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419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docx

医学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

第三章HIS系统的功能概要设计

3.1设计总则

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医院信息系统,在我国从80年代萌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余年。

总结这20多年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应遵循如下几条指导:

1)整体目标:

医院信息系统应是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IHIS(Integrated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

在计算机两大支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的平台上,构建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有关应用分系统。

这些分系统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应用:

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医院各类管理。

2)系统特点:

◆集成化:

系统中的有关应用分系统,不是信息的孤岛,而是信息共享的一个集成系统,围绕着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医院管理这两个方面,形成一个有关环节相互关联的集成系统。

◆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医院管理两方面的应用是医院整体目标的两个方面。

医院信息系统不只是一个面向管理人员的管理信息系统,而且是一个面向医院医生、护士和各类医务人员的一个临床医疗信息系统。

应该将医学影像分系统(PACS)临床检验分系统(LIS)集中的嵌入在医院信息系统中。

◆自顶向下设计方案:

从医院的整体目标开始,逐步细化到医学临床诊断治疗和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窗口业务。

建立完整的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

3.2系统构造及网络安全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的提出HIS系统一般是在C/S(client/server)和B/S(browser/server)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下,针对系统安全性所采取的若干方法和技术。

3.2.1软件平台

网络系统采用微软Win2000企业版或UNIX系统,数据库平台采用SQLSERVERSYBASE或Oracle企业版,开发工具使用PB8.0、C++等。

3.2.2硬件平台

选用专用高端服务器,磁盘阵列,高端交换机产品。

3.2.3系统安全

HIS系统涉及到医院至关重要的信息,其在保密性、准确性及防篡改等安全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主要是在如下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运行安全措施

为保障整个系统功能的安全实现,提供一套安全措施,来保护信息处理过程的安全,其中包括:

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恢复、应急等。

◆信息安全措施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信息管理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对数据采集、录入、存储、加工,传递等数据流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组织和严格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安全性、适用性和共享性。

◆防病毒措施

计算机病毒泛滥,速度之快,蔓延之广,贻害社会之大,为有史以来任何一种公害所无可比拟的。

从CIH到红色代码和尼姆达,已充分说明了病毒的难以预知性、潜藏性和破坏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防病毒的重要性,所以系统中必须采用一套优秀的网络防病毒软件。

◆内部网络安全

1)针对局域网采取安全措施

由于局域网采用的是以广播为技术基础的以太网,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包,不仅为这两个节点的网卡所接收,也同时为处在同一以太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网卡所截取。

因此,只要接入以太网上的任一节点进行侦听,就可以捕获发生在这个以太网上的所有数据包,对其进行解包分析。

从而窃取关键信息。

这就是局域网固有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Ø网络分段

由于局域网采用以交换机为中心、路由器为边界的网络格局,又基于中心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功能和三层交换功能,综合应用物理分段与逻辑分段两种方法,来实现对局域网的安全控制,其目的就是将非法用户与敏感的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防止可能的非法侦听,这是一重要的措施。

Ø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

由于部分网络最终用户的接入是通过分支集线器而不是交换机,而使用最广泛的分支集线器通常是共享式集线器。

这样,当用户与主机进行数据通信时,两台机器之间的数据包还是会被同一台集线器上的其他用户所侦听。

如一种危险的情况是:

用户TELNET到一台主机上,由于TELNET程序本身缺加密功能,用户所键入的每一个字符(包括用户名、密码、关键配置等重要信息),都将被明文发送,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应该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使单播包仅在两个节点之间传送,从而防止非法侦听。

ØVLAN(虚拟专用网)的划分

系统中采取划分VLAN的方法,进一步克服了以太网的广播问题。

目前的VLAN技术主要有三种:

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基于节点MAC地址的VLAN和基于应用协议的VLAN。

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虽然稍欠灵活,但却比较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较多,且效果显著。

在集中式网络环境下,是将网络中心的所有主机系统集中到一个VLAN里,在这个VLAN里不允许有任何用户节点,从而较好地保护敏感的主机资源。

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按机构或部门的设置来划分VLAN。

各部门内部的所有服务器和用户节点都在各自的VLAN内,互不侵扰。

VLAN内部的连接采用交换实现,而VLAN与VLAN之间的连接则采用路由实现。

2)强化Server端的安全措施

在C/S结构中,C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C/S系统的安全已比较成熟,然而这种安全体系统中还有其潜在问题,尤其是在一个复杂系统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库实体及拥有不同操作权限的用户,存在多个用户对数据库实体的操作可以是增、删、改、查的任意组合。

