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4097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docx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文科论文研究方法

一、文科研究的范式转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都承认,广义的文科,是一种思想中的现实,或者说是一种思想中的时代。

我常常讲,理论有三个基本的向度,一个是向上的兼容性,是人类认识史的总结、提炼、结晶和升华;另一个是任何一种文科理论都有时代的容涵性,都是思想中的时代;第三,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逻辑的展开性,都表现为一个概念系统。

文科理论,作为思想中的时代,不能不随着时代变革发生巨大的变化,并转换它研究的范式。

研究范式的转换,不是一般的转换,而是我们整个研究的基本课题、概念框架、解释原则、评价尺度的转换,这是关键。

随着中国发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作为文科的研究范式,应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这里主要谈三点。

(一)时代巨变与范式转换

我确实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了我称之为“巨变”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记得前不久去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原院长胡绳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20世纪的后50年,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超过了先前几千年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

同志们听到这个数据以后你们的反应是怎样的?

我的反应是受到强烈的震撼。

20世纪的后50年,也就是刚刚过去的50多年,它所取得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比以前几千年取得的技术成果的总和还要多。

大家都知道,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三个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那么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

技术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能不引起我们这个时代的带有根本性的变革呢?

对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巨变,我把它概括为三句话:

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人们社会存在的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

我感到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了三个层面的带有根本性的变革。

正是这种变革,要求我们文科的研究有一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

我们作为一个搞文科研究的同志,或者一个文科的教师,特别是在座的青年教师,如果没有一种理论的自觉,还想今后在文科能够讲好课、搞好科研是不大现实的。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这个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什么变化呢?

这就是人类文明形态、人们社会存在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

第一句话就是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

人类已经从原来的农业文明过渡为工业文明,又进入到今天称之为后工业文明。

不管我们把这个后工业文明叫做信息时代也好,叫做知识经济时代也好,不管怎么称呼,它都标志着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划分一个时代,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而在于它用什么进行生产。

如果从这个最基本的观点去看的话,当今人类社会确实发生了一个文明形态的巨变。

那么我们文科研究能不发生重大变化吗?

第二个变化是人们社会存在的变化,这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最为亲切的。

我们把1978年以来中国的变化概括为两句话,一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实现了第二个更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从原来的非市场经济或者我们所说的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

我们在座的有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我有些班门弄斧了。

但我觉得我们在理解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市场经济”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理解。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从非市场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是一个一般性的变化,而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全面变化。

按照马克思的概括,是从人对人的依附性的存在转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

简洁地说,是从人的依附性的存在转成独立性的存在。

这不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吗?

现在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构成了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从几千年来的自然经济转向我们正在搞的市场经济,叫做从经济生活的禁欲主义到经济生活的追求现实幸福,从精神生活的蒙昧主义到精神生活的理性自由,从政治生活的专制主义到政治生活的民主法制。

所以在市场经济中隐含着三个基本取向:

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工具理性的思维取向和民主法制的政治取向。

而这三者正好表现在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当中,那就是:

我欲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我生而为人。

所以这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变化。

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和社会的。

整个人的存在方式发生变化了,我们的研究范式没有相应地发生变化,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会符合时代的要求呢?

第三个时代巨变表现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我自己曾经说过一段话来概括这种变化。

我要用标准和选择来说明从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是一种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一种弱化了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为什么80年代以来就盛行弗洛伊德、尼采、萨特?

为什么社会上流行一个字——“烦”?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焦虑。

我给研究生课程班讲的课叫当代社会思潮,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叫作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理性主义权威的弱化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

读一读现代文学作品,感慨颇多。

因为文学是时代的敏感神经,透过它可以看到当代人的那种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价值选择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如果我们老师在他的科研当中,也包括在他的教学当中,不能体现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用什么去教育学生呢?

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究竟要和学生讲什么呢?

何况我们还要进行研究,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的文明形态、人们的存在方式和人们的思想方式发生的变化,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地把理论当作一种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能怨学生不愿意听吗?

