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239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1、我生活的社区

我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

1.知道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认识并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

2.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及其作用,并会正确使用这些公用设施。

3.了解社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特点,激发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了解自己的社区,理解社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全面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基本情况。

收集有关有关城市、农村社区建设及发展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

1.仔细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了解社区中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与快乐。

2.可用拍照、绘画、记录的形式收集资料。

3.上网了解农村或城市社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

1.出示城市社区图(见资源平台),导入:

师: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幸福的家,你们瞧,这就是我家所在的地方,你们觉得这个小区怎么样呢?

生:

环境应该不错吧。

生:

房子特别多。

师:

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也很安静,很适合居住。

2.设问:

有没有谁来说说你的家在哪里?

生:

我的家在武昌南湖保安花园。

(我家住在华中师范大学,因为我爸爸是学校的老师)

3.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畅所欲言。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小区的名字、家庭所住的位置、门牌号码等)

4.小结:

无论我们是住在小区、单位宿舍还是临街的房子里,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

咱们的许多家庭共同组成了一个个的社区。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活动二:

城市和农村社区

1.出示城市社区图或欣赏视频(见资源平台):

师:

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在社区里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地方,除了这以外,你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呢?

2.全班交流:

可用图片、绘画、文字展示各组交流。

3.教师出示农村社区图片。

设问:

这是小华生活的社区,你们见过这样的社区吗?

它与我们居住的社区有什么不同呢?

(田园、农舍、水库、学校、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4.小结:

我们生活在城市社区,而小华生活在农村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特点。

 

活动三:

社区我知道

1.教师导入:

每个社区都有众多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下面我要看看谁知道的多。

2.填写卡片:

师:

看哪个小组填的多?

学生写完后,将题板贴在黑板上。

3.我来分类。

问:

我们来为这些公用设施分个类,想一想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再商量一下怎么分?

4.小结:

社区里这么多的公用设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有花草树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我喜欢社区里的……

教学目标

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能积极参加社区中的一些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增进邻里之间友情,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区环境,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社区活动的照片或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的社区活动

1.出示图片社区活动(见资源平台),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照片上的人都在做什么吗?

生:

有的老人在做版画。

(过年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去送对联)

师:

这些都是寒假期间,我所在的社区举办的一些活动,有些活动仍然让我记忆犹新,你们想不想参加呢?

2.游戏体验:

今天我们举行一次“运动会”,项目是“齐心协力——三人四足障碍赛”,请同学们自由组成“三口之家”参与活动。

3.学生活动(注意安全教育)。

4.谈话:

你们喜欢这个活动吗?

以前我玩的时候也非常开心,相信你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吧!

 

活动二:

社区活动小调查

1.看看书中第8页到第9页中的图画。

书中也有许多有关于社区的活动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些什么活动吗?

(社区家庭运动会、社区腰鼓队、龙灯等等)

2.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同学们,你们很聪明,也说的很好,那请你再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我们社区有过的活动,是自己看到过的?

参与过的?

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讨论)

3.谈话:

每到节假日,咱们生活的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请大家在小组内,向同学们介绍社区活动吧!

(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看到,举例说明。

如:

社区的元宵节灯会,妇女节文艺演出等。

4.反馈。

你能把当时的活动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5.谈体会。

你参加了这些活动都有些什么感受?

什么收获吗?

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感受?

什么收获呢?

6.总结:

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了解和友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区的变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方法,探究社区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访谈、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从而切身感受社区的变化与发展,并增进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调查社区的历史及发展变化的情况,师生共同收集相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社区秘密探究

1.(出示学校所在社区的示意图,简介社区的情况)

师: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位于武昌南湖花园社区,这里是武昌地区规模最大

的居住新区,居民高知高薪人员多,中、小、幼教及老年教育体系俱全,文化教育氛围良好,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活动丰富,邻里文化、公民道德电子档案、十佳人物评选等活动在市、区已具有一定影响力。

对于我们的社区,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生:

老师,我想知道南湖究竟住了多少人啊?

