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2784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

XX大学矿业学院安全工程教研室

1

本设计为采区通风设计,设计条件参照某矿实际采区给出。

本指导书可作为课程设计内容提要和说明书章节编制参考。

面(统一提供)录(自己编写)

设计任务书(即设计题目与设计条件)

煤矿及采区简要概况,任务性质与来源,编制设计的依据(资料),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主要内容,待解决的问题,编制内容依据的法律、法规,其他说明等。

第一章

某采区概况及安全条件

§1某采区开采范围

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与邻近采区关系,与地面关系、采区内煤系产状,可采层厚度等。

§2某采区地质情况及可采煤层情况

采区地质构造、开采煤层特征(厚度、倾角、媒质、夹石、层间距、顶底板岩石特征等)。

§3某采区安全条件

瓦斯、煤尘、煤的自然性,井上下及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上部成浅部开采情况等。

§4某采区开拓与开采

一、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依据资料叙述。

二、采区巷道布置

依据资料叙述,包括采区参数,开采顺序等。

三、采煤方法

依据资料叙述,包括采煤工作面参数,采区设备与人员配置情况等。

四、采区生产系统

依据资料叙述。

2

第二章

采区通风系统

§1采区通风系统的选择

一、矿井通风方式

依据资料叙述,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抽出式和压入式,分析比较选定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三、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与风流方向

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有:

U、Y、偏Y、Z、W等,采煤工作面风流方向有:

上行风与下行风,根据所给资料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

四、局部通风机工作方法

局部通风机工作方法有:

抽出式、压入式和抽压混合式,选定局部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并说明其理由。

五、采区通风路线

叙述采煤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的新风与污风路线。

六、采区通风设施

叙述设计所采用的通风设施及其安设地点与作用。

§2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说明矿井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保证程度,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第三章

采区风量计算

一、采区风量计算原则

采区所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1)按主要通风机服务区域(某采区)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

给风量不得少于4m

3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

3

3

3

3

3

3

3

3

3

3

规定,采区所需风量要满足井下人员需求和各用风地点稀释瓦斯、风速不超限等要求,且使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75%。

二、按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

Q1=4NK,m/min

式中:

Q

1

—按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的采区所需总进风量,m/min;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4—按井下每人每分钟4m的单位风量计算矿井总风量;K—风量备用系数,K=1.45。

三、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采煤工作面的风量按下列因素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CH4KCH4m/min

式中:

Q

—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min;

Q

CH4

—采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m/min;

K

CH4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本矿取1.5。

Q

CH4

=qT/1440m/min

式中:

T—采煤工作面最大日产量,t/d;

q—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m/t;

A

T=1.15,t/d

Nn

式中:

A—年产量,n—年工作日数;N—采煤工作面个数,单一采煤工作面取1;

Q

=100qTK

CH4

/1440,/min。

2.按工作面进风流温度计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3.按使用炸药量计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4.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5.按风速进行验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四、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煤巷、半煤岩巷和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按下列因素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4

33

3

3

3

3

3

3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2.按使用炸药量计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3.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4.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5.按风速进行验算

见教材及有关参考书。

五、硐室需风量的计算

如果设计有采区硐室,按经验取值:

机电硐室取80/min;爆破材料库取100/min。

六、采区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

采区的总进风量,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采区总风量:

Q

2

=(∑Q

+∑Q

+∑Q

+∑Q

其他

)×K

式中:

ΣQ

—采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s;

ΣQ掘—掘进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s;

ΣQ硐—独立回风的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s;

ΣQ其他—采区除了采煤、掘进和硐室地点外的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m/s;

K—采区通风系数(考虑采区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取K

=1.20。

七、采区总风量的确定

采区总风量Q总按Q1、Q2的最大值选取。

Q

=max{Q

1

Q

2

},m/min

确定采区所需总风量为:

Q

,m/min。

第四章

采区通风阻力计算

一、计算的原则

本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5

(1)主要通风机仅考虑为某采区服务,因此只需计算某采区通风困难时期的最大通风阻力路线,一般为经过采煤工作面的通风路线。

(2)为了减少矿井的外部漏风和主通风机运转费用,矿井通风最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不易过大(一般不超过3000pa),必要时须对某些局部巷道采取降阻措施。

(3)计算采区总阻力时,可不考虑风路沿途的漏风和局部阻力,将计算出的采区摩擦总阻力乘以1.15(局部阻力系数)作为采区总阻力。

二、计算的方法

按所选定的采区通风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最大的风流路线,用下式计算出各区段井巷的摩擦阻力,即:

h摩

LUQ

S

2

,Pa

式中-α从附录中查得。

计算时,应将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填入井巷摩擦阻力计算表中,将风流路线中各段井巷(由入风井口至风硐入口)的摩擦阻力累加起来即得采区的摩擦总阻力h摩大。

三、井巷摩擦阻力计算

根据设计说明某采区通风困难时期及最大通风阻力路线。

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做到“以风定产”,不超能力生产。

其阻力计算详见井巷摩擦阻力计算表。

采区井巷最大摩擦阻力h摩大=×××Pa。

表?

