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989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docx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

痛苦作文之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

痛苦和快乐材料作文

【篇一:

2015黄浦一模作文“痛苦与快乐”】

2015黄浦一模作文范文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生总有痛苦和快乐。

有人认为:

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也有人认为:

逃离痛苦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快乐。

痛苦的价值

井底之蛙,它在方寸之空间窥视着狭窄的天空。

天空,一如既往的圆形,或明或暗,除此之外别无变化:

井壁,灰沉沉的砖石,一成不变,唯有几处青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它,没有痛苦。

它无需担心天敌的猎杀,因为它甚至不曾知晓天敌的存在;它也不必为家园被摧毁而困扰,因为,井即为一切,它与井共存。

它没有痛苦。

所以,它也不曾感受到与之对立的——真正的快乐。

它只是麻木地呆在它的井中,感觉不太自在,沦为一尊雕像。

井底之蛙不知道快乐,也许是命运的缘故让它不得不失去痛苦。

但现实中,很多人却甘愿去做那只蛙。

他们认为:

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

于是,他们只注视着那边名为“快乐”的狭小天空。

但是天空却渐渐失去了色彩。

我并不赞成一味追寻“痛苦”的态度,但我极力反对对“痛苦”的视而不见。

有人把“逃离痛苦”视为乐观的一种表现,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

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它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无论人们如何处置它,它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不同的是人们自己将会变得麻木亦或是勇敢。

快从井中跳出来吧,去体验完整的人生。

痛与乐并存

所谓人生,必有痛与乐并存。

有人说:

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

有人却说,逃离痛苦也就意味着放弃快乐。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痛与乐呢?

泰戈尔曾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有阴影的地方时因为有光。

”同样,痛与乐也是并存的,乐因为有痛而更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不妨享受快乐,也直面痛苦。

自然,人要有脱离苦痛以自愈的能力。

弱冠之年无法直行的史铁生“为了活着而写作”,找到了心灵栖息的地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找到了脱离尘世痛苦的生活方式。

人非圣贤,孰能无痛?

但生活还在继续,死亡又不必着急,唯有自愈之力能让人勇敢地从苦痛中脱离。

但是,脱离了痛苦之后还要能够回归现实,因为痛与乐是并存的。

试问没有体会过农耕的艰辛怎能学会珍惜每一颗粟米?

试问没有经历过韦编三绝的苦读怎能享受知识的甘露?

在平常的生活之中,痛与乐早已浸润,你又怎能舍弃其中的任何一个?

因为痛所以乐更乐。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雅典的著名哲学家,体会了雅典存在的种种不

公,才写下了最和谐的《理想国》;印度圣雄甘地,因为曾受尽辱骂才能争取到最可贵的印度独立;托尔斯因为感受到了贫穷人民的悲惨生活才找到了自己放弃家财的意义,成就了自我的伟大?

?

名人亦是百姓的化身,所有的伟大起步于平凡,而所有的快乐也根植于痛苦之中。

既然痛苦总是会有的,这点我们无从改变,那么不妨践行柏拉图所说的,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能改变对待天气的态度。

享乐是我们人人皆会的,但其实直面同路也应当成为我们的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

因为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

我们应该相信,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之下,痛苦的一页中将翻过去,充满了希望之光的明天一定会到来。

在痛与乐并存的当下,不为痛所桎梏,直面痛苦,等待快乐。

痛与乐并存,乐因痛更乐,痛因乐短暂。

懂得享受快乐,也能享受苦痛,用充满希望的双眼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面对痛苦,你的选择是什么?

不同的性格铸就生命百态,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一个人面对痛苦时的抉择:

直面还是逃避。

站在痛苦的此岸远眺,眼里看到的只有无尽的痛苦罢了。

无垠的痛苦尽头,究竟是世间极乐还是更大更盛的痛苦,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这份未知,因为眼前可见尽是痛苦,人们心中渐渐笼起恐惧、畏惧,再在明哲保身的思想的教导下,人们开始逃避,并在心里窃喜,逃过一劫。

于是,一种名为“快乐”的幻觉出现,仿佛真正得到并拥有了短暂的快乐。

而愿意直面痛苦的人却明白,真正的拥有快乐绝非逃避能够带来。

经历磨砺,千锤百炼甚至浴火重生也不畏惧的人才能一次一次地变强,坚持抵达快乐的净土而心智不为痛苦控制,清醒着、明白着。

乔布斯被自己亲手建起的苹果公司开除,这对于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然而在痛苦中他是清醒的,于是并未为痛苦停留。

他又建立起一个公司,为了梦想为了快乐执着向前,最终重回苹果,将他理念中的快乐包装成一个个精美的产品,带给世人看,分享他的快乐。

无比的痛苦拉扯出无上的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敢于直面痛苦并坚持努力的人们能够不逃避痛苦的原因。

面对痛苦,你的选择是什么?

