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515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docx

新课标版语文必三课件作业4

课时作业(四)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石栈(zhàn)

边塞(sài)长吁短叹(xū)

B.猿猱(náo)扪参(shēn)

喧豗(huī)嗟来之食(jiē)

C.巉岩(chán)吮吸(yǔn)

砯崖(pīng)峥嵘岁月(zhēnɡ)

D.凋零(diāo)湍急(tuān)

崔嵬(wéi)多难兴邦(nàn)

答案 C

解析 “吮”应读shǔ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与秦塞通人烟塞:

边塞

B.锦城虽云乐云:

C.危乎高哉危:

危险

D.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离开

答案 B

解析 A项,塞:

山川险要的地方。

C项,危:

高。

D项,去:

距离。

3.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青泥何盘盘

③但见悲鸟号古木④但悲不见九州同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答案 C

解析 第一个“何”意为“什么”,第二个“何”意为“多么”,两个“但”均意为“只”。

4.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词,比)

B.以手抚膺坐长叹 (介词,用)

C.但见悲鸟号古木 (副词,只)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连词,即使)

答案 D

解析 虽:

连词,虽然。

5.下列诗句中大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折九弯,蜿蜒小路绕着山岸转。

B.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那悲伤的鸟儿在古木上号叫,雄鸟前飞雌鸟跟随在林间盘旋。

C.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又听见子规鸟在夜月下悲啼,不由得使行路之人面对着空旷的深山发愁。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成都这儿虽然说是快乐之地,但不如早早回家更安全。

答案 C

解析 “愁空山”——悲鸣之声回荡在空山之中。

6.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答案 B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二、文本训练

阅读《蜀道难》中的诗句,完成7~10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李白运用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请结合选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上有……攀援”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表象;“青泥……长叹”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

②“六龙回日”“扪参历井仰胁息”“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张。

8.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9.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不超过1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10.结合选录的两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奔放、散文化的语句。

使用设问句、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11、12题。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 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 西湖是指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

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

皇佑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因”承接前句,诗人借用“云窦”比喻从横堤上凿开的孔穴中滚滚流出的湖水。

东半湖水深、水位高,水源源不断流注到西半湖,于是东西两湖连成了一片。

B.第四句中一个“展”字,不但照应了标题中的“重展西湖”,而且也表明了湖面开阔了,诗人极目远望,心胸为之舒展旷达。

C.“都浸月”用得很妙,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

一个“烟”字,不但铺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

D.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

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

答案 C

解析 “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错,应为“表现诗人追求闲静、恬淡而美好的生活境界”。

1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凿通西湖后的喜悦之情。

颔联寓情于景,写出了重展后的西湖胜景。

“忘情地”写出了鱼鸟的欢情,以及诗人见此而喜悦的心境。

“展尽”一语双关,既写湖面开阔,又写出了诗人极目远眺,胸怀顿觉舒旷。

②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感情。

尾联即景抒怀,诗人想做一个渔翁,有归隐之意,希望朝廷赐一个闲散的州郡,能恬适清闲地度过一生。

“愿”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也暗示了厌恶官场庸俗的生活。

四、语言表达

13.默写。

(1)《蜀道难》中感情强烈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文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5)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14.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

解析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的名词、代词一般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名”“之”“文”等,结合句意,断句即可。

【参考译文】

李白刚从四川来到京师(长安)的时候,住在旅店里。

秘书监贺知章听说他的名声,第一个探访他。

觉得他容貌非凡,又请他拿出所写的文章。

李白拿出《蜀道难》给他看。

贺知章还没读完,就多次称赞,称李白为“谪仙”,解下金龟(官员的腰带)换酒,和李白喝酒,两人都醉了,一连这样好几天,于是李白的名称声誉逐渐显赫。

15.(2018·哈六中期中)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比喻之花开在了李白的眼中,他便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观;

比喻之花开在了东坡居士的手下,他便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比喻之花开在了白居易的耳畔,他便听到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仙乐;比喻之花开在了南唐后主的心中,他便吟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

解析 此题作答时要注意四点:

一是审清题目要求,二是句式基本一致,三是修辞手法相同,四是检查字数要求。

研究例句可以发现其基本句式是“比喻之花开在了……的……他便……了‘……’的……”需要注意文学家与诗句的对应。

16.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解析 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图形中的构图要素,一是这些构图要素体现的意义。

这个图形,从整体上看,是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而和平鸽是由许多旗帜组成的。

从和平鸽的角度分析,它象征着和平、和谐;从旗帜的角度分析,这些旗帜代表着不同国家,象征着各国团结起来,维护世界和平等。

励志小语: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德)海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

在欧洲的内卡河畔,河的一岸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城;另一岸陡峭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城堡的废墟,墙壁上还有炸药炸开的大窟窿。

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200年前城堡。

这个200年前的古战场________,却依然保持着旧貌,似乎依旧硝烟弥漫——(    ),而是还活在几百年的历史里。

与此相仿,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

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

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一个京城竟无人去守。

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霆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工夫。

此人是一个英雄。

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________上看到的。

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

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

”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也不会只活在现在。

历史,它可不只是________的宫廷斗争和________的外交谈判。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你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200年前法国大军来攻这座城堡的情景。

B.如果你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200年前来攻这座城堡。

C.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城堡的200年前的情景。

D.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200年前的城堡。

答案 A

解析 句子有三处错误:

第一处,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该把“如果”放在句首;第二处,多层定语语序不当,“200年前”应该放在“法国大军”前面;第三处,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告诉”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末加上“的情景”。

综合考虑,A项正确。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历史悠久的大学城绝不仅活在现代

B.历史悠久的大学城绝不只是活在现代

C.有文化的海德堡人绝不仅活在现代

D.有文化的海德堡人绝不只是活在现代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必须确定句子的陈述对象,根据选文第一段,可知选文内容强调的是“有文史修养的人”,而且“历史悠久的大学城”也不可能“活”,故而排除A、B两项;后句用了关联词语“而是”,与“不仅”不搭配。

故选D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沧海桑田 稗官野史 背信弃义 折冲樽俎

B.历经沧桑 稗官野史 尔虞我诈 折冲樽俎

C.沧海桑田 奇闻轶事 背信弃义 运筹帷幄

D.历经沧桑 奇闻轶事 尔虞我诈 运筹帷幄

答案 B

解析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历经沧桑”强调“经历”,而“沧海桑田”强调“变化”;“稗官野史”泛称小说及记载不见经传的逸闻琐事的著述,“奇闻轶事”指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事;“尔虞我诈”意为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含贬义,“背信弃义”意为违背诺言,不讲道义;“折冲樽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适用于“外交谈判”,“运筹帷幄”侧重“军略决策”。

依据语境,判定答案为B项。

4.(原创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 心境 复习 谦逊 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虚心使人进步 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5.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想向一位久已慕名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就给王编辑写了个便条。

便条中有五处不得体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王编辑:

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

我把鸿文《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

本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

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编安!

李阳

2018.12.9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②“鸿文”改为“拙作”;③“拜读”改为“费心一读”;④“雅趣”改为“爱好”;⑤“斧正”改为“修改”

解析 ①“寒舍”为谦辞,②“鸿文”为敬辞,③“拜读”为谦辞,④“雅趣”为敬辞,⑤“斧正”为敬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