?

?

井巷摩擦阻力计算表

井巷

序号

井巷名称

支护形式

摩擦阻力

系数α

(Ns/m)

长L

(m)

周长

U(m)

净断

面积

S(m)

摩擦风阻

(Ns/m)

风量

Q

(m/s)

摩擦阻力h(Pa)

风速V(m/s)

1

2

总计

四、采区通风总阻力计算

通风困难时期的通风总阻力h

阻大

为:

h

阻大

=K

h

摩大

+h

,Pa

K

—考虑局部阻力的系数,取1.15;

h摩大—井巷最大摩擦阻力h摩大,Pa;

h硐—对风硐的要求是,通风阻力一般不超过100~200Pa。

故风硐的通风阻力h可不必计算,取h硐=200Pa。

6

28

3

2

28

3

五、采区总风阻R及等积孔A1.风阻与等积孔计算

R

h摩大

Q总

式中:

R—采区总风阻,N·S/m;

Q

—采区总风量,m/s;

A

h摩大—采区通风总阻力,Pa。

1.19

R

式中:

A—等积孔,m;

R—采区总风阻,N·S/m。

2.降低风阻措施

(1)砌碹巷道表面应尽量光滑平整,以降低通风阻力。

梯工钢巷道支护应整齐,并保持设计的巷道断面大小与形状。

(2)在容易产生局部阻力的地方,应尽量降低局部阻力系数。

巷道连接处应做成斜线或圆弧形,巷道拐弯处应尽量避免直角转弯或小于90°转弯,转弯处内、外侧施工成斜线或圆弧形,必要时设置导风板。

(3)在日常通风管理工作中,应避免在主要巷道中停放矿车、堆放杂物,巷道应随时修复,保证其完整性并保持足够的有效通风断面,以利于风流畅通。

第五章

一、主要通风机工作风量

主要通风机选择

由于存在外部漏风,通风机风量Q

必大于采区总风量Q

通风机的工作

风量,需要适当考虑加入外部漏风量,考虑1.05的系数。

Q

=K

Q

,m/min

式中K外—外部漏风系数,取1.05。

二、主要通风机需要的最大静压

h

通静大

=h

阻大

+h

,Pa

式中h

通静大

—主要通风机需要的最大静压,Pa;

h

—与通风机通风方向相反的自然风压,通风困难时期取h

与通风机

风压反向。

可根据设计矿井所在地的气象资料或邻近矿井的资料近似估算,本课程设计取100Pa。

7

三、主要通风机需配电机功率

N

风流

=h

通静大

×Q

/(1000×η

b

N

风机

=N

风流

×K×K

e

/(η

e×ηt)

式中:

N风流—为通风困难时期的风流功率,kW;

N

风机

—为风机所需的配套电机功率,kW;

ηb—通风机工作效率,ηb=0.7~0.75;

K—由于矿井处于高原地区,需考虑的空气密度校正系数,K=1.12/1.2=0.93;

K

e

—电机容量备用系数,K

e

=1.15;

η

e

——电机效率,η

e

=0.9;

ηt——传动效率,直接传动ηt=1.0。

四、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根据上述计算得的h

通大

、Q

以及各时期的采区总风阻,就可从通风机个体特性

曲线中选择合适的通风机。

所选择的通风机,在各时期内的工况点均应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通风机的效率尽量高,且有一定的余量。

轴流式通风机在最大风压和风量时的轮叶安装角度,至少比该风机的轮叶最大允许安装角度小5°。

通风机选定后,将选出的通风机型号、叶片安装角度、工况点参数(风压、风量、效率和输入功率)等参数列表说明。

要求绘制个体特性曲线、风阻特性曲线和工况点图。

第六章

概算采区通风费用

本课程设计只考虑主要通风机运转所耗电费。

采区通风动力费用:

W

2

=(I

1

+I

2

)e/A(元/t)

式中:

I1—主要通风机每年耗电量,kW·h/年;I2—局部通风机每年耗电量,kW·h/年;e—每度电的费用,元/(kW·h);

A—采区生产能力,t/年。

8

第七章

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和说明书编制主要要求

1、选择方案的确定必须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2、尽量配以插图和表格等辅助形式说明设计内容。

3、设计的主要依据应写出,凡涉及计算的问题应将计算的公式列出,代入有关数据(表格除外),直接得出结果。

公式与表必须编号,如表3-1-1(第三章第一节第一张表)。

4、说明要求文字简明通顺,缮写清晰整洁。

说明书内容的顺序建议为:

1)目录;2)设计任务书(即设计题);3)正文;4)附表;5)附图。

§2绘制设计图纸要求

(一)本设计要求绘制正规设计大图一张:

采区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示意图),采区通风系统图最好画成立体图。

绘图要求:

(一)采用1号图幅绘制,标题栏按下面统一格式绘制:

(二)用铅笔绘制,所有点、线、符号应符合煤炭部统一标准,必须使用标准惯用图例,所用到的图例必须绘在相应的图上,中文字体采用长仿宋体,采用国家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