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84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期末复习重点知识与典型习题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是什么?

答: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②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输出;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关税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总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答:

①清王朝处在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国库空虚,国力衰退,无法与世界工业强国——英国相抗衡。

②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和不定,战争中组织抵抗不利,“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3、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答:

①从根本目的上来看,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从发动者来看,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联军,俄、美充当帮凶;③从影响来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则使中国的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4、《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有哪些?

答: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

(2)《马关条约》的影响有:

①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了内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加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办殖民地化的程度。

5、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比较?

答:

(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的相同点有:

①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抵制的作用,对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造成一定的冲击;②它们都是以农民主力起义运动;③它们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

(2)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的不同点有:

①时间不相同:

太平天国运动以洪秀全于1851年在金田发动起义为开始,以1864年天京的陷落为失败的标志;义和团运动于1898年兴起于山东,1900年被反动给镇压而失败;②斗争对象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斗争对象主要是清朝政府;义和团运动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

6、《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是什么?

答: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是:

①经济上清政府向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这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③外交上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反帝运动;④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这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落后、腐朽、反动。

7、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或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答:

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是因为:

①它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但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即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这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

同时它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

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8、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

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运动中对于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9、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吗?

为什么?

(或你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答: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讲辛亥革命有巨大的历史作用。

(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这场革命并没有实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理想,也没有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制度也没确立,所以是失败的。

辛亥革命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就其最终结果来说是失败的.

10、试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

答: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①两次战争都是帝国主义联合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②两次战争的目的都是外国侵略者想打开中国的市场,劫取侵略权益与要求;③在两次战争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农民起义运动,同时这些侵略者都闯入了北京,在北京进行烧杀抢掠;④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海军也罢,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同盟会,并通过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即“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材料五“事实表明: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江泽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依据材料一、二、三、四回答,李鸿章、谭嗣同、孙中山、陈独秀分别领导了什么重大的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结果如何?

答:

①李鸿章领导了洋务运动;它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结果是失败了。

②谭嗣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结果是失败了。

③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运动;它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取了。

④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宣传了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⑵材料二中的“贼”指的是谁?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答:

①“贼”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②由于维新派的力量弱小和本身的软弱性,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而无力与强大的顽固派相抗衡,所以维新派“无力回天”;③因为谭嗣同想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广大人民的觉醒,故而他说自己“死得其所”。

⑶材料三中的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孙中山在此刊物上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主义,该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

①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②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③该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

⑷材料四中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中国出现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解决这些黑暗,它们提出了“四个提倡,四个反对”,这“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中李大钊说的那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当时宣传了什么,他当时发表的文章主要有哪些?

答:

①“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②出现“黑暗”的原因是:

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③“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李大钊说的那就话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正在进行新文化运动;他当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发表的主要文章有《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⑸材料五中的“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指的是哪些事情?

答: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改良主义”指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指的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

12、单元总汇:

⑴鸦片战争(1840.6—1842.8)是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发动的侵华战争,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是西方列强(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1894.9—1895.4)是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1900.6—1901.8)是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打着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目的)的幌子,实质是为了瓜分中国而发动的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它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完全形成了。

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兴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其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新建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开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戊戌变法(1898.6.11—1898.9.21),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以《中外纪闻》为强学会机关报,宣传变法图强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为开始,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遇害为结束。

辛亥革命(1900.10.10——1912.1.1)是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为标志,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以四个提倡,四个反对为主要内容的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在其后期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宣传马克思主义。

⑶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帝国主义发动对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⑷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一次是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提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第三次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它以宣传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它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13、易错知识点:

①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和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

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40年6月,英国军舰开到广州海面进行挑衅。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1862年9月,李秀成领导太平军在慈溪战役中击毙了洋枪队统领华尔。

③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对中国的新疆虎视眈眈。

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外交官曾纪泽在收复新疆中做了突出贡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④1894年9月,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战争中以身殉国。

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⑤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进犯北京,掀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⑥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⑦《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公车上书”兴起的直接原因,“公车上书”是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中外纪闻》发刊是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百日维新”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

⑧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即“驱除达虏,恢复中华”是前提,民权主义即“创建民国”是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重要补充)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兴起的标志,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直接目的是为了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补充总结1:

近代化探索

时间

主要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学习层面

探索特点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奕、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

师夷长技

科学技术(经济的工业化)

中国近代化呈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9月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变法图强

社会制度(政治的民主化)

辛亥革命

1911年—1912年

孙中山等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文化的自由化)

★补充总结2:

主要条约

签定双方

或代表

主要内容

对中国社会

造成的影响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中国与英国

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货进出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中国与日本

英货进出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赔日本白银2亿两;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辛丑条约》

(1901年)

英法美俄德日意奥与中国

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入内;清政府向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严禁人民反帝活动;拆毁炮台,允许各国驻兵。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出题背景一:

1919年5月4日,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5月4日——6月3日)以青年学生为主力,以北京为运动中心,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为主要斗争口号;后期(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主要表现是: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形成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民时期;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历史政治舞台。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主要内容有:

①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即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宣告了一个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某运动口号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某运动传单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和口号,它发生在什么时间?

其导火线是什么?

答:

①这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传单和口号,它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②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

  答:

“国贼”主要指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这场运动的性质如何?

哪个口号最能反映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答:

①这场运动的性质是: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②最能反映这场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这场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

你从这场运动中能看出哪些精神?

答:

这场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有: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这场运动体现出“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5)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几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的纲领?

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

这次大会有何历史意义?

答:

①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纲;它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

②这次大会的历史意义是:

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出题背景二: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①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②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③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国民党的成立,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培养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1924年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建立了以把政治教育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为特点的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过政治部长。

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在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广东国民政府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北伐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在两湖战场(湖南、湖北是主战场)、江西战场、闽浙战场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其中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在湖北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并攻占武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1927年初,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武汉。

但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突然叛变革命,先后在上海、武汉等地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与此同时,蒋介石于1927年4月在南京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南京国民政府。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纲领、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材料二:

某学校门口对联:

上联“升关发财请网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三:

“帝国主义及其军阀不被之势利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利。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材料四:

“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问题:

(1)材料一中的“大会”是何时何地召开的哪一次会议?

它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

“大会”是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它的召开宣告了国民党的成立,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2)材料二中的“某学校”指的是何人何时何地创办的什么学校?

它最显著的特色是什么?

它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①“某学校”是由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

②它最显著的特色是:

把政治教育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③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中的“卖国军阀之势力”具体指哪些军阀?

答:

具体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封建军阀。

(4)结合材料三、四回答,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孙中山的遗愿,进行的首次统一全国的战争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取得了哪些成果?

这场战争实现了孙中山的夙愿吗,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

①进行的首次统一全国的战争是北伐战争(或国民革命战争),这场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其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②没有实现孙中山的夙愿。

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失破裂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例题3】北伐战争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C)

A、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式B、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震全国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例题4】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C)

A、北伐战争的开始B、南昌起义

C、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出题背景三:

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陈毅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发动起义,它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因城市敌人太强大,起义失败了;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在文家市做出了“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决策。

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为了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在三湾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

事件名称

领导人

意义(影响)

认识

南昌起义(1927.8.1)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