因此,即使用角色或工作组的方式为其授权,也会显得相当复杂,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漏洞。

针对这些状况,HIS系统可以采取了如下安全措施:

Ø内核级透明代理

与传统的CS安全模式不同,系统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每个数据库应用只建立一个真正的数据库帐号,他具有对系统应用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实体进行操作的全部权限。

与此同时,为每一位系统操作人员分别创建了一个“应用系统帐号”,实际上只是数据库中创建的的名为USERS用户表里的一条记录。

这样,每次应用程序在客户端执行时,首先会以其真正数据库帐号登录数据库,然后执行自行编写的登录程序,与USERS表结合,实现系统登录。

这种安全体系使得应用系统成为数据库的趋势用户,而应用系统的所有操作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则是数据库的间接用户;换言之,应用系统除了完成其应用逻辑之外,还将系统用户和数据库彻底隔离开来,成为数据库的一道坚固的“防火墙”由于在这种安全体系中,真正的数据库帐号泄露及扩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有的用户必须通过应用系统这一“单点”访问数据库,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只要应用程序是安全、可靠的,则整个系统是安全可靠的。

具体而言,用户先使用应用系统帐号登录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再将应用级帐号变换为数据库系统帐号,然后应用系统用数据库系统帐号登录数据库。

仅在两级登录都成功的前提下,整个登录过程才算成功。

系统在使用了两级登录都成功的前提下,整个登录过程才算成功。

系统在使用了两级登录的机制后,数据库系统便能识别登录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因此,SQLServer原有的所有功能得以继承。

在改进后的系统中,作者只对应用层的事件加入日志,有关数据库的操作则直接从SQLServer日志表中获取。

Ø增强的用户授权机制

由于在这种安全体系中,应用系统成为隔离用户和数据库的防火墙,其本身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安全特性。

尤其是用户授权管理机制,其严密性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

基于此,HIS系统从功能出发将整个系统细分为若干个可分配的最小权限单元,这些权限具体表现在对数据库中所涉及的表、视图的数据操作(DML、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等)的划分上。

然后再运用角色或工作组的概念,结合各种系统使用人员的工作性质,为系统创建了4类基本等级:

系统管理员,高级操作员,一般操作员及简单操作员,并相应地为每个等级赋予了不同的权限,以此来简化权限管理工作。

此外,为了增加系统安全管理的灵活性,授权管理模块还可以对属于某一等级用户的权限作进一步限制,达到所有权限均可任意组合的效果。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效率,系统为系统权限、用户及每种等级所对应的默认权限组合都建立了数据编码,以便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管理员都能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某种等级的默认权限。

此外,为了能暂时封锁某一帐号的使用,安全系统还提供了帐号冻结及解冻的功能。

Ø详尽的日志记录

日志系统具有综合性数据记录功能和自动分类检索能力。

在该系统中,日志将记录自某用户登录时起,到其退出系统时止,这期间所执行的所有操作,包括登录失败操作,对数据库的操作及系统功能的使用。

日志所记录的内容有执行某操作的用户保留执行操作的机器IP地址、操作类型、操作对象及操作执行时间等,以备日后审计核查之用。

Ø完善的备份及恢复机制

为了防止存储设备的异常损坏,本系统中采用了可热插拔的SCSI硬盘所组成的磁盘容错阵列,以RAID5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热备份。

为了防止人为的失误或破坏,系统应建立强大的数据库触发器以备份重要数据的删除操作,甚至更新任务。

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重要数据均能最大程度地有效恢复。

具体而言,对于删除操作,可以将被操作的记录全部存贮在备份库中。

而对于更新操作,考虑到信息量过于庞大,可以备份所执行的SQL语句。

这样,既能查看到被更新的内容,又能相当程度地减小备份库存贮容量。

而在需要跟踪追溯数据丢失或破坏事件的全部信息时,则将系统日志与备份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系统安全性。

Ø与Internet互联的安全措施

因为采用的是基于TCP/IP协议族,Internet协议族自身的开放性极大地方便了各种计算机的组网和互联,并直接推动了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但是由于在早期网络协议设计上对安全性的忽视,至使Internet在使用和管理上的无政府状态,逐渐使Internet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

与Internet的互联对医院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线路窃听等。

针对上述情况,系统应该采取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网络防病毒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购买相应的较为成熟的软件,实现以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安全认证技术、安全应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安全体系。

