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927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高中三年级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

2014.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

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幽僻/譬如翘首/翘尾巴伎俩/技高一筹

B.缉私/稽查捭阖/柏油路磕头/不落窠臼

C.炮烙/贿赂骁勇/刀削面污秽/百喙莫辩

D.案牍/渎职胡诌/文绉绉折本/损兵折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部署亲和力待价而估

B.家具迷宫萤光屏绿草如茵

C.蜂拥钓杆三角洲喜上眉梢

D.坐落请帖挂倒挡长年累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为之。

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增加供给减少需求,才能房价上涨。

③新疆交通运输厅表示,春节高速公路免费只让少部分有车人士受益,涉嫌福利歧视。

这种说法有些荒诞。

A.勉励遏制不免B.勉力遏止不免

C.勉力遏制未免D.勉励遏止未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钓鱼岛”在日本属敏感词汇,尽管各新闻网站都搜索不到以此为名的纪录片,但在各大网络论坛上,《钓鱼岛真相》公映的消息还是不翼而飞。

B.受就业形势等因素影响,2014年考研网上报名显得不瘟不火,并没有出现以往的网络堵塞现象。

C.马年春晚,歌手王铮亮自弹自唱《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朴实细腻,触动着观众的心,真可谓曲尽其妙。

D.从迷人的香格里拉到浪漫的丝绸之路,从彩云之南的大理到鱼米之乡的扬州……《神秘中国》用“世界的语言”惟妙惟肖地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对于马航MH370客机失联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许多人提出质疑:

为何英国空难调查处能在未发现飞机残骸的情况下确定飞机坠毁?

B.如何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将成为未来政务微博发展的关键。

C.中国梦,首先是百姓的安居梦。

房子,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不仅是向希望起航的港湾,更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

D.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节选)

郭莹

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

“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们虽然具有哲学上的意味,但立足点仍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

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等俗谚,以及流播千古的“将相和”“兄弟和”“姑嫂和”等历史美谈,便反映出以和谐为取向的社会心态趋势。

中国人的贵和取向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宗法型社会,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在落后条件下对互助协作的寻求,正是“和为贵”处世观念的现实基点。

中国古人所推崇的“中”,既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态度与方法,又是一种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儒家又把尚中与贵和联系在一起,《中庸》说: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关联,“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

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的“执中”,应用于为人处世,则表现为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适可而止,恰如其分。

正如中国传统处世箴言所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些代表性言论,充分表现了传统处世之道中的中庸精神。

正是因为具有“在观念的世界里和行动的世界里都不把事情弄到极端”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中国人几乎“在思想上对所有过激言论,在道德上对所有过激行为”产生“厌恶”。

“凡持极端说的,一经试验,辄失败;而惟中庸之道,常为多数人所赞同,而且较为持久。

总的看来,贵和尚中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

但其负面效应亦不可忽略。

对“中和”气象的崇尚与追求,在消解缓和正面冲突的同时,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不满情绪表达的间接性和模棱两可、表里不一的市侩习气,人与人之间难以形成坦诚轻松的交流风格。

更重要的是,对“中和”品格的推崇和执着,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

6.下列对“和”与“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的基本含义是和谐,其中包括宇宙自然、人与自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B.贵“和”取向与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落后的生存条件有密切关系。

C.“中”既是认知事物的态度与方法,又是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儒家认为它是天下之根本。

D.“和”与“中”存在着密切的逻辑的关联,二者相互包含,只有“贵和”才能“持中”。

7.下列各项不属于“贵和尚中”思想在处世中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以和谐为取向,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

B.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适可而止,恰如其分。

C.不把事情弄到极端,几乎对所有过激言论和过激行为产生厌恶。

D.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一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围绕这一中心正反对比,层层展开论述。

B.“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范畴,“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多处引用古人的经典论述,主要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化品位和可读性,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D.作者认为,对“中和”品格的推崇和执着,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因而不宜再正面宣扬。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峻,字孝标,平原人。

峻生期月,母携还乡里。

宋泰始初,青州陷魏。

峻年八岁,为人所掠至中山,中山富人刘实悯峻,以束帛赎之,教以书学。

魏人闻其江南有戚属,更徙之桑乾。

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其精力如此。

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时竟陵王子良博招学士,峻因人求为子良国职,吏部尚书徐孝嗣抑而不许,用为南海王侍郎,不就。

