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528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 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检测化学Word版含答案

泉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监测

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温馨提示:

1.试卷共8页,1—4页为第I卷,5—8页为第Ⅱ卷。

2.请将试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Mg:

24K:

39Ti:

47.9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18小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

13-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B.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C.就地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减少运输成本

D.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也没关系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B.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

C.CH3OH的燃烧D.高温下碳与水蒸气反应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l2B.CO2C.盐酸D.CH3COOH

4.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5.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2B.用10mL量筒量取8.25mL盐酸

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用去NaOH溶液20.50mLD.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6.60mL高锰酸钾溶液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1mol·L-1的NaOH溶液稀释一倍,c(OH-)减小到原来的一半B.常温下,0.1mol·L-1H2SO3溶液的pH大于1

C.右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D.pH=2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mol·L-1

7.反应CH4(g)+2NO2(g)

N2(g)+CO2(g)+2H2O(l)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N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0.6molCH4,同时生成0.6molN2

8.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

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加入催化剂,反应的热效应不变

D.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H=-akJ·mol-19.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升高温度pH不变的是

A.H2SO4B.NaOHC.BaCl2D.K2CO3

10.用石墨、铁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b处有气泡产生:

2Cl--2e-=Cl2↑

B.a处有气泡产生:

2H2O+2e-=H2↑+2OH-C.b处发生了反应:

Fe-2e-=Fe2+

D.c处紫色液滴向右移动:

通电后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电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钢管桩应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钢管桩流向高硅铸铁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阳极材料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强度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

C.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

D.25℃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13.在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A(s)+3B(g)2C(g),经3s后反应达平衡,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s-1

②3s时B的浓度为0.6mol·L-1

③B的转化率为60%

5

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

A.①②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4.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

2Zn+O2+4OH–+2H2O2Zn(OH)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阴极移动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4OH–-2e–=Zn(OH)2-

D.充电时,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生成氧气2.24L(标准状况)

15.已知25℃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该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将固体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AgCl溶解度小于AgI

16.对于可逆反应:

2A(g)+B(g)2C(g)△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7.下列有关图像,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B.由图Ⅰ知,该反应的△H<0

C.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D.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

18.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整个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起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①点所示溶液可用pH试纸测定其pH

B.②点之前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C.③点所示溶液中:

c(Na+)=c(Cl-)+c(ClO-)

D.④点所示溶液中:

c(Na+)=c(Cl-)+c(HClO)+c(ClO-)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本题共有6小题,共58分)

19.(7分)

(1)下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mo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ol-1):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

①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中最稳定的是(填序号)

A.Cl2B.HBrC.HClD.N2

②反应Cl2(g)+2HBr(g)=2HCl(g)+Br2(g)的△H为。

③H2的燃烧热为△H=-285.8kJ·mol-1,请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

已知25℃,101kPa时:

CaO(s)+H2SO4(l)=CaSO4(s)+H2O(l)ΔH=-271kJ·mol-1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ΔH=-937kJ·mol-1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0.(9分)

一定条件下,有反应:

X(g)+2Y(g)2Z(g)ΔH=QkJ·mol-1。

在起始体积均为2L的容器A和B中同时分别充入1molX和2molY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A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B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

AB(填“>”、“<”或“=”,下同);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

AB。

(2)若平衡后,向A、B中分别充入稀有气体,A容器中的平衡将,B容器中的平衡将。

(填序号)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方向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断

(3)常温下,A容器中反应进行到2min末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平衡混合物中X为0.8mol,则Y的转化率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4)如图所示曲线Ⅰ、Ⅱ是该反应在只有一个反应条件不同时Z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

系图,下列有关曲线Ⅰ、Ⅱ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Ⅰ没有用催化剂,Ⅱ用了催化剂B.Ⅱ的反应温度比Ⅰ高且Q<0C.Ⅱ的压强比Ⅰ大

21.(10分)

有下列化合物:

①NH4Al(SO4)2、②NH4HSO4、③NH4Cl、④NH3•H2O、⑤CH3COONH4,回答下列问题。

(1)NH4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

(2)等浓度的②④⑤三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3)室温时,pH=3的NH4Cl溶液中:

c(C1ˉ)-c(NH4)=mol·L-(填数值)

+1

(4)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5)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③和④溶液混合,关于所得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溶液显酸性,则c(C1ˉ)>c(NH4)>c(H)>c(OH)

++ˉ

B.若c(C1ˉ)=c(NH4+),则溶液显中性

C.若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满足关系:

c(NH4+)+c(NH3•H2O)=0.2mol·L-1

(6)已知CH3COONH4溶液为中性,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7(填“<”“>”“=”)。

