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5570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docx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修改版

第一篇:

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

6、鼓吹乐:

是汉代始受北狄乐影响形成的器乐形式。

是以打击乐器鼓和管乐器排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音乐,有时也伴有歌唱。

根据乐器配置和用乐场合的不同,又分为鼓吹和横吹。

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马上所奏者也。

一般把鼓吹乐按用途分为四类:

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

7、声无哀乐论:

是魏末文人音乐家嵇康所著的一部音乐美学思想的书,书中认为“音乐是一种纯粹的声乐艺术”,不能反映人的思想感情,“使音乐脱离政治,不再做礼教的附庸”,这些观点对“汉儒过分夸大音乐的社会作用,把音乐简单的与政治等同起来,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等理论做出了有力的抨击。

嵇康大胆地反对了两汉以来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把音乐简单等同于政治的观点,这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而且他所看到的音乐的形式美、音乐的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理解之间的矛盾,也是前人所未论及的。

这对我国开始注重音乐的形式美,艺术美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8、酒狂:

作者阮籍,此曲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其跳荡蹒跚的三拍子结构和先抑后扬,扬后再抑的旋律,生动刻画了一种狂放不羁,步履维艰的醉念,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暴虐统治,给去做这心里带来的痛苦、压抑和摧残。

9、万宝常:

隋朝著名乐工,是一位音乐全才,在音乐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八十四调的乐律理论,这一理论主张适应了汉族音乐与西域音乐交流发展的需要。

也是我国古代音阶调式理论的一个里程碑似的总结。

10、歌舞大曲:

是唐代宫廷中综合器乐、舞蹈和歌唱,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进一步发展。

大曲结构通常分三大部分:

散序——由器乐演奏,以散板式的自由节拍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由器乐伴奏,多为抒情的慢板;破——以舞蹈为主,气氛热烈,节奏快捷。

11、变文:

唐代佛教徒把梵语的经文,深奥的哲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唱出来的底稿称变文,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说唱音乐的初步形成,在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12、法曲:

又名法乐,是燕乐大曲的一种形式,也叫清雅大曲其主要风格是具有特殊的清雅风格,以汉民族传统乐器伴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

13、梨园:

唐玄宗创立的宫廷音乐机构,主要排演法曲,因唐玄宗经常亲自组织梨园乐工排演,故又称皇帝弟子或皇帝梨园弟子。

宫廷梨园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由十五岁以下的少年组成的小部音声。

梨园的创立反映了盛唐时期音乐艺术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4、教坊:

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唐玄宗时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曲,百戏的教习,演出等。

除宫廷设内教坊外,还在长安洛阳各设左右教坊。

明代有教坊司,清代教坊被废除。

教坊的建立,一方面是满足统治者声色寻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培养出了大批技艺高超的宫廷音乐家。

从客观上促进了燕乐的提高和发展,对后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5、太常寺:

我国封建社会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

唐代太常寺下设大乐署和鼓吹署,前者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管理制度严格,是太常寺的主体机构;后者专门管理仪仗中的鼓吹音乐,是卤薄和军乐的官署。

16、勾栏:

宋代出现百戏杂剧演出场所,在勾栏演出的艺人实际上已经是专业化的演员,有的技艺已经可以与宫廷技艺相抗衡。

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市民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中国音乐进入了以民间音乐为主体的新时期。

17、诸宫调:

因其运用各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

有很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使用一个宫调,不同套的曲牌则使用不同的宫调。

这样,各套之间的连接则出现了多宫调的运用,造成宫调色彩的对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18、浙派:

由南宋著名古琴家郭沔所创立的一个古琴的派别,其名曲有郭沔的《潇湘水云》曲子和杨缵的《紫霞洞谱》队后世也有较大影响。

19、南戏:

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初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后为区别为北方杂剧,又称“南戏”或“戏文”。

其中影响最大的为《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并称“四大传奇”,与《琵琶记》并称“五大传奇”。

20、昆山腔:

简称昆腔或传奇,形成于明初,明代中期经过魏良辅等人改革后得以发展。

特点是“轻柔婉转,圆润流畅”。

改革后第一部昆山剧是梁辰鱼的《浣纱记》,扩大了昆山腔的社会影响,为昆山腔的发展,为全国第一大剧种奠定了基础。

是四大声腔中流传最广、留存最久的戏曲音乐。

21:

、魏良辅:

魏良辅原籍山西,流寓于太仓。

他先学北曲,后改习南曲,决心在昆山土调的基础上与海盐腔、余姚腔相结合,创造新腔。

终于使“止行于吴中”的昆山腔,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主要是把“乎直无意致”的昆山土戏,改为“水磨腔”,在唱法上强调吐字,过腔,收音。

新腔轻柔婉转,焕然一新。

魏良辅在改革唱腔的同时,还丰富了乐队的配置,除笛主奏外,加笙,箫管、三弦,等乐器。

22、梆子腔:

乱弹剧代表声腔之一,因用枣木做的“梆子”击拍而得名。

又因发源于秦地陕、甘一带,故又称“秦腔”.清初形成不同流派,如山西梆子、河南梆子、四川梆子等。

梆子腔一般都有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的特点,伴奏包括二弦为主,配以月琴、梆笛以及锣鼓等打击乐。

唱腔中包括“哭音”、“花音”两种,都是以徵音为主,但哭音强调

4、7两音,花音强调

3、6两音,显出不同色彩。

梆子腔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板腔体戏曲艺术形式,对近现代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弦索十三套:

原名《弦索备考》,是清代荣斋所编的一部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曲选集,是中国第一部器乐总谱。

编于1814年,其中共收乐曲13部,故称《弦索十三套》,主要乐曲是明清以来的流行乐曲。

该曲谱集重要之处在于它包括有按不同乐器分行抄录的乐队总谱和供各乐器演奏的分谱两部分。

24、李叔同:

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

在日本曾与曾孝谷创办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并饰演茶花女等角色。

1904年,它还一个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仅出版一期)。

它为当时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歌曲创作多见于《李叔同歌曲集》,其中以《祖国歌》、《送别》等影响较大。

它也进行了少数创作尝试,现存有《春游》、《留别》、《早秋》三首和《隋堤柳》片段,其中以《春游》一曲为突出。

他的大部分歌曲都反映了青少年学校生活,有些实际是他个人的触景生情的抒发。

它的歌曲曲调优美流畅,文辞生动秀丽,又富有意境和韵味,无论在艺术形象或声韵上,词曲都结合的很好。

它编写的歌曲,在艺术水平上明显的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人。

25、国立上海音乐学院:

1927年在上海创建的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这是在蔡元培先生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由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带头组建的。

它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初建时,由蔡元培任校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掌管全院教学行政工作。

1929年国立音乐学院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任校长。

26、《长恨歌》:

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也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体裁的作品,其以唐代白居易长诗《长恨歌》为题材,全曲共十个乐章。

这部作品的写作动机是为当时的国力音专作合唱教材之用,音乐着重于发挥合唱技巧,有较高的艺术性且对民族风格的变调与和声的处理有一定的独创。

27、抗日救亡歌剧运动:

1934年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者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的情况下红军被迫长征,全国范围要求抗日救亡的呼声逐渐高涨,为了加强和推动这个伟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左翼音乐工作者1935年就开始着手组织了“业余合唱团”并大力支持当时由爱国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民众歌咏会”。

1937年“七七事变”把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了最高潮。

1938年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歌咏运动协会”这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抗战歌曲,如《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于此同时,以延安为中心的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部队、机关、学校的群众歌咏运动也不断深入的发展。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广泛的群众性爱国音乐运动,他对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民主斗争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革命歌曲的创作和群众歌咏活动的发展和普及。

28、秋子:

《秋子》是新歌剧探索与发展时期国统区的主要代表作,由陈定编剧,臧云起、李嘉作词,黄源洛作曲。

故事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通过剧中女主角的不幸遭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