(我想知道我们社区里究竟有哪些小学?

社区人的生活情况?

师:

大家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进一步了解社区的情况?

2.学生讨论归纳。

生:

可以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询问。

生:

我知道我们社区有个网站,我可以上网查资料。

生:

我可以去问问爸爸妈妈。

 

活动二:

我的社区我调查

1.学写调查提纲。

师:

如果我想了解社区的过去是什么样,怎么办呢?

生:

我们可以用刚才大家讲的方法来调查。

师:

我们在调查前要列出调查提纲,谁知道调查提纲应该怎样写呢?

生:

应该有调查的内容。

(要写调查的时间、要有注意的问题)

师:

我们可以根据大家所讲的设计调查表,写出调查提纲,完成调查。

2.各小组列出调查提纲,并安排好时间进行调查。

(可以安排课上由老师带着进行调查,学校所在的社区;也可以课后由家长带着去调查,自己居住的社区)

 

  

 

社区的变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探究社区的发展变化中体会社区的发展与进步是人们辛勤建设的结果,从而激发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2.通过调查访谈、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从而切身感受社区的变化与发展,并增进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调查社区的历史及发展变化的情况,师生共同收集相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的调查报告

1.各小组汇报调查的结果。

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南湖社区以前是南湖机场,1992年,宝安房地产带着南方先进的开发理念进驻武昌南湖,先后有九家开发商入驻南湖花园进行开发。

生: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南湖现有社区居委会7个,居住小区22个,居民户数15101户,入住人口41412人。

南湖花园城是市规划的南湖新城的一部分,建成后,共有4平方公里,将入住10万~15万人,约占武昌区人口的四至五分之一。

生:

……

2.比较。

师:

看样子大家的调查是很成功的,每个组都对社区做了很详细的了解,你一定收获很多,通过你们的调查,社区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

社区越来越方便的了,以前只有2路公共汽车进来,现在增加到了8路车。

生:

我觉得社区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了,经常就会组织社区运动会、社区宣传等活动。

师:

你喜欢这些变化吗?

 

活动二:

社区明天会更好

1.师:

社区是我们的大家,我们也希望社区能变得更好,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2.学生绘制社区蓝图。

3.展示评价。

(课后可以将学生的画图办期刊让学生交流。

 

 

  

 

2、身边的朋友

它们帮助了我们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用设施,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学会观察、记录,提高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活中的公用设施,知道这些公用设施的作用。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调查社区里公用设施的情况。

2.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利用公用设施方便自己的生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寻找“朋友”

1.同学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那现在我就是你们的好朋友了,你们也是我的好朋友。

让我们来问声好吧:

“小朋友们好!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些不说话的朋友。

它们不仅是我的朋友,还是你们的朋友。

是谁呢?

名字就藏在信封里,大家动脑筋猜一猜。

每个组猜出来之后保密,不要让其它小组的同学知道了。

小组活动后,按老师的要求说一说或者做一做,让其它小组猜一猜。

(出示图片:

公用电话、健身器材、垃圾箱、公园座椅、路灯)(见资源平台)

说一说:

生活中,你见过它们吗,在哪里?

小结:

公园、街道、广场……这些地方都叫做公共场所。

师:

(指一种公用设施)在生活中,你都看见谁使用过它?

2.小结:

像它一样,修建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设施都叫“公用设施”。

3.它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伙伴,正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大家找一找,生活里还有哪些公用设施呢?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如:

红绿灯、路灯、座椅、消防栓等等。

师:

老师也想把自己找到的和你们分享(出示图片),认识的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

师:

公用设施是个大家庭,我们现在说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它们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它们从来不说什么,但却默默地帮助着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些不说话的朋友。

 

活动二:

了解“朋友”

1.师:

这些不说话的朋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呢?

就从栅栏说起吧!

师:

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有什么作用?

一起去听一听栅栏的小故事吧!

