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567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docx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理解*的主旨,*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以否定,提出正面主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对于庄子我们并不陌生,高一时就拜读过庄老先生的《秋水》,我想请教的是出于《秋水》的成语及其意义是否还有同学记得?

(望洋兴叹:

看到别人的伟大方知自己的渺小;后多比喻要做一件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

被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人笑话了;现表示被内行人笑话。

  既然并不陌生,我们是否能够遥想一下庄子的形象呢?

  濮水垂钓:

庄子在河南濮水悠闲地垂钓。

楚威王闻讯后,认为庄子到了自己的国境内,真是机会难得,于是速派两位官员赶赴濮水。

来者向庄子传达了楚威王的旨意,邀请庄子进宫,愿将楚国的治理大业拜托给庄子。

  庄子手持钓竿听毕楚王的意图后,头也不回,他眼望着水面沉思片刻,说:

“o“楚国“楚国有神龟,死去已有三千年。

楚王将它的骨甲装在竹箱里,蒙上罩中,珍藏在o“太庙“太庙的明堂之上供奉。

请问:

对这只神龟来讲,它是愿意死去遗下骨甲以显示珍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哪怕是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来使听完庄子的一番发问,不假思索地回答:

“当然是选择活着,宁愿在泥塘生存。

  庄子见他们回答肯定,回过头悠然地告诉两位官员:

“有劳两位大夫,请回禀楚王吧,我选择活着!

  这篇寓言表现了庄子的人格高洁,不为徒有其表的名声、权势而放弃生命自由。

人生最可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可贵的是自由。

  庄子送葬: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

惠子说:

“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

“不对哩。

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

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

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虚无主意)

  在诸子散文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

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便是庄子。

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

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世嫉俗,痛恨黑暗现实,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

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

由于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诸侯各国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不可能实现,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一切。

于是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这是怎样的“自由”呢?

希望我们能够在《逍遥游》中窥见其中的点滴。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庄子: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先秦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

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

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

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起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净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生长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圆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职员),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威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创作: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

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

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

第三部分归纳主题,指出“逍遥游”的最高境界。

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

鲁迅称其*“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三、朗读课文,粗通文意。

  1、听录音,注意字音与节奏。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正句。

  3、思考:

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

  明确:

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4、笑什么?

弄清三个“之”,我们就能知道笑的对象了。

下面,就请大家解读三个“之”。

  明确:

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

第三个“之”所指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全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三“笑”构成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三大板块。

  四、先看第一板块。

请大家朗读第一节。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明确:

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

  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

  明确:

反对,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

“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

鹏鸟、蜩蝉、学鸠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不一样。

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足,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的。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的内容

  2、鉴赏*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高一时,我们曾经学过庄子的一篇散文《秋水》,领略了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今天,我们来看庄子的另一篇散文,再次体会他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

名周,字子休,宋国人。

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

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三、《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

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说明

  参见课后注解①。

高一时已经讲过,这里只是提及,明确一下重点。

  四、课文诵读指导

  1、正音正字

  说明

  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意义、用法,详见书中的批注及课后注解。

  2、诵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

诵读时,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的描述情感。

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鷃渺小、短视的蔑视。

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既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

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五、学习第一段

  思考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

  说明

  这三个问题比较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明确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

  六、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评点本段思路

  明确

  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

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云”。

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

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七、根据思路,学生当堂第一自然段。

  八、作业

  预习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

  二、学生自读自译第二、三自然段

  说明

  参照注解自译第二、三自然段,有疑难处,教师予以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

  二方比较可知:

“小年不及大年”。

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

汤之问棘,点名了“大小之辩”。

归纳上文,补充印证。

  板书

  逍遥游语文优秀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理解逍遥境界的真正内涵。

  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3、探寻庄子逍遥境界的积极意义。

  重点难点:

1、庄子“三无”思想的理解。

  2、用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庄子。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在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月亮的树。

当我们大都在黑夜中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

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又有人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

庄子倾注一生看守的月亮,他的灵魂、魅力便是逍遥,逍遥是庄子思想的精髓,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课时,共同探寻庄子逍遥境界的真正内涵。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

”——林语堂《信仰之旅》

  二、知识

  (学生阅读《全优设计》及课文注释)

  1、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

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2、庄子思想: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安时处顺,无为而治,精神自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3、作品《庄子》:

又名《南华经》、《南华真经》,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今天我们再一次接触庄子,我们要通过《逍遥游》了解庄子的哲学世界,走进庄子内心的深处)

  三、整体感知:

结构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论证思路,并提示所用论证方法)

  1、学习角度:

  

(1)扣标题,提出问题:

何为逍遥?

  (找同学谈一下你对“逍遥”两字的理解)

  教师明确: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那么,庄子又是如何诠释他的逍遥观的呢?

通过预习和整体阅读,我们能看出庄子在文中哪段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逍遥观。

  

(2)扣行文关键词:

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

各笑什么?

  提示:

文中三个“笑”字,分别在第一、二、三节。

  明确:

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笑其不逍遥,其实自己也不逍遥。

真逍遥什么?

  2、学习思路:

  提示:

不逍遥——逍遥(驳论,先破后立)(如已学过的《拿来主义》)

  提出两问题:

  

(1)每一段列举了哪些事物,是否达到了逍遥?

