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401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docx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V611汇编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信息化网络红线内通讯及广电预留设施设计导则

 

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管理部

2011年9月26日

目录

一.导则概述3

1.设计概述3

2.设计依据3

3.导则说明4

4.指导范围4

二.住宅项目城市信息化网络管线设计要求5

1.住宅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的编制要求5

2.小区弱电机房要求5

3.预留管道路由设计要求6

4.住宅项目通讯网络建设界面10

5.光纤入户网络施工需要的条件及关键时间点10

三.公共建筑物内城市信息化网络管线设施的设计要求11

1.公共建筑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的编制要求11

2.公共建筑弱电机房要求12

3.通讯管道设计要求12

4.公共建筑项目通讯网络建设界面12

5.公共建筑通讯光缆进场施工关键点13

四.附件:

13

一.导则概述

1.设计概述

天津生态城信息化网络作为中新生态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应按照三网融合的思路,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城区”的思路,适度超前地建成一个技术先进、布局合理支持全业务的光纤入户通讯网络,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网、多媒体数据网、综合信息服务网,使其成为建设电子城区、数字社区以及实现充分信息交流、商业金融、智能化城市交通和电子政务建设、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等的重要保障。

为建设一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高效、便捷、可靠的信息化社会数字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2.设计依据

●《中新天津生态城通信专项规划》

●《中新天津生态城基于城市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多业务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信息化网络(有线电视)整体规划》

●《中新天津生态城无线网络规划及可行性报告》

●国家广电总局、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有线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管理,确保有线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通知》(广发技字〔2002〕429号)

●YD/T926.1-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

●YD/T926.2-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GB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导则说明

为保障今后为小区业主提供合法的、优质的、全面的通讯及广电业务服务,要求各开发商严禁任何单位占用小区内信息化机房、管道、入户管、户内综合信息箱等为信息化网络建设预留的配套设施。

1)本导则中的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关键审查点采用斜体加粗下划线形式体现。

2)本导则中的项目施工图关键审查点采用下划线加粗形式体现。

3)在满足通讯管道建设各项要求的同时,节省工程投资。

4.指导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房地产开发商或建设单位,进行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的修详规设计、项目扩初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中弱电机房和弱电预埋管线的设计。

1)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的编制与设计。

2)弱电机房的选址和建设标准。

3)管道路由:

由对接的市政通信管井至弱电机房,最终至户内终端盒所涉及的新建管道及通讯预埋管的安装和防护设计。

4)户内线缆:

户内终端盒线缆的安装与防护设计。

5)施工界面:

红线内网络建设的施工界面。

6)进场施工条件:

通讯网络进场施工,现场需要具备的施工环境。

二.住宅项目城市信息化网络管线设计要求

1.住宅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的编制要求

住宅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要符合生态城市政城市信息化网络的总体规划,符合三网融合、光纤入户的总体设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明确项目内电视、电话、宽带网络用户的总体需求。

2)明确红线内弱电管道及地下弱电桥架的位置与走向。

3)明确小区弱电机房的位置与预留条件。

4)明确市政通讯管道与小区内弱电管道的接口位置。

5)明确户内电视、电话、宽带网络终端的设置原则。

2.小区弱电机房要求

1)机房定义

每个小区预留一个或多个小区弱电机房,主要用于骨干光缆的接入、相关设备的设置、小区内入户光纤汇聚。

每个小区弱电机房建议覆盖用户不超过1500户。

2)机房要求

●小区弱电机房建筑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

机房净高不小于2.8米。

四面墙体均为实墙,墙壁和屋顶找平后,粉刷白色涂料。

地面承重达到6KN/M2,铺瓷砖。

安装钢质甲级防火门,安装照明灯和墙壁插座。

●小区弱电机房的电源采用双路交流专线供电,机房配电容量为15Kw/380V。

建议设有单独表箱,供电局独立核算电费。

机房设接地装置,接地电阻≤4欧。

●小区弱电机房选址考虑有安全环境。

不宜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不宜选择在易受洪水、雨水淹灌的区域。

如无法避开时,可进行防水淹处理;不宜选择在发生较大震动及较大噪音的场所附近;不宜选择在散发有毒气体、较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的区域附近;不宜选择在居民住宅一墙之隔,避免与居民产生纠纷;不宜选择在10kV变电室、卫生间、蓄水池等设施隔壁或下方。