所以说我们要做一个好的教师,做一个称职的吉林大学的教师,我们就要跟上这个时代,认真思考这个时代。

这是第一层意思,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改变研究范式。

(二)范式转换的三大阶段

我曾经写过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叫做《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很详尽地论述了当代中国哲学的范式转换。

整个文科研究,我也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阶段,叫做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范式、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和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范式。

我觉得这对我们怎样进行研究是有直接价值的。

80年代以前,或者说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整个中国的文科研究,文史哲政经法研究,都是以本学科的教科书作为教学和研究的范式。

哲学原理教科书在30年的中国社会生活当中起到了四种作用,第一是区分你是不是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是用教科书来规范哲学所有的二级学科,

“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以此来框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美学、宗教学、伦理学等等。

第三,扩而大之,这本哲学教科书又变成了规范我们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

第四,用来规范我们国家整个的社会生活。

所以我把这个叫做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范式。

前几天在我们学校召开一个全国的马克思哲学观研讨会,我做了一个主题发言,我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我说大家可以回忆一下,1978年以前,哲学界讨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就有一个问题没有问过。

什么都讨论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同一性、斗争性,就有一个东西不能讨论——哲学观。

究竟什么是哲学?

所以,我用50万字写了一本书《哲学通论》。

因为30年我们没有问过,哲学是什么。

不学哲学的人觉得最好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如此等等。

歌德说过一段话,“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道成长”。

因为知道太少了,你才能记住什么叫哲学,多了就不知道什么叫哲学了。

30年没有人问过什么叫哲学,哲学能有大的进步吗?

姚建宗老师坐在前面,我们什么时候问一问,“法”究竟是什么?

文学,认为客观美和我们的主观没有关系。

拿一条蛇,最鲜艳的,美吗?

一个最光彩陆离的苍蝇,美不美?

这就是我们曾经的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基本的东西。

迄今为止,我们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很难走出教科书的框子。

所以提出的问题往往还是从教科书里来的。

因此很多老师感到很困惑、苦恼,我写的东西怎么没人用了呢?

我想这就是研究的范式转换的问题。

进入80年代,我把它叫做教科书改革。

不仅仅是哲学的教科书改革,是整个文科的教科书改革。

不再把某一学科通行的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解释原则、概念框架和评价尺度,而是对这个东西本身进行了反省、反思、批判,从而提出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

应当说,整个80年代还不是非常成熟。

我前一段看了一个文学批评的文章,很有感慨。

作者的名字叫王光明,他描述的文学的状况,和我知道的哲学的状况几乎毫无二致。

那时,大家都一窝蜂地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我们哲学也是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

大家都是这样。

所以把这一段叫做教科书改革。

这一点对于在座的许多老师是更为重要的。

如果说许多老师已经意识到了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话,我觉得可能还有相当多的老师没有自觉到、意识到9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场更深刻的文科的革命。

我觉得这一点是更为重要的。

现在我们哲学界很多人感到困惑,80年代有热点、有焦点,90年代没热点、没焦点,被边缘化了。

其实,90年代的哲学是哲学的巨大的进步。

90年代不是大家都在讨论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不是谁一言九鼎。

关于90年代,我叫做三种哲学的兴起:

准原理哲学的兴起、部门哲学的兴起和专门化哲学的兴起。

人们都各自进行他专门化的研究,走出了原来的抽象的、空洞的争论而获得了切实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我想,今天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是从90年代所出现的后教科书范式出发的,也就是说今天的文科研究已经把传统的教科书作为一种背景知识了,不再是从教科书提出问题,而是从现实生活、从理论自身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我们今天的研究了。

我在吉林大学工作已经20年了,希望我们学校好,直接地是希望我们的文科好。

我现在看到一些统计数据,确实非常伤心。

现在排行榜非常多。

排的最多的就是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文章。

给我触动最深的就是前面说的“三多三少”。

为什么会有这“三多三少”呢?