22.(8分)

(I)根据右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请写出所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时,两极均有气体产生,则N端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3)已知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类离子通过,如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

则M为(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

(4)若生成氢氧化钾的质量为11.2g,则制得氧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23.(11分)

钛由于具有比重小、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性强等优点,在现代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用途,常被称为第三金属、“亲生物金属”。

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FeTiO3、铁的氧化物等)的方法制取TiO2,再由TiO2制取金属钛。

下图是工业上制取金属钛的有关流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钛铁矿在酸分解前需先粉碎,目的是

请写出副产品A的化学式

(2)已知Ti(SO4)2容易水解而析出白色沉淀H2TiO3,据此回答,操作B的名称为

(3)氯化过程中工业上常使用过量的焦炭,请写出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4)钛的卤化物中最主要的是TiCl4。

它是无色液体,熔点250K,沸点409K,有刺激性气味,在水中或潮湿空气中都极易水解,因此TiCl4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烟。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已知:

①Mg(s)+Cl2(g)=MgCl2(s)△H=-641kJ·mol-1

②Ti(s)+2Cl2(g)=TiCl4(g)△H=-770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的燃烧热是641kJ·mol-1B.Ti的能量一定比TiCl4高

C.等质量的Mg(s)、Ti(s)与足量Cl2反应,前者放出热量多

D.上述冶炼Ti的方法对环境友好、没有影响。

(6)常温下,将浓度均为0.2mol·L-1的FeCl3溶液和Mg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往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稀溶液,先生成的沉淀是,欲使MgCl2完全沉淀,则溶液中OH—的浓度至少应为mol·L-1。

[已知:

Fe(OH)3、Mg(OH)2的Ksp分

别为:

2.6×10-39、5.6×10-12,

=7.48,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

可认为沉淀完全。

]

24.(13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蒸馏法测定化肥中氮的含量,其实验步骤为:

步骤I:

取试样15.00g用浓H2SO4消煮分解,(有时还需要加入催化剂)使其中的各种氮化物都转化为NH3,并与H2SO4结合为(NH4)2SO4。

步骤II:

加浓NaOH,将氨蒸馏出来,用250mL1.00mol·L-1的盐酸(足量)充分吸收

(吸收NH3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步骤III:

用标准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盐酸。

(1)写出步骤II生成氨气时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步骤III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酸式滴定管移取吸收氨后的盐酸溶液25.00mL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2

滴甲基橙为指示剂

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把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序号)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③某次实验时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

(3)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即:

化肥中氮的含量)偏高的有(填字母序号)。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滴定过程中往锥形瓶里加入少量蒸馏水

D.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液体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4)该实验若以酚酞为指示剂会使误差偏大。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5)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25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18小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

13-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6小题,共58分)

19.(7分)

(1)①D(1分)

②-82kJ·mol-1(2分)

③H2(g)+1/2O2(g)=H2O(l)△H=-285.8kJ·mol-1(2分)

(2)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ΔH=-418kJ·mol-1(2分)20.(9分)

(1)><(各1分,共2分)

(2)cb(各1分,共2分)

5

(3)20%

(或0.156)(各2分,共4分)

32

(4)B(1分)

21.(10分)

4

(1)NH4HSO4=NH+

+H+

+SO42-

(2分)

(2)②⑤④(2分)

(3)10-3(2分)

(4)Al3+水解,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2分)

(5)C(1分)

(6)>(1分)

22.(8分)

(1)Fe-2e-=Fe2+(2分)

(2)负(1分)

2NaCl+2H2O

Cl2↑+2NaOH+H2↑(2分)

(3)阴离子(1分)

(4)1.12L(2分)

23.(11分)

(1)加快酸分解的反应速率FeSO4(各1分,共2分)

(2)过滤(1分)

(3)2Cl2+2C+TiO2

TiCl4+2CO(2分)

(4)TiCl4+3H2O=H2TiO3↓+4HCl(2分)

(5)C(1分)

(6)Fe(OH)3(1分)

7.48×10-4(2分)

24.(13分)

+

(1)NH4

+OH-NH3↑+H2O(2分)

(2)①B、D、C、E、A、F(2分)

②当滴入最后一滴液体时,锥形瓶中溶液变为黄色且30秒内不变色。

(2分)

③20.10(1分)

(3)AD(2分)

4

(4)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若以酚酞为指示剂,NH+可能与NaOH反应。

(2分)(5)18.7%(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