【篇二:

痛苦与快乐作文讲评】

“痛苦与快乐”作文立意指导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

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臵,有一块黑渍。

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了墙壁正中最为显著的位臵上。

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然一片空白。

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

“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

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

”我说:

“按照你的说法,这张画应该是一张白纸。

”他说:

“没有痛苦,我们便见不到快乐。

”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略了的那部分。

一、构思指导这是一道思辨型的话题作文题。

所谓思辨,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执其一端,不及其余。

运用思辨写出来的文章,内涵才比较丰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

就以本题中的“痛苦”与“快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写作时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

“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

同时,从所给的材料也可以悟出:

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往往是人们不自觉地选择的结果。

只盯住痛苦,就会无视它的孪生兄弟——快乐。

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写作时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全面思辨,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视、思维辐射、寻求联系等,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总离不开“分析法”。

分析时,可进行这样的提问:

为什么说“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

一个人如果只是聚焦在“痛苦”或“快乐”上,那将是什么情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经过这样认真思考,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就会变得深入浅出了

二、选择恰当的中心论点(或题目)

1、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存的2、磨难是成功的基石

3、追寻幸福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6、成功来自磨难

7、痛并快乐着8、追寻快乐9、发现快乐

10、快乐就在身边11、莫让痛苦遮望眼12、幸福无处不在

13、寻在忽略的快乐14、痛苦也是一种幸福15、直面痛苦

16、珍惜现在拥有的17、有一种幸福叫苦难18、学会发现

19、没有痛苦便没有快乐20、忽略是一种美21、阳光总在风雨后▲恰切的中心论点有:

8、9、10、11、13

▲偷梁换柱的有:

3、5、6、12、18

▲偏离题意的有:

1、2、4、14、15、16、17、19、21

▲过大过宽造成脱离材料:

20

三、思考下列问题:

1、判断材料的关键词是什么?

2、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是什么?

3、上边不恰切的中心论点(或题目)其病因主要是什么?

4、材料作文如何做到不跑题?

抓关键词,看关键句。

四、看自己的作文具备了发展等级的哪些方面———

文采、丰富、新颖、深刻、辩证,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新颖指立意新颖或材料新颖)

(1)、加分

1、论点明确:

勾画出一二段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点出“痛苦与快乐”恰当关系的,5分

2、全文贯穿,防止中途易辙:

划出行文中照应论点的句子。

每处1分,最高5分。

3、丰富性:

恰当典型(名人)的例子每个3分。

最高20分。

4、文采性:

贴切的比喻论证、扣题的排比段、恰当的引证,每处2分,最高10分;丰富洗练的语汇,酌情加1—5分。

5、深刻性:

下面两个方面写出一个的得5分

①能够看到痛苦后面必有快乐的人,具有怎样的品质?

如,乐观、坚强、

自信、智慧、豁达。

②“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人有怎样的缺陷?

如,悲观、脆弱、浅见、短视。

6、现实性:

在现实生活中,点出生活的压力产生痛苦的,加5分。

如:

房奴、股票、就业(蚁族)、婚姻、职称。

7、怎样做才能快乐常在?

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分。

(2)、扣分:

1、错别字,每个扣1分。

(不重复扣分)题目中有错别字,扣10分。

常用字连续出现5次,扣10。

例如,“痛”中,“病”字头写成“广”字头。

2、离题但认真,得25。

3、字数不到“800”线下四行,每行扣5分。

4、书写潦草,25分以下。

5、偏题但认真,25至30分。

五、精彩语段

体会要素:

①切题;②文采;③深刻;④丰富;⑤新颖;⑥典型。

1、“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面对突如其来的痛苦的风雨,他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无所畏惧,以内心的坚强心胸的豁达,为自己披上一袭避风挡雨的蓑衣。

他快乐地吟啸,他逍遥地徐行,翻越一座又一座痛苦的赤壁,沐浴一场又一场痛苦的风雨,在人生旅途上始终飘荡着快乐的长啸。

峰回路转,斜照相迎;清风朗月,山高月小,大江东去,他快乐的笑声就像拍击痛苦岩石卷起的千堆白雪,飞扬,飞扬。

高一(7)刘丽萍耿铭高一(8)耿传宝点评:

语言强调画面感;点明实质,苏轼为什么能够快乐?