我觉得就和我们是否自觉到了这种范式转换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后教科书范式了。

而我们的许多老师不是把它当作背景,而是直接由它提出问题,背向了现实生活。

我想,今天这种文科研究是难以为继的。

(三)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

范式转换说到底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

“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不在于他的知识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

这话说得是太深刻了,作为一个文科研究人员,你的成功和失败不是取决于你的知识和经验,而是取决于你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的这种思维方式没有发生变化,即使读了很多东西,写了很多东西,但是不会出现今天一个时髦的概念――创新。

关于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我曾在三个时期写过三篇文章,能表述我对文科研究思维方式转换的一种概括性的理解。

1988年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从两极到中介》;1994年写了一篇文章叫《从体系到问题》;2001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从层级到顺序》。

这三个“从……到……”表达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80年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人们不再以一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了,这就是80年代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原来一直是恩格斯说的那样,“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所以说,80年代,文科研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是一种宽容的结果,那就是从两极到中介,人们不再是简单地做一种定性的判断,而是要进行一种真实的研究。

我记得在给研究生班讲《当代社会思潮》的时候,我曾经对于我概括的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做了具体的概括,叫做:

政治上从对抗走向了对话;经济上从对立走向了合作;文化上从对峙走向了融合;思想上从两极走向了中介。

我曾经对于哲学的变化做过这样一个概括:

古代哲学是离开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而直接断言存在,近代哲学是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去理解存在,而现代哲学则是从思维和存在的中介即实践、语言等等去反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如果我们今天研究哲学再直接断言世界是什么,如果我们今天研究哲学还是离开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去断言什么是什么,那怎么能是哲学的“反思”呢?

去年《新华文摘》转载我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反思:

哲学的思维方式》。

离开对反思的理解,你喜爱哲学,但是你不可能在哲学的层面上想哲学。

我就想啊,80年代已经发生的变化,迄今为止在我们的研究范式上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

1994年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从体系到问题》。

我觉得这是在90年代发生的更深刻的变化。

80年代我们总想在研究当中构建某种体系,建立某种概念框架。

但是90年代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以现实生活向我们提出理论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从层级到顺序》,认为新的世纪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

这就是我说过20世纪哲学有五个时代性的命题,概括一下,叫做拒斥形而上学,观察渗透理论,本体论承诺,合法的偏见和存在的遗忘。

最根本的就是六个字,20世纪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

在拒斥形而上学过程当中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就是从层级到顺序了。

原来我们都在想寻求一个更深层东西来解释全部表层的东西。

但是今天的研究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马克思的哲学叫做实践的转向?

他是要在所有的东西当中寻求一个重要的东西来规范其它次要的东西。

这是一种顺序性的选择,而不是一种层级性的追究了。

这是我感到的在研究范式上发生的一个更为深刻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的变化。

这是第一个问题,关于我们今天进行文科研究的一种范式的转换。

我觉得有这样一种自觉的意识,是我们进行文科研究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前提。

我们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范式转换的自觉,即使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可能是事倍功半。

但是,作为文科研究又不仅仅是要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的前提,还有许多具体的值得我们思考的前提。

二、文科研究的前提条件

很多人把文科想得非常简单。

有些理科生就认为这个人脑瓜子不够用,比较笨,只会背,所以他考文科去了。

文科不就是面向社会吗?

不就是研究人吗?

人不就是这样吗?

社会不就是这样吗?

我们好多人都能够报文科的博士了!

好像看两本书就能够解决文科的问题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搞文科比搞理科还要困难。

我把搞文科概括为8个字:

“功夫、学养、悟性、境界”。

没有专业系统的“功夫”,没有广博知识的“学养”,没有很高的“悟性”,没有强烈的人格的魅力和“境界”,文科是搞不好的。

现在存在一个巨大的误解,好象文科人人都能搞。

我觉得搞文科是有前提条件的。

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

一套概念系统,一套背景知识,一套研究思路,一套评价标准。

(一)一套概念系统

什么叫做理论?

理论就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

不是概念系统的不可能称之为一门学科、一种理论。

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之所以能够叫做专业的教师、专业的研究人员,我们所具有的别人所不具有的首先就是一套概念系统。

有没有一套概念系统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我经常收到业余的搞哲学的人给我寄来的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都比较自信,认为他解决了全部的哲学问题。

他首先缺乏的就是一套概念系统,没有这套概念系统不可能是专业意义上搞这门学科。

“概念”与“名称”是有原则区别的。

就像黑格尔所说的,名称不是概念。

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你是专业的?