3.3HIS系统的信息数据组成

3.3.1信息分类及相互关系

HIS系统是围绕医院的各项业务活动而建立的,其中涉及的信息大体可以分为4类:

业务过程信息、病人信息、费用信息和管理信息。

业务过程信息是完成业务所产生的过程信息,如:

出、入、转信息、药品出入库信息等,这些都是局部信息。

病人信息和费用信息是病人在医院的诊疗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

病人信息包括如病人主索引信息、住院记录、诊断手术记录、检查/检验结果、病程记录等等;费用信息包括病人在各个诊治环节所需支付的诊断、处置、手术、药品等各类费用或医院的消耗成本。

病人信息和费用信息是在病人整个在院期间甚至出院以后都需要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共享的信息,是最基本信息。

管理信息是由基本信息和业务过程信息加工得到的,如:

病人流动情况、平均住院天数、效益分析等等,属于派生信息。

病人诊疗活动和各类信息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病人诊疗活动和各类信息间的关系

3.3.2贯穿系统的两条信息主线

贯穿HIS系统有两条信息主线:

病人信息和费用信息,如图3.2所示。

以这2条信息线来架构各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确立各局部子系统间的接口,以构造和集成整个系统,很好地分析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流图(如图3.3)是设计HIS的基础之一。

 

图3.2

 

图3.2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流图

3.3.3患者信息结构和费用信息结构

病人信息结构是以病人主索引信息为源点,以病人住院信息和门诊信息为主体,以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医疗信息为基础的数据集合。

病人信息线的发展目标是逐步建立电子化病历。

 

 

3.3.4系统定义编码与用户定义编码

编码是HIS系统为了帮助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对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规范控制、数据转换、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等工作而设置的系统性数据表文件。

在HIS系统中,有系统定义编码和用户定义编码两类编码。

系统定义编码是系统内部固定项目,用于对输入项目进行正确性检查,是系统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不需要也不允许用户修改。

如:

性别、诊疗项目分类、病情状态等。

用户定义编码是为了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而设置的由用户自行定义和修改的编码。

如:

医院基本情况、费别、科室、价表等等。

在使用HIS系统时,首先要对这些表进行初始化和裁剪,使其符合医院的具体情况。

完善的编码才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HIS系统必须设置许多数据编码,以支持整个系统高效、可靠的运行。

3.3.5HIS代码体系

HIS作为一个应用系统,对系统中的规范化数据采用编码的方式进行录入控制和储存管理。

采用的编码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代码,如ICD-10码用于疾病和手术编码;有些采用了国家标准代码,如民族代码、省市代码;有些是必须由用户来定义的代码,如医院科室代码、药品代码、病人年龄代码、费用代码等。

HIS系统采取适度编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规范化的正文取代编码。

如:

性别、费别、病情等等。

对需要进行分类统计的项目,采用编码方式进行数据存储。

HIS系统对大部分编码的数据采用内部代码进行数据存储,以保证数据的规范性。

而在数据输入中,为了提高数据录入的效率,通过定义方便易用的外部输入码进行数据录入。

HIS系统从整体上区分项目的内部存储码与对应的外部输入码,并自动完成输入码与内部码的转换。

3.3.6程序模块的划分与组合

HIS系统是一组子系统的集合,每个子系统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程序模块构成,程序模块是系统的最小可运行单元。

程序模块划分是基于用户角色进行的。

角色是指承担某种业务的一类用户,如护士、医生、收款员等。

系统中每一个程序模块都是完成某一特定角色用户所需功能的集合。

比如:

收费类的程序模块有价表管理程序、住院收费程序、收费管理程序等;涉及病案管理的程序模块有主索引录入程序、住院登记程序、病案编目程序、病案流通程序等,它们分别面向医院内不同岗位上的业务人员,即不同角色的用户。

基于用户角色的程序模块划分不仅使程序体最小,有利于程序运行性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根据医院的不同需要,为某些用户进行不同程序模块的组合,达到扩展角色的定义,或者实现多个角色的功能,进行流程的调整。

3.3.7用户管理

所有用户由数据库管理员(DBA)集中管理。

为了便于对用户授权,系统引入了角色概念,将数据按角色授权。

比如:

护士、收款员、编目人员等等。

除了提供数据库级的安全措施外,系统还提供了应用程序级的授权管理功能,即系统定义哪些用户可以使用某个应用程序,以防止用户使用XX的应用程序,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