至明帝时,萧遥欣为豫州,为府刑狱,礼遇甚厚。

遥欣寻卒,久之不调。

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

峻兄孝庆,时为青州刺史,峻请假省之,坐私载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

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

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阳紫岩山,筑室居焉,为《山栖志》,其文甚美。

高祖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擢以不次。

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

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

论成,中山刘沼致书以难之,凡再反,峻并为申析以答之。

会沼卒,不见峻后报者,峻乃为书以序之曰:

“刘侯即有斯难,值余有天伦之戚,竞未之致也。

寻而此君长逝,化为异物……”

峻又尝为《自序》,其略曰:

“余自比冯敬通,而有同之者三,异之者四。

何则?

敬通雄才冠世,志刚金石;余虽不及之,而节亮慷慨,此一同也。

敬通值中兴明君,而终不试用;余逢命世英主,亦摈斥当年,此二同也。

敬通有忌妻,至于身操井臼;余有悍室,亦令家道坎坷,此三同也。

敬通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余自少迄长,戚戚无欢,此一异也。

敬通有一子仲文,官成名立;余祸同伯道,永无血胤,此二异也。

敬通臂力方刚,老而益壮;余有犬马之疾,溘死无时,此三异也。

敬通虽芝残蕙焚,终填沟壑,而为名贤所慕,其风流郁烈芬芳,久而弥盛;余声尘寂漠,世不吾知,魂魄一去,将同秋草,此四异也。

所以自力为叙,遗之好事云。

峻居东阳,吴、会人士多从其学。

普通二年,卒,时年六十。

门人谥曰玄靖先生。

(节选自《梁书·刘峻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富人刘实悯峻悯:

怜悯

B.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引:

引荐

C.敬通值中兴明君值:

遇到

D.所以自力为叙,遗之好事云遗:

赠送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峻因人求为子良国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遥欣寻卒,久之不调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余虽不及之,而节亮慷慨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刘峻勤奋好学的一组是

①常燎麻炬,从夕达旦②既觉复读,终夜不寐③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④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⑤高祖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⑥吴、会人士多从其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泰始初年,青州落入北魏手中,北魏人听说刘峻在江南有亲戚,就把他转移到桑乾。

他家里很穷,寄居在别人的廊檐下,刻苦攻读,经常通宵达旦。

B.明帝时,萧遥欣任豫州郡守,刘峻担任府刑狱,萧遥欣待他很好,后推荐他到西省,和学士贺踪一起负责点校官府的典籍。

C.刘峻为安成王编《类苑》,因病未完成,接着到东阳紫岩山游玩,建了房屋居住在那里,写了一篇文辞很美的《山栖志》。

D.刘峻认为冯敬通在世时没有受重用,但死后被很多名贤敬慕,其名声越来越大;自己一生平淡,世人不知,慨叹就像草木枯谢一样无人记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峻请假省之,坐私裁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

(3分)

(2)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

(4分)

(3)余自少迄长,戚戚无欢,此一异也。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②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

①及辰:

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

②低回:

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委婉曲折。

(1)三、四两句中的“密”和“新”生动传神,请赏析其妙处。

(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2),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6),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写出“说话”一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

(1)王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2)生活再困难,我也不会向他说话的。

(3)《雷雨》(节选)

鲁大海(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

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萍(怒)你混账!

周朴园不许多说话。

(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7.根据前后文的语境,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4分)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有限得很。

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多了,就少了;多了,就少了。

因此,人生要懂得取舍。

18.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

(不超过70字)(3分)

(2)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10字)(2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l9~22题。

残弹

吴作望

①帕西警官破获过很多棘手的案子,这次,又一个黑社会团伙栽倒在他手上。

②没想到提审一个绰号叫“毒蝎”的嫌犯时,这家伙气焰十分嚣张,用挑衅的口气说:

“帕西警官,你对待我最好客气点儿……因为只有我知道你这个所谓的警界铁腕人物的虚伪和无耻。

③“还记得奎多斯吗?

”毒蝎斜睨着帕西说,“他还活着,但留在他大脑里的那份‘证据’,足以让你声败名裂了。

④帕西警官浑身一震,脸色也倏然变了,“你……你是他的什么人?