因为你操作的是一套概念;他是业余的,他操作的是一套名称。

物质、意识、认识他什么都能跟你说,但是不知道概念的内涵。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呢?

列宁说概念、范畴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是具有丰厚的历史内容的。

你比如说,“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还是“客观实在”呢?

这就需要掌握蕴含在“物质”概念当中的人的认识成果。

所以掌握一个概念系统是极为艰难的。

掌握的不是一套名称,而是一套概念。

(二)一套背景知识

真正的概念是蕴涵着一套背景知识的。

我最欣赏的是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说法,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哲学家必须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所以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离开哲学史没有哲学。

为什么在座的其他专业的老师们、同学们学了一遍遍的哲学,但并不理解哲学,总是认为哲学“抽象”呢?

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说了些什么。

那你还说什么呢?

所以我认为所有文科科研,第一是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概念系统,第二是隐含着的东西,就是隐含在概念之中的背景知识。

比如说搞社会学,怎么搞社会学啊?

哈贝马斯、曼海姆都不知道,讲什么社会学呢?

谁不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

其他学科全如此。

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我在讲所有的问题时,如果讲的好的话,都能浮现出来众多哲学家他们关于这个问题都怎么看的,然后我再想出一个自己的想法。

如果不是如此,我肯定想不出自己的想法。

马克思说,凡是人类具有的我都要具有。

所以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

背景知识是最关键的。

文科研究难是难在我们有没有下苦功夫去占有一套背景知识。

我特别欣赏列宁说的,“不懂得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懂得马克思的资本论,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

不懂《逻辑学》就不懂《资本论》,这就要求背景知识。

列宁又追加一句话,“阅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引起头疼的最好办法”。

所以我在讲“哲学通论”的时候常常说一句话,懂不懂哲学就是看你懂不懂黑格尔。

如果你认为自己或多或少懂得了黑格尔,你就懂哲学了,如果你读黑格尔实在读不进去,你确实还没懂哲学。

我几乎每年都读一遍黑格尔的《小逻辑》。

如果我们不占有这样一套背景知识,我们的研究又有什么根据呢?

现在经常评奖、评级,刚从省里评完书,我真是希望我们的老师们能够自觉懂得怎么进行研究。

你知道这些东西和你自觉去掌握这些东西,是不一样的。

自觉和不自觉是不一样的。

黑格尔不是讲自在又自为吗,没有一个自为的过程,你总是自在,那你怎么能达到自由的境界呢?

这就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过程。

文科系的一个评价指标,在于这个系能开出多少经典著作课。

我印象最深的,高清海老师给我们讲《形而上学》,邹化政老师给我们讲康德的“三大批判”,那就是不一样。

我认为一个文科系的水平是很好衡量的,你能开出多少经典著作来,不用讲到什么水平,能开出多少来?

如果没有最基本的经典著作作为最基本的训练的话,训练不出应有的文科人才。

(三)一套研究思路

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应该自觉地形成一套研究思路,而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研究。

我把它叫做“三面向,三跳出”。

文科的研究要面向本文、面向现实、面向自我。

既要三面向又要三跳出,那就是面向本文与悬搁本文,面向现实与拉开间距,面向自我与跳出自我。

这在我的研究当中是最重要的一种思路。

首先必须面向本文,要多读书。

理科不做实验就不要搞自然科学了,文科研究如果不读书就没办法搞了。

这就是从自在和自为到自在又自为的过程,要进得去,要出得来。

我们的老师首先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

在和一些研究生讨论他们的论文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看哪本书都觉得有道理,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被马蹄子踏了一遍”,却说不出东西来。

所以要悬搁,把读的东西放在一边,自己去想一想。

这是一种更重要的思想准备。

第二要面向现实。

但是今天把“面向现实”

理解为仔细地看,认真地听,似乎看的是什么样,就是实事求是了。

其实不然。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说法,叫做“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的”。

我们有什么样的理论才能看到什么样的现实。

真正的从实际出发要有背景知识,所以又必须与现实拉开间距。

我最近发表一篇文章,叫做《哲学如何面向现实》。

广义地说,就是理论如何面向现实?

只有和现实拉开间距才能深层地透视这个现实,才能理性地把握这个现实,才能理智地引导这个现实。

否则不就变成了一系列的抽象的表象了吗?