●小区弱电机房内不能有各种水管、煤(燃)气管等穿越,机房上方楼板不允许结露,机房内不需要上、下水和暖气。

3.预留管道路由设计要求

1)红线内通讯管道设计要求

●各个项目通讯管线与市政管线接口位置要符合生态城市政城市信息化网络管线的总体规划,市政通讯管线接口位置应按照规划条件设定。

●红线内通讯管道与其它管道、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应符合附件一的要求并要求提供各关键位置综合管线的剖面图。

●管道埋深

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表(单位:

m)

类别

人行道下

车行道下

与电车轨道交越

(从轨道底部算起)

与铁道交越

(从轨道底部算起)

水泥管、塑料管

0.7

0.8

1.0

1.5

钢管

0.5

0.6

0.7(注)

1.2(注)

注:

应加保护措施

●建议规模较大的小区,其弱电机房与市政管道进行双路由对接。

●小区内与外部市政管道对接的小区入局管道一般为4-8孔Ф100通讯管道,地下室连接入局管道与机房间的桥架不应小于300mm×100mm。

2)机房至各楼栋小区管道

●为保障小区内入户光纤网络安全,建议采用地下室预留桥架的形式,实现小区弱电机房与各楼栋间管道的连通。

●小区弱电机房至各楼栋之间可采用300mm×100mm桥架或2-8孔管径不小于Ф100mm的通讯管道。

●各楼栋以及地下室在土建施工时,应同时预留好出楼管。

3)住宅建筑物内通讯管线的设计要求

建筑物内通讯管线设施包括:

楼道设备箱、数据远传采集箱、楼层光分线箱、楼层竖管、桥架、入户管、户内多功能箱、户内管线、终端盒等。

a)楼道设备箱的设计

●楼道设备箱和数据远传采集箱一般位于楼栋1层竖井或地下设备间内,在没有竖井的建筑物内可采用预留壁龛箱体。

●为楼道设备箱预留不小于宽700mm×高500mm×厚300mm的安装空间,为数据远传采集箱预留不小于宽400mm×高500mm×厚160mm的安装空间,光纤施工时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装。

b)楼层光分线箱的设计

●楼层光分线箱用于连接弱电竖井和入户管。

楼层光分线箱需要安装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应安全可靠、便于维护。

●新建楼房如采用暗装楼层光分线箱,土建施工时,应在每层安装壁龛式楼层光分线箱,箱体尺寸为:

宽400m×高300mm×厚160mm,安装高度以不低于1.7米为宜,并做好与进户管及垂直管的沟通。

●新建楼房采用弱电竖井时,楼层光分线箱应独立于弱电桥架并与桥架进行沟通,箱体尺寸为:

宽400m×高300mm×厚160mm,安装高度以不低于1.7米为宜,并做好与进户管及竖向桥架的沟通。

c)户内多功能箱的设计

●箱体尺寸不小于:

宽400mm×高300mm×厚160mm。

●该户内部电视、网络、电话通讯终端、水电气热表信息点的管道均从该箱引接,以星形方式分配,严禁采用树形串接分线方式分配。

●户内多功能箱,应在箱体上预留出线孔,安装出线锁母,以方便光纤、五类线、同轴线及电话线的进出。

开孔大小,以能满足光跳纤(带头),五类线及电话线通过为好。

●户内多功能箱内应预留交流220V带接地线的5孔电源插座。

●箱体内各种线缆应做好成端。

●户内多功能箱安装高度不低于300mm。

应选择在户内布线系统的汇聚点,线路进出和维护方便的位置。

d)楼栋间管道或槽道的设计

●有地下层的建筑物,楼道单元之间应在地下层采用水平横管或槽道连接,尺寸为不少于4根管径Ф100mm的横管,或预留空间不得小于300mm×100mm的水平槽道,水平桥架可与其他弱电线路共用。

●没有地下层的建筑物,楼道单元之间通过楼外的管道连接,每个楼道单元要与楼外管道通过进出管道连接,管道为不少于4根Ф100mm的钢管或PE管。

●槽道的安装最低高度应高出地坪2.2m以上,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0.3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0.1m。

●槽道在垂直安装时,固定点间距不大于2m,安装时应注意保持垂直、排列整齐、紧贴墙体;

e)楼层竖管/竖井的设计

●无弱电竖井住宅,采用从底层至顶层敷设竖管,数量不少于4根Ф50mm的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竖管不应多线共用。

每层预留有分线箱,用于连接竖管和入户管,最底层分线箱要与水暖竖井沟通,使用2根不小于Ф25mm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并做好标识。