(第一、二自然段)

  

(2)找一下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即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并翻译。

(第三段)

  四、梳理探究

  

(一)、引导学生梳理第一、二自然段。

  1.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2.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

奋发)志怪者也(志:

记载)

  以六月息者也(去:

离开;以:

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

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

阻塞)

  之九万里(之:

到……去)之二虫(之:

这)

  众人匹之(匹:

相比)彼且奚适(奚:

哪里)

  是鸟也(是:

这)抟扶摇(抟:

环旋着往上飞)

  置杯焉则胶(置:

安放;胶:

粘着地)而后乃今陪风(陪:

凭)

  而后乃今将图南(图:

计划,打算)适百里(适:

往)

  以久特闻(特:

独)穷发之北(发:

毛,指草木)

  恶乎待哉(恶:

何;待:

凭借)

  3.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

名词作动词,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4.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3)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4)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

(宾语前置)

  5.古今异义词

  果然:

古义:

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

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

古义:

虽然这样;今义:

转折连词

  6.固定句式

  

(1)奚以……为?

(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

  

(2)其……?

其……?

(表示选择,译为“是……呢?

还是……呢?

”)

  7.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

  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

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

  朔: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学生深入文本,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段列举了哪些事物,是否达到了逍遥?

  明确:

鲲鹏——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不逍遥(有待)

  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

  2、为了论证事物有所待,还用了哪些比喻

  大舟漂浮,有待深水

  芥草为舟,杯水负载均有待

  行路备粮,所待不同

  3、第二段写了那些事物,作者如何归类

  小知不及大知,小:

朝菌蟪蛄

  小年不及大年大:

冥灵大椿彭祖

  汤之问棘大:

鲲鹏

  小:

斥鴳

  4、第一二段之间关系如何

  明确:

万物在有待的范围内有大小之分

  教师点评:

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

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老小,绝不相同,它们都不是自由的,皆“有所待”,即未达到逍遥之境。

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的论述自然由自然界过渡到人类社会。

  

(二)探究赏析

  1、齐读第三段找一下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即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并翻译。

  明确: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2、其中“待”字如何翻译,若将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将是什么意思。

  明确;待:

凭借,依靠。

他们不凭借任何东西。

  3、如何用两字概括逍遥境界

  明确:

无待

  4、社会中的人如何做到“逍遥”,庄子认为哪些人才“真逍遥”

  明确: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引导学生对庄子“三无”思想理解:

  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

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6、文中其它生命形式如何不逍遥

  知、行、德、征……有名、有功、有己(社会理想人格)

  宋荣子……无名、无功、但有己(有我与彼的区别,犹有未树)

  列子……无名、无功无己(物我合一)但乘风而行(有待)(不能真逍遥)

  第四层次:

至人、神人、圣人(超越一切的境界)

  无名、无功无己无所待(真逍遥)

  7、标题详解:

  逍遥: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悠游自得、任性适意

  游:

心游、精神漫游、精神与心灵的放任

  逍遥游:

独立精神的自由翱翔。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五、结构主题及写法

  1、结构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大小之辩”→世人亦“有所待”(有所待→不逍遥)

  (怎样才算“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气,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无所待→才逍遥)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

  提示: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写法:

  ①论证方法:

驳论,先破后立;②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

  ③善用寓言,神奇想象,大胆夸张,并对比

  概括*主旨。

  明确*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六、拓展思考

  1、试比较庄子和孟子、韩非子作品中寓言

  明确:

①孟子、韩非子作品中也多用寓言,如五十步笑百步、守株待兔等。

这类寓言多为扩大化的比喻,运用的目的,在于将寓言作为抽象理论的形象例证。

庄子寓言则注重以寓言本身来说明观点寄寓思想。

  ②诸子寓言多取材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熟知的历史传闻。

庄子寓言则善于发挥惊人的想像力,虚构出神奇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多姿多彩令人瞠目结舌的形象。

  2、讨论:

我眼中的庄子?

  于丹曾经说过:

儒家给我们一方坚实大地,道家给我们一片自在天空,人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于丹对道家的评价,为我们重新审视庄子提供了平台。

  

(1)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庄子,面对富贵、功名不为所动,眼里只有濮水的清波,你是否支持庄子的做法

  明确:

  ①志向远大,不局于功利。

(传扬)

  积极②追求精神自由,个性解放。

  一分为二看庄子

  消极无为思想:

虚无主义绝对自由(摒弃)

  消极遁世

  

(2)这就是庄子的个性,几千年前的庄子至今仍有魅力,下面我们用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庄子。

(讨论)

  明确;笑对人生,现实世界从容不迫;超越自我,心灵天地自在逍遥。

  3、教师总结:

  实际,庄子早就将这种人生态度寄托到了大鹏鸟身上,他是一个奋斗者的形象尽管前途渺茫,尽管随处都有学鸠、斥燕式小人的嘲笑。

但是,奋斗者还是要高飞,要在那广野之乡找寻心灵停泊的港湾。

面对大鹏,我们感慨万分,他时刻在指引、激励着后人如何面对困难、挫折。

中国就是那只矫健的大鹏,他将永远高飞、远飞。

  庄子的影响:

庄子在诸子百家中是独树一帜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子仁爱,孟子仁政,墨子兼爱,法家强国,兵家攻战,都是不离现实生活的,可以称为现实主义。

但庄子讲逍遥,讲齐物,却是远离人间烟火,并且行文洒脱,意象新奇,如天马行空,属于百家中的浪漫主义。

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教会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观照这个世界,直接影响着后人的思维和创作。

特别是那些浪漫主义大师,如李白,李贺,毛泽东……郭沫若说:

“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

”(《庄子与鲁迅》)从上面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脱胎于庄子《逍遥游》的描写。

  4、*启示:

  一首汪峰《我要飞得更高》送给庄子及所有的炎黄子孙。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现实就像一把枷锁/把我捆住无法挣脱/

  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一次次将我重伤/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飞得更高

  一直在飞一直在找/可我发现无法找到/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先剪碎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