像马克思所说的“混沌的整体的表象”吗?

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就是既要面向现实又要拉开间距。

最后,既要面向自我又要跳出自我,既不囿于成见,又不流于空疏。

当然,研究思路非常之多,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进一步讨论。

比如说,我非常愿意用自己的一个比喻,文科研究需要三个东西,叫做“靶子”、“灵魂”和“血肉”。

首先文科研究要有“靶子”,你针对什么。

许多博士生,说了半小时,就是不知要说什么,因为他没有针对性。

为什么有些人写的书多而论文少?

书把一个东西叙述清楚就可以了,论文却必须针对某种或某些观点,有针对性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文科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靶子。

有一些老师去论证项目,我听来听去,就是没有针对性。

说了一大堆,在说什么呢?

你既不知道现在存在的问题,也不知道别人说的你什么不同意,那你说的是什么呢?

第二就是“灵魂”。

我们有的博士生,用谁都听不懂的话在讲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我们应该用谁都听懂的话讲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道理,应该一句话就说明白,我一听,哦,是这个道理。

伽达默尔讲五个字“合法的偏见”,振聋发聩。

我们所有的认识成果都是偏见,又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都是合法的偏见。

为什么我们书多论文少呢?

低层次的论文多高层次的论文少呢?

我觉得原因就在这,我们有没有一个靶子,有没有一个灵魂。

这是我要和大家交流的第二个问题的第三小点,我们要有这么一套研究思路。

我们要想真正做好研究,还要有一套自觉的评价标准。

(四)一套评价标准

很多人认为,文科这东西,天下文章一大抄。

其实,我真的感到,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不敢说自己是行家,起码通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基本能做到,如果你给我一篇文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档次。

最近我们到省里评书,我们这几个人还不是一个学科的,给出一二三等奖,大家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我不否认现在存在一些负面的东西,但从总体上说,还是有它的客观尺度的。

我把文科的评价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五个标准:

解释原则的创新、概念框架的构建、背景知识的转换、提问方式的更新、逻辑关系的重组。

我看到我们所谓的文科研究,好多都是第五个层次——逻辑关系的重组。

表现在书上,都不是著,甚至都不是编著,而是编。

书是分三个层次的,不用别人评,那出版社就给你评了,给你定位了,它是写某某著,某某编著,还是某某编,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叫编呢,因为你只是一种逻辑关系的重组,别人是那样叙述的,你换了一种叙述方式。

最难的是解释原则的创新。

我觉得一篇所谓的博士论文,你仔细看一下《中国社会科学》的文章,或者看一看我们每个学科一级学科的文章,比如《史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等,看一看这样的杂志你就清楚了,它要求的是解释原则的创新,在座的还有我们搞科学哲学的老师,那就是拉卡托斯所说的“理论硬核”的改变。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种自觉的标准意识,没有这种自觉定位,我想,我们很难做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文科研究。

这就是我和老师们交流的第二个大问题,关于文科研究的前提条件。

三、文科研究的主要工作

虽然各个学科区别非常大,但是,凡是面向人和社会的文科研究,我认为还是有某些共同的东西。

我把文科研究的主要工作概括为:

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路,做出理论论证。

我这四句话都是有针对性的,下面分别说一下:

(一)寻找理论资源

这和我上面所说的前提条件是吻合的,是一致的,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

前几天我和孙利天老师在一起聊,今年咱们的博士生招来以后,和别的老师都通通气,今年的教学方式应发生一些变化,就是迫使新的博士研究生寻找理论资源,这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我们很多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没有做这项工作,指望当老师以后做这项工作是相当困难的,我深有体会。

我们当了老师以后,如果一年能够认认真真读完一本书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时候我们买的书多了,你只能说是翻一翻,真正下功夫学的不会太多,我觉得研究生学习就是寻找理论资源的过程,多读一点经典的书。

我们老师也是这样,在寻找理论资源上下功夫。

现在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寻找理论资源上有一些偏见,表现在重洋轻中,很多人甚至公开标榜中文的东西我不看。

我觉得我们毕竟是在中国搞学问,洋的东西是应当多看,谁的外文越好,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