听录音:

栅栏的小故事

问:

它有什么作用,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师:

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谁来接受挑战?

(安排角色,情景表演:

司机、行人和栅栏)

设置情景:

每天都会有许多的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地路过铁道口,听,火车的汽笛声响了,栅栏你怎么做?

司机你怎么办?

行人,你是过还是不过?

小结:

栅栏的作用可真不小,当它放下长长的铁臂时,就是要提醒大家:

注意安全,停留在原地,不要过铁道口了。

2.每一种公用设施都有它的作用,除了栅栏你还了解哪些公用设施,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都给你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便利?

组内交流并填写表格,全班读一读。

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

公用设施的作用太大了,它不仅帮助了我们,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愉快、舒适、美丽。

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

公用设施的作用太大了,它不仅帮助了我们,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愉快、舒适、美丽。

 

活动三:

“朋友”之间

1.师:

这些朋友每天和大家朝夕相处,在什么时候,它们帮助过你?

把你们之间的故事讲个大家听吧!

小结:

是啊,它们就像好朋友似的每天围绕在我们身旁。

正是因为它们的默默付出,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快乐。

真的很感谢生活中这些不说话的朋友。

2.师:

当我们在美美地享受它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时,不知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假如离开了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

现在请你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

听完这个故事,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你们呢?

这个故事里的小孩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不说话的朋友是谁?

它有什么作用?

人们没有好好爱护和使用它,造成了什么后果?

小结:

一个小小的井盖,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可是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井盖偷走了,却夺走了年仅9岁小孩的生命。

多么触目惊心的悲剧,多么沉痛的教训!

伤害了朋友就等于伤害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并且学会正确使用。

3.看,生活中的这些人,做得对吗?

师: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

生活中,除了井盖、座椅和垃圾箱,还有哪些公用设施,在它帮助大家的时候,你会正确使用它吗?

小结:

是啊!

公用设施帮助了我们,它们可真是我们离不开的好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珍爱这些不说话的“朋友”!

给它们以回报,也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美好。

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大家手拉手。

它来帮助我,我来关心它,我们大家是朋友!

 

公用电话的诉说

教学目标

1.了解公用设施受破坏造成的后果。

2.激发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养成爱护公用设施的好习惯。

3.增强保护公用设施的责任感,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

教学重难点

增强保护公用设施的意识,能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公用设施。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谈“朋友”的烦恼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好朋友——公用设施。

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我们的“朋友”生活得并不安全,有的正遭受着人为的破坏。

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并思考公用电话为什么那么难受?

师:

这种行为对吗?

为什么?

生:

他这样砸电话,要是砸坏了,别人就没有用的了。

……

师:

就是呀!

还不止这个,有的小朋友还和我们的“好朋友”开玩笑呢!

阅读:

教科书第14页的小资料。

师:

这种玩笑能开吗?

为什么?

生:

随便拨打110是犯法的。

……

 

活动二:

寻找“朋友”的烦恼

1.师:

课前,大家进行了实地调查,你发现身边的哪些不说话的“朋友”被无情地伤害了,在小组里说一说。

(1)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所得

(2)教师随机补充自己调查到的情况。

课件出示:

破橱窗、倒地垃圾箱、碎地灯……(见资源平台)

2.这些不说话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带来不便、难看;重则,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你听——《窨井盖的哭诉》(见资源平台音视频)。

(1)同学们,听到这样的悲剧发生,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学生畅谈看法、教师反馈。

(2)小结:

小小的窨井盖被盗,夺走的竟是年仅5岁的孩子可爱的生命!

3.看到我们的“朋友”生活得这么不安全,听到那么多不说话的朋友遭受破坏的事例,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

 

活动三:

我替“朋友”说说话

1.可惜我们的朋友不会说话。

现在让我们来扮演角色,替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说说心里话,好不好?

假如现在,你就是被砸碎的路灯、被踢扁的垃圾箱、被损坏的公用电话亭,或是其他受伤害的朋友中的一员,你最想对大家说什么?

