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377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docx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与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汇编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

2.适用岗位与作业性质

熔炼操作工,生产车间雾化制粉需要使用的,提速炉的运行与操作。

3.危险源辨别与分析

往提速炉里加铝锭或从提速炉往熔铝炉中加铝液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铝液飞溅.当把坩埚内的铝液到入有水迹或油迹的铝排内,使水的温度迅速升高,形成强大气流,迫使铝液飞溅的过程。

4.事故摸式和后果

当高温的铝液倒入有水迹或油迹的铝排内,水和油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沸点,迫使铝液飞溅,不仅会使人员大面积烫伤,还会使周围的设备受到破坏。

5.现场应急措施

当操作人员小面积烫伤,应马上用烫伤膏涂抹在伤口上,如大面积烫伤,应在涂抹伤口的同时,马上向项目部负责人及特材公司领导报告。

6.报警与通讯

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及特材公司经理,如有烫伤严重人员,要立即拨打医院值班电话,请求帮助。

特材公司经理必须马上派车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7.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当发生烫伤事故后,班长必须为伤者涂抹烫伤膏,受伤严重的,必须报告项目部负责人,组织临时抢救小组,特材经理派车将伤者送往医院。

8.防护救援装备

烫伤膏,酒精,棉球。

9.应急预案的实施职责

由项目部组织临时抢救小组,特材负责制定,落实现场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求援措施。

由特材公司经理或工业总公司主管领导现场指挥抢险急救。

铟锌冶炼厂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我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应对电炉锌粉起火事故,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电炉锌粉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起火事故。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炉锌粉起火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厂部成立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厂在电炉锌粉发生起火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条块结合、信息共享。

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救援的主管部门为安全环保科,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充分利用相关职能部门现有资源,实现相关信息共享,确保电炉锌粉起火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2企业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单位名称:

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铟锌冶炼厂

单位地址: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芷村镇

从业人数:

1057人。

隶属关系:

蒙自县经贸局

主要原材料:

锌精矿、焦丁、电炉锌粉

主要产品:

锌锭、铟锭、硫酸

产量:

锌锭5万吨/年、银锭50吨/年、硫酸10万吨/年

周边重大危险源: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电炉锌粉物化特性

2.2.2自燃事故

这类事故是一种不需外因作用的化学反应,其原因如下:

(1)电炉锌粉受潮湿。

(2)电炉锌粉存贮环境温度过高。

2.2.2其他原因引起的事故

(1)现场违章操作造成,如在仓库旁边、装卸过程中吸烟。

(2)由电焊火或者其他火源引发的事故等。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3.1组织机构与职责

厂部成立电炉锌粉起火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在安全环保科下设办公室(简称应急办)。

当发生重大电炉锌粉起火事故时,在事故发生地附近成立现场指挥部。

2.1.1应急指挥部

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由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

总指挥:

吴国钦

副总指挥:

康大平黄华

指挥部成员:

冯继平、周忠跃、班志忠、陈春发、张超、廖发忠、周林、刘超、韦卫华、黄瑞部、廖武圣、韦乃团、蓝保康、刘华长、韦淑川、黄甫义、罗森育、潘云鹏、曾繁顺、班莹、覃健杰。

2.1.2应急指挥部职责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电炉锌粉起火事故的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

(2)作出电炉锌粉起火重大事故抢救方案和决策;

(3)授权各职能部门实施应急救援需要的所有工作;

(4)负责建立和维护应急信息平台;

(5)甄别电炉锌粉起火事故等级,提出预警级别建议;

(6)做好善后和灾后重建工作。

2.1.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电炉锌粉起火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办公室设在安环科。

负责厂内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厂内内各应急救援职能部门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2)负责收集和汇总电炉锌粉起火事故信息,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和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3)组织电炉锌粉起火事故调查,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制定厂内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演练和总结评估。

2.1.3现场指挥部职责

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分析、判断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发展趋势和确定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2)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3)保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机构的通信联络,随时报告应急救援情况,及时向本厂传达落实上级有关应急救援的指示或要求;

(4)涉及重大事项应先报告上级领导后处置,情况紧急时也可以先处置后报告或越级报告;

(5)组织、落实应急救援物资;

(6)开展事故现场的应急抢修和伤员紧急救护工作;

(7)编写灾情评估报告。

2.1.4应急工作小组及其职责

根据应急救援行动的需要,组织6个应急工作小组,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各工作小组组成及其职责分别如下:

(1)安全警戒组:

由保卫科牵头,由公司保卫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事故现场道路交通管制,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

(2)安全疏散组:

由安环科牵头,由安环科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保证救援顺利进行,做到救援车及其他有关车辆能畅通进出事故现场;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

(3)灭火救援组:

由安环科牵头,由各个车间应急救援小组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现场电炉锌粉起火火灾的扑救。

(4)医疗救护组:

由质检科牵头。

主要负责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及时抢救现场撤出的受伤人员(包括受伤抢救队员);与当地及外地有关医疗单位联系抢救事宜;现场急救药品的联系和提供。

(5)物资供应组:

由调度室牵头。

主要负责保证现场救援所需的各类生活物资和抢救物资及器材的供应;事故现场的照明及通信联络;事故现场所需的物资、器材及车辆调度。

(6)善后处理组:

由办公室牵头,工会、财务科、后勤科等部门参加。

主要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职工和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及其他未尽事项。

2.1.5报警、联络方式

厂部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号码必须24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号码的行为。

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安全环保科报告,安全环保科必须在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

3、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厂内职工实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实施化学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管理,充分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预防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及事故早发现、早处理技能。

电炉锌粉存贮区属于禁火区域,列为重大危险源,实行危险目标定期维护制度化,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汇报指挥部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

3.1事故处理预案

电炉锌粉具有易燃、有毒有害等危险性,一旦发生起火事故,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火灾、人员中毒、灼伤和环境污染等危险状态。

3.2事故处理原则

3.2.1消除事故原因;

3.2.2阻断继续燃烧;

3.2.3危险区域内无关人员的迅速疏散和撤离现场;

3.2.4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除险情工作。

4危险区的隔离

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对救援工作的干扰和伤害,需要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

在事故中心500m范围内的各个道路口上设置红白相间境界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隔50m距离上设置一个警戒人员。

专业警戒人员(保卫科)必须着正装,并佩戴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

5监测、抢救、救援和控制措施

5.1监测

电炉锌粉发生起火事故,可以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5.2应急处理和控制措施

3预测预警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由安环科负责对重大危险源、危险危害因素和安全隐患采用安全检查、安全评价(评估)和隐患整改的方法进行监测。

发生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后,事故所在车间应急小组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厂部电炉锌粉起火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事故对象、事故原因、事故影响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及可能扩大的范围、事故单位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对事故控制的效果、需要支援和确保的物资、建议需要启动的事故级别等。

厂部应急指挥机构接警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赴事故现场救援。

3.2预警预防

3.2.1预警

厂内发生电炉锌粉起火安全事故后,应急指挥部应迅速作出判断,决定启动本预案或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事故情况严重,超出本厂应急处置能力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向蒙自县应急指挥中心、县安监部门报告报告,县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需要启动区级应急预案或上报至州应急指挥中心(或州应急办)。

3.2.2先期预防措施

(1)应急指挥部接警后,立即由应急办通知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各应急工作小组和各职能部门,要求所有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2)由总指挥在第一时间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和决定应急救援初步方案;

(3)尽快组织撤离事故区域附近职工,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人员伤亡。

(4)决定启动本预案或专项预案,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应急响应

4.1响应分级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炉锌粉起火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级别: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l00人以上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OO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