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979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卷Ⅰ(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汽油可用于擦拭衣物上的油污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矿泉水,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石蜡熔化B.食物腐败;干冰升华

C.工业制氧气;石黑转化为金刚石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钢铁生锈

5.下列物种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铁锈C.钢材D.酒精

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N;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7.下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实验时烧杯水为500mL(图

1),实验结束后烧杯的水为350mL(图2),然后,将剩余烧杯的水倒入集气瓶并塞上

双孔塞,水恰好满瓶(500mL)。

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

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C.没有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

空气进入瓶内

D.燃烧匙插入快,塞紧瓶塞之前,瓶内

部分空气受热没有逸出

8.下列对生活常见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公园里柳絮纷飞——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间存在间隙

D.糖甜盐咸——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

9.我国纪念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

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C.用水管不断冲洗汽车D.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步,经过蒸馏后可以得到纯净的水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根据图示的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金属元素

B.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2

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D.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12.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3.一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防火要从细节做起。

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A.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4.以下灭火方式正确的是()

选项

着火原因

灭火方式

A.

油锅着火

用水浇灭

B.

高层楼房着火

打开所有门窗使热量尽快散出

C.

燃着的酒精灯打翻

尽快用湿抹布盖灭

D.

电线短路着火

尽快将燃着的电线切断拿走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93.6g

16.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

合价为()

A.+6B.-6C.-7D.+7

17.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分子结构可用如图所示模型表示。

下列有关甲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甲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

D.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3.3%

18.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19.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

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只含有氢气B.可能只含有甲烷

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20.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B.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化学反应方程式2分,共35分)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人体中最多的物质

(3)2个铜原子(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6)氯化亚铁

22.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随处可见:

(1)医疗急救时需要用到纯氧,这应用了氧气的用途。

(2)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很多人会选择佩戴防尘口罩出行,它的材料中包括棉纤维、活性炭等,其中活性

炭的作用是过滤和。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

动主题的是。

A.焚烧垃圾B.开发新能源

C.提倡使用化石燃料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23.学习化学,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就能更深入地认识和方便地表示物质

的组成与变化。

(1)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图1)。

其中②是(填“分子”、“原子”或“元

素”)。

 

(2)如图2为某些元素和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甲图所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乙

图所示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丙图所示的粒子可用符号表示为。

(3)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

镁在空气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如

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①上述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上述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的种类B.原子的质量C.分子的种类D.原子的数目

24.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

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

它对

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下列关

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

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

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NH3+3O2点燃6H2O+。

25.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A中检验气体a的方法是。

(2)从微观上分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实验B中发生反应时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细砂的原因是

(4)实验C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该

性质的用途是。

(5)实验D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

或“否”)。

2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A、B组成相

同,B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E是

最简单的有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D的用途之一为。

(3)物质G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4)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小题9分,第28小题6分,共15分)

27.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一: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可选用(填字母),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探究二:

药品的选择。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对照实验①③,是探究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对照实

验,是探究不同的酸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小明选择第①组药品来制

取二氧化碳,该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三:

生成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途径一(如图1):

由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途径二(如图2):

通过排水法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由上两种途径比较,你认为途径实验结果更为准确,理由是

 

28.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

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

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

的偏磷酸(H2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

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

(3)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

(4)小雅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5)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之后,小实进行了上述实验。

实验小结时,小实同学认为还

可以用冷却后的a试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的操作是

最终发现进入a试管

内液体的体积小于试管容积的

,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

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9.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

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

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5.20

4.60

4.20

4.10

4.08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5ABDBD6-10BBBCD11-15DCACC16-20ADDAC

21.

(1)N2

(2)H2O

(3)2Cu

+2

(4)O

(5)MgO

(6)FeCl2

22.

(1)供给呼吸

(2)硬水加热煮沸

(3)吸附

(4)B

23.

(1)原子

(2)Al8Mg2+

(3)化合2Mg+O2点燃2MgOABD

24.

(1)石油CH4

(2)ABC

(3)14:

32N2

25.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B

(3)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瓶底

(4)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5)是

26.

(1)H2O2

(2)做燃料

(3)催化作用

(4)CH4+2O2点燃CO2+2H2O

27.探究一:

B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探究二:

药品的状态①②CaCO3+2HCl=CaCl2+CO2↑+H2O

探究三:

2.2;途径一途径二中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28.

(1)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空气)接触

(2)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3)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4)调节瓶内气压,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5)待a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

入试管瓶塞松动,装置漏气

29.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6g-4.08g=1.92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2KClO3MnO22KCl+3O2↑

24596

6gx1.92g

=

,x≈81.7%。

答: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92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8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