●多层建筑底层至顶层设弱电竖井垂直桥架的,宜预留不小于300mm×100mm的弱电桥架。

●弱电竖井应做好同水暖竖井沟通,使用2根不小于Ф25mm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并做好标识。

f)入户管的设计

●入户管采用3根不小于Ф25mm的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入户管最多使用两次弯头,用于连接楼层光分线箱与户内多功能箱。

入户管需要预留带丝,便于后期线缆的穿放。

●入户管预埋管长度建议控制在30米内,长度超过30米时应增设过路箱,每一段预埋管的水平弯曲不得超过两次,不得形成S弯,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径10倍,弯曲角度不得小于90度。

g)户内管的设计

户内管道包括如下户内预埋管道:

●连接户内多功能箱至户内各有线电视终端盒的预埋管道;

●连接户内多功能箱至至各户内宽带网络面板的预埋管道;

●连接户内多功能箱至至户内各语音电话面板的预埋管道;

以上户内预埋管道均采用管径不小于Ф20mm的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

其中,除有线电视终端为双孔预埋管道外,其他信息终端均为单孔预埋管道。

h)户内线缆的设计

用户终端应设置在客厅、卧室、书房等处,根据国标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普通住宅分为一至四类,其有线电视用户终端数、宽带终端数、电话终端数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表3的规定:

表3住宅套型分类与城市信息化网络终端数

套型

房间数

使用面积(m2)

电视终端数(个)

宽带终端数(个)

电话终端数(个)

一类

2

34

2-3

1-2

1-2

二类

3

45

2-3

1-2

1-2

三类

3

56

2-3

2-3

2-3

四类

4

68

3-4

2-3

2-3

●连接户内各有线电视终端盒的线缆应为:

SYWV-75-5同轴射频电缆以及RJ45超五类4对绞线。

●连接户内各宽带网络面板的线缆应为:

RJ45超五类4对绞线。

●连接户内各语音电话面板的线缆应为:

RJ11语音双绞线。

●所有线缆在综合信息箱内应进行成端或预留合适长度并做好接头。

●户内各有线电视终端面板应为:

有线数字电视英制螺纹接口终端盒以及RJ45宽带网络终端面板。

●户内宽带网络面板为RJ45宽带网络终端面板;户内语音电话面板RJ11语音终端面板。

4.住宅项目通讯网络建设界面

1)建设开发单位建设范围

●小区内弱电机房。

●建筑物内弱电桥架和暗管。

●壁龛式楼层光分线箱。

●户内多功能箱,以及箱内电源、户内配线成端。

●从户内多功能箱到各个房间的弱电线缆、面板、接头等户内配线。

2)投资公司建设范围

●小区内管道及与外部市政管道对接的小区入局管道。

●楼道设备箱、楼层光分线箱。

●通讯传输设备及配套电源。

●小区内光纤入户网络、光分路器、光终端面板等光网络器件。

●根据用户实际开通情况,建设用户终端设备。

5.光纤入户网络施工需要的条件及关键时间点

1)施工阶段的相关手续

●该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已经完成。

●二次设计已经完成,并通过双方设计确认会。

2)进场施工的现场条件

●小区弱电机房墙壁、地面、门、照明等配套条件已经准建设完成,达到设备安装的条件。

●各类小区内的弱电桥架、楼内弱电竖井、预留管道、预埋管、楼层光分线箱、户内多功能箱已经建设完成,保障所有预埋管道畅通,满足布放光纤施工条件。

●入户预埋管内需预留钢丝,用于穿引入户线缆。

●小区内通讯线缆铺设,需其他专业施工完毕后,可以与装修同步进行,施工场地内无其它明显的施工障碍。

●保证现场,尤其是建筑内有施工用的临时电源。

3)施工时间点

●至少在需要提供业务前3个月,满足进场施工条件。

●满足进场施工条件1个月前,通知投资公司,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至少在提供业务1个月前,提供正式电源,进行设备调试、验收。

4)施工后成品保护

●通讯专业不能同其他各专业交叉施工。

●各建设开发单位负责,对已建光纤网络施工后的管线进行保护。

三.公共建筑物内城市信息化网络管线设施的设计要求

1.公共建筑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的编制要求

公共建筑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要符合生态城市政城市信息化网络的总体规划,符合光纤入楼的总体设计要求。

项目修详规、扩初设计、弱电施工图的审查,需要提供项目管网综合图纸、弱电总评图,需体满足以下要求:

1)明确公共建筑项目内电视、电话、宽带网络用户的总体需求。

2)明确红线内弱电管道及地下弱电桥架的位置与走向。

3)明确公共建筑弱电机房的位置与预留条件。

4)明确市政通讯管道与公共建筑内弱电管道的接口位置。

2.公共建筑弱电机房要求

公共建筑物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预留弱电机房,机房建筑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

机房建筑、电气、安全等方面要求与本导则中小区弱电机房要求一致。

3.通讯管道设计要求

1)市政管线接口位置

公共建筑项目内通讯管线进线的位置要符合生态城市政城市信息化网络管线的总体规划,市政通讯管线接口位置应按照规划条件设定。

2)与其它管道的距离

红线内通讯管道与其它管道、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应符合附件一的要求。

3)管道埋深

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表(单位:

m)

类别

人行道下

车行道下

与电车轨道交越

(从轨道底部算起)

与铁道交越

(从轨道底部算起)

水泥管、塑料管

0.7

0.8

1.0

1.5

钢管

0.5

0.6

0.7(注)

1.2(注)

注:

应加保护措施

1)弱电机房与外部市政管道对接的入局管道一般为4-8孔Ф100通讯管道,地下室连接入局管道与机房间的桥架不应小于300mm×100mm。

2)为保障公共建筑内通讯网络的安全,建议采用地下室预留桥架的形式,以实现建筑内部各弱电竖井间的连通。

4.公共建筑项目通讯网络建设界面

项目与市政对接通讯管道、红线内弱电管道、弱电桥架、以及从弱电机房到使

用终端之间的通讯管线的建设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

投资公司负责将光缆接入到弱电机房。

5.公共建筑通讯光缆进场施工关键点

1)项目内部弱电管道与外部市政管道对接位置必须同设计位置一致,对接前需要共同确认对接位置及施工工艺,项目开发建设单位施工完成后,需要投资公司进行验收确认。

2)公共建筑项目的通讯光缆由投资公司负责铺设,进场施工条件如下:

●项目内部弱电管道与外部市政管道对接已完成,并经过验收确认。

●项目弱电机房墙壁、地面、门、照明等配套条件已经准建设完成,达到设备安装的条件。

●项目内弱电桥架、楼内弱电竖井、弱电管道已经建设完成,保障所有预埋管道畅通,满足布放光缆施工条件。

●保证现场,尤其是建筑内有施工用的临时电源。

四.附件:

附件一城市信息化网络管道与其它管道和建筑物的最小净距

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据(m)

交叉净距(m)

已有建筑物

2.0

规划建筑物红线

1.5

给水管

d<=300mm

0.5

0.15

300mm

1.0

d>500mm

1.5

污水、排水管

1.0注

(1)

0.15注

(2)

热力管

1.0

0.25

燃气管

压力<=300kPa(压力<=3kg/cm2)

1.0

0.3注(3)

300kPa<压力<=800kPa

(3kg/cm2<压力<=8kg/cm2)

2.0

电力电缆

35kv以下

0.5

0.5注(4)

35kv以上

2.0

高压铁塔基础边

>35kv

2.50

通讯电缆(或通讯管道)

0.5

0.25

绿化

乔木

1.5

灌木

1.0

池上杆柱

0.5-1.0

马路边石边缘

1.0

铁路钢轨(或坡脚)

2.0

沟渠(基础底)

0.5

涵洞(基础底)

0.25

电车轨底

1.0

铁路轨底

1.0

注:

(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讯管道应作包封。

(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讯管道应作包封。

(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附件二人孔内径规格

序号

人孔规格(内净空)长×宽×高(mm)

适用场合

1

700×1200×1200

用户或小区内管道;4孔以下

2

1800×1200×1800

6孔以下

3

1800×1400×1800

6~9孔

附件三各种箱体尺寸

序号

箱体名称

箱体尺寸

1

楼道设备箱

宽700mm×高500mm×厚300mm

2

数据远传采集箱

宽400mm×高500mm×厚160mm

3

楼层光分线箱

宽400m×高500mm×厚160mm

4

户内多功能箱

宽400mm×高300mm×厚160mm

附表五管径尺寸

序号

线管名称

管径

1

建筑物外管道

4孔Ф100mm

2

进出建筑物的管道

4孔或8孔Ф100mm

3

层间竖管

4根竖管,管径Ф50mm

4

入户管

3根Ф25mm

5

户内管

Ф2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