3.4门急诊挂号分系统

门急诊挂号(支持预约挂号)是门诊医疗活动的开始,主要完成分诊和咨询的功能。

通过对门诊挂号类型和医生值班表的灵活设置,能够处理多种挂号类型包括门诊预约,限量挂号、专家门诊等,同时具有录入病人基本情况的功能。

门急诊挂号采IC卡挂号,在各个就诊科室的地方,由导诊护士实现挂号。

这样既经济又方便,便于今后地区联网后通用,同时加快了门急诊挂号速度,避免了门急诊挂号其他功能之间的数据等待现象。

同时完成对医院各科室、班组、大夫的挂号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预约挂号:

支持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

将预约信息填入医院HIS系统中,以便合理安排。

◆实时挂号:

对来院患者的挂号信息,实时登录医院的HIS系统中。

3.5门、急诊划价收费分系统

门诊划价收费分系统包括划价、收费两个模块,各个模块既可独立运作,又可灵活组合,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目的在于提高门诊的工作效率,减少病人排队的次数,有效地控制门诊划价和收费中的错误,实现门诊收费管理、药品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全面电脑化,解决门诊中“三长一短”的弊端,为医院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门、急诊划价: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录入处方或者直接提取从门急诊医生工作站录入的处方医嘱,整理成医院规范的处方。

要求录入、整理方便快捷,录入处方时必须提供多种输入方法(药品的拼音代码输入法、数字代码输入法、药品名称输入方法、药品别名输入法等等)。

支持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协议处方,并充分满足窗口业务的快速响应要求。

同时实现与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无缝连接。

◆门、急诊收费:

门急诊收费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患者检查治疗单的录入;提取从门急诊医生工作站录入的治疗医嘱(包括检查和处方),整理成规范的收费条目;提取从医技科室工作站录入的患者检查单,整理成规范的收费条目。

完成核算病人的费用及收费等功能。

该模块主要用来满足以收费为核心的门诊管理,支持多种结算方式,处理多种支付形式和多币种。

同时系统具有处理门急诊病人退费等特殊功能,实现与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无缝连接。

3.6住院病人的入、出、转分系统

住院病人的入、出、转分系统主要包括:

出、入院登记、病区管理、处院结账等功能。

◆出、入院登记:

住院登记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病案号的分配和住院病人基本信息的查询。

系统通过对病人既往病史的维护,可以自动地实现病案的“终身号制”管理;病案号的发放,既可以手工分配,也可以自动赋值。

该模块录入的病人基本信息可以直接连入病案管理系统,自动调出以前病案首页信息。

同时提供病人的入院申请、出、入院通知单的制作。

◆病区管理:

病区管理模块是实现住院部无纸化业务管理的必需模块,也是病人费用管理的源头。

就业务管理而言,系统支持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注射单、治疗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转床、换床、转科的全面管理;并且严格贯彻“三查七对”的业务流程,减少日常业务中的重复工作。

◆出院结账:

根据患者在院期间的费用表,自动生成病人的出院结算单。

3.7住院收费分系统

住院收费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病人押金的管理和结算处理。

通过及时汇总病人发生的费用和押金预警线的设置,能够及时发现病人押金的不足,从而有效地堵绝病人结算时欠费现象的发生;通过币种、支付形式和结算方式的灵活设置,系统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结算需求。

就收费管理而言,系统应支持以长期医嘱、临时医嘱为依据的各类费用的自动记帐,病人费用的及时汇总、查询和报警,从根本上杜绝了漏费和欠费发生。

◆押金管理:

详细记录病人在院期间所交的押金。

提供病人所交的押金流水账。

◆结算处理:

在病人的出院结算单的基础上,自动完成病人出院打印出院发票。

同时,完成病人出院后,该病人在院期间的各种资料的归档。

3.8药品管理分系统

药品管理(含药库、药房、发药和药品公共信息维护四个子系统)是医院最主要的物品管理之一,是节流增收最有潜力的环节。

该模块以合理、全面、准确的药品编码体系为基础,提供对药品的数量、金额的全面管理,具体包括:

多仓点管理、有效期管理、协议处方管理和多种价格体系管理。

系统支持药品多种规格的变换,支持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多种仓库管理模式,并且能够提供全面的药品会计功能。

与HIS系统中的其它分系统(临床检验、门诊医生工作站及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麻醉管理分系统)联网,以达到信息共享。

◆药品管理:

以合理、全面、准确的药品编码体系为基础,提供对药品的数量、金额的全面管理,具体包括:

多仓点管理、有效期管理、协定处方管理和多种价格体系的管理。

系统支持药品多种规格的变换,支持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多种仓库管理模式,并且能够提供全面的药品会计功能。

◆药品属性管理:

药品属性管理是整个药品管理的基础,系统提供合理、全面、准确的药品编码体系,准确、详尽地描述药品的药理属性、管理属性和使用方法,能够同时处理中成药、中草药、西药和医用材料等,支持协议处方的管理和多级单位变换;为了简化输入,提供多种输入方法。

同时实现了编码的自动建立。

◆药品价格管理:

药品价格管理是药品会计的基础,是药品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系统可以根据有关的政策灵活设置,整个系统的药品价格实现统一管理,各二级药房均无权自行设置价格,从而减少划错价、收错费的情况,对提高医院的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药库管理:

药库药品的管理主要包括药品采购计划管理、药品采购合同管理、发票管理、出入库管理、报损管理、入库退货管理、效期管理、质量管理和盘点管理。

采购管理主要用于处理供应商同医院的关系,建立供应商档案,能够自动产生对各个供应商的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合同完成情况、帐务往来情况;出入库和入库退货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仓库同供应商、药库同药房、科室之间的双向物流;效期管理、质量管理和盘点管理是保持电脑数据同实际库存同步的唯一方法,系统支持多种盘点方式,能够自动产生盘点损益。

◆药房管理:

(二级库和三级库)药房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申领计划、药房物流管理等。

系统根据药房的特点,独立地设置药房的使用单位和管理属性,可以灵活设置多个药房;对药房与药库,药房与药房之间的物流进行双向管理;支持完备的出库退货管理、效期管理、质量管理和盘点管理等功能;可以设置处方从不同的药房取药,使处方发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发药管理:

发药模块是实现医院门诊和住院药品数量管理的必需模块,它接收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麻醉管理分系统或划价、收费模块中录入的处方信息,对己经交费的处方进行正确性检查及发药确认,并计费。

该模块能够处理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医用材料等,并且支持先配药-核对-再发药的工作模式,能够杜绝药品流失,对医院药品的数量管理至关重要。

系统必须支持多币种,能够处理支票、现金等多种支付形式,能够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的结算方式。

可实现与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无缝连接。

实现药品的金额、数量管理,为医院加强药品管理提供基本条件。

同时完成对医院各科室、班组、大夫的用药情况分析、处方数量及金额的统计。

3.9门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

门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是医院门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HIS系统中的其它分系统(门诊挂号、临床检验、医学影像、门急诊划价收费、手术麻醉、病案管理、输血管理以及药品管理分系统)联网。

◆与挂号系统联网,直接读取门诊病人的挂号信息,候诊信息。

如果是复诊病人,可与病案管理相联,调出相应信息,以方便诊断。

◆门诊大夫根据患者情况,在微机上书写病历,如需检验或做医学影像,可以产生检验申请单或医学影像申请单,通过网络传至相应的检验科室。

同时,可以直接读取临床检验分系统的患者检验报告或医学影像报告,将诊断和处理结果生成医嘱单或处方传至收费处或药房,为相关系统提供数据信息。

◆如果病人需要手术, 可与手术麻醉分系统相连,产生病人手术申请单,以便安排手术时间、手术大夫、麻醉师等等,以方便病人。

◆如果病人需要输血, 可与输血管理分系统相连,产生病人血样报告单,以便安排病人输血,为患者提供方便。

◆病人如需住院,该分系统与住院系统相连,门诊大夫可直接书写入院申请单。

以方便病人办理入院手续。

◆系统预留多种参数设置,可以与其他软件接口相连。

3.10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

住院医生工作站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工作的便利性。

按医院的就诊科室设立各科的住院医生工作站,管理病人住院病历资料,方便医生查询。

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是医院住院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HIS系统中的其它分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分系统、护士工作站、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住院收费、手术麻醉、病案管理、输血管理以及药品管理分系统)联网。

◆根据护士工作站提供的基本信息,查阅病人在院期间的所有治疗过程的信息,如患者的各种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诊断情况等等。

◆主治大夫根据患者情况,在微机上书写病历,如需检验或做医学影像,可以产生检验申请单或医学影像申请单,通过网络传至相应的检验科室。

同时,可以直接读取临床检验分系统的患者检验报告或医学影像报告,将诊断和处理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