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595465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航模知识讲座.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模知识讲座.ppt

《航模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模知识讲座.ppt(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航模知识讲座.ppt

2014年安徽省科技体育辅导员培训班航空模型专题讲座,讲座介绍,2014年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规则全国比赛开幕式颁奖现场图片“翼神”扑翼机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与调试方法“米奇1号”电动自由飞模型飞机制作与调试方法模型飞机飞行的一般原理2013年全国“飞北”开幕式及颁奖仪式,2014年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规则,第一章总则,1.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员负责本队的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教导本队自觉遵守竞赛规程、规则,服从竞赛组委会和裁判委员会的安排,同时做好本队的纪律、安全、文明行为、环境卫生等教育工作。

2.领队和教练应按要求参加竞赛工作会议,可以对规程、规则等事项提出咨询遇争议或异议时,按组委会的决议执行。

3.在各项比赛中只允许裁判员、有关工作人员、当场比赛的参赛选手及其助手进入比赛场地。

除学生外,其他人员不得担任比赛助手。

4.比赛开始前30分钟静场、静空,同时对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实行管制。

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裁判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将发射机送交遥控设备管理处。

点名后,参赛选手凭证件领取发射机,每轮比赛结束后须立即关机交还管理处。

违反上述规定者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5.比赛时,经检录处3次检录点名不到者,视作该轮比赛弃权。

参赛队不论何种原因耽误比赛责任自负。

6.参赛选手放飞时,可以助跑或跳跃,但不得在台、架、建筑物或0.5米以上的高坡上放飞。

7.除在项目细则中有特殊规定外,比赛不设助手。

助手为学生。

8.比赛所用模型及电池均为本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指定专用比赛器材,非指定器材不得参赛。

允许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加强和改动,但模型原部件及原材质(包括机翼、尾翼、机身、电机、螺旋桨、起落架、机轮、卡钩、动力橡筋、遥控设备、模型原配的电池种类和电压及容量等)不得取消和更换(火箭飘带及降落伞除外),几何尺寸不允许改变(舵面不在此列)。

模型至少保留一个主要标贴,位置不限。

9.参赛模型的审核采用自审、集中审核、抽审和复审等方法。

审核不合格者取消该项目比赛资格。

取得名次的模型必须进行复审,复审不合格者取消该项目比赛成绩。

10.禁止使用金属螺旋桨。

凡是危及安全、妨碍比赛的模型装置,裁判长有权禁止使用。

11.参赛选手须在模型上标注自己的姓名。

参赛选手的模型不能互相调用。

每轮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须在成绩单上签名,否则本轮比赛成绩无效。

12.模型现场制作13.2014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程参赛选手需进行现场制作并用现场制作的模型参加飞行比赛。

制作完成后的模型经审核如不符合规则要求,该模型不得参加飞行比赛。

14.现场制作所需的模型套材由大会现场统一发放,制作工具、粘接剂等自备。

15.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模型的制作与调试,主项项目需完成一至两架模型,兼项项目完成数量见各项目具体规定。

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标准模型制作的,取消飞行比赛资格,此项目比赛成绩为0分。

16.模型制作时间详见各项目细则。

17.遇能见度差、气象条件改变或其它不适合比赛的原因,总裁判长有权决定更改竞赛日程、赛场、比赛轮次。

18.各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如发生下列行为,将视为严重犯规,执行裁判长有权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取消该轮成绩直至取消全部比赛资格的处罚。

19.比赛中故意妨碍、影响他人竞赛,故意损坏他人模型。

20.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及相关人员违反无线电遥控发射机管理规定或在场外擅自使用无线电遥控发射机。

21.比赛过程中,弄虚作假,破坏赛场纪律,不听从裁判员劝导,妨碍竞赛正常进行。

22.以下情况该轮成绩判为零分:

声明弃权;起飞点名三次未到;在比赛时间内未能起飞。

23.比赛中遇争议时,各参赛队须由领队向裁判委员会提出。

现场急待解决的问题可由领队向有关裁判长口头提出,但不得妨碍竞赛的进行。

凡是与竞赛成绩有关的意见应在竞赛成绩公布后一小时内向总裁判长提出。

在总裁判长答复后如仍不满意,一小时内可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过时不予受理。

24.比赛号位和分组由计算机随机排序,遥控项目由编排裁判员按频率分组。

25.起飞前参赛选手须向裁判员申请起飞。

否则,未计成绩由参赛选手自行负责。

第二章竞时项目通则,一、计时1.自模型出手或火箭起飞开始计时,模型触地终止计时。

凡在比赛时间内起飞、发射的飞均有效,其留空时间计时可超出比赛时间。

2.发生以下情况应终止计时:

模型飞行过程中脱落零部件或解体,任一零部件触地时;模型碰到障碍物坠落触地时;模型着陆前,如参赛选手、助手或本参赛队人员接触模型。

3.模型飞行过程中,在障碍物上停止前进运动或飞出视线,应停止计时;模型如被障碍物遮挡,10秒钟内重新看见模型继续飞行,应连续计时。

4.除项目细则中有特殊规定外,航空模型竞时项目每轮最长测定时间为60秒,航天模型每轮最长测定时间为绝对飞行时间。

5.以留空时间记录成绩,留空时间精确到0.01秒,每0.01秒换算为0.01分。

每个号位计时表之间出现1秒以上误差则取平均成绩,1秒以下取高不取低。

6.比赛时间除特殊规定外,竞时项目的每轮比赛时间为3分钟,自进场点名开始计时。

每轮比赛时间均包含入场后的准备时间。

橡筋动力项目允许参赛选手进场后提前绕橡筋。

7.成绩评定8.除在项目细则中有特殊规定外,比赛进行两轮,以两轮成绩之和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9.除航天模型项目外,其他竞时项目第一轮测定绝对飞行时间,超出最长测定时间以外的留空时间为附加赛成绩。

两轮都达到最长测定时间,则附加赛成绩有效。

10.航天火箭模型比赛发生以下情况应判为0分:

模型火箭升空后箭体和降落伞或飘带分离的;火箭落地前降落伞或飘带未打开的;用于助推的火箭降落时伞面或飘带未按规定打开的。

竞时项目竞赛场地示意图,第三章竞时项目细则,1.“翼神”橡筋动力扑翼机竞时赛

(1)制作时间为中学组30分钟、小学组35分钟,含调试时间。

(2)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2.“轻骑士”橡筋动力滑翔机竞时赛

(1)制作时间为中学组25分钟、小学组30分钟,含调试时间

(2)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3.“红雀”橡筋动力飞机竞时赛

(1)制作时间为30分钟,含调试时间。

(2)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4.“小飞龙”弹射飞机竞时赛

(1)制作时间为中学组25分钟、小学组30分钟,含调试时间。

(2)弹射橡筋和弹射棒均须使用套材原配件。

(3)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5.“米奇一号”电动自由飞竞时赛

(1)制作时间为中学组25分钟、小学组30分钟,含调试时间。

(2)每轮比赛充电时间为1分钟,只能使用原配的未经改装的充电器,充电前必须先打开电源开关至电机停止转动为止,检查放电和充电所需时间包含在比赛时间内。

(3)每轮最长测定时间为90秒。

(4)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6.“神鹰”火箭助推滑翔机竞时赛

(1)制作时间为50分钟,含调试时间。

(2)发动机型号为A6-3。

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7.“东风一号”火箭带降留空计时赛

(1)制作时间为45分钟。

(2)发动机型号为1/2A3-2。

允许对飘带材料进行更换或重新加工,但必须现场制作,飘带的最小尺寸25毫米300毫米,长宽比为10:

1。

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8.“小力士”火箭伞降留空计时赛

(1)制作时间为中学组50分钟、小学组60分钟。

(2)发动机型号为sk-1。

允许对降落伞的材料进行更换或重新加工,但必须现场制作。

改进后的降落伞最大直径不限。

载荷舱必须保留,但比赛时不需装配载重物。

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第四章竞距与积分项目,1.“黄鹂”手掷飞机直线距离赛

(1)制作时间为中学组20分钟、小学组25分钟,含调试时间。

(2)比赛场地(见图):

边线长30米(可以延长),端线宽20米的矩形场地。

(3)模型最大重量30克。

(4)飞行比赛方法:

根据编组顺序飞行,每轮单向飞行2次;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飞出去的模型由本人拣取。

(5)成绩评定:

测量模型机头最前端垂足距起飞端线的垂直距离。

测量精确到0.01米,每0.01米换算为0.01分。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远一次距离为单轮成绩,以两轮成绩之和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6)以下情况成绩无效:

放飞时踩线或跨线;模型机头着陆在边线或其延长线之外。

2.纸折飞机奥运五环赛(兼项项目)场地设置:

见图比赛方法:

(1)参赛选手须在8分钟内,使用大会统一提供的2张标准纸(一般为A4)现场制作一至两架纸飞机。

(2)指定纸张只能折叠,不能撕、胶粘、剪、订、悬挂重物。

参赛选手完成制作即可按编排顺序进入飞行比赛。

(3)飞行比赛为淘汰赛制,共四轮,晋级者可参加下一轮比赛。

(4)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比赛的起飞线距圆环分别为2米、3米、4米,参赛选手在起飞线外向直径约80厘米的圆环内投掷纸飞机,每轮每人可投掷2次,投中一次者即晋级下一轮的比赛。

(5)第四轮为积分赛,参赛选手在距圆环5米处投掷纸飞机,每人可投掷5次。

每次投中圆环积三分,未投中积零分,积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积分相同,则以时间评定成绩,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6)成绩评定:

进入第三轮比赛的选手获得三等奖;进入第四轮比赛的选手60%颁发二等奖,40%颁发一等奖。

第五章线操纵和遥控项目通则,1.比赛轮次及成绩评定

(1)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确定名次。

如再相同,则以较高一轮成绩用时短者列前。

(2)凡在飞行过程中模型解体或掉落零件,则该轮成绩为0分;比赛时间结束后1分钟仍未着陆,该轮成绩为0分。

模型着陆时与参赛选手相碰则该次定点为0分;触地后模型解体或掉落零件则着陆分为0分。

2.着陆点确认除特殊规定外,比赛中的着陆点评分是以模型静止后机头最前端垂足为着陆点,直升机项目以起落架为准;除特殊规定外,着陆应是一次完成,如着陆点位于两个区域分界线上,则计入高分区。

3.模型的频率各参赛队应在报名时注明参赛选手参赛模型的频率;如有频率变动请在正式报到时以书面形式提出(需盖章或领队签字确认),否则必须按报名时的频率参加分组及比赛;比赛时如发现模型频率和报名时不同,则取消比赛资格。

第六章线操纵和遥控项目细则,1.“空中战士”线操纵飞机积分赛场地设置:

见图

(1).比赛时间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分钟,比赛时间为2分钟,比赛以参赛选手举手申请起飞开始计时至模型着陆停止不动终止计时。

(2).比赛方法a.在规定时间内操纵模型在飞行过程中击爆不同分值的气球(气球直径为20-25厘米,1号球、2号球、3号球分值分别为50分、30分、20分),然后定点着陆;气球的摆放位置和着陆定点分值详见场地图;b.起飞后,模型因故障不能飞行,允许参赛选手本人进行现场修理;c.凡旨在刺破气球的任何附加装置一律禁止安装。

(3)成绩评定:

每名选手比赛所得分值之和减去扣分为参赛选手单轮比赛成绩。

(4)判罚a.模型在飞行过程中(着陆除外),触地一次扣5分。

b.模型着陆时参赛选手脚超出操纵区域圆圈(包括踩线)或着陆时模型机头触地或机腹朝天,着陆为0分。

c.飞行过程中,模型飞出竞赛场地标志杆的;模型着陆停止不动后,有意开启电源开关的,则取消该轮比赛成绩。

(5)允许一名助手进场,助手不得操纵模型。

(6)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线操纵和遥控项目通则”。

2.“创高”遥控直升机障碍赛

(1)比赛时间:

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分钟,比赛时间为3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并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2)比赛方法:

参赛选手操纵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

每轮以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所得分之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允许参赛选手跟随模型操纵。

(3)飞行科目顺序、要求及计分a.起飞模型自基地起飞,完成得10分。

b.穿越山洞直升机从基地飞往山洞:

直径0.7米的圆环,高度1.25米,分值20分;直径0.5米的圆环,高度1米,分值30分;直径0.35米的圆环,高度1.5米,分值50分。

每次穿越山洞机头必须正对前进方向,且每次穿越须和比赛场地设置的顺序方向一致。

c.穿越时空隧道直升机穿越宽1.52米、高0.78米、长1.12米、中间有立杆的“M形隧道”,单向得50分,双向得100分。

d.高台停机观景直升机着陆在高山平台上并停留至桨叶不动:

低平台直径0.6米,高度0.5米,分值30分;中平台直径0.5米,高度1米,分值40分;高平台直径0.4米,高度1.5米,分值50分。

e.飞越高山直升机飞越直径为1.5米、高2.0米的半圆形山门:

绕左右半圆形杆飞行1圈各得30分,模型从上部飞越开始。

f.着陆直升机返回基地:

着陆在直径0.25米圆圈内得50分;着陆在直径0.6米圆圈内得30分;着陆在直径0.6米圈外的基地内得10分。

基地面积1.5米1.5米。

着陆压线按低分值计分。

g.在6.4.4条中,科目

(2)(4)的飞行得分,参赛选手须从低分值向高分值顺序完成,放弃低分值后不能补做。

(4)成绩评定:

每轮以模型完成各飞行科目中的项目所得分之和为比赛成绩。

(5)判罚a.飞行过程中模型触地复飞1次扣10分;b.模型的着陆必须是一次完成,在着陆区外触地再进入区内的,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

在着陆区内触地再停在区外的,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c.模型着陆时侧翻,不记着陆分;d.模型飞行途中着陆或坠落,该轮飞行终止。

(6)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线操纵和遥控项目通则”。

3.“山鹰”遥控滑翔机定点赛

(1)场地设置:

着陆定点区域6米6米,区域分值详见图。

(2)比赛时间:

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分钟,比赛时间为3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并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3)比赛方法a.在规定时间内模型起飞和着陆次数不限。

b.每次飞行30秒后模型即可着陆定点得分。

c.模型留空时间少于30秒,则该次定点分无效。

d.每名选手可准备两架飞机进行比赛,如主机不能起飞时,可以启用备机继续比赛,但连续计时。

(4)成绩评定:

每轮以完成的定点得分之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5)判罚a.模型着陆接地前必须关闭动力,否则本次着陆得分无效。

b.定点着落时模型解体或掉落零件,则比赛结束。

(6)允许一名助手进场,助手不得操纵模型。

全国比赛开幕式颁奖现场图片,介绍“翼神”扑翼机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调试方法,介绍,人类早就向往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一百多年前,人类先后发明了滑翔机和飞机,实现了人类飞行的梦想。