《秋子》的音乐是按照西洋大歌剧的形式设计的,属于分曲结构的大歌剧类型,全剧无对话,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序曲、间奏曲等器乐段落组成,共42节分曲,这次演出阵容整齐、庞大,在抗战期间的大后方实属空前未有,有认为“《秋子》接受的是意大利歌剧的传统,不妨可以说它尚未消化了意大利传统”,但这部歌剧的开创精神和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对当时歌剧的发展具有积极地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29、新秧歌运动:

秧歌剧是中国小歌剧的一种类型。

1942年,延安展开整风运动,文艺工作者按照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面向工农兵的文艺方向,深入民间,以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创作,在就旧秧歌形式的基础上掀起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主要有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数十部秧歌剧上演,掀起了创作、演出秧歌剧的热潮,秧歌剧将话剧、戏剧和秧歌揉和在一起,在歌唱方面更多的吸收了老百姓所喜爱的民间小调,民谣,地方戏曲和曲调,基本对象是农民,主要反映和表现的正式他们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新秧歌剧在音乐上采用过场音乐、齐唱、对唱等形式表现剧中情节和人物感情。

乐队除用中国民间乐器为主,也使用西洋乐器,以后秧歌运动由延安扩展到各抗日根据地,并持续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秧歌剧在中国歌剧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与工农相结合表现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经验。

1.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2.儿童歌舞剧:

我国近代音乐家黎锦晖创立的一种旨在教育儿童的载歌载舞的演剧形式。

代表作有《可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创作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启蒙性的重要意义。

此外,以形象的艺术形式对儿童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开拓性的作用。

3.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4.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属于我国30年代高水平音乐创作。

作为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国立音专”,即“学院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及时“国立音专”的光荣,也是中国音乐的骄傲。

代表作有《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长恨歌》、《思乡》。

5.《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

6.李叔同:

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1901年秋考入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先生。

1906年编印了《音乐小杂志》。

被称为南山律宗弘一大师,前期是我国近代一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大师,后期是佛教界荤奉的领袖。

《祖国歌》《春游》《送别》《悲秋》《山色》《观心》。

7.萧友梅:

专业音乐创作的开拓者---萧友梅,与蔡元培在上海共创立了“国立音乐院”。

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钢琴曲:

《哀悼引》《夜曲》,代表作《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音乐理论著述:

《乐学研究法》《和声学纲要》《近世西洋音乐史纲》《普通乐学》。

8.黎锦晖:

高举平民音乐旗帜的音乐家,湖南湘潭白竹村人,1919,在京参加北大音乐研究会,担任“潇湘乐组”组长,组织了一个中西合璧的乐队,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1922年4月创办《小朋友》周邗,创办了《平民周报》,反映了他的平民音乐理论,1927年“中华歌舞专门学校”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建立的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教育机构。

代表作《可怜的秋香》。

9.秧歌剧:

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小歌剧,音乐吸收了戏曲中的郿鄂,道情和陕北民歌。

剧情较为简单,主题集中,有两、三个角色。

反映边区人民的大生产运动、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等内容。

10.刘天华:

中国二胡音乐的奠基人,1917年周少梅学习二胡,1921年在江阴组织“暑假国乐研究会”,传授《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等二胡曲,创作了“十大二胡名曲”。

1927年5月刘天华等35人在北京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

13.马思聪:

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52年在私立广州音乐院任院长,1948年任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建国后是在中央音乐学院当院长。

小提琴作品:

《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6.新音乐:

"新音乐”是我国近代产生的一个新名词。

“新音乐”概念的实质乃是指在中国音乐形态转型之后,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因此,“新音乐”及其思想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7.中国传统音乐:

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经世代相传,遗存至今的形式与作品,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18.广东音乐:

形成于清末民初的广东音乐也是我国传统器乐丝乐的一种。

最初流行于广州及珠三角洲一带,后来曾风靡全国各大城市,成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第二篇:

中国音乐史名词解释

相和歌:

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以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和笙、笛等乐器伴奏为主。

它是从民间收集而在汉代宫廷发展,已不是一般的民歌,而成为艺术性较高的歌曲形式。

清商乐:

也叫清商曲,简称清商、清乐,东晋南北朝间,由北方和南方民间音乐的融合,但主要是南方音乐,包括江南吴歌、荆楚西声。

坐部伎:

是晚于

七、

九、十部乐形成在唐代宫廷的燕乐,在室内表演,一般3~12人用丝竹乐伴奏,以抒情、幽雅见长,音乐细腻,并注重个人技巧。

立部伎:

是晚于

七、

九、十部乐形成在唐代宫廷的燕乐,在室外表演,通常用64~180人不等,用锣、鼓等乐器伴奏,以气势磅礴见长,场面恢弘。

大曲:

又叫燕乐歌舞大曲,是唐代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与清商大曲的进一步发展。

参军戏:

是一种讽刺、滑稽性的歌舞表演,它继承了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歌舞杂戏等发展而来。

参军戏有苍鹘和参军两个角色,参军戏一词也由一特定剧目,转化为一剧种的名称了。

参军戏的唱腔一般选用当时流行的民歌、曲子或大曲的片段,它已经具有某些后世戏曲的特征了。

说唱:

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一种有说有唱的艺术,其歌唱部分常是一种叙事歌曲,其说话部分或用散文,或用四六文体。

变文:

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是佛教寺院为宣传教义而设立的一种说唱音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陶真:

一种用琵琶或鼓伴奏的说唱,大约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

它流行于农村,在南宋首都演出陶真的人大多是“路岐人”,且多为“瞽者”,其唱词与题材比较通俗,多是七字句,音乐上大概是上下句反复吟唱。

陶真到明清时还很流行。

鼓子词:

宋代一种由散文的讲说和曲调轮流相间,反复说唱的体裁。

它以唱为主,其原始形式以鼓为伴奏,故称谓“鼓子词”,后加上管弦乐器伴奏,由三人以上配合表演,每段唱词之前有“奉劳歌伴,再和前声”的套话。

诸宫调:

产生于北宋熙宁、元丰、元祐年间,是宋代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

由不同宫调的许多曲牌连接起来,其音乐特征是宫调的多样性。

北宋杂剧:

是综合了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戏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它的表演形式相对完整,包括艳段、正杂剧和后散段三个部分。

礼乐制度:

指古代为了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建立成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周朝的礼乐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

六代乐舞:

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大磬》、夏《大夏》、商《大濩》、周《大武》太常寺:

政府:

大乐署、鼓吹署

宫廷:

教坊、梨园(小部音)记谱法:

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管色谱、弦索谱)、舞谱、律吕谱。

第三篇:

音乐史名词解释

音乐史名词解释

奥尔加农:

奥尔加农是9—14世纪复调音乐发展的一种重要类型。

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

公元9世纪,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

于是,这个所加的曲调与原来的旋律就构成了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

这种“复音”形式就是“奥尔加农”。

经文歌:

经文歌的最大特征就是礼仪性的清唱式,多曲调、多节奏、多主题、是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演唱解释《圣经》的复调合唱歌曲。

后称整个复调合唱歌曲为“经文歌”。

新艺术:

中世纪的音乐发展氛围的第三个阶段是14—15世纪,史称“新艺术”时期,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阶段。

该末期的作曲家们赋予中世纪音乐一些崭新的东西。

他们开始用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展示自己的创作个性,人文主义思想已初露光芒。

“新艺术”使教会对音乐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世俗音乐获得了更加自由的发展,并日益在与宗教音乐的融合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之发展的新的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作了准备。

众赞歌: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激起了宗教音乐的改革,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教会歌曲改变了数世纪以来只许唱诗班唱歌,不许会众唱歌的惯例,恢复了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经过改革的新教赞美诗称为众赞歌。

清唱剧:

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

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

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

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

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与康塔塔的区别是:

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

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

《赋格的艺术》: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赋格的艺术》(BWV1080),被看作巴赫在其晚年悉心于音乐艺术最深层探索的思想和实践的最后总结。

他的13首赋格被巴赫称作“对位”,另外还有4首卡农,以及一首未完成的三部赋格。

喜歌剧:

喜歌剧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

盛行于十八世纪。

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它包括这样一些常见的特点:

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

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

这些国家的喜歌剧有着不同的特色。

意大利牧歌:

意大利牧歌(madrigal)是16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世俗音乐形式。

它的歌词多是感伤或爱情内容的田园诗,室内复调音乐的风格。

是一种通谱体歌曲,歌曲多为单段式,旋律自由,它的歌词格调更为高雅严肃。

牧歌的声部数量不定,多为四声部,作为供人声演唱的室内乐曲,可以让歌者演唱一个声部,其他有器乐伴奏或全部由器乐演奏。

圣咏:

4世纪,基督教的礼拜活动中唱诵的经文称为“圣咏”。

不同地区的基督教会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礼拜方式和圣咏音乐。

英国迪斯康特:

当华丽的奥尔加农产生后,定旋律圣咏的每一个音符被越拉越长,圣咏的歌词被肢解,拉丁文原有的节奏感也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教会音乐家们开始将音阶分为长(扬)短(抑)格的六种节奏模式,用它来组织华丽奥尔加农的上方声部,以增强旋律进行的律动感和规律性。

当定旋律声部也依靠节奏模式来组织时,上下方常常会构成几乎同时进行的音对音的对位织体,这样的织体写作风格被称为狄斯康特风格。

《奥菲欧》:

五幕歌剧,斯特里乔编剧。

是巴洛克初期意大利威尼斯歌剧代表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在曼都瓦宫廷任职时的歌剧作品。

不仅是他初期歌剧的杰作,也是近代歌剧的起点,具有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16O7年在曼都瓦宫廷举行公开首演。

这部歌剧的宣叙调充分发挥了诗的抑扬,剧中极具效果地驱使了反复歌的曲式,咏叹调也颇具音乐式的紧密感。

合唱曲则兼备和声与对位的两种要素,产生极富音乐性的统一。

由于采用当时不曾见的大规模管弦乐编制,再加器乐法颇具效果,奠定了歌剧中的器乐地位。

双呈示部:

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奏曲中,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通常有两个呈示部,第一个呈示部由乐队演奏,主要主题和副主题始终都保持在主调上,第二个呈示部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部主题转入属调

室内奏鸣曲:

属于奏鸣曲的种类之一,奏鸣曲一词源自意大利语suonare(“发响”)。

在十六世纪,人们常用奏鸣曲来泛指一切器乐曲。

直到十七世纪以后,人们才赋予了它以更确切的含义,指的是由一件乐器演奏或有通奏低音乐器伴奏的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演奏的作品。

就体裁而言,把音乐较为严肃、常在教堂里演奏的奏鸣曲称作教堂奏鸣曲;把具有着明显的世俗性质的奏鸣曲称作室内奏鸣曲。

佛兰德乐派:

15、16世纪活跃在佛莱芒的音乐家群体。

佛兰芒是历史地区,也称作尼德兰地区,即今天比利时及法国西北部。

音乐史上称布艮第乐派为第一尼德兰乐派,称佛兰芒乐派为第

二、第三尼德兰乐派。

佛莱芒乐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第一代作曲家约翰.奥克冈(约1425-1497),第二代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约1440-1521),第三代作曲家奥兰多.迪.拉索(约1532-1594)。

《费德里奥》:

费德里奥(二幕歌剧)是乐圣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

歌剧的最终版本是两幕剧,但首演的时候是三幕。

根据尼古拉斯·布约利的剧本改编。

1805年初演于维也纳。

变奏曲: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

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

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

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

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17.通谱歌:

通谱歌是歌曲中的常用结构,为每段歌词谱上不同的曲调,即通谱歌,这种形式常见于艺术歌曲的创作中。

艺术歌曲常以诗作为歌词内容,多段诗词为了押韵,往往结构相同,只是在内容上加以变化。

作曲家为了摆脱同一曲调反复吟唱的乏味,采用通谱歌的形式,这样使得作品保持了诗作的押运性,又不乏生动传神。

例如:

舒伯特的《魔王》、贺绿汀的《嘉陵江上》等。

18.交响诗: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