:

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5.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①城市服务内容:

购物、就医、上学等;

②城市服务范围:

除城市本身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③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图解:

④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资源、交通等。

6.上海的城市规模居全国第一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交通

因素

港口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对内通过长江的航运,可联系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工业城市,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甚至更大的地域;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国际港口,通过对外贸易还可以扩大其服务范围

铁路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同时也位于中国内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使得上海能够得到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产品供应,以满足大规模城市人口的需求,而且还为上海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资源

条件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长江三角洲为城市的发展与拓展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七、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城市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分布

3.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4.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八、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的起源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出现等密切相关。

九、城市的区位选择

1.城市区位:

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2.城市的区位因素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交通、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

城市的区位选择实质是人们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最有利的因素,科学、合理地建设城市,更好地发挥城市的作用。

(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其具体影响和原因如表所示:

影响因素

城市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

地形

世界大城市多在平原,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平原地形平坦,有利农耕、交通、城镇建设

气候

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沿海地带,热带较凉爽的高原上及山区的河谷盆地

气温适度,降水适中

河流

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口及河流两岸城市众多,越往下游城市越密集

河流有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卫等功能,对城市选址具有深远影响

自然资源

分布或靠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工业革命后在矿产地便于发展采矿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