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647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docx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苏教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上学期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间操的展示活动,这是我们学校某班的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小强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你能说一说小强在什么位置吗?

  生:

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

  师:

谁还想说?

  生:

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

  师:

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

从后往前数,第4排的第3个。

  师:

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

  生1:

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

  生2:

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师:

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

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

  生:

有点乱。

  师:

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

(板书:

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同时设置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二、用列与行确定位置

  师:

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

  生:

横着是一排。

  师:

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1:

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

排是直的。

  师:

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容易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

(板书:

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

  生1:

最左边的为第一列。

  生2:

最右边的为第一列。

  师:

你们认为从哪边起为第一列合适?

  生:

最左边为第一列。

  师: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

我们观察的时候一般是从左边开始数的,这是习惯。

  师:

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根据人们的习惯,我们通常把最左边的一列称为第一列,请你找到第2列,第3列…()

  师:

哪为第一行呢?

  生:

最前面的是第一行。

  师:

自己找一下第2行,第3行……

  师:

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吗?

  生:

第3列第2行。

  师:

还有不同说法吗?

  生:

第2行第3列。

  师: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先说列再说行。

小强的位置可以说是在第3列第2行。

(板书:

第3列第2行)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不同理解、不同表述,让学生再次体验产生“统一标准”即做出规定的必要性。

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

  三、探讨用数对确定位置

  .抽象点子图。

  师:

同学们观察,圆点代替学生(:

人物图渐变成点子图),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生:

能。

  师:

你能说说是怎样找到的吗?

  生:

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交叉的地方就是小强的位置。

  师:

这位同学不但找到小强的位置,而且还介绍了自己寻找的方法。

  师:

小青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

  生:

第1列第4行。

  师:

小刚的位置呢?

  生:

第4列第行。

  师:

其它点的位置你能用列和行来表示吗?

  生:

能。

  师:

你能说出几个点的位置?

  生:

所有点的位置。

  师:

其实每一个点的位置我们都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察点子图的变化,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数学的简捷性。

  2.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

我们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位置,这个方法的确很简单。

我们能不能用数学上的数或符号等创造出一种更简捷的方法呢?

有没有这样的方法呢?

同桌两人商量一下,如果有,请记录在小卡片上。

  学生活动,部分学生板书自己的表示方法。

  师:

刚才我看到在开始时,大家都皱着眉头,可是后来经过努力都创造出了自己的方法,下面同学们来看这几种表示方法。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表示方法?

  

(1)3列2行

  师:

谁创造的这种表示方法?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

这样表示很明白,而且比第3列第2行更简单了。

  

(2)

  师:

这种方法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

用竖线表示列,用横线表示行。

  师:

这位同学很有自己的想法。

  (3)32

  师:

这种方法是谁的创意?

  生:

为了区分列与行,用圆圈表示列,三角表示行。

  师:

这位同学很有创意。

  (4)3、2

  师:

谁能看懂这种方法?

  生:

用点把列与行隔开,这样表示非常方便。

  ()3

  2

  师:

这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生:

我用竖线把行与列隔开。

  师:

谁能对这些方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

我认为用第4种方法很方便,而且能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生2:

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是万一看成三点二怎么办?

  生3:

如果换成逗号就好了。

  师:

同学们不但对方法进行了评价,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师:

谁还想评价一下其他的方法?

  生:

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其它方法更容易懂一些,像其它的方法:

三角、竖线等还要加以说明,别人看了不明白,而3列2行很容易明白。

  师:

3列2行看起来的确很明白,可是与其他方法比呢?

  生:

用3列2行表示不简单。

  师:

明白了又不简单,简单了又不明白。

其实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些方法有共同点吗?

  生1:

都有3和2。

(板书)

  生2:

都有列和行。

  师:

而且大家都想到了把列和行隔开,正像刚才大家说的我们用逗号把列和行隔开,因为表示一个人的位置,是一个整体所以再加上一个小括号。

像这样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

小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三二表示。

  师:

小青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生:

(1,4)。

  师:

小刚的位置呢?

  生:

(4,)。

  师:

其它的位置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吗?

  生:

能。

  师:

你感觉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

  生1:

非常简单。

  生2:

既简单又准确。

  师:

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探讨了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表示位置的方法,也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补充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机会。

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概念。

  四、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展示渐变的过程)

  生:

小圆点没有了,用横线和竖线穿起来了。

  师:

还有其它变化吗?

  师:

你是怎样找到的呢?

  生:

根据小强的位置用数对(3,2)表示,只要找到第3列第2行就可以了。

  师:

不仅小强、小青的位置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今天同学们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在表示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呢?

  生:

一共有几列几行。

  师:

哪是第一列呢?

  生1:

从右边数。

  生2:

从左边数。

  师:

我们通常以观察者为标准,左边起是第一列。

你认为哪是第一行呢?

  找一找自己的位置,然后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并记录在圆形卡片上。

  部分学生的卡片贴在黑板的格子图上。

  师:

第一位同学的位置用哪一个数对表示?

  生:

(1,2)。

  师:

第二位同学的位置用哪一个数对表示?

  生:

(3,1)。

  师:

你能在格子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生:

能。

  【设计意图】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五、练习

  

(1)捉迷藏

  

(2)找到石榴王和石榴仙子在哪

  (3)用数对表示各顶点的位置

  (4)会说话的字母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坐标”思想,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六、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是利用了数对的方法和思想确定位置,请同学们下继续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