现在介绍一架按照仿生学原理设计,模拟鸟类真实飞行的橡筋模型扑翼机,它是以橡筋为动力,扑动双翼产生升力和推力使模型上升,动力结束后,模型滑翔下降并平稳落地。

这种模型飞起来栩栩如生,非常有趣。

由于要实现扑翼的动作,构造就比较复杂,本次活动选择了一种叫“翼神”的扑翼机套材作为范例,边学习扑翼机的飞行原理,边组装和放飞模型的方法。

“翼神”橡筋模型扑翼机有像鸟一样的轻巧结构,美观漂亮的双翼和鸟一样的尾巴。

调整好模型大约能飞到30米高,飞行50秒左右。

1.检查器材,2.制作步骤,3.放飞与调试方法,1.飞行场地应选择操场,空地在无风或小风天气进行试飞,最佳放飞风速为0-2米/秒。

2.绕橡筋将橡筋清洗、晾干、打结加少量洗发液环绕5圈套在机身前后2个钩子上。

左手紧握机身前端木杆,右手紧握摇柄,顺时针方向缠绕橡筋。

初飞时绕40圈,全动力飞行时可将橡筋绕至120圈。

3.放飞方法把橡筋绕紧后,右手松开,左手(或转交右手握住)将飞鸽模型逆风向上(30。

-60。

),稍用力推出。

4.调整方法先采用小动力试飞,从40圈开始逐渐增加动力圈数进行试飞,模型最佳盘旋直径为10米。

如果盘旋直径太小模型不上升下旋,可在盘旋反方向的翼尖竹条上套入配重节来调节飞行方向或盘旋,如果爬升角度太小,可通过调整尾翼的上翘角度来调整爬升角度,上翘角度大,爬升角度就大。

但是,如果上翘角度过大,会造成模型滑翔时呈波状飞行,模型尾翼的上翘角度一般应调整在15。

左右,最后将模型的盘旋和爬升角度调整到最佳状态。

介绍“米奇1号”电动自由飞模型飞机制作、调试方法,介绍,“电动自由飞”是以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依靠直流电池(或电容器)所存储的电能向马达供电使其带动螺旋桨旋转而使飞机腾空飞行的一种模型飞机。

主要零件有:

左(右)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机头、螺旋桨、充电器、杆式机身、尾翼座、起落架、美化贴纸。

制作步骤,模型调试,1.检视模型及无动力试飞“电动自由飞”模型飞机由于重心位置基本是固定的(距机翼前沿50%左右的位置),因此我们主要是做检视及调整工作,然后选择一块空旷的场地进行无动力手掷试飞。

“电动自由飞”模型飞机由于机头较重,一般不容易出现“失重”现象,最容易出现的是“俯冲”、“左右偏离”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水平尾翼及垂直尾翼来改善这些情况。

注意每次调节幅度一定要小,每次只对一个部件进行调整并立即检测调整后的效果。

2.充电及小动力试飞首先我们将4节五号电池放入电池盒,完成充电器的装配。

我们在充电前最好先把其储存的电量放完再充。

放电完成后,我们用充电器对机头进行充电,然后选择较为空旷的草坪试飞,小动力试飞一般只要充电半分钟即可。

充电完成后开始试飞,最好是选择无风或者威风天气进行,将开关打开,等螺旋浆旋转后再轻轻抛出。

模型飞机飞行的一般原理一、模型飞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副翼,水平尾翼,升降舵,方向舵,垂直尾翼,机身,发动机,起落架,1.机翼:

能在飞行中产生升力,克服飞机的重力,保证飞机离地,上升和在空中航行,并保持飞机的横侧安定。

2.尾翼:

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

在飞行时保证飞机的平衡和稳定,并通过尾翼上的舵面对飞机进行操纵。

3.机身:

连接飞机的各部分,安装各种设备,乘人,载货或携带战斗装备。

4.动力装置:

为飞机的飞行提供动力。

一般常见的有活赛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有的还带动螺旋桨产生推进力,有的直接喷射气体产生反作用力推进。

5.起落架:

供飞机起飞降落用。

二、一般飞机的操纵面和它们的作用1.副翼:

一般在机翼两端的后部,驾驶员通过操纵杆操纵副翼,可以使飞机左,右倾斜。

2.升降舵:

一般在水平尾翼的后部,驾驶员通过操纵杆,使升降舵上翘和下弯,可以使飞机抬头和低头。

3.方向舵:

一般在垂直尾翼的后部,驾驶员通过操纵杆,使方向舵左右偏转,可以使飞机向左转或右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