2.先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说说,再说给大家听。

(学生进行角色换位说话展示。

3.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替我们的朋友说说话。

(1)分组合作演小品

(2)指名小组上台演一演

(3)师生互动评议、谈感受。

活动四:

解决“朋友”的烦恼

师: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究竟该怎么与他们相处?

我们又能为不说话的朋友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1.创设情境,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

(1)一名学生用脚踢门

(2)随便乱丢垃圾

……

每组派代表发言。

生:

我们看见他用脚踢门会对他说:

“这样做不对,以后不能这样做了。

(其他小组依次回答)

师:

在我国,对破坏公用设施的人,国家有明文规定要进行处罚。

出示: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5条,齐读。

(见资源平台)

师:

所以,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自觉爱护公用设施的好习惯,做一个自觉爱护公用设施的好学生。

2.我们都懂得了爱护公用设施的重要性,我们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来爱护公用设施呢?

(1)小组讨论。

(2)指名交流。

生:

我们可以上街宣传公用设施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生:

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公用设施的好的建议。

生:

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让全社会都来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生:

去擦洗公用设施,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人们。

……

(3)选一种办法做一做。

师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吧!

用实际行动去号召更多的人爱护公用设施,做一名真正的爱护公用设施的小卫士!

 

  

  

 

 

3、不一样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民族人的们生活习惯,以及不同社区的特点,感受各种各样的社区环境。

2.了解并尊重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

3.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探寻不同社区特点形成的原因,感受社区文化之美。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区风情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社区的图片、明信片、邮票、饰品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认识的祖国各地的社区

师:

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社区特点也不一样。

我想为大家介绍这样的社区?

(出示图片江南水乡、福建土楼、四川山地、沿海房屋)(见资源平台)

师:

你们看这些社区和我们生活的社区有什么不同呢?

这些社区有什么特点呢?

生:

有小桥流水,上面还有许多的小船来来往往。

生:

很多的房子都是建在水的旁边,还有许多的桥互相连着。

师:

这是江南水乡社区。

它们大多沿河而居,处处是小乔流水人家,那里的水还孕育了丝绸、美女、刺绣呢!

生:

我发现社区的房子很有意思,就像是连着的“望远镜”圈起来的。

师:

这是福建古老的社区,这里的人都是群居生活,房子做成这种形状是为了抵御外来的侵犯。

……

师:

像这样不同的社区,你还知道有哪些呢?

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

这是福建培田古民居,它有着有800多年历史。

生:

(展示电子绘画作品)这是我妈妈曾经去过的新疆的一个少数民族社区。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小朋友身着民族服装,在崭新的教学楼里读书。

师:

(教师随机插话)图画真漂亮,是谁画的呀?

生:

是我和妈妈一起在电脑上画的。

师:

真不错!

 

活动二:

各地社区不一样

1.师:

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社区的特点和文化,通过你们收集资料,你还了解到哪些社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呢?

2.学生分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生:

我们知道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

男女老少都穿蒙古袍子。

生:

我和爸爸妈妈到多湖南的凤凰古城,那里苗族、土家族人多住在山区,由于坡度较大,人们在建房时都喜欢古香古色的吊脚楼。

……(学生可以进行类似的交流)

4.教师补充。

在民乐的伴奏下,欣赏《中国民居》的邮票。

 

活动三:

我认识国外的社区

师:

不同国家的人们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的社区里,世界各地的社区各有不同,有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呢!