由表及里,探求根源。

并非生硬机械地举例子,其中镶嵌关键词;活学活用课本材料,化用技巧高超。

2、贬黄州,谪海南,在宋太祖“刑不上大夫”的家训下,他遭遇了一个文臣所能面临的最坏境遇。

但是,在这痛苦的绝壁之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也无风雨也无晴。

子瞻用他那旷达的胸襟和吞吐日月的豪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以乐观的心态唤来了痛苦的料峭寒风之后的山头斜照。

苏轼,是及时走出痛苦风雨的强者,是一个享受生活快乐的智者。

高一(7)刘斌

点评:

能够紧密切题,对人物作出高屋建瓴的判断。

化用自然流畅,不板滞。

3、有些人,一叶痛苦之障目,不见快乐之泰山。

海明威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在两次飞机失事后重新振作,却最终饮弹自尽,让生命的华彩乐章戛然而止。

海子,春暖花开,却刹那凋零,把如花的生命交付冰冷漆黑的铁轨。

刹那的痛苦乌云,遮住了快乐的湛蓝天空;短暂的日食黑暗,彻底拒绝了快乐的太阳照常升起。

一块痛苦的污渍,让他们撕碎了书写快乐的洁白纸张。

痛哉!

假如人人都放弃在沾染了痛苦污渍的生活中品出快乐的甘甜,贝多芬能在失聪后创作出命运的乐章吗?

米开朗基罗还会在病痛中雕刻出不朽吗?

列夫托尔斯泰还能在痛苦的折磨之下佳作迭出吗?

痛苦不过是快乐这倾盆之雨的闪电罢了。

高一(7)赵宠

点评:

“短暂的日食痛苦,彻底拒绝了快乐的‘太阳照常升起’”。

素材化用,巧妙灵活简洁,富有诗意。

“一块痛苦的污渍,让他们撕碎了书写快乐的洁白纸张”,切题并且照应原材料。

情感充沛,议论中包含强烈的抒情,深刻感人。

假设推理,纵深推进,对比鲜明,材料丰富。

一个精彩的结句,指明二者关系,精警明朗。

4、他在《五月的麦地》里,用自己的执著和辛勤的汗滴,种下一茬又一茬快乐的麦子,快乐的风铃在春暖花开中摇响。

可是,当痛苦的风雨瓢泼了他的麦地,他快乐的麦种霉变,风化。

啊,大地的诗人魂归大地,留给世人无尽的叹惋。

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无论生命的足迹抵达哪里,我只愿合着清风与阳光,快乐地跳跃。

因为痛苦,多少的快乐我们视而不见,整日郁郁寡欢身心疲惫面容憔悴,这,不是我们生活的主色调。

别让痛苦侵蚀了快乐,快乐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高一(7)姚文雅

5、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寂寞红楼,埋葬你欢乐的梦。

她是潇湘雨梦中哀怨的斑竹,快乐的青春年华却染上那么多痛苦伤感的湘妃泪。

孤独痛苦中香消玉殒。

内心的脆弱敏感终究将快乐沉没于尘世的痛苦。

如果有来生,贾府中的你,会让自己快乐起来吗?

人生犹如一幅画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织才成就画图的璀璨夺目;人生犹如一支乐曲,高低疾徐,才激荡出震撼人心的乐章;人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时河流的两岸。

点评:

上面两段文字,都很有文采。

但都有瑕疵,问题在哪里呢?

6、一个悲观的人走过一座砖窑,里面熊熊烈火正烧得砖发红。

那人问一块砖说:

“哎,你真可怜,这一定很痛苦。

”“不,朋友!

”那砖说,“相反,我很快乐。

因为我正在变得坚硬。

……

十四岁走进拳击场,头破血流,对手体力不支而倒下,他未曾倒下;十九岁走上战场,炸成重伤,身上的二百多块钢片没有让他倒下;无数次的退稿没有让他失去希望,他不肯倒下。

他说:

“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

他战胜了无数的痛苦。

“砰!

”一声枪响撕碎了豪华别墅的宁静……

几乎每个人都尊敬他,他几乎富可敌国,几乎每个女人都愿意嫁给他。

可是,痛苦污渍的光线眩晕了他的双眸,遮蔽了快乐的人生的整页纸张。

震耳的枪响射落了原本应该照常升起的快乐太阳!