⑤“我是他唯一的儿子。

”毒蝎得意地晃了下脑袋,“我想你应该知道如何办我的案子了。

⑥晚上,帕西警官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妻子吃惊地看着脸色苍白的丈夫一一丈夫可是出了名的硬汉,20多年来出生入死,从没见他皱眉哼一声。

但此刻,她听到丈夫梦魇般的呻吟声,他嘴里反复念着一个叫奎多斯的名字。

⑦原来,15年前的一个晚上,帕西警官追捕一名行凶抢劫的歹徒,随着他发出的“乒乓”两声枪响,黑暗中发出一声惨叫。

等他冲过去,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躺在地下的不是凶犯,却是一个受伤的无辜者,正抱着头部痛苦呻吟。

他赶紧将这人送往医院,经检查,这个叫奎多斯的人脑内嵌入一小块残弹片,无法动手术取出……

⑧帕西警官本该如实向警局禀报这一误伤事件的,但他隐瞒了下来。

⑨“你为什么不向上司禀报呢?

”妻子问道。

⑩“因为当时我涉入警界不久,”帕西的眼光黯淡下来,喃喃地道,“我害怕上司的处分影响我的前途,还害怕受到同事的嘲笑……”

“那奎多斯为什么一直没有告发你?

”妻子又问。

“子弹不是直接打进去的,而是从某处猛地反弹回来,有一小块嵌入他脑内的。

我想,奎多斯并没有看到我开枪,也有可能会认为是歹徒开的枪。

可是,事实是无法否定的,这是我人生中难以洗清的‘污点’。

”帕西警官的声音变得嘶哑起来,“事后,我曾经多次找借口给奎多斯先生钱,作为对他的一种补偿,但都被他拒绝了。

这么多年来,每次看到他,我心里总有一种负罪感……”

担心的事情很快就来了。

两天后,帕西警官接到奎多斯打来的电话,说想跟他谈一谈。

帕西警官早早来到约定见面的酒吧,不一会儿,奎多斯来了,他比以前更瘦弱也更苍老了。

帕西警官心里难过起来——奎多斯以前是个壮汉子,自从脑内嵌入那块该死的残弹片后,他的头痛病每天都要发作几次,忍受着生不如死的痛苦折磨。

而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

此刻,帕西很希望奎多斯主动开口提到他儿子的事,但对方始终沉默着。

帕西终于忍不住了,轻咳了一声:

“奎多斯先生,你是为你儿子的事来的吧,他的问题真的很严重,不过,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设法减轻一些。

“帕西先生,”奎多斯愣了一下,马上冷冷地开口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减轻我儿子的罪行,真的对你就这么重要吗?

“就算你这次能保他无事,下一次呢,你还能保他走出监狱吗?

帕西警官的脸像被人重重扇了一记耳光,涨得通红,“那么请问,你今天找我究竟是——”

“我想我应该告诉你实情了。

“什么实情?

“l5年前的那个晚上,知道我为什么蹲在那个黑暗地方吗?

”奎多斯露出很痛苦的神色,“因为我起了歹心,想潜入我们老板家中行窃,刚翻上院墙,突然枪声响了,吓得我赶紧跳下来,谁知还没站稳,后脑勺就像被钢锥狠刺了一下……”

说到这里,奎多斯又深深叹出一口气,“由于做贼心虚,所以这么多年来,除了拒收你送的钱外,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去告发,心里还对你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你和所有的人一样,从没有怀疑过我并都认为我是个好人。

“我脑袋里内嵌入这么一块残弹,折磨并让我痛苦了15年。

但是今天,我才知道帕西先生这些年活得也很痛苦,脑内也嵌入一颗‘残弹’。

这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它开始扭曲你的灵魂,影响你的执法天平,而这,将会带给社会更严重的危害!

“帕西先生,法律在任何一个国家,对待任何一个人它都是神圣的、无情的,更不会怜悯和宽恕曾经亵渎过它的人!

奎多斯吃力地站了起来,看了呆住的帕西警官一眼,缓缓地走了。

19.小说第⑥段有什么作用?

(4分)

20.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帕西警官的形象特点。

(4分)

21.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画线部分。

(4分)

(1)帕西警官浑身一震,脸色也倏然变了。

(2)奎多斯吃力地站了起来,看了呆住的帕西警官一眼,缓缓地走了。

22.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残弹”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杜甫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人说:

山脚也有别样的风景。

尼采说:

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