生:

(展示文字、图片资料)这是瑞士的小镇社区……这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社区……

生:

我爸爸去过泰国,他告诉我泰国信奉佛教,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那里的房屋都是尖顶,和傣族有点像。

生:

加拿大人性格开朗,不保守,重实惠,自由观念较强,行动上比较随便,不太注重礼节。

但他们在生活起居方面比较讲究,住房要求整洁、舒适,卫生设备齐全。

在生活习俗上受宗教的影响也较大。

他们通常都很忌讳“13”这个数。

生:

我也知道我们国家是点头同意,摇头不同意,可是在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则和我们正好相反,摇头表示称赞,点头表示不同意。

生:

……

师:

我也来为大家介绍几个国外的社区。

(出示图片见资源平台)

 

活动四:

多彩的社区

1.欣赏美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思考: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2.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国内国外不同的社区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人们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活的社区也是各具特色的。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继续去查找自己想了解的东西。

 

  

 

4、远亲不如近邻

谁帮我家收了被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不同的邻里关系。

2.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逐步学会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各种不同的邻里关系,逐步学会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搜集一些邻里之间发生的故事(正反事例均可)。

2.教师辅导学生准备教科书第27页的表演。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感受邻里情

1.听《好邻居》的录音故事。

(见资源平台)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

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

生:

和邻居相处应该互相关心。

2.好邻居是个宝。

我们来看看教科书22页,你们说说是谁帮我家收了被子?

生:

是邻居王奶奶。

师小结:

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邻居的帮助。

活动二:

邻里一家亲

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3页的日记。

2.小组讨论:

故事中邻里之间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我”听了李阿姨的话后,为什么会流泪?

“我”的心情怎样?

3.学生交流自己家和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故事。

4.现场访问学生:

当你或你的家人得到邻居的帮助,或邻居得到你或你家人的帮助后,两家的关系怎样?

5.师小结:

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相互的,你帮助别人越多,得到的帮助就越多。

活动三:

多替邻居想一想

1.师生谈话:

在邻里生活中,有些时候如果不注意,就会给邻居添麻烦。

2.演一演:

学生表演教科书第27页图中发生的事。

3.请观看的学生谈谈看了表演后的感受。

生:

冬冬在家踢球,楼下邻居王爷爷的身体受不了。

生:

我们在玩耍时,要注意不要给邻居带来不方便。

师小结:

邻里之间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如果大家能够多为别人想一想,就会减少矛盾,和睦相处。

4.辩一辩:

看教科书第28页,他们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让你来处理,你会怎么做?

5.师小结:

有个好邻居真是一种幸福。

(故事《有好邻居是一种幸福》见资源平台)每个人多为别人想一想,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我和邻居小伙伴

教学目标

1.了解并珍惜邻里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2.学会一些和同伴相处的技能。

3.知道伙伴之间有事共同商量、互相谦让,小矛盾就容易解决。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一些和同伴相处的技能。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和小伙伴的照片及伙伴间发生的故事(愉快、不愉快的各找几例)。

教师准备:

指导生排练小品,教科书第26页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说邻居小伙伴

1.师: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邻居中,有没有你的小伙伴?

生:

有,我们住在一个社区里。

学生自由介绍,并上黑板写出自己小伙伴的名字。

(出示小伙伴照片)。

2.学生用1-2件事例来介绍自己和小伙伴是真正的好朋友。

师小结:

我们和邻居小伙伴在一起学习、游戏,互相帮助,生活很丰富,也很开心。

3.小组讨论:

如果放学回家后,妈妈不让你出去和邻居小伙伴玩耍,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

我们先做完作业,妈妈就会让我们出去玩的。

生:

我们要告诉家长一个人不好玩,要和伙伴一起玩才开心。

师小结:

我们要和家长多交流,把我们的感受告诉他们,相信爸爸妈妈会改变自己的做法的。

 

活动二:

伙伴之间

师:

小伙伴之间,经常在一起,难免会磕磕碰碰有矛盾。

瞧,这对小伙伴就吵了起来。

1.小品表演:

教科书第26页的小故事。

2.和小伙伴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吗?

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介绍自己解决和伙伴之间小矛盾的方法。

3.现场访问学生:

当你或你的家人得到邻居的帮助,或邻居得到你或你家人的帮助后,两家的关系怎样?

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应该学会商量、谦让,真心对待伙伴,真诚帮助他们,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获得了快乐,矛盾就容易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