点评:

人物的矛盾冲突,更能激发人的思考,更具典型性,更震撼人,让人过目不忘。

高一(8)班王道范赵万策

7、“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点评:

恰当的引用,很有文化底蕴。

三毛之语,可惜,她终究“沉河”,过了奈何桥。

高一(8)班李京翔

8、“我仿佛漂浮在迷雾中,伸手试图抓住什么,却总是什么也抓不住。

”这是她的内心独白,最终她也没有走出自己内心痛苦的迷雾,二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双薄薄的丝袜。

【篇三:

痛苦与快乐作文讲评】

“痛苦与快乐”作文立意指导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

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臵,有一块黑渍。

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了墙壁正中最为显著的位臵上。

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然一片空白。

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

“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

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

”我说:

“按照你的说法,这张画应该是一张白纸。

”他说:

“没有痛苦,我们便见不到快乐。

”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略了的那部分。

一、构思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型的话题作文题。

所谓思辨,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执其一端,不及其余。

运用思辨写出来的文章,内涵才比较丰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

就以本题中的“痛苦”与“快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写作时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

“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

同时,从所给的材料也可以悟出:

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往往是人们不自觉地选择的结果。

只盯住痛苦,就会无视它的孪生兄弟——快乐。

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写作时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全面思辨,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视、思维辐射、寻求联系等,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总离不开“分析法”。

分析时,可进行这样的提问:

为什么说“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

一个人如果只是聚焦在“痛苦”或“快乐”上,那将是什么情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经过这样认真思考,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就会变得深入浅出了

二、选择恰当的中心论点(或题目)

1、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存的2、磨难是成功的基石

3、追寻幸福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6、成功来自磨难

7、痛并快乐着8、追寻快乐9、发现快乐

10、快乐就在身边11、莫让痛苦遮望眼12、幸福无处不在

13、寻在忽略的快乐14、痛苦也是一种幸福15、直面痛苦

16、珍惜现在拥有的17、有一种幸福叫苦难18、学会发现

19、没有痛苦便没有快乐20、忽略是一种美21、阳光总在风雨后▲恰切的中心论点有:

8、9、10、11、13

▲偷梁换柱的有:

3、5、6、12、18

▲偏离题意的有:

1、2、4、14、15、16、17、19、21

▲过大过宽造成脱离材料:

20

三、思考下列问题:

1、判断材料的关键词是什么?

2、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是什么?

3、上边不恰切的中心论点(或题目)其病因主要是什么?

4、材料作文如何做到不跑题?

抓关键词,看关键句。

四、看自己的作文具备了发展等级的哪些方面———

文采、丰富、新颖、深刻、辩证,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新颖指立意新颖或材料新颖)

(1)、加分

1、论点明确:

勾画出一二段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点出“痛苦与快乐”恰当关系的,5分

2、全文贯穿,防止中途易辙:

划出行文中照应论点的句子。

每处1分,最高5分。

3、丰富性:

恰当典型(名人)的例子每个3分。

最高20分。

4、文采性:

贴切的比喻论证、扣题的排比段、恰当的引证,每处2分,最

高10分;丰富洗练的语汇,酌情加1—5分。

5、深刻性:

下面两个方面写出一个的得5分

①能够看到痛苦后面必有快乐的人,具有怎样的品质?

如,乐观、坚强、自信、智慧、豁达。

②“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人有怎样的缺陷?

如,悲观、脆弱、浅见、短视。

6、现实性:

在现实生活中,点出生活的压力产生痛苦的,加5分。

如:

房奴、股票、就业(蚁族)、婚姻、职称。

7、怎样做才能快乐常在?

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分。

(2)、扣分:

1、错别字,每个扣1分。

(不重复扣分)题目中有错别字,扣10分。

常用字连续出现5次,扣10。

例如,“痛”中,“病”字头写成“广”字头。

2、离题但认真,得25。

3、字数不到“800”线下四行,每行扣5分。

4、书写潦草,25分以下。

5、偏题但认真,25至30分。

五、精彩语段

体会要素:

①切题;②文采;③深刻;④丰富;⑤新颖;⑥典型。

1、“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面对突如其来的痛苦的风雨,他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无所畏惧,以内心的坚强心胸的豁达,为自己披上一袭避风挡雨的蓑衣。

他快乐地吟啸,他逍遥地徐行,翻越一座又一座痛苦的赤壁,沐浴一场又一场痛苦的风雨,在人生旅途上始终飘荡着快乐的长啸。

峰回路转,斜照相迎;清风朗月,山高月小,大江东去,他快乐的笑声就像拍击痛苦岩石卷起的千堆白雪,飞扬,飞扬。

高一(7)刘丽萍耿铭高一(8)耿传宝点评:

语言强调画面感;点明实质,苏轼为什么能够快乐?

由表及里,探求根源。

并非生硬机械地举例子,其中镶嵌关键词;活学活用课本材料,化用技巧高超。

2、贬黄州,谪海南,在宋太祖“刑不上大夫”的家训下,他遭遇了一个文臣所能面临的最坏境遇。

但是,在这痛苦的绝壁之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也无风雨也无晴。

子瞻用他那旷达的胸襟和吞吐日月的豪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以乐观的心态唤来了痛苦的料峭寒风之后的山头斜照。

苏轼,是及时走出痛苦风雨的强者,是一个享受生活快乐的智者。

高一(7)刘斌

点评:

能够紧密切题,对人物作出高屋建瓴的判断。

化用自然流畅,不板滞。

3、有些人,一叶痛苦之障目,不见快乐之泰山。

海明威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在两次飞机失事后重新振作,却最终饮弹自尽,让生命的华彩乐章戛然而止。

海子,春暖花开,却刹那凋零,把如花的生命交付冰冷漆黑的铁轨。

刹那的痛苦乌云,遮住了快乐的湛蓝天空;短暂的日食黑暗,彻底拒绝了快乐的太阳照常升起。

一块痛苦的污渍,让他们撕碎了书写快乐的洁白纸张。

痛哉!

假如人人都放弃在沾染了痛苦污渍的生活中品出快乐的甘甜,贝多芬能在失聪后创作出命运的乐章吗?

米开朗基罗还会在病痛中雕刻出不朽吗?

列夫托尔斯泰还能在痛苦的折磨之下佳作迭出吗?

痛苦不过是快乐这倾盆之雨的闪电罢了。

高一(7)赵宠

点评:

“短暂的日食痛苦,彻底拒绝了快乐的‘太阳照常升起’”。

素材化用,巧妙灵活简洁,富有诗意。

“一块痛苦的污渍,让他们撕碎了书写快乐的洁白纸张”,切题并且照应原材料。

情感充沛,议论中包含强烈的抒情,深刻感人。

假设推理,纵深推进,对比鲜明,材料丰富。

一个精彩的结句,指明二者关系,精警明朗。

4、他在《五月的麦地》里,用自己的执著和辛勤的汗滴,种下一茬又一茬快乐的麦子,快乐的风铃在春暖花开中摇响。

可是,当痛苦的风雨瓢泼了他的麦地,他快乐的麦种霉变,风化。

啊,大地的诗人魂归大地,留给世人无尽的叹惋。

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无论生命的足迹抵达哪里,我只愿合着清风与阳光,快乐地跳跃。

因为痛苦,多少的快乐我们视而不见,整日郁郁寡欢身心疲惫面容憔悴,这,不是我们生活的主色调。

别让痛苦侵蚀了快乐,快乐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高一(7)姚文雅

5、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寂寞红楼,埋葬你欢乐的梦。

她是潇湘雨梦中哀怨的斑竹,快乐的青春年华却染上那么多痛苦伤感的湘妃泪。

孤独痛苦中香消玉殒。

内心的脆弱敏感终究将快乐沉没于尘世的痛苦。

如果有来生,贾府中的你,会让自己快乐起来吗?

人生犹如一幅画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织才成就画图的璀璨夺目;人生犹如一支乐曲,高低疾徐,才激荡出震撼人心的乐章;人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时河流的两岸。

点评:

上面两段文字,都很有文采。

但都有瑕疵,问题在哪里呢?

6、一个悲观的人走过一座砖窑,里面熊熊烈火正烧得砖发红。

那人问一块砖说:

“哎,你真可怜,这一定很痛苦。

”“不,朋友!

”那砖说,“相反,我很快乐。

因为我正在变得坚硬。

……

十四岁走进拳击场,头破血流,对手体力不支而倒下,他未曾倒下;十九岁走上战场,炸成重伤,身上的二百多块钢片没有让他倒下;无数次的退稿没有让他失去希望,他不肯倒下。

他说:

“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

他战胜了无数的痛苦。

“砰!

”一声枪响撕碎了豪华别墅的宁静……

几乎每个人都尊敬他,他几乎富可敌国,几乎每个女人都愿意嫁给他。

可是,痛苦污渍的光线眩晕了他的双眸,遮蔽了快乐的人生的整页纸张。

震耳的枪响射落了原本应该照常升起的快乐太阳!

点评:

人物的矛盾冲突,更能激发人的思考,更具典型性,更震撼人,让人过目不忘。

高一(8)班王道范赵万策

7、“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