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990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常识知识点.docx

经济常识知识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注意: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不一定是商品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一定是商品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物物交换:

商品商品(W—W)

B.一般等价物: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C.货币的产生:

商品货币商品(W—G—W)

注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标志着货币的产生

2、贵金属金银的特点:

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3、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5、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

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给某种商品标价)

②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③要求:

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表现形式:

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③要求: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贮藏手段:

只能是足值的金银条块,不可以是纸币

(4)支付手段:

主要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5)世界货币:

钱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只有发达国家的纸币才有此职能

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

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2)货币并不神秘:

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三、纸币

1、纸币的产生:

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2、纸币的优点:

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4、纸币发行量的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A.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原因: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解决方法:

一,紧缩性财政政策(缩减国债规模、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

(2)通货紧缩

A.实质: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B.原因:

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解决方法: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

注意:

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7、纸币具有的货币职能: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发达国家纸币有,其他没有)

三、信用工具和外汇

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2种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和支票

信用卡:

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

优点:

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

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和汇率

外汇:

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

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4、如果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下降,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5、货币升值的影响:

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引进外资

货币贬值的影响:

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6、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内容: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7、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二、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

1.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方市场(对卖者有利)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对买者有利)

三、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四、六对关系

1.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六、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价格下降,则增加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转而对他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互补商品: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对他互补品德需求量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七、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对个别商品生产者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个别劳动时间降低,甚至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会处于有利地位

2.对整个社会来说,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

(2)客观原因:

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3)主观原因:

消费心理

2.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1)收入影响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

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反之,就越小。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则减慢。

B.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量就会加大,反之,会减少

C.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

物价下跌,购买力则提高。

3.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分:

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对象分:

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3)按消费目的分: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二、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

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

4.恩格尔系数大小与生活水平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越贫困

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

4.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小的原因

(1)根本原因: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2)直接原因:

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优点:

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缺点:

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社会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特点是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性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

节约资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3)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其中,生产起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1)理论原因:

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现实原因:

第一,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意义:

(1)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2)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提高劳动者素质

(3)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4)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内容:

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的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经济的成分: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的作用: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

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5.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6.集体经济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集体经济的作用:

(1)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2)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3)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8.股份合作制属于集体经济

9注意:

(1)国家对待集体经济的态度:

支持、鼓励和帮助

国家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支持、鼓励和引导

(2)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0.怎样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2)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11.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1)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

(2)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3)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1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13.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四、非公有制经

1.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最根本的区别:

是否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五、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1.根本原因: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符合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一、企业

1.企业的含义:

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地位: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4.公司制的优点:

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

二、公司

1.公司的含义: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成立条件:

成立公司,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3.公司股东的权利:

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

4.公司的义务: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5.公司的基本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6.公司的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组成,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由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由监事会构成,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7.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8.了解公司经营的结果:

兼并与破产

(1)兼并的意义:

企业:

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

国家:

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

(2)破产的意义:

企业: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

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家:

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9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1)公司的资本: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2)发起人数量:

有限责任公司:

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股份有限公司:

2人以上200人以下

(3)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4)注册资本限制:

有限责任公司:

最低3万元人民币

股份有限公司:

最低500万元人民币

三、劳动和就业

1.劳动的意义:

(1)劳动能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2)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3)劳动最光荣

2.就业的意义:

就是民生之本

(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就业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3)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3.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

表现:

(1)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2)劳动者:

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5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6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原因: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B.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C.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怎样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者角度:

A.基础:

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B.重要依据: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途径:

投诉、协商、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

D.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企业角度:

强化企业经营者素质

国家角度:

A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B健全劳动合同制度:

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四、存款的种类

1活期储蓄:

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

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

2定期储蓄:

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

作为投资对象,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二、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1含义:

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地位:

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3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

地位—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原因—没有存款,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就没有商业银行

(2)贷款业务:

地位—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

原因—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

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对付、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

五、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2股票的特征:

(1)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2)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

3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

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受到诸如公司的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润、大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五、债券(稳健的投资)

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六、保险(规避风险的途径)

1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

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2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七、投资时应注意的问题(或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八.三个比较

1.收益性比较:

储蓄存款<债券(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

风险性比较:

储蓄存款<债券(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

2..三种债券的比较

种类

发行

主体

安全性

收益性

流通性

国债

(政府

债券)

中央

政府

风险

最小

利率一般高于相同

期限的银行储蓄存

款利率,较其他债券

利率低

流通性强

金融

债券

金融

机构

安全系数比政府债券低,但比企业债券高

利率高于国债和银行储

蓄存款利率,但低于企

业债券

流通性

较强

企业

债券

企业

风险较高

利率较高

流通性较差

3.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的比较

储蓄存款

债券

股票

保险

区别

性质

不同

储蓄

债务凭证

限期偿还

股份凭证

风险保障

收益权不同

取款获

息,安全

性最大

定期收取利息,

安全性比股票大

取得股息、

分享红利,

经管好坏

决定收益

按保险条款,

从保险公司

获得相应经

济补偿

偿还方式不同

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到期必须偿还本金

股金不能退,

只能出售或

转让股票

保险事故发

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

或保险金

投资效益不同

利率较低,风险较低

信用度高,收

益高,代用率高,流通性强,时间长,风险

较储蓄大

收益高,风险大

有回报,

时间长

联系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

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我国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

1.根本原因: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

2.直接原因:

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老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2)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直接原因----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注意: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

占主体地位

四、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含义: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特点: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主要形式: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3.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注意:

(1)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

个体经济实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

厂长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管理要素)

五、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

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

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4.我国为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上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怎样实现社